中國地大物博為何不接納難民?不是冷血,而是曾經的教訓太慘痛

2020-12-15 騰訊網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詩聖的這首《春望》寫出了戰火紛繁造成離亂,身處戰爭中百姓的苦楚。

他們有家不能回,也無法與家人團聚,只能像浮萍一般在四處遊蕩。如今我們的國家安定祥和,不過世界上仍然有許多人承受著戰亂的痛苦。

一、為求安定離家園,擾亂他鄉難以安

這份和平來之不易,是那些先輩們用青春與熱血為後人鋪就的。我們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享受著這用生命建設而成的"伊甸園"

然而世界上有許多人就沒有這般幸運,他們的祖國或者因為獨裁或者因為專政,又或者是有外國勢力的幹涉,因此那熟悉的一草一木一花一樹,都枯萎在了原本鱗次櫛比卻淪為一片廢墟,斷壁殘垣的高樓大廈之中

在這種情況下缺衣少食,停水停電,根本無法滿足的基本的生存條件。每個夜裡炮火聲都會響起還時刻伴隨著死亡的危機。俗話說槍彈無言,說不定什麼時候自己的房子就會變成一堆殘存的瓦礫,熟悉熱絡的家人朋友隨時都可能變成一具冷冰冰的屍體。

那麼這個時候離開熟悉的土地,九死一生的前往他國避難,就成了無可奈何的選擇。而如今難民輸出最多的國家,莫過於敘利亞

這裡是美俄兩國的博弈地,也是政府武裝與反政府武裝的角鬥場,同時還交雜著庫德地方武裝以及土耳其和恐怖組織等多股勢力,若不選擇離開,等待敘利亞百姓的就只剩下死亡

"如果地球上存在著天堂,那大馬士革一定是其中之一",這座曾經的人間天堂現在毫不誇張的說,就是充滿罪惡與恐怖的修羅地獄。大批的敘利亞平民自九年前開始,就不得不踏上前途未卜的逃難之旅,這一路上九死一生,但既然選擇了離開就只能選擇風雨兼程。

七年前那張小男孩死在沙灘上的照片在網絡上引發轟動,也激起了西方國家的憐憫之心,讓他們原本嚴苛的移民政策也開始變得愈發鬆弛。這個小男孩本來要隨著家人一同前往加拿大,投奔在那裡定居的親戚,奈何當局選擇了拒絕他們的籤證。

於是這一家人只能偷渡到歐洲,原本只能乘坐七個人的小船卻硬生生的擠進了十七人。它飄曳在大西洋的浪花中,被無情的拍打著。最終,全船只有五人倖免於難。而這個三歲紅衣男孩的哥哥與母親,和他一同前往了天國。只剩下了他孤苦無依的父親,苟活於人世之間

像歐洲的法國、英國,、大洋洲的澳大利亞還有北美的加拿大,都開始不斷的接收難民。即使有人是偷渡過去的,政府也選擇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當然,他們選擇接納難民之時,也必須承受這份痛苦

像希臘還有義大利,這是難民的始發站,它們早就已經不堪重負。而法國也因為接收了幾十萬難民,而無法好生安頓他們,導致其成了犯罪率居高不下的源泉。如今的香榭麗舍大街不復往日的雍容華貴,映入眼帘的是髒亂差,撲鼻而來的是陣陣腥臊。

而德國接納的難民人數最多為六十萬,每天他們都需要吃喝,這給近年來本就不景氣的德國經濟以迎頭痛擊。同時素以富庶著稱的北歐瑞典以及丹麥等國,也爆發了難民衝突

二、前車之鑑,屢次涉險

不論是希臘、義大利,或者是法國、德國、丹麥以及瑞典,它們的經濟都算得上是經濟比較發達的國家。但是土地面積都十分的狹小,根本無法容納這麼多的難民。那麼,中國地大物博幅員遼闊,是世界上領土面積第二大的國家,為何中國不收留難民呢?是因為沒有同情心嗎?

並不是的,中國人講究"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有著這種胸懷寬廣的博愛之心。然而不接納難民,並不是冷血,而是因為曾經的歷史教訓太慘痛,有過許多的慘痛教訓。當年霍去病萬裡覓封侯,封狼居胥,將匈奴打的四分五裂,四散奔逃。

南匈奴還生活在與漠南地區,不過已大傷元氣,遲遲沒有恢復過來。而東漢末年,為了引進廉價勞動力,讓這些在草原上無以為繼的匈奴人進入中原謀生。他們在漢朝的土地上生根發芽,漸漸的枝繁葉茂。除了匈奴人以外,還有東胡的許多部落都在此時湧入中原,而這就是著名的"胡人內遷"

這一遷,遷出了漢人前所未有的危機。本來這些胡人在天寒地凍的家鄉無法繼續生存下去,好不容易有了個容身之地,但他們總想著反客為主。這才有了西晉末年的永嘉之亂,才有了衣冠南渡

司馬家的人倒是跑到了南方避難,可中原的百姓則進入了"五胡亂華"的煉獄。在這之後,鮮卑人建立的北魏與南方政權長期對立的南北朝。一時之間,漢人差點亡了

"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九重城闕煙塵生,千乘萬騎西南行。"這首《長恨歌》寫的就是安史之亂中發生的故事。而安史之亂的主導者安祿山,就是突厥人

當年唐朝打敗了突厥,在北方為其設置了收容所,不過有許多突厥人跑了出來,而安祿山的就是其中之一。他利用自己的權力又糾集了一眾胡人,開始了對大唐王朝的屠戮。安祿山此人非常殘暴,不論是對平民百姓還是對自己的家人,都毫無情面可言。

像杜甫的《三吏》、《三別》,都是在安史之亂中所作,從中可以透出當年安史之亂對中原百姓的影響

第三次則發生在明朝,彼時通古斯部落生活在黑龍江流域。而那裡天寒地凍當時並不是特別適合生存,因此明朝就允許部分人從黑龍江遷到遼東來。來到這裡的人稱之為"熟女真",而留在故土的則成了"生女真"。不論"生熟",他們都有著極強的戰鬥力。

而熟女真中有一個部落名作建州女真,這裡出現了一位改變了民族命運的人物他就是愛新覺羅·努爾哈赤。清太祖憑藉十三副遺甲起兵先是統一了女真各部,又建立了後金,還打的朝鮮毫無招架之力

最終努爾哈赤的兒子多爾袞帶著順治皇帝揮師入京,開始了對中國幾百年的統治。可見每次中國大規模的招收難民,都會對自己形成"反噬",很可能帶來亡國滅種的危機

三、有心無力,難以接濟

除了歷史經驗帶來的教訓以外,中國還有什麼原因不接收難民呢?

首先,可以說是距離所致。中國與中東相距甚遠,如果中國派出艦船或者飛機前去接納他們,費時費力而且當地特別混亂,容易造成各種衝突。

若是讓他們自行前往中國,這一路上要跨越重重大海的阻隔,難民們沒有錢也沒有護照,其他國家會不會允許其過境,或者能不能順利的抵達中國很是難說

而且,這麼一來很容易偷雞不成蝕把米。倘若難民們死在了到中國的途中,那麼國際社會肯定會指責中國不作為如何如何。倒不如乾脆不接收,一勞永逸。

其次,就是經濟結構問題。中國現在是製造業大國,但是缺乏自己的核心技術。因此,只能靠著廉價的勞動力和完整的工業體系來吸引外資。本來中國的勞動力價格就低,如果再讓難民前來,那麼就會擠佔中國人自己的市場。

這些難民自幼接受的理念不一樣,不和中國人一般踏實肯幹。他們定不會願意到工廠做工,幹著比歐洲累的工作,拿著比歐洲微薄的薪資。

若是讓中國學著歐洲給難民們每月發300歐元的補助,這有些不合實際。歐洲都是些發達國家,這些錢雖然很多但對它們而言九牛一毛。可中國不一樣,還有十幾億人口要養,還有很多地方沒有實現徹底的脫貧致富。如果國家把這些錢都拿來救濟難民,那國民必定會怨聲載道

再者,傳統文化不同。雖然歐洲與中東的文化也不一樣,但歐洲相對包容開放一些,同時大多數難民都會英語。若是他們來到中國,就單說漢語漢字都夠他們學很長時間的。

既然連最基本的交流都成問題,那麼相處中難民會出現磕磕碰碰。而且,難民們大都有些心理問題,而且也沒有公民身份,所以有不少藐視法律為所欲為之人。這會對中國好不容易維持的治安環境造成極大的傷害。

與其說中國歷史的教訓讓我們不敢接收難民,倒不如說歐洲現在正在經歷的就是最好的證明。難民們雖然可憐,但每個人身上都有自己的劣根性。他們在自己的國家曾經長期遭受壓迫與戰火的洗禮,到了友好的國度自然會放飛自我。你認為我國該接收難民嗎?

相關焦點

  • 中國為何不願接收難民?不是不善良,而是歷史教訓太沉重,忘不了
    但是在全球上,很多國家對於這場疫情並不是很關注,沒有第一時間在本國防範治療病毒的傳播,反而在國際社會上製造輿論。這種行為可謂是暴露出政客醜惡的嘴臉。但是在世界上的某些地區,他們國內的疫情也十分的嚴重,他們也並未治療防範。但是他們並非是不願意治療,而是沒有機會去防範。
  • 難民被迫「流浪江湖」,中國拒絕收留,不是無情,而是教訓慘重
    據了解,現在中東很多國家的難民被迫「流浪江湖」,而我們國家也是拒絕收留他們,但是並不是我們無情,而是歷史教訓慘重!中東難民雖然現在很多的國家都處於和平的階段,但中會出現一些大國為了資源問題,而去針對一些國家。我們都知道中東地區常年處於戰亂的階段,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當地地區有大量的資源,就好比石油。
  • 中國為何始終不願收留難民?並不是太狠心,而是歷史教訓太慘重
    有部分歐洲國家還是願意接收這些難民到自己國家的,但是接收一定數量之後就不再允許難民進入了,他們需要的是廉價勞動力,而不是真的大發慈悲。但是難民還是有很多,於是這些歐洲國家便在國際上呼籲各國接收難民,但是我國卻遲遲沒有動作,很多人可能會問,中國不是一向是一個有愛心且善良的民族嗎?那麼中國為何始終不願收留難民?其實並不是我國太狠心,而是歷史帶來的教訓實在是太慘重。
  • 西方想不通,為何中國不願意接收難民呢?
    所以一直以來,難民問題就是困擾全世界的一個主要問題,為此很多國家就加入了接收難民的陣營,包括西方,而我國一直以來那是堅決不接收難民。為此,西方想不通,為何中國不願意接收難民呢?其實原因只有四個字。所以西方接收難民,那是為了自己的利益,同時也是不得已為之。為此,西方一直也希望世界大國,包括中國等國家接收難民,以緩解壓力,而且還以國際道義和人權來指責。而我國從一開始,其實就一直拒絕接收難民,到現在都沒有接收。為此西方想不通,為何中國不願接收難民呢?
  • 德國為什麼願意接納難民?將把歐洲引向何方?
    這些天,愈演愈烈的歐洲難民危機成為德國公共輿論的焦點,也引來全球關注。歐洲難民危機的始作俑者是誰?敘利亞爆發內戰已逾4年,為何直至今日才有這麼多難民湧入歐洲?難民為什麼偏愛去德國?德國又為什麼積極接納難民?德國老百姓對難民是什麼態度?德國社會是否能夠消化近百萬新難民?難民危機將把德國和歐洲引向何方?這些都是目前不少人關心的問題。
  • 外國人如何看待中國人反對接納中東難民?
    有人曾經在網絡上做過一個調查,絕大多數中國人還是比較反對接納中東難民的。對此,國外論壇有大量的討論,很多討論還是很支持中國人的看法,很理解中國人的心情。我摘選幾個國外網友比較有代表性的觀點有一位外國網友這麼說:中國與這場中東難民危機沒有任何關係。中國沒有挑起戰爭,也沒有促成戰爭,它過去沒有任何助長戰爭的行動。中國與阿拉伯世界的交往基本上都是正面的,他們沒有義務接納難民。
  • 全球人口最少的3個國家,為何還限制黑人入境?血的教訓太深刻
    很多國家明明人口出生率極低,為何不對黑人敞開移民?尤其這3個國家,不僅新生兒出生率低、人口也不多,但在對待黑人的態度上甚至不允許其入境。究其原因,實在是血的教訓太深刻了。除此外,俄羅斯是一個相對比較排外的民族,除了認同斯拉夫人之外,其他民族對俄羅斯而言都是外族,都不容易被接納。尤其是黑人,俄羅斯甚至禁止黑人入境。可見黑人在俄羅斯寸步難行,久而久之自然也不會選擇俄羅斯。
  • 看到蘇聯的慘痛教訓,終於知道太空人攜帶槍的原因,原來是這個!
    看到蘇聯的慘痛教訓,終於知道太空人攜帶槍的原因,原來是這個!如今每個國家在航天領域都取得跨越式的進步,曾經中國多方面發展都需要依賴西方國家,自中國獨立之後,科技水平逐步提升,就連航天領域也得到巨大的突破。
  • 中國願意為消除難民出力,但不是為歐美擦屁股
    當我們還在爭論中國是否接收難民的時候,一批又一批的難民已經在前往歐洲的路上了。所有的追求只剩下可憐的兩個字:活著,哪怕象狗一樣地活著。利比亞、伊拉克和敘利亞這幾個國為何難民最多?部分原因是這些國家的少數所謂」反對派」,矢志顛覆原本穩定的威權統治。 6年前,卡扎非被本國武裝亂搶打死,毫無尊嚴地死去。
  • ...好好的,慘痛,海鮮,獵奇,動物,華南,敬畏,大自然,教訓,貪嘴...
    沒有中國人不吃的?能把泛濫成災吃成珍稀動物?這下啪啪打臉了吧?看你還敢亂吃!  從華南海鮮市場傳出來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讓「好好的春節」變了樣。一次不行,就教訓你第二次,看你以後還改不改!  對生命、對自然,我們從什麼時候開始缺失了敬畏心?是無知還是狂妄?以為站上了食物鏈的頂端就可以睥睨眾生、為所欲為?大自然的反撲迅猛而無情,愛滋病、伊波拉病毒、黑死病……這些讓人談之色變的疾病,哪個源頭不是與動物有關?隱藏在大自然中的病毒隱蔽而危險,它們潛伏在動物體內,蠢蠢欲動,伺機尋找新的宿主,而人類的貪婪、貪嘴,成就了它們最佳的捷徑。
  • 難民危機爆發,西方讓中國打開國門接收,專家發言讓人心服口服!
    俗話說,我們並不是生在了和平的年代,而是生在了和平的國家。世界上還有部分國家在忍受戰火煎熬。人民被剝奪安穩生活的權利,家園被侵佔,物資被掠奪,被迫走上了顛沛流離的道路,無家可歸。有報導稱,目前離開家園的難民數量已超過7千萬人,是近70年以來的最高紀錄。為什麼會有如此多的難民?難民該何去何從,這都是需要反思的一個問題。
  • 帶女乘客進駕駛艙的中國機長為何終身停飛?俄航教訓太慘痛
    有人認為,當事機長被處以終身停飛是不是太嚴厲呢?並不是!航空安全高度敏感,萬米高空性命攸關,駕駛艙豈是隨意顯擺、炫耀之地?在客機飛行中讓無關人員進入駕駛艙,嚴重違反航空運行規章和空防安全規定,對全體乘客的生命安全都造成巨大隱患。無論國內外,無論客機處於地面還是飛行狀態,照章遵守才能讓飛機運行萬無一失。
  • 各國為什麼不允許士兵將槍枝抬高90度,朝天開槍?這次教訓太慘痛
    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步兵用步槍射擊已經不是什麼奢侈的行為了,各個大國也時常向那些戰亂的第三世界國家大量傾銷和提供步槍和子彈等基礎武器,畢竟這些武器是不會對大國的國防造成威脅的。所以在這些地方經常會出現隨意射擊的現象。對於如今的戰爭來說,子彈可以說是戰爭中最便宜的消耗品了。但有很多國家都有這樣一個規定:不管什麼情況下,都不能朝天90度開槍,這是為什麼呢?
  • 不太平的難民文化!難民為什麼不去俄羅斯,專門去西歐南歐?
    難民是那些對國家沒有奉獻精神(國家信仰),又懶又想過好日子的人,他們可從來不是那些老幼婦孺,看一看那些照片,你就會發現,難民大部分都是身強體壯的年輕人。他們拖家帶口在已經戰亂的母國去往社會福利更高的西歐和南歐國家。為什麼他們不願意去俄羅斯呢?
  • 美軍將難民扣押當人質,敘利亞怒斥其冷血與俄天壤之別
    而就在美軍的大規模撤離後,大批敘利亞難民成功返回了敘利亞政府軍控制地區,敘利亞方面稱:一天之內,有超過250人從黎巴嫩返回敘利亞,有1050多名難民從約旦抵達敘利亞本土,人數最多的就是從敘利亞東北部進入到敘利亞政府軍控制地區。緊隨俄羅斯國防部網站上刊登由俄軍搭建的難民接待,分配和住宿中心。
  • Compute Goes Brrr:重溫強化學習之父Sutton關於AI的70年慘痛教訓
    不出所料地,許多研究者都對薩頓所說的這個教訓有著截然不同的觀點。畢竟,他們中的許多人都將畢生心血投入到關於AI的各種技巧和理論基礎的研究上,以期推動AI發展的進程。許多AI研究者並不局限於探索如何達到最先進的指標,而是希望學習所謂智能的本質,或更抽象地說,人類在整個宇宙中所扮演的角色。
  • 真好意思,百萬難民無家可歸,西方國家稱中國有責任收留
    長期以來中東地區的戰亂就沒有停止過,內亂、外部幹預,美國有意強化在中東地區的掌控程度,而其他代理人們也紛紛下場,作為大國角力的戰場,中東不少資源大國如今都變得國不國家不家。
  • 歐洲難民危機:德國的尷尬不是偽善(圖)
    國人由於歷史文化的關係,習慣於從現實主義權力政治角度去考量、評價國際問題,往往能夠一眼洞穿西方式的偽善,這當然沒什麼不好,但是運用在當下的德國,一定要謹慎,必須意識到:德國還真不是偽善。  德國只是代表了整個歐洲的進化和歐洲的尷尬:高尚的良心政治面對殘酷的現實,確實心有餘而力不足。
  • 山西五臺山2死1傷 驢友慘痛教訓還當引以為戒
    一次次慘痛的教訓,應當引起廣大戶外愛好者的重視。是否牢牢掌握戶外生存和自救的能力,是否具備足夠的登山知識和經驗,是否能夠應對突如其來的天氣變化?雖然「無限風光在險峰」,但大自然面前,人是很渺小的。小編認為,享受自然不等同於野外探險,廣大驢友決策前,一定要慎之又慎,否則開心之旅,稍不留神或變成傷心歸途。
  • 為何敘利亞難民選擇去遙遠的歐洲,而不選擇更近的沙特等富國
    既然前往歐洲路途遙遠,還充滿艱辛,為什麼這些難民不選擇距離更近,而且同為中東國家,富得流油的沙烏地阿拉伯、卡達、阿聯等國避難呢?(敘利亞內戰中的難民)一、中東諸國不是難民締約國。在分析敘利亞難民的避難路線之前,我們先看一下這個國家的地緣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