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民危機爆發,西方讓中國打開國門接收,專家發言讓人心服口服!

2020-12-15 烽火瞭望塔

萬千難民深受戰亂折磨,被迫顛沛流離。這些難民應該去往何處安家?如西方國家所稱,中國應該對難民問題負起責嗎?

現在的國際社會以一張大網將各個國家聯結在一起,國際局勢已經成為「牽一髮動全身」。為了使各國發展穩步向前,整個國際社會被披上了「和平的外衣」。俗話說,我們並不是生在了和平的年代,而是生在了和平的國家。世界上還有部分國家在忍受戰火煎熬。人民被剝奪安穩生活的權利,家園被侵佔,物資被掠奪,被迫走上了顛沛流離的道路,無家可歸。

有報導稱,目前離開家園的難民數量已超過7千萬人,是近70年以來的最高紀錄。為什麼會有如此多的難民?難民該何去何從,這都是需要反思的一個問題。

為何會有這麼多難民?

眾所周知,難民的增多還是戰亂的結果。目前難民大多來自於敘利亞、伊拉克等中東地區,這些國家發展落後,貧富差距大,資源分配也不公,宗教、民族、部落矛盾經常爆發,再加上這些國家實力弱小,在國際上的發言權很小,所以經常受到西方國家的欺凌。甚至於有的國家還因為想要得到這些中東地區豐富的石油資源,所以經常會無端插手內政,挑起戰亂,以便在這片土地上謀取利益。

在這樣的消極背景下,這些國家的人民飽受戰亂折磨,為了尋找一個和平之地,可以安穩生活,他們被迫離開家園,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

西方國家為什麼不接收難民?

究其根本,中東國家的戰亂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西方國家。西方國家的幹涉內政,挑起戰亂,導致了中東地區陷入戰爭。所以,西方國家應該對難民的安置問題負起主要責任。最初,西方國家還是接收了一部分難民的。各國人民生活習慣不同,常常會有一些動蕩。隨著難民越來越多,地區的不穩定因素不斷增多,西方國家也開始有所顧慮,拒絕接收。

這樣的結果直接導致了大批難民無處可歸。西方國家的無力承受和企圖逃避問題,使難民陷入了更為複雜的處境中。此時,西方國家將目光投向中國,他們認為中國身為經濟力量強大的國家,應該擔起大國責任,接納難民。

中國有責任安置難民嗎?

對此,中國強硬拒絕,對於西方這一言論,我國反駁,這絕對是無稽之談。西方國家企圖將自己闖下的禍轉嫁到我國身上,這必然行不通。

當然,對於萬千難民流離失所的情況,我國深表同情,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國就要承擔接納難民的責任。中國是世界上的人口大國,對於資源分配本身就存在著很大的壓力,如何使這14億人生活安穩,中國已經焦頭爛額。若大開國門,接納難民,中國的資源分配勢必會出現很大的問題,人民的生活必然會受到影響。

雖然如此,但中國仍然在儘自己的努力幫助這些難民,很多難民都享受到了我國的無償援助。西方國家應該明白,誰闖禍誰負責!而不是一味地挑起戰爭,卻逃避戰爭後果,不顧難民死活。於情於理,西方國家都應該承擔起安置難民的責任。

在現在的國際社會上,無論哪個國家挑起戰亂,都會給社會帶來一定程度的傷害。所以大多數國家都是崇尚和平的。如何才能更好地解決難民問題,大家都心知肚明。必然是即刻停止戰火,熱愛和平,還中東地區一個安穩!

中國一直以來就是一個崇尚和平的國家,在這件事上,中國永遠都會站在和平的角度上,敦促中東地區國家放棄武力鬥爭,和平相處。至於目前難民的安置問題,還需要西方國家儘快做出改變,解決好難民問題。

相關焦點

  • 外媒:歐洲爆發難民危機已五年 疫情加劇了難民危機
    歐洲難民危機爆發已經五年。8月31日,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稱,2015年是改變歐洲大陸的一年:「超過一百萬難民湧入歐洲,在歐洲引發了人道主義危機和政治危機。許多難民在中途死去,一些國家張開了雙臂,另一些國家則豎起了圍牆,關閉了邊界。」土耳其《每日晨報》30日指出,五年過去了,歐洲仍然陷在難民危機的僵局裡。
  • 西方想不通,為何中國不願意接收難民呢?
    為此,西方想不通,為何中國不願意接收難民呢?其實原因只有四個字。我們知道西方接收中東難民,近幾十年來接收了數千萬,而且到現在還有源源不斷的難民在向歐洲遷移,所以西方一直標榜自己是接收難民最多的地區。但是其實西方接收難民,絕不是其所謂的人道主義和世界情懷,這兩個詞在西方是沒有的。
  • 讓中國收留百萬難民?西方國家集體同意,土耳其開閘放人
    最令人意外的是,《全球趨勢》報告指出,在全球接收到難民的國家中,並不是像歐美這樣的西方發達國家名列前茅,其中西方高收入國家平均每1000人接收到2.7名難民,中低收入國家每1000人接收到5.8名難民,而最貧窮國家接收到全球難民的人數佔三分之一。相反,窮國首當其衝受到了不斷增長的全球難民危機的影響,只有16%的難民生活在高收入國家。
  • 王晉:難民人數居高不下,回歸故土困難重重——敘利亞難民危機緣何...
    11月26日,黎巴嫩看守政府外交部長沙爾貝勒·韋貝表示,自敘利亞危機爆發以來,黎巴嫩一直是主要接收流離失所的敘利亞難民的國家之一。數量龐大的難民群體不僅面臨生存困境,也給收容國帶來了巨大的治理壓力。 敘利亞難民問題可謂由來已久。2011年敘利亞危機爆發後,衝突導致數百萬敘利亞人逃離家園,前往他國尋求庇護。截至2019年底,土耳其境內的敘利亞難民人數已經高達370萬,黎巴嫩接收了近100萬難民,約旦、伊拉克和埃及也分別接收了70萬、25萬和15萬難民。
  • 真好意思,百萬難民無家可歸,西方國家稱中國有責任收留
    西方受困「難民危機」,要求中國負責 誰製造誰負責,大量的難民紛紛湧向西方,北約在中東問題上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但在難民接收問題上,這些國家似乎一直找不到好辦法
  • 揭秘歐洲難民現狀:難民要來了嗎?中國為什麼要接收難民?
    導語早前國內被一條「中國將大量接收難民」的不實消息吵炸了,有人支持,有人反對。當然,反對的人佔絕大多數。對此,身在歐洲「難民重災區」的小編,以中肯的角度,在此用文字向各位國人展現一個難民危機下的,真實歐洲社會。1.
  • 西方公開發難:中國有義務收留難民!專家回4個字太霸氣
    聯合國難民署於11月5號發布難民數據指明全球有2600萬難民,並且德國、義大利、希臘和美國等國家都紛紛削減接收難民數量。在這個難民政策收緊和難民規模擴大的兩難境地,西方國家將焦點投向中國,表明中國作為亞洲最強大的國家且中東距離亞洲很近,理所應當收留這些無家可歸的難民,我國直接4個字回應霸氣十足。
  • 難民危機撕裂歐洲社會:法國稱2年內接收2.4萬 德奧擬再收緊
    歐洲正遭遇二戰以來規模最大的難民危機。3歲幼童艾蘭的命運讓世界意識到歐洲的難民潮已經不僅僅是歐洲的危機,也嚴重挑戰了世界人道主義行動的底線。難民潮引發的經濟社會問題和人道主義危機,已成為歐洲一些國家難以承受之重,也正在撕裂著整個歐洲社會。 一些歐洲國家近日調整難民政策,為更多人提供援助和容身之地。
  • 難民危機持續困擾歐洲
    今年以來,儘管湧入歐洲的難民人數得到初步控制,但難民危機卻遠未平息。歐盟各成員國圍繞難民配額分配、責任分攤等問題陷入爭吵;一些極右翼或民粹主義政黨用「反移民牌」贏得選民支持,不斷挑戰和衝擊傳統主流政黨。自歐洲難民危機爆發以來,位於南部歐洲的義大利、西班牙和希臘成為大量難民抵達歐盟的第一站,持續湧入的難民讓三國頭痛不已。
  • 「接收難民還是豎起高牆」 德國措施引發「反對難民」共鳴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是接收難民配額還是豎起高牆」?美國《基督教科學箴言報》稱,難民危機繼續加劇歐洲的緊張。為了分散負擔,歐盟要求成員國接受強制性的難民接收配額。英國和丹麥拒絕參與這項配額計劃。匈牙利、波蘭和斯洛伐克等東歐國家也表示反對。其他很多國家,雖然沒有拒絕歐盟的配額建議,但是也在採取措施確保「安全」。
  • 中東難民無家可歸,到底該何去何從?西方聲稱中國應出手援助
    戰爭是殘忍的,任何人在戰爭面前都十分的弱小,而正是因為戰爭的原因,很多人失去了自己的家園,因此他們淪為了難民,尤其是在中東這個戰爭的多發地難民最多,因為爆發戰爭的關係,這些難民無家可歸,這也讓很多人表示中東難民究竟該何去何從?對此西方國家也聲稱中國應該伸出援手。
  • 緬甸羅興亞危機一周年:仍有難民逃向孟加拉國
    距離緬甸羅興亞危機的爆發將滿一年,但對於不少羅興亞人而言,逃離仍然是他們的選擇。「在緬甸,即使我的孩子們啼哭不止,我也不敢冒著違背燈火管制的危險點燃蠟燭。一旦被發現,我們就會遭到逮捕。」18歲的羅興亞難民哈密達·貝格姆(Hamida Begum)告訴路透社。
  • 公知呼籲中國為歐美製造難民買單,民眾不答應,西方甩鍋堅決不接
    美國更是從一開始就拒絕任何難民進入美國,雖然所有的難民都是其製造的。在歐美都拋棄這些可憐又可恨的難民之後,他們將目光瞄準了中國。歐美利用輿論控制的優勢,開足馬力宣傳「難民嬰孩在飢餓中哭泣」、「期盼的眼神」等等用來呼喚社會道德良知,要求中國接收歐美不願意接收的難民。
  • 中國為何不願接收難民?不是不善良,而是歷史教訓太沉重,忘不了
    這就是中東地區,在美國為首的一些西方國家,在國際上喜歡製造矛盾,甚至於光明其大地幹涉他國內政,挑起戰亂。整個中東局勢十分的嚴峻,戰亂時常爆發,使得當地的百姓生活得十分的艱難。在疫情與戰亂的雙重打擊下,無數的士兵和百姓都死去,也因此產生了很多的難民。
  • 德國為什麼願意接納難民?將把歐洲引向何方?
    這些天,愈演愈烈的歐洲難民危機成為德國公共輿論的焦點,也引來全球關注。歐洲難民危機的始作俑者是誰?敘利亞爆發內戰已逾4年,為何直至今日才有這麼多難民湧入歐洲?難民為什麼偏愛去德國?德國又為什麼積極接納難民?德國老百姓對難民是什麼態度?德國社會是否能夠消化近百萬新難民?難民危機將把德國和歐洲引向何方?這些都是目前不少人關心的問題。
  • 「溺亡男童」或成難民危機轉折點 德奧接收數千滯留匈牙利的難民
    艾蘭·庫爾迪的溺水身亡能否成為歐洲移民危機的轉折點,取決於歐洲政治家將做出怎樣的回應。目前尚未出現新的解決方案。鑑於歐盟現有的結構和28個成員之間巨大的國家利益,即使有政治改變,也將是緩慢的。意識形態分歧根深蒂固,對移民的懷疑也顯而易見。但從倫敦到雅典再到舊金山,許多人的內心在周四被刺痛了。
  • 埃爾多安呼籲希臘「打開國門」:讓難民借道去其他歐洲國家吧!
    綜合法新社、美聯社和路透社報導,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呼籲希臘為試圖進入歐洲的移民「打開國門」,並表示將於星期一在布魯塞爾與歐盟舉行會談。近日土耳其和希臘的陸地邊境局勢緊張,在土耳其政府宣布不再阻止移民進入歐洲後,數千名移民聚集在那裡。
  • 馬其頓防線被破 歐洲難民危機惡化(圖)
    歐洲難民問題持續升級,此次危機被認為是二戰以來最嚴重的歐洲難民危機,如何處理和安置大量湧入的難民成了各國目前最為棘手的問題。北青報記者昨日採訪了數位專家和旅居歐洲的人士,他們向記者講述了自己眼中及親歷的歐洲難民危機。
  • 歐洲難民危機誰之過
    近年來,難民危機愈發成為歐洲國家「不能承受之重」。大量難民的湧入,給接收國的基礎設施承載能力帶來挑戰,也衝擊著歐洲的社會、經濟、政治、文化傳統和安全秩序,助長了民粹主義和疑歐主義。由此,不僅歐盟難民分配方案沒有得到落實,而且各國紛紛採取措施限制難民入境——加強陸路封鎖乃至關閉邊境、加強海上巡邏、打擊組織偷渡的蛇頭等。
  • 黎巴嫩:曾是中東最富裕的國家之一,卻因接收難民陷入戰亂
    而黎巴嫩就是這樣的典範,因為接收了戰爭產生的少數難民,黎巴嫩逐漸被拖入戰爭的泥潭,而此事也點燃了黎巴嫩內部矛盾的導火索,為了奪權,黎巴嫩還爆發了一場持續相當長時間的內戰,一夜之間變得滿目瘡痍,即使重獲和平也沒有恢復到往日的繁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