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歐洲難民現狀:難民要來了嗎?中國為什麼要接收難民?

2020-12-15 郎言志

導語

早前國內被一條「中國將大量接收難民」的不實消息吵炸了,有人支持,有人反對。當然,反對的人佔絕大多數。對此,身在歐洲「難民重災區」的小編,以中肯的角度,在此用文字向各位國人展現一個難民危機下的,真實歐洲社會。

1.【道德高點指責中國,這是虛偽資本主義的把戲】

到歐洲也有一段時間了,和淳樸的歐洲民眾不同的是,歐洲的政府,更善於虛偽的掩飾。那麼,這層虛偽的掩飾有什麼特別的表現呢?請看下文:

我們都知道,歐洲作為最靠近非洲與中東難民區的一塊土地,是接受難民和安置難民最多的地區,表面上看,這是非常值得國際認可與讚揚的做法。而歐美媒體和政府更是將這種行為誇成了「世界榜樣」,是人道主義的最大體現。在無限褒獎自己的同時,則不斷以此發問:為什麼中國作為世界大國,不盡一份力呢?

表面上看,好像我們又被西方輿論掐住了脖子,但其實不然,因為我們必須問一句:難民這麼多,是誰造成的?答案很顯然,是美國和歐洲政府的勢力參與在其中,才導致了這樣的一種局面。簡單地說就是——你把別人家拱了,然後在自己家裡鋪了張床,還要天天跟別人說「我很善良」,更過分的是,你還要指著你無辜的令居說:「你這麼沒良心呢!人家落難了,你居然不幫忙!」

所以,遵循一個原則:自己闖的禍自己解決,不要想方設法推給別人。中國作為國際大國,在自身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在符合民意的情況下,會做出合理與理智的選擇,還輪不到西方政府和媒體來指點。再者,中國作為非戰爭參與國,已經出於人道主義與大國的責任考慮,接收了部分難民了,怎麼做中國人自己知道,如果要站在道德高點說教,那麼——對不起,一邊去。

2.【歐洲當地人口述難民問題,憂心忡忡並不樂觀】

關於難民問題,在歐洲是非常敏感的。我一直沒敢直接當眾談論這樣的問題,直到上周我私下問了我的兩個好朋友:Matteo和Andrea

Matteo說:「雖然我也不喜歡,但是他們真的很可憐,所以我們選擇包容。但是,大量的難民到來,導致了治安問題越來越嚴重,由於文明水平不高,他們的衛生狀況堪憂,有時候會看見他們偷東西,甚至是幹一些暴力事件。」

Andrea說:「沒有喜歡和不喜歡的感覺,但是帶來了很多問題是真的。大量的難民到來,政府要給他們高額補貼,我們本身就負債纍纍了,還要去養這樣一群人。再有,一些難民的定居,肯定需要安排工作,這無形中對我們產生的影響會越來越大,我們本就不多的社會資源,都要和他們分享,而且,他們並沒有為這個國家做出什麼貢獻。」

受基督教宗教思想的影響,很多歐洲人也認為這樣做是正確的。當然,也沒有人說「接收難民是錯誤的行為」,但問題是在於接收之後,出現的社會問題以及難民自身的素質問題誰來解決?

除了治安問題的加劇外,在歐洲的難民重災區義大利,則有一個更為讓人不能接受的現象:當地政府在對一些難民進行安頓的時候,給部分難民安排工作,但是這些難民卻表示「每個月有幾百歐的補助足夠了,沒必要參加工作」,「有了工作免費的補貼就沒有了」,有的甚至表示「工作太累了」。這無疑是讓當地人憤怒的,而更讓當地人難以接受的是,一些難民甚至叫囂「要車,要房,要和義大利公民有一樣的醫療待遇。」

當然,如果你想湊熱鬧,有時候你可能還會偶遇難民的遊行,高舉著牌子喊:要權益,要住所,要公平,不要歧視。(雖然這是情理之中,但畢竟是別人的土地)。

不過,以上內容並不能代表整個難民群體,大多數難民還是很實在的,也很友好。所以就事論事,請各位不要用有色眼鏡看待以上事件。

3.【親歷被難民打劫與威脅,夜晚獨自出行很惶恐】

我第一次和難民接觸,是一年前的一個雨天,當時一個一米九幾的黑人大漢走到我的面前,向我尋求幫助。由於語言不通,他支支吾吾地拿出了一張寫有地址的紙條,遞給我的時候,眼睛裡充滿了恐懼感,我被他的恐懼感震驚到了,因為他高我十公分,我要抬頭看著他,但從他的眼神中我看到的卻是「恐懼」兩個字。當我把他帶到目的地之後,他送給了我一個擁抱,還用乾癟的漢語跟我說:謝謝。最後,我從他的眼神中,讀到了真誠與友善的味道。

這樣的經歷,讓我對難民的好感平添了不少。但局面很快就被打破。不久之後,我和兩個臺灣姑娘在佛羅倫斯被難民實施了搶劫與盜竊,這無疑是讓人恐懼的。而我的同學則在深夜向我發出了求救:快來救救我,我被幾個黑人跟蹤了。

我最接近難民這個群體的一次經歷,是在奧地利的南部城市因斯布魯克。那天因為我所坐的火車晚點,所以到的時候很晚了,按照歐洲的情況,我就只能流落街頭(酒店都很早關門)。雖然是四月,但當時在奧地利南部的阿爾卑斯山地區十分的嚴寒,於是我就躲進了車站的候車廳裡。進到候車廳的那一刻,我的神經一下子緊張了起來——大廳裡沒有警察,都是些無家可歸難民在裡面取暖。

最讓我感到不自在的是,我明顯引起了他們的注意。於是,我的神經在顫抖,我不知道什麼時候會遭遇不測,而我又必須在那裡等到天亮。極度恐懼的我給我在義大利的白人朋友發去了請求電話,按照他的指示,我坐到了燈光最亮的地方,並且坐在錄像頭的下方。儘管這樣,還是有三個抽著煙的,看上去像小混混的黑人靠近我,並且繞著我轉,於是我收起了手機,向另一側的一個同樣因為遲到而躲在車站裡的白人求助,我們坐在一起,以獲取更多的安全感。

突然,奧地利的警察出現了,他們拿著棍子,配著槍,開始驅逐每一個躲在車站裡取暖的人。那些難民和流浪漢都被強制趕出了車站。

4.【莫名其妙被襲擊,恐懼與憤怒在心頭】

下面要說的這個經歷,是我這輩子都不會忘記的事情。因為這對我來說,算是一種侮辱。是幾個黑人難民對我的侮辱。

當時我去亞非超市(經營亞洲和非洲商品的超市)購買蔬菜,將自行車停靠在了超市門口。進到超市裡面的時候,幾個黑人難民也同樣在購買食材。後來大概是因為在詢問問題的時候,老闆先回答了我的問題,引起他們的不滿,在我還沒有結束購物的時候,他們在超市外面對我的自行車進行了打砸與碾壓,當我趕出來的時候,他們已經上了車,回頭跟招了招手,揚長而去。

由於歐洲大多數地區沒有攝像頭,我也只能無奈地看著地上被砸爛的自行車,咽下了這口氣。也是這個時候開始,以往長期願意向黑人難民伸出援手的我,決定再也不涉足他們的事情。因為砸車這件事情,深深的震驚到了我,也讓我徹底憤怒。

後來,我跟我的教授說了這樣的經歷,教授跟我說:「一直都這樣,他們不高興了就鬧事,你不聽他們的,他們就打砸,然後說你歧視他們。」

如果在以往,教授跟我說這樣的話,我大概是不信的,但親身經歷之後,我選擇了相信。

4.【無家可歸四海漂泊,心憐也要考慮實際問題】

難民,他們固然可憐,我們作為世界大國,伸出援手自然是應該的,但是不是必要的,更不能跟道德綁架在一起。我們還需要過自己的生活,所以從實際出發,中國自身的人口已經接近飽和了,龐大的國家和土地,更經不起任何的外來動亂,所以該不該、要不要接受難民,我想國家和每一個同胞心裡都有數。

相關焦點

  • 默克爾聰明之舉:接收大量中東難民,不怕德國被伊斯蘭化嗎?
    在歐洲能引領歐洲發展的,德法兩國是兩個領頭羊。法國是五常之一,而且是歐盟唯一擁核國家,因此法國總想當老大,但法國始終跳不過去德國這個檻。為什麼這樣說呢?
  • 德國為什麼願意接納難民?將把歐洲引向何方?
    這些天,愈演愈烈的歐洲難民危機成為德國公共輿論的焦點,也引來全球關注。歐洲難民危機的始作俑者是誰?敘利亞爆發內戰已逾4年,為何直至今日才有這麼多難民湧入歐洲?難民為什麼偏愛去德國?德國又為什麼積極接納難民?德國老百姓對難民是什麼態度?德國社會是否能夠消化近百萬新難民?難民危機將把德國和歐洲引向何方?這些都是目前不少人關心的問題。
  • 德國接收了二百多萬難民,為什麼失去的遠比得到的多?
    一位13歲的巴勒斯坦難民女孩麗姆,她和家人避難德國四年了,她想獲得德國的國籍,從而與家人永居德國,面對她的這個願望,默克爾冷語拒絕,鐵面無私,毫不留情,她一臉嚴肅地對麗姆說:「政治很殘酷。黎巴嫩的巴勒斯坦難民營裡有成千上萬人,如果我們說『你們都來吧』、『你們都從非洲來吧』,我們將無法承受。」
  • 西方想不通,為何中國不願意接收難民呢?
    為此,西方想不通,為何中國不願意接收難民呢?其實原因只有四個字。我們知道西方接收中東難民,近幾十年來接收了數千萬,而且到現在還有源源不斷的難民在向歐洲遷移,所以西方一直標榜自己是接收難民最多的地區。但是其實西方接收難民,絕不是其所謂的人道主義和世界情懷,這兩個詞在西方是沒有的。
  • 各國接收難民難 歐盟給每位難民1萬歐元補貼
    參考消息網7月15日報導 西媒稱,為了推進難民安置工作,歐盟委員會推出了新的經濟鼓勵機制,為每位難民提供1萬歐元補貼。主管移民、內部事務與公民事務的歐盟委員季米特裡斯·阿夫拉莫普洛斯表示,安置的具體人數由歐洲理事會確認,各成員國將自主決定是否參與難民安置計劃。此前,歐盟向從希臘和義大利入境的難民提供的補貼為每人6000歐元。
  • 不接受難民就是惡人?看到被難民嚇哭的西方聖母,才知道中國聰明
    現如今中東地區的難民數量每年都在不斷的上漲,而且歐洲和中東的距離是最近的,所以在歐洲湧入了大批難民。其中最值得提到的就是德國,當時德國敞開大門接受了大批中東難民,後來就連義大利也對難民開放了一系列的政策。
  • 「接收難民還是豎起高牆」 德國措施引發「反對難民」共鳴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是接收難民配額還是豎起高牆」?美國《基督教科學箴言報》稱,難民危機繼續加劇歐洲的緊張。為了分散負擔,歐盟要求成員國接受強制性的難民接收配額。英國和丹麥拒絕參與這項配額計劃。匈牙利、波蘭和斯洛伐克等東歐國家也表示反對。其他很多國家,雖然沒有拒絕歐盟的配額建議,但是也在採取措施確保「安全」。
  • 【國際隨筆】難民來了,歐洲要「閉關鎖國」?(組圖)
    法國總統奧朗德12日在視察一個設在巴黎郊區的敘利亞難民接待站時說,法國負責受理避難申請的機構法國保護避難者和無國籍者辦事處將在15天內就難民提出的避難申請予以明確答覆。 新華社發(夏威爾·德·託雷斯攝)  9月14日,德國警察在薩爾茨堡附近的德奧邊境執勤。
  • 中東難民會湧入中國嗎?
    ▲   微課堂問答   中東難民會湧入中國嗎?據外交部網站24日消息,當地時間2017年6月23日,外交部長王毅與黎巴嫩外交部長巴西勒在貝魯特共見記者時,應詢就中東難民問題闡述中方立場。 王毅說,當前中東難民問題突出,中東國家為接收來自敘利亞等國的難民付出了巨大努力。難民不是移民。在世界各地流離失所的難民還是要回到自己的祖國,重建自己的家園。
  • 斯洛伐克小鎮舉行公投 97%居民拒絕接收難民
    對於不斷湧入的難民,歐洲人民的真實想法究竟如何?斯洛伐克一個小鎮的公投結果或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答這個問題。據英國媒體9月28日報導,斯洛伐克蓋巴斯科夫鎮被劃為臨時難民接收點,該鎮就是否接收難民舉行全民公投,結果顯示97%的居民說不。  本月22日,歐盟各國領導人以多數票表決通過了12萬難民的分攤計劃。
  • 外媒:歐洲爆發難民危機已五年 疫情加劇了難民危機
    歐洲難民危機爆發已經五年。8月31日,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稱,2015年是改變歐洲大陸的一年:「超過一百萬難民湧入歐洲,在歐洲引發了人道主義危機和政治危機。許多難民在中途死去,一些國家張開了雙臂,另一些國家則豎起了圍牆,關閉了邊界。」土耳其《每日晨報》30日指出,五年過去了,歐洲仍然陷在難民危機的僵局裡。
  • 土耳其敦促希臘「敞開大門」接收難民
    土耳其總統雷傑普·塔伊普·埃爾多安8日敦促希臘「敞開大門」接收難民並允許他們前往其他歐洲國家。按照他的說法,土方希望各國「公平分擔」接收難民的重擔。他同時說,難民進入希臘後,不應只在希臘停留,「讓他們(難民)走,我們尋求公平分擔重擔」。土耳其2月底「開閘」放難民進入希臘、繼而前往歐洲其他國家,大批難民隨後集結在兩國邊界地區試圖越境。希臘連日來動用催淚瓦斯等阻止大約3.9萬名難民入境,警方逮捕大約280人。
  • 難民危機持續困擾歐洲
    今年以來,儘管湧入歐洲的難民人數得到初步控制,但難民危機卻遠未平息。歐盟各成員國圍繞難民配額分配、責任分攤等問題陷入爭吵;一些極右翼或民粹主義政黨用「反移民牌」贏得選民支持,不斷挑戰和衝擊傳統主流政黨。自歐洲難民危機爆發以來,位於南部歐洲的義大利、西班牙和希臘成為大量難民抵達歐盟的第一站,持續湧入的難民讓三國頭痛不已。
  • 德國造反,重塑歐洲,因為難民要把它逼瘋了
    中國在崛起,再怎麼低調也藏不住,令美國坐臥不安,千萬百計要壓下中國追趕的腳步。德國也在崛起,政治上卻是一個」隱形人「。美國對德國的戒心比較薄弱,因為只要北約不被削弱,歐洲一體化就是一句空話,德國在任何領域都不能挑戰美國。北約,表面上是為了抵禦俄羅斯的威脅而存在,然而它真正的戰略功能是:外製俄國,內壓德國。
  • 馬其頓防線被破 歐洲難民危機惡化(圖)
    聯合國難民署今年出具的難民報告趨勢顯示,德國和瑞典是歐盟收到尋求庇護申請最多的兩個國家。  為什麼難民都愛前往德國?劉國福認為,德國成為最大難民接收國,是有諸多層面原因的。德國是兩次世界大戰戰敗國,希望接收難民實現人文主義關懷,其他國家也曾救助德國難民,這是政治上的原因;法律上德國遵循人權立國,因此法律很包容難民;經濟原因,德國是歐洲經濟最發達的國家,庇護難民有經濟實力。上世紀70-90年代,德國接收難民更多,現在已經收緊了。
  • 王毅談中東難民問題:難民不是移民
    據外交部網站24日消息,當地時間2017年6月23日,外交部長王毅與黎巴嫩外交部長巴西勒在貝魯特共見記者時,應詢就中東難民問題闡述中方立場。 圖片來自新華社 難民不是移民 王毅說,當前中東難民問題突出,包括黎巴嫩在內的中東國家為接收來自敘利亞等國的難民付出了巨大努力。難民不是移民。在世界各地流離失所的難民還是要回到自己的祖國,重建自己的家園。
  • 敘利亞難民為什麼選擇去德國(或歐洲)?
    敘利亞已有700萬難民對於歐洲來說,敘利亞戰爭所造成的難民問題,是歐洲最大的一筆負資產。因此,這也是歐洲最不希望中東燃起戰火的原因之一。有個令人玩味的情況:敘利亞難民為什麼不就近前往同宗同源,而且富得流油的海灣國家呢?
  • 中東歐四國:寧受制裁不要難民
    2015年,大量難民從塞爾維亞湧向匈牙利,圖為波蘭軍人在塞匈邊境增援匈牙利除了波蘭這麼做,最近,匈牙利也出臺了類似的規定,而匈牙利對待難民的不友好態度已經讓該國在歐盟飽受批評。另據今日俄羅斯電視臺16日報導,捷克截至目前只接收了12名難民,而歐盟要求捷克接收1600名難民。儘管捷克會因此面臨來自歐盟的處罰,捷克也不再會接收更多的難民。
  • 「溺亡男童」或成難民危機轉折點 德奧接收數千滯留匈牙利的難民
    現在,資金和物資援助蜂擁而至,以為成千上萬名湧入歐洲的移民提供幫助。一張男孩遇難的照片甚至比數千名在地中海溺水身亡的移民或四年的敘利亞內戰更能喚起公眾對歐洲移民的同情。艾蘭·庫爾迪的溺水身亡能否成為歐洲移民危機的轉折點,取決於歐洲政治家將做出怎樣的回應。目前尚未出現新的解決方案。
  • 難民危機爆發,西方讓中國打開國門接收,專家發言讓人心服口服!
    萬千難民深受戰亂折磨,被迫顛沛流離。這些難民應該去往何處安家?如西方國家所稱,中國應該對難民問題負起責嗎?現在的國際社會以一張大網將各個國家聯結在一起,國際局勢已經成為「牽一髮動全身」。有報導稱,目前離開家園的難民數量已超過7千萬人,是近70年以來的最高紀錄。為什麼會有如此多的難民?難民該何去何從,這都是需要反思的一個問題。為何會有這麼多難民?眾所周知,難民的增多還是戰亂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