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洋澱:汩汩清流入澱來

2020-12-12 中國水網

遊客在白洋澱賞荷 據百度

野鳥棲息在澱區木船上 據百度

遊客乘船遊澱 新華社記者 李 鑫攝

白洋澱一景 據百度

2017年雄安新區建立,「治理白洋澱,以澱興城、城澱共榮」成為新區建設的一個重點。上世紀60年代以來,由於上遊攔蓄來水、大規模開採地下水、人類活動等因素,這座華北平原上最大的淡水湖陷入水量減少、水位下降、水質汙染的窘境。未來,經治理後,青葦綠樹、洌灩水光、白鷺歡躍紅荷間的美景,將吸引更多人一睹白洋澱新風採;「清水流花蘆葦蕩,木船蓮蓬野鴛鴦」的優美畫面將再現眼前。

⒈「華北之腎」幾度受損

「歷史上,黃河曾經海河流域入海,對塑造大清河水系與白洋澱的形成產生過重要影響。經過不同時期的一系列工程,使白洋澱堤防環繞,由水利工程系統調控,成為既有自然風貌,又有人文景觀的獨特溼地。」河北農業大學城鄉建設學院的教授程伍群在白洋澱從事了近20年生態保護研究工作。他對筆者說,白洋澱主體位於河北省保定市安新縣(雄安新區)境內。澱內143個澱泊星羅棋布,3700多條溝壕縱橫交錯,水產資源豐富,淡水魚類、鳥類、水生植物品類繁多,素有「北國江南」「華北明珠」的美譽。

白洋澱素有「九河下梢」之稱,豐水期時,曾出現九條河水滾滾入澱的盛況。然而,自上世紀60年代以來,白洋澱入澱徑流和澱內蓄水都發生了根本變化。據記載,白洋澱在20年間曾經歷了六次乾涸。1983年到1988年曾出現連續五年的幹澱。

「幹澱對白洋澱的水生生態是毀滅性的打擊。」程伍群說。同時,幹澱也會加劇周邊地區的氣候乾燥,加速生態環境惡化。直到1988年的一場大型降雨,才使白洋澱得以重新蓄水。20世紀90年代後,通過人工調控白洋澱的水量,較好地解決了幹澱問題。

水質汙染是白洋澱面臨的另一大環境問題。自上世紀70年代後期,由於上遊及澱區汙染沒有得到有效控制,對白洋澱生態造成嚴重影響。「初中時有一年暑假我去白洋澱玩,當時河裡飄了大量的死魚,味道也不好聞。」居住在白洋澱東岸任丘市的大學生柴紫薇回憶道。家住保定市蓮池區的劉江龍告訴筆者:「以前上遊有汙染水源進入,汙染了白洋澱,造成大量魚類死亡。還有一些附近居民會把生活垃圾和生活廢水倒入河中。」

筆者在採訪中國人民大學環境學院環境經濟與管理系教授宋國君時得知,解決水質汙染問題是進行白洋澱生態保護和建設的首要任務。根據2014年到2017年河北省環保廳發布的《生態環境狀況公報》,近年來,白洋澱的主要水汙染物已經從化學需氧量和高錳酸鹽指數,變為化學需氧量和總磷。這意味著工業廢水的大量排放,對白洋澱的水質造成了很大影響。此外,宋國君表示,澱區村莊的生活垃圾,如果沒有完全被投放到固定的垃圾處理廠或填埋場,也會造成水域水質的汙染。

⒉探索「綠色之路」

為了拯救受到缺水損傷的「華北之腎」,河北省委、省政府採取了一系列人工「補水」措施。自2000年以來,「引嶽濟澱」「引黃入澱」等工程持續開展,從嶽城水庫、黃河調水補給白洋澱,使白洋澱入澱水量有了保障。

2017年,雄安新區實施了2次白洋澱補水工程。2018年,又進行了4次補水,入澱水量1.72億立方米。其中,春天的那次工程是「華北之腎」近10年來較大的一次補水: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正常放水,同時還有保定兩大水庫的大規模補水。

雄安新區生態環境局向筆者提供的資料顯示,2018年12月,白洋澱實時面積達到309.789平方公裡,比2017年4月時增加了約47平方公裡。

一個個工程項目為白洋澱帶來了補水保障,一股股清流從四面八方蜿蜒流向這顆「華北明珠」。「通過多水源的保證,這兩年白洋澱的蓄水量呈增加趨勢,水質也在持續改善。南水北調中線工程起到了大力的推動作用,引黃入冀補澱也正穩步發揮作用。」程伍群說。

伴隨著雄安新區成立,白洋澱的生態環境整治工作也按下「快進鍵」。

河北省雄安集團生態建設投資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道峰對筆者說,自從2017年4月雄安新區成立以來,在新區植樹造林面積已達11萬畝。2019年,為加快打造新區綠色生態基底,新區還將繼續植樹造林20萬畝。

雄安新區設立以來,共整治「散亂汙」企業13531家,其中關停取締10844家,提升改造2687家。另外,新區也不斷推進對白洋澱澱區78個村汙水、垃圾、廁所等一體化綜合治理先行工程。

根據雄安新區生態環境局給筆者提供的資料,目前,白洋澱上遊水質改善明顯。府河、孝義河這兩條主要入澱河流的水質從過去的劣Ⅴ類水質分別改善至Ⅳ類和Ⅴ類。

「這兩年感覺白洋澱環境整體提升了不少,澱上每個村都建了汙水處理設施和工作廁所。政府現在也不允許老百姓隨意在白洋澱裡放生,鼓勵大家保護澱裡已有的物種。」劉江龍說。

⒊「藍圖畫卷」徐徐展開

作為華北平原最大的淡水湖泊溼地系統,白洋澱通過補充周邊地下水、調節周邊氣候、淨化水體、保護生物多樣性、減輕洪澇災害等功能,對維持華北平原的生態平衡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白洋澱的生態治理和修復對雄安新區藍綠空間的建設、京津冀和華北地區的生態環境調節,也都發揮著關鍵性作用。

編輯:趙凡

相關焦點

  • 白洋澱在哪裡 白洋澱具體位置
    白洋澱這個名字對我們來說一定也不陌生,在語文課本中我們了解到了它,在電視《小兵張嘎》中我們又再次了解到了白洋澱。如今的白洋澱是是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那白洋澱在哪裡?下面就一起來看看白洋澱的具體位置。
  • 白洋澱的歷史
    (摘自《任丘水利志》)  一、古白洋澱的形成與演變  古白洋澱,是指歷史上完全受自然因素影響變化時期的白洋澱水域。  根據《白洋澱國土經濟初步研究》一書,古白洋澱位於新生代以來由於差異性斷陷下沉所形成的冀中凹陷之中。
  • 白洋澱在哪裡
    白洋澱在哪裡?位於河北保定市安新縣(雄安新區)境內。是華北地區最大的淡水湖,水域面積寬廣。下面讓我們一起去了解詳細的內容吧。現有大小澱泊143個,其中以白洋澱較大,總稱白洋澱。面積336平方千米。有「北國江南、北地西湖」之譽。2007年,保定市安新縣白洋澱景區經國家旅遊局正式批准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
  • 白洋澱簡介
    白洋澱位於北京、天津、保定三地之間的安新縣境內,距京津各140公裡,距保定45公裡,是華北平原上最大的淡水湖。澱內溝渠縱橫,共有 146個大小不等的澱泊,白洋澱是眾多澱泊中面積最大的一個,故以此命名。  澱區內共有36個村莊,8000公頃蘆葦,146個澱泊。
  • 新白洋澱紀事
    初夏的白洋澱,水清葦綠,暖風習習,遊船途經之處波光粼粼,猶如鑲嵌在華北平原上的一顆璀璨明珠。  70多年前,著名作家孫犁先生的《白洋澱紀事》,奠定了新中國文壇「荷花澱」流派基礎。《小兵張嘎》《雁翎隊》等文學作品,更給白洋澱染上了濃鬱的文化和傳奇色彩。  然而,白洋澱並非一直都那樣浪漫和傳奇。
  • 風景秀美的白洋澱
    沉澱在河北省境內的白洋澱,風景秀美,氣候宜人。資產富饒的寶地,盤桓京津冀的要塞,淳樸善良的人們。白洋澱,這裡無不為世人熟知,這裡無不為人們所讚譽,這裡無不為天下遊客嚮往。每次談到白洋澱,所有中國人都會不約而同的想到一部電視劇中的一個名字——嘎子。 這部電視劇也成就了白洋澱這個美麗的地方。
  • 白洋澱嘎子村
    《白洋澱嘎子村》 2020年10月15日,作者走進白洋澱嘎子村,這裡就是電影《小兵張嘎》故事的發生地。當代著名作家徐光耀,他13歲參加八路軍,親歷了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戰爭,參加過大小戰鬥100多次,他以白洋澱人民英勇抗戰為背景創作的小說《小兵張嘎》和同名電影,深入人心,成為激勵幾代人的紅色經典。這裡不僅是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而且三面環水,村邊景色宜人,蘆葦青翠,水清鳥鳴,荷花飄香,水光天色,四季競秀,環境幽靜。
  • 摩旅來到白洋澱,從小兵張嘎中了解到白洋澱
    白洋澱景區了解白洋澱,還是從一部電視劇中了解到的,小兵張嘎中的白洋澱,好大的水域,好多的蘆葦蕩,好豐富的水產,野生的魚,各種水產植物種類繁多,遊客們乘坐著遊船遊覽著白洋澱的風景,白洋澱,屬海河流域大清河南支水系湖泊。
  • 《河北白洋澱》
    白洋澱水面很大在白洋澱邊上有一個嘎子村,也把我們代入抗日戰爭的回憶中。在白洋澱上泛舟在夏日裡很是愜意
  • 河北白洋澱面臨乾涸
    這場雨部分緩解了農田的旱情,但對於白洋澱來講仍屬「杯水車薪」。來自河北省水利部門的消息稱,如無充足水源補給,今年6月白洋澱將面臨幹澱威脅。1984年,同樣由於連年乾旱,白洋澱出現了幹澱現象。歷史的悲劇會重演嗎?5年時間補水2億噸白洋澱匯集了來自唐河、瀑河、曹河、瀦龍河等九條河流的河水,有「九河下梢」之稱,但近年來,為了防止幹澱,白洋澱一直靠水庫補水來維持水位。
  • 白洋澱旅遊攻略
    (3)走京(北京)安(安新)線公路,從北京木樨園坐車(有專門的班車)發往安新經固安、白溝到安新,170公裡玩轉白洋澱在白洋澱「荷塘月色」的夜晚舉辦「白洋澱旅遊碼頭賞月活動」,其它旅遊景點統一開展「品蓮」活動,並舉辦「白洋澱之秋」文藝匯演、水鄉民俗風情故事會和白洋澱荷花節有獎徵文評獎活動。荷花澱被譽為「澱上仙境」,本地純種荷花,稱之為荷花大世界。景隨時移,春季遊覽,澱水清清,蘆葦競出碧翠,小荷初露尖角,葉兒覆水含露,清麗可人;盛夏觀賞,微風輕拂,碧波蕩漾。
  • 塞上「白洋澱」
    寒上「白洋澱」真的,如果你驅車數百公裡遠足,去白洋澱一睹那裡的景色,你不如自駕一小時,前往大同桑乾河溼地公園,去領略與白洋澱一樣的風情。
  • 白洋澱的戰鬥英雄
    今天閒來整理一下以前拍的照片,看到了白洋澱景區的照片。這還是前年去那玩的時候拍的。隨記。白洋澱是國家級5A景區。景區是中國海河平原上最大的湖泊。位於河北保定市安新縣(雄安新區)境內,舊稱白羊澱,又稱西澱。因電影《小兵張嘎》而馳名中外。是在太行山前的永定河和滹沱河衝積扇交匯處的扇緣窪地上匯水形成。
  • 白洋澱的蘆葦四季皆秀
    白洋澱是華北平原最大的淡水湖,「澱澱相連有荷花,綠水碧波蘆花潔」,白洋澱是國內蘆葦的重要產地,有「蘆葦之鄉,甲於河北」的說法,並以皮白質優、數量龐大而享譽全國。圖說:白洋澱的蘆葦 來源:網絡  白洋澱的蘆葦四季皆秀
  • 白洋澱的蘆葦四季皆秀
    白洋澱是華北平原最大的淡水湖,「澱澱相連有荷花,綠水碧波蘆花潔」,白洋澱是國內蘆葦的重要產地,有「蘆葦之鄉,甲於河北」的說法,並以皮白質優、數量龐大而享譽全國。圖說:白洋澱的蘆葦 來源:網絡白洋澱的蘆葦四季皆秀——春天蘆筍破土,生機盎然;夏天蘆蕩茫茫,碧波翻滾;秋季蘆花飄絮,紛紛揚揚;冬季蘆葦蓋雪,金白輝映。白洋澱蘆葦屬於北方沼澤葦,屬多年生禾本科植物,基本上分為根、徑、葉、種子。成熟蘆葦的高度在2到4米之間,直徑約有1釐米左右,大概有20片葉子,呈披針狀生長。每年9月是蘆葦開花的季節,花絮滿天飛舞,如蒙蒙細雪,非常浪漫。
  • 白洋澱 令人陶醉的美景
    白洋澱素有「華北明珠」之稱,亦有「北地西湖」、「北國江南」之譽,是著名的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白洋澱文化苑是集悠久歷史文化,優美生態文化,革命傳統文化,淳樸民俗文化為一體的大型旅遊景觀。白洋澱雁翎隊紀念館以珍貴的歷史照片和實物再現了水上遊擊戰的烽火硝煙;康熙水圍行宮、敕賜沛恩寺向世人訴說著人文歷史的滄桑和久遠;蘆花水寨豐富多彩的民俗活動,獨具水鄉特色的仿古民居把遊客帶入了如詩如夢的畫卷;迎風傲挺的西澱風荷,垂柳依依的東堤煙柳以青春的張力吟唱著「天人合一,回歸自然」的生命樂章。如果說白洋澱是頂美麗的王冠,那麼白洋澱文化苑便是王冠上瑰麗的明珠。
  • 白洋澱的燉雜魚
    雄安新區一馬平川,白洋澱是平原上最大的湖泊否則,尋一處不著名的碼頭,進入白洋澱野遊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花錢比較少,汽油船三十元每小時,涼棚遮陰,多是一些長者掌舵,安全可靠,風光如波光粼粼、蘆葦婆娑、蓮葉接天、鴨鵝成群、魚躍水面……一一都可看到,澱泊人家「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的神仙境界,都眼底所見,觸手可及---令你渾忘了之前的顛簸之苦。
  • 尋覓白洋澱(季竹林)
    尋覓白洋澱 季竹林 幾年前的一天下午,幾位文友網上閒聊,忽然間就想一起湊湊,忽然間就想出去走走,忽然間就想到了白洋澱。有時間,有心情,有車和司機,於是,在盛夏的傍晚,我們五人從小城的各個方向、從各種紛雜的事務中抽身走出,迫不及待地聚到一起,從深州出發,一路向北。
  • 白洋澱特色美食-燉魚
    聯繫人:王經理聯繫電話:0317-2888296手機:13180325888地址:河北省任丘市西大塢一村一線天大酒店白洋澱特色美食中非常出名的就是燉魚,白洋澱農家院中有全魚宴,這裡的魚都是湖水裡養的,有專業的師傅進行烹飪,可以作出多種魚類的美食,非常受遊客們的喜愛。每年來白洋澱農家院品嘗的人特別多,大家都喜愛這種美味。
  • 白洋澱野生鳥種類數量多了
    雄安新區設立以來,在白洋澱展開了生態資源調查巡護、愛鳥宣傳、網箱圍欄清理、打擊電魚、打擊捕鳥和毒鳥、水區村垃圾廢水環境治理、納汙坑塘清理整治等多項白洋澱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為白洋澱生態環境特別是白洋澱野生鳥類棲息環境的改善起到了決定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