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師傅落戶武漢,用一勺30多年的老滷,做出來的蹄花享譽江城

2020-12-24 每日各地美食大放送

紅燒蹄膀是閩西名菜,卻跟武漢有很深的淵源,在武漢紅燒蹄膀做得最好吃的是紫陽湖賓館,2010年的時候,這家賓館的一個紅燒蹄髈賣到78塊錢,仍然很受歡迎。

現在紫陽湖不在了,但曾經在紫陽湖燒蹄髈的周師傅已經落戶武漢,自立門戶,在街頭開了一家小店,賣紅燒蹄髈,而且自稱蹄花大王,他的這個稱號名副其實嗎?

很顯然,他配得上這大王的稱號,每天周師傅只做50個,大概有100斤左右,早上7點開門,10點就全部賣光了。既然如此搶手,為什麼不多做一點呢?周師傅說,貪多很有可能保證不了質量,砸了自己的招牌。

他家的蹄花先是從顏色上就很誘人,紅亮亮的油光光的,看著就感覺味道特別好,而且他家的蹄髈一般都在2斤左右,是那種瘦肉多,肥肉少,吃起來筋多有嚼勁兒的,蹄髈的肉皮軟糯可口,口味又是那種鹹淡適中,鹹中帶甜,甜中帶鮮的味道。

周師傅做的蹄花之所以如此好吃,就在他的那一勺30多年的老滷,俗話說酒是陳的香,老滷跟酒是一樣的,時間越長味道越醇厚,這就是為什麼一些做滷肉的老店,味道要比新店好很多,就是人家的滷汁用的時間長。

當然這跟周師傅的手藝也是有關係的,這一勺30多年的老滷加上周師傅的手藝,做出來的蹄花享譽江城。周師傅在街頭租了一個小店面,這個店面很不起眼,上面寫著蹄花大王4個字,店裡面有周師傅跟各類名人的合影,看來這家店真的是店小名氣大。

由於周師傅每天限量供應,所以很多人提前來排隊,晚了可就吃不到了,這家小店排長隊的場景,引得路人側目,可真不能小看武漢吃貨們對美食的渴望,其實喜歡吃美食也是熱愛生活的一種表現!

相關焦點

  • 武漢知名蹄花大王,7點開始賣10點全賣光,街坊們因吃不到而抱怨
    人們已經習慣去城市的蒼蠅館子裡尋找美味,而這些蒼蠅館子也從未讓人們失望,武漢知名的蹄花大王,雖然名氣很響,但是卻是名副其實的蒼蠅館子,這是一家很不起眼的沿街小店,看上去跟蹄花大王的稱號有些不相匹配,可別小看了這家小店,卻藏著武漢最好吃的蹄花。
  • 武漢味道:三十年老味道的紅燒蹄膀,江城一絕
    此後30多年,不論調到哪裡,不論擔任什麼職務,我始終都參加了核潛艇工程。它的每一次成功和挫折,我都親歷其間。」劉華清,原籍湖北大悟,生於湖北黃安,曾任海軍司令員、中央軍委副主席、中央政治局常委,被譽為中國海軍之父、航母之父。於2011年1月14日在北京逝世。其實,劉華清與武漢有著深厚的交集。
  • 武漢這家開了30多年的無名炸炸,幾乎承載了幾代人的青春…
    「勒我一哈真想不起來咧,我屋滴像你這大的菇涼伢太多鳥」。正抓了把土豆扔進油鍋裡的曾師傅,抬頭回應的時候還不忘利索的拿著筷子在鍋子翻攪。多年不變的三種醬料,甜醬、辣醬和孜然。每天都要用油新鮮調製。方子最初是曾師傅的丈母娘傳下來的的,老人如今已經八十多歲,店傳到兩個女兒和女婿手裡,幾十年的老味道卻一直延續了下來。
  • | 香辣蹄花,老媽蹄花,炭烤蹄花,山藥燉蹄花
    成都人民公園附近的半邊橋街,是「老媽蹄花」的發源地。這些年來,那一帶冒出了很多家蹄花店,箇中紛爭,莫衷一是,但它們共同打響了「老媽蹄花」的名號這一事實,不容置疑。隨著半邊橋街的改造,這些蹄花店都集中到了祠堂街口,每天生意仍是火爆。
  • 舌尖上的老武漢:始於1927年的老字號,一道青魚划水名揚江城
    說到這裡,希望紅燒划水這道名菜能夠重出江湖啊……接下來,就說一說徽幫菜以及其翹楚新興大酒樓。1武漢的徽幫菜當年,武漢有不少的徽菜館,這跟「中國十大商幫之首」徽商在武漢佔據重要位置相關。舊時,徽菜館以數量多,檔次高,執武漢餐飲之牛耳。「中華談吃第一人」唐魯孫先生提及「武漢三鎮沒有一家自命湖北菜的飯館,一般古樸典雅的老飯館,大多挑著徽館牌號。」
  • 第一步就做錯了,難怪做出來油膩還有異味
    給大家分享一道我跟一位老師傅學的滷豬蹄的做法,這個方法相對來說是比較專業的:《滷豬蹄》食材:豬蹄兩隻調味料:蔥、姜、料酒、老抽、生抽、冰糖、鹽、滷料包製作步驟:1、這是去異味的關鍵的一步,買回來的豬蹄在火上烤至外皮發焦,把上面的豬毛烤掉,把表面的油脂給逼出來,這樣可以去掉豬蹄的異味,並且能提高豬皮的韌性。
  • 老司機扎堆的三洞橋,吃了30年的蹄花、抄手都還在!
    老司機秒懂的深夜食堂說起三洞橋第一個想到的就是這裡的蹄花了,連計程車師傅都秒懂的地方。規模不比人民公園的小,最俏的還是這條街的扛把子八寶海味。『吃了30年的夜蹄花』24小時營業開了近30年,都不曉得重新裝修過多少盤了,一碗蹄花+海味面比吃火鍋串串+唯怡還要標配。才上桌的時候還是完整的一隻,但其實相當耙爛,用筷子輕輕一撥就散。湯底十分濃香醇厚,喝完還會感受到膠原蛋白的粘嘴巴。一抿就化都不足形容它的細膩了,軟糯又不膩人,沒有牙齒的麼麼吃它都毫無壓力。
  • 文化| 非遺傳承「火龍鋼花」新春舞動江城
    記者胡九思 攝大年初一江城夜,「鐵水流星」在武漢歡樂谷的上空漫天飛舞,打著赤膊的銅梁漢子在飛舞的火花間翻轉騰挪,手舞噴火巨龍奔跑騰躍,上下迴旋,內外穿花。這幅「人在龍中舞,龍在火中飛」的奇美畫面正是我國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火龍鋼花」的演出現場。演出前,準備工作已全部就緒。打鐵的漢子們看到聚攏的觀眾不少,開心自豪。
  • 西安這家火了30多年燒滷店,用老滷煮出來的燒雞,是西安的老味道
    西安這座有著悠久歷史的古城,有很多深藏的美食,這家藏在巷子裡的老店,擁有30年不變的味道,名叫御品軒骨裡香八珍燒烤店,是一家做燒滷的店,這家店擁有很多老西安人兒時的記憶,他家的燒雞,牛肉,蹄髈,豬耳朵,這些菜品,有30年不變的味道。
  • 武漢為何雅稱是「江城」?
    兩江隔四岸,分三鎮,武漢又合三為一,其地勢構造因江而成,這在長江流域獨一無二,這便是江城之名對於武漢的意義,「一勺舀起兩江水,一杯清茶三鎮香」。其實江城這個詞,最早指的不過就是字面上的意思,江邊的城市。那麼這條江就不一定是長江,而這座城最開始也不是指武漢了。
  • 【技術分享】香辣蹄花蝦火鍋(附特製麻辣底料及老油製作工藝)
    一:豬肉和海鮮結成「同盟軍」,「排骨蝦」、「蹄花蝦」今年成為新寵兒;二:火鍋底料有變化,所謂「蝦兵蟹將」火鍋,就是用蝦、蟹製作的香辣乾鍋,吃完蝦蟹後添湯涮食菜品。這類底料和傳統麻辣底料不同,放入了香茅草、香葉、香果等多種香味重的香料,以便壓住海鮮的腥味。另外,這類火鍋多使用清油製作,而肉類火鍋一般要放牛油等動物油。
  • 武漢這10條網紅馬路30家刁角店,讓你逛吃不停歇!
    為了一碗牛肉粉、一張大餅,一頓燒烤,坐車、走路、自己開車個把小時過江尋找美味都是家常便飯。這可能就是老武漢話裡的「吸味」!今天玩樂菌就帶你來「吸味」,附贈10條馬路上30家美食店,陪你逛吃一路嗨不停。來到水陸街,才知道麼斯才是武漢「過早界」的神話,美食街的泰鬥。
  • 成都這25家蹄花湯,計程車師傅打堆堆!
    = 張太婆老媽蹄花(太古裡總店) =這家店的地理位置就在太古裡邊上,也是通宵營業。味道和份量很紮實了。蹄花軟糯鮮嫩,剃毛也比較乾淨。在太古裡逛街,偶爾換個口味也是不錯的。人民公園附近遍地的蹄花館子,都說自家是總店。直接用蹄花熬出來的湯頭很鮮,蹄花用筷子輕輕一夾,都能直接脫骨。
  • 雪豆蹄花的做法
    寒冷的冬天裡,最適合的還是喝湯了,這道雪豆蹄花是我吃完老媽蹄花自己琢磨出來的,反正是我的最愛,喜歡的可以試一下 附蘸料做法哦By 木木被人註冊了用料豬蹄 2個雪豆 300克香蔥 3根姜 5片蒜 4瓣枸杞子 適量高度白酒 30克鹽 適量做法步驟1、雪豆提前12小時泡發
  • 武漢那些老菜場邊哈,火了蠻多年的美味都在這裡了!
    店主李師傅在四川做法的基礎上加入了武漢人喜歡的腐乳汁。粉蒸肉的粉是李師傅的鄉下老家用柴火老灶炒出來的,噴香又不糊。除了米粉意外還有豆粉等近20種粉搭配而成。肉有鮮肉跟五花肉選擇。開了好多年了,年年火爆的香腸店。現在簡直就是江城聞名了,說到灌香腸,10個裡面9個人都要跟你說克武勝路。王牌香腸的人氣我是親眼看到的,人超多!媽媽級人物佔多數,從這一點就可看出王牌香腸的質量和味道。
  • 街邊的破爛蹄花湯,才是重慶美食最初的樣子
    NO.1 老字號蹄花湯這家店在網上的信息很少,不光是位置難找,知道它的人也很少。看似不起眼,其實是開了30多年的老店!!沿著嘉陵街向西步行大約500米,便找到了這家隱匿於維修建築下的老店。一張紅底白字、簡單得不能再簡單的店招,經過時間的洗禮已經開始泛白。由於還是早上,沒到飯點時間,所以店裡除了幾個忙忙碌碌嬢嬢的身影,還沒有一個客人。
  • 重慶磁器口的「神級」蹄花火鍋!軟嫩耙糯、香辣醇厚
    重慶磁器口的「蹄花火鍋」,味道也太驚豔了吧?重慶的火鍋館子數不勝數!但你聽說過「蹄花火鍋」嗎?作為一群真正的「乾飯」人,最愛找這樣適合下飯的館子,味道越是重口味,越是吃得過癮!(健康飲食很重要!切記不可「貪心」哦!)
  • 30年滷肉師傅:用這5種香料做滷水,不管滷什麼肉都又香又入味
    於是有個機會,我就跟他店裡的滷肉師傅聊了起來。他家的滷肉師傅經驗非常豐富了,幹了幾十年了,做出來的滷味味道絕對是一絕。因為我自己也在家做過滷味,卻始終做不出來人家這種味道,於是我就問他是用了什麼香料。滷肉師傅告訴我,不管做什麼滷肉,這5種香料都是不能少的。大家都知道,滷肉要想好吃,製作滷水香料的選擇最為重要。
  • 那些難忘的武漢味道,值得你排隊去耐心等待
    一碗牛肉細粉,鋪滿寬大厚實的牛肉片,嚼勁十足,入味三分,澆一勺紅油,麻辣鮮香,給清淡的生活以火熱的激蕩。加面窩,乾濕搭配,脆酥了得,早餐色彩變為黃白紅三彩。最後一杯豆漿收尾。這是武漢早餐儀式感最豐沛之表現。 好奇的是,牛肉細粉要比寬粉貴一元。店面之整潔,在武漢牛肉粉小店中是佼佼者。香菜末,泡蘿蔔,酸豆角,小蔥花,可隨意加。
  • 24小時營業的姜蹄花,是寧夏街最傳奇的地標.
    姜蹄花,遠離了蹄花的主戰場,開在了寧夏街,二十多年過去,24小時營業,也成了老成都的深夜食堂了。滋補蹄花,是姜蹄花的主打,整隻蹄花加了藥膳熬製,原湯端上來,湯白蹄嫩,色香誘人,一抿即融。麻辣蹄花的點單僅次於滋補蹄花,估計是這個味道比較適合四川人吧。用大火四川幹海椒香的香爆出來,匯入豬蹄的肉香,起鍋加老乾媽豆豉、青海椒,齊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