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碚嘉陵江畔的北溫泉因其優美的自然景觀及厚重的人文歷史,早已廣為人知。181年經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之後,更是讓中外遊客趨之若鶩,成為到北碚旅遊的必到之處。然而與北溫泉只有一條嘉陵江之隔的對面,還有一個躲在深閨的知名景點—張飛古道。
張飛古道,本地人又叫張飛大道。從北碚東陽街道的復旦大學舊址起,沿嘉陵江邊逆水而上,經大沱口、禪巖寺、二巖西方寺、白羊背、到澄江鎮對面的白沙沱古渡口,有一段長約6千米的古棧道。近些年來,隨著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休閒旅遊成為一種時尚。於是,還處於完全未開發狀態的張飛古道也被人們發掘出來這段古道,本地人一直傳說,當年蜀國五虎大將之一張飛,曾經率軍隊從這裡北上閬中。這個傳說是反映了一段真實歷史呢?或者真的只是一個傳說?本文就此進行考證。
要考證張飛到過重慶,到過北碚,確實走過張飛古道,必須先了解東漢末年及三國初期那段歷史。
一、劉璋邀請劉備相助進攻張魯
《三國志》卷三十一,蜀書一,劉二牧傳:「因說璋曰:『劉豫州,使君之肺腑,可與交通。』璋皆然之,遣法正連好先主,尋又令正及孟達送兵數千助先主守御,正遂還。後松復說璋曰:『今州中諸將龐羲、李異等皆恃功驕豪,欲有外意,不得豫州,則敵攻其外,民攻其內,必敗之道也。』璋又從之,遣法正請先主。璋主簿黃權陳其利害,從事廣漢王累自倒縣於州門以諫璋一無所納,敕在所供奉先主,先主入境如歸。」
東漢末年,劉焉擔任益州牧,也就是今天四川及重慶地區的行政長官。劉焉去世後,兒子劉璋因襲了這個職位。劉璋懦弱,內有龐羲、李異等恃功驕傲,不聽指揮,外有軍閥張魯的侵掠,便派手下官員張松北上求曹操幫助,被拒絕。張松又勸說劉璋:劉備與你都是互相信得過的皇室宗親,現在借居在荊州,不如請他入川來幫你。儘管手下黃權、王累等勸阻,劉璋一意孤行,派法正去請劉備,還命令沿途供應糧草,讓劉備入川如同回家一樣。
《三國志》接著又說:「先主至江州北,由墊江水詣涪,去成都三百六十裡是歲建安十六年也。璋率步騎三萬餘人車乘帳幔,精光曜日,往就與會;先主所將將士,更相之適,歡飲百餘日。璋資給先主,使討張魯,然後分別。」
先主就是劉備,接到邀請後,立即從荊州出發。那是千八百多年前的東漢末期,沒有汽車火車更沒有飛機,西南地區崇山峻岭,帶領幾萬大軍翻越如大巴山脈那樣的原始森林完全不可能。可以利用的只有水道與船舶,故沿江而上是唯一的選擇。劉備的行走的路線是先到江州,再由墊江趕到涪城,涪城離益州的首府成都三百六十裡。那一年是東漢漢獻帝建安十六年,即公元211年。劉璋得到消息,立即率三萬兵馬及糧草浩浩蕩蕩來到涪城與劉備見面。劉璋在涪城住了一百多天,給了劉備不少糧草馬匹請劉備去討伐張魯。雙方歡喜分別。
對於劉璋邀請劉備的事,北宋司馬光主編的《資治通鑑》卷六十六漢紀五十八還記載:「劉璋敕在所供奉備,備入境如歸,前後贈遺以巨億計。備至巴郡,巴郡太守嚴顏拊心嘆曰:『此所謂獨坐窮山放虎自衛者也。』。備自江州北由墊江水詣涪。」
意思是:劉璋為歡迎劉備川,讓沿途地方官員籌集了「巨億計」的糧草物品。劉備到巴郡時,該地的太守嚴顏發感嘆道明明是一個窮人住在山裡,還要讓老虎來保護。《資治通鑑》同時也記載,劉備的入川路線是經江州,再由墊江到涪城。
《華陽國志》卷五,之五,劉璋篇也載:「劉主由巴水達涪。」
即劉備是由巴水到達涪城,巴水就是現在的嘉陵江。
二、諸葛亮、張飛、趙雲入川支援劉
按說,劉璋推心邀請,劉備答應討伐皆大歡喜了。然而,來到川北葭萌關的劉備,並不急於進攻張魯,拿著劉璋送給的大量糧草錢物「厚樹恩德,以收人心」,等到第二年卻又找理由要離開,劉璋劉備之間有了矛盾。又遇上劉璋捕殺了手下官員劉備的內應張松,還下令各地不讓劉備入關。劉備大怒,回頭進攻劉璋,隨後因進攻受阻,軍師龐統又被射殺,便又通知留守在荊州的諸葛亮派人支援。
《三國志》卷三十五,蜀書六,張飛傳記載:「先主入益州,還攻劉璋,飛與諸葛亮等溯流而上,分定郡縣。至江州,破璋將巴郡太守嚴顏,生獲顏。飛呵顏曰:『大軍至,何以不降而敢拒戰?』顏答曰:『卿等無狀,侵奪我州,我州但有斷頭將軍,無有降將軍也。』飛怒,令左右牽去斫頭,顏色不變,曰:『斫頭便斫頭,何為怒邪!』飛壯而釋之,引為賓客。飛所過戰克,與先主會於成都。」
該文意為劉備先進入益州,隨後進攻劉璋。張飛諸葛亮等從荊州逆水而上,到江州,活捉了巴郡太守嚴顏,嚴在張飛的勸說下投降,張飛一路攻戰順利,最後與劉備相會於成都。
習慣上把公元222-280年這一段時間稱作三國時期。《三國志》的撰稿人陳壽(公元233-297年),基本上可以說是同時代的人,其資料應該最準確的。
《資治通鑑》卷六十七漢紀五十九:「諸葛亮留關羽守荊州,與張飛、趙雲將兵流克巴東。至江州,破巴郡太守嚴顏,生獲之······分遣趙雲從外水定江陽、犍為,飛定巴西、德陽。」
《資治通鑑》說的是:諸葛亮留關羽守荊州,與張飛、趙雲帶兵逆長江而上到巴東。攻破江州並俘獲了駐守在此的巴郡太守嚴顏······隨後諸葛亮派趙雲繼續沿外水往上進攻江陽、犍為等地。外水就是長江,江陽就是今天的瀘州。張飛則逆嘉陵江而上,進攻巴西,也就是今天的閬中市、德陽等地。
《華陽國志》講得更詳細:「趙雲自江州分定江陽、犍為。飛攻巴西。亮定德陽。巴西功曹龔諶迎飛。」
即,諸葛亮進攻德陽;張飛則逆嘉陵江而上,進攻巴西,也就是今天的閬中市,受到巴西駐守官員龔諶的歡迎。
綜上所述,劉備與張飛入川的路線都是從荊州沿長江而上,經江州,由嘉陵江逆水到墊江,這是共同的。到達墊江之後的路線則有所不同。
從地圖上看,墊江是一個三江匯合的城市,渠江、涪江在這裡匯入到嘉陵江,再往南到江州注入長江。從墊江往北,東邊是渠江又稱巴河,經廣安、平昌、巴中、再往北到通江;西邊是涪江,經潼南、遂寧、三臺、再往北為綿陽,即涪城;中間是嘉陵江經南充、儀隴、再往北為閬中市即巴西。而劉備是沿涪江到涪城;張飛則繼續沿嘉陵江直到巴西。
(作者:北碚區地方志辦公室 蔣明洲 張宏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