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斌溪村:荒地種「銀元」託起小康夢
】在飛竹鎮斌溪村的新型農業產業園中,鄉賢餘金林種植了一片尤加利樹,因其葉子酷似銀元,被當地村民稱為「銀元花」,這裡的「銀元花」遠銷國內外,為村民們務工增收提供了一條新路,託起了村民們的「小康夢」。
-
華容:碧水託起小康夢
東山鎮桃花山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周雪英感覺「幸福來得有點突然」,笑得合不攏嘴。在她的家中,安裝淨水器的工作人員正在仔細鑽孔、接線、安裝,不一會兒功夫,清澈的水流便從安裝好的水龍頭裡流了出來。貧困戶周雪英家中安裝了淨水器。華容桃花山村基礎設施建設嚴重滯後,飲用水雜質較多,也是全縣出了名的貧困村。
-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託起貧困群眾的小康夢——遼寧方大集團在...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決戰決勝脫貧攻堅】託起貧困群眾的小康夢——遼寧方大集團在東鄉的扶貧實踐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杜雪琴 通訊員 羅永崗東鄉縣海拔1735投資8000萬元建設馬鈴薯精深加工項目,年消化縣內土豆7萬噸,可帶動解決2600個就業崗位,有效帶動土豆種植業發展;投資1億元建設東鄉金銀花健康產業園,引進金銀花飲料和中藥飲片生產線,打造集種植、採摘、收購、銷售、精深加工於一體的全產業鏈體系,可帶動解決1800多個就業崗位,畝均增收1200元左右;投資1500萬元開展羊肉深加工帶動養殖產業項目,打造羊產業全產業鏈條和
-
常山小山村來了上海的老師 「紅色小屋」託起留守兒童幸福夢
「來,跟著老師唱,『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4月12日上午,在常山縣芳村鎮河邊山村,稚嫩而又悠揚的歌聲響徹村黨群服務中心二樓活動室,30多名當地的留守兒童正隨著上海交大附中的支教老師學唱歌。河邊山村「紅色小屋」留守兒童之家位於村黨群服務中心二樓,面積600多平方米,幼兒教室、活動室、幼兒廁所等一應俱全。
-
千村萬戶看小康|威海王家疃村:600年老村正青春
千村萬戶看小康|威海王家疃村:600年老村正青春 大眾日報記者 郭愛鳳 鄭莉2020-08-23 06:29:13 發布來源: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王家疃村的柿園民宿保留了原有樹木、房屋特色。如今,漫步村中,除了眼前的石牆青瓦、繁花錦簇、青山如黛、溪水涓涓讓人賞心悅目,這個有著600多年歷史的老村迸發出的青春活力更讓人欣喜。「王家疃村自然資源豐富、地域特色明顯,但整體風貌偏舊、基礎設施有待完善。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雙牌陽明山村:吃上旅遊飯 甩掉窮帽子
廖芝民家住永州市雙牌縣陽明山國家森林公園海拔800米陽明山村。2017年,夫妻倆蓋起小樓開起了民宿,從此吃上了「旅遊飯」。然而,幾年前他還是一名貧困戶。 近年來,陽明山村以旅遊資源為依託,發展旅遊產業,農戶開辦民宿30餘家,「靠著當地土特產銷售和住宿、餐飲,每年全村的旅遊綜合收入超過1000萬元。」陽明山村黨總支書記唐大超告訴記者。
-
託起貧困群眾的小康夢——遼寧方大集團在東鄉的扶貧實踐
投資8000萬元建設馬鈴薯精深加工項目,年消化縣內土豆7萬噸,可帶動解決2600個就業崗位,有效帶動土豆種植業發展;投資1億元建設東鄉金銀花健康產業園,引進金銀花飲料和中藥飲片生產線,打造集種植、採摘、收購、銷售、精深加工於一體的全產業鏈體系,可帶動解決1800多個就業崗位,畝均增收1200元左右;投資1500萬元開展羊肉深加工帶動養殖產業項目,打造羊產業全產業鏈條和「線上」銷售渠道
-
託起貧困群眾全面小康夢
【專題】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原標題:託起貧困群眾全面小康夢 ——金昌市紮實推進脫貧攻堅工作紀實 發展特色產業 全力助農增收 金昌,地處河西走廊蜂腰地帶,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是高品質特色農產品的最佳產地之一。 依託獨特自然稟賦,金昌市把產業發展作為持續鞏固脫貧成果、高質量推進鄉村振興的首要任務。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高龍仁父子:用奮進託起穩穩的幸福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高龍仁父子:用奮進託起穩穩的幸福 2020-09-17 21:02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民宿+」託起寧夏鄉村振興夢
「民宿+」託起寧夏鄉村振興夢 2020-06-19 17:43:51 受訪者供圖 中新網寧夏吳忠6月19日電 題:「民宿+」託起寧夏鄉村振興夢 楊迪 石羽佳 近年來,鄉村民宿呈現井噴式增長態勢,2020年,中國鄉村民宿消費金額預計將達363億元(人民幣,下同)。而在寧夏吳忠市紅寺堡區柳泉鄉永新村,村民們正以「民宿+」促進鄉村旅遊轉型升級,託起他們的「鄉村振興夢」。
-
浙江永康醫共體改革:醫療惠民託起小康夢
作為浙江省醫改辦「三醫聯動」「六醫統籌」集成改革試點縣市,浙江金華永康以供給側為突破口,深度整合醫療衛生資源,通過打造緊密型醫療聯合體,讓老百姓「看病就在家門口、急難重症不用愁、醫療質量更放心、醫療服務更貼心」的小康願景照進現實。
-
銅陵市銅官區西湖鎮朝山村:小康路上的「黃金夢」
在過去的30年裡,朝山村緊緊抓住改革開放帶來的歷史發展機遇,依託當地的黃金資源優勢,大力發展村辦企業,逐步走出了一條「從無到有、從有到強」發展村集體經濟之路,成為遠近聞名的「安徽黃金第一村」,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徵程上走出了一條「黃金」大道。「以前的朝山村真是一窮二白,山地多、平地少,人均耕地面積還不到1畝。」村黨總支書記徐國慶對記者說。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 南盛大窩村:產業扶貧託起群眾致富夢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 南盛大窩村:產業扶貧託起群眾致富夢 2020-08-24 11: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夜宿響堂山村,呼吸清新的空氣,欣賞電視劇拍攝地的自然田園風光
響堂山村特色窯洞民宿響堂山村特色窯洞民宿內景我們住宿的是窯洞改裝的標準房間,裡面電視、開水器、洗澡間、衛生間、空調各種設施齊全,木地板、大炕雙人床,被褥乾淨、整潔、衛生,看起來和城市的星級賓館一樣。據工作人員介紹,響堂山村為集賢老村所在地,解放前名叫「棗樹荒」,當地人說「棗樹荒,窮山莊,光有窯洞沒有房」。改革開放以後,村民們陸續搬離老村,集賢變成了名副其實的「空心村」。
-
傳播|加快種植業結構調整,注溝拉開現代特色農業發展大幕
近日,在注溝現代農業發展區逄戈莊村黨群服務中心,村「兩委」幹部、村民代表集聚一堂,你一言、我一語共議如何加快種植業結構調整,開啟現代農業發展新速度。作為一名基層黨支部書記,特別是我們逄戈莊作為區裡的模範村,要抓住機遇,在全村3640畝土地上做文章,逐步改變傳統糧食作物種植模式,引項目、跑資金,發展高效高質農業,為建設幸福小康的逄戈莊奠定產業基礎。 」 「先行一步,致富路越走越寬」。東注溝、後沙溝村等率先進行種植業結構調整,發展起高端大棚濰水龍珠葡萄、西紅柿種植業,取得集體經濟壯大、村民增收致富的「雙贏」。
-
「瀟湘好歌主題演唱會」唱響「小康夢」
新湖南客戶端12月9日訊(記者 陳薇)12月8日晚,由湖南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湖南省音樂家協會主辦的「共圓小康夢——瀟湘好歌主題演唱會」在長沙市實驗劇場舉行。伴隨著動聽的旋律,歌曲《牽著春風進山村》拉開本場演唱會的序幕,緊接著,《扶貧的叔叔進村來》《最愛的親人》《爸爸,我不怪你啦》《你別走》等十餘首歌曲相繼在舞臺上唱響。在這些作品中,既有以少兒題材切入的《扶貧叔叔進村來》《爸爸,我不怪你啦》等作品,又有以少數民族題材為視角的《擺手歡歌》《幸福新瑤家》《呀呀呀得兒餵》《高鐵從吊腳樓前穿過》等。
-
【砥礪奮進的五年】甘南迭部縣旺藏鄉發展特色紅色旅遊(視頻)
原標題:【砥礪奮進的五年】甘南迭部縣旺藏鄉發展特色紅色旅遊(視頻)[ 國際在線消息(記者朱梅、劉華楨):1935年和1936年中國工農紅軍兩次途經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縣旺藏鄉。旺藏寺與次日那村為紅軍敞開了懷抱。毛澤東曾在次日那村暫居。 毛澤東舊居如今的主人桑傑介紹說,他的爺爺奶奶曾經接待過毛主席。
-
「脫貧攻堅黨旗紅」河北石家莊:紅色山村吹響綠色發展號角
作為純天然無公害食品,紅谷小米和紅薯都是西城仔這個紅色山村實現綠色發展的支柱產業。為了確保優質農產品實現順暢銷售,石家莊市稅務局扶貧工作隊積極協調,利用組織優勢,號召市局機關幹部積極採購。此外,經過多次努力,促成村集體與康旅集團籤訂三年每年50萬元的農產品採購協議,在帶來長期穩定收入的同時進一步增加了產品知名度和品牌特色。有了奔頭,村民精氣神更足了,日子也過得有滋有味!
-
江蘇淮安「紅色村鎮」的小康之路:八仙過海,各顯成效
短短十年時間,從人均收入不足3000元、全村負債7.8萬元的經濟薄弱村,到村集體年收入過百萬、村民們都搬進了漂亮的現代化小區,江蘇淮安的「紅色村莊」——劉老莊村的蝶變之路,正是我國不少地方脫貧攻堅、決勝小康的生動縮影。7月30日上午,由江蘇省委網信辦指導,淮安市委網信辦主辦的「紅色村鎮 小康之路」融媒體新聞行動啟動儀式在淮安市生態文旅區舉行。
-
南京老山腳下的不老村,一個開滿格桑花的美麗鄉村
不老村,位於南京浦口老山腳下,緊鄰象山水庫,依山傍水自然風景十分優美,在這裡建設鄉村旅遊景點再合適不過了。經過幾年的發展,不老村已成為浦口最知名的美麗鄉村之一。現在每逢周末都是人滿為患,商業氣息漸濃,已經很難找到山村那份寧靜的感覺了。唯有清晨,這裡還是安安靜靜的,可以看看山腳下的遍地鮮花、聽聽村裡的聲聲鳥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