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香:別名:雪凍花、雪花皮、對雪開、雪地開花、雪冬花、金腰帶。
【來源】為瑞香科瑞香屬植物瑞香 Daphne odora Thunb 的根、樹皮、葉及花。
【形態特徵】常綠灌木,高達2m左右。樹皮纖維強韌,小枝略帶褐紫色。葉互生,有短柄;葉片質厚,長橢圓形或倒披針形,長5~8cm,寬2~3cm,先端鈍或略鈍,基部楔形,全緣,上面深綠色,光滑無毛。冬末春初開白色或淡紅色花,芳香,多花密集枝頂成圓頭狀,無總梗,基部有數枚小苞片;花被細長管狀,先端4裂,外紅紫色,內白色;雄蕊8個,分上下二輪著生;子房上位長圓形。漿果狀核果紅色,有宿存小苞片。
【生境與分布】生於山野、溪旁的陰溼地帶;多栽培。分布於浙江、江西、湖南、四川、貴州等省。
【藥材性狀】瑞香皮:本品呈長條狀,捲曲,厚0.5~2mm。根皮外表面紅棕色,較粗糙,莖皮外表面褐黃色或灰褐色,較光滑,具縱皺紋及橫長皮孔,栓皮易成片脫落,內表面淺黃色至淡棕色,有縱長紋理。質韌,不易折斷,斷面具葺毛狀纖維。氣微,味微苦,有麻舌感。
【道地與產區】以條寬長、皮厚、有香氣者為佳。
【採集加工】全年可採,曬乾或鮮用。
【化學成分】花、葉、莖均含瑞香苷及瑞香素-8-葡萄糖苷、傘形花內酯。莖皮含瑞香黃烷素A、B、C、D。花含瑞香素、木犀草素、芹菜素、瑞香苷、瑞香素-8-葡萄糖苷及揮
髮油。根含瑞香黃烷素A、B、C、D₁、D₂、E、F、G、H、I、J、K、L、瑞香醇酮、瑞香素、西瑞香素、傘形花內酯、瑞香新素、瑞香辛、瑞香春、格尼迪木春、12-0-苯甲酸-14-0-(2E,4E)-癸二烯醯-5β,12β-二羥基瑞香樹脂酮醇-6α,7α-環氧化物等瑞香烷型二萜酯。
【藥理作用】①抗病原微生物和原蟲作用:
a.抗病毒活性:瑞香黃烷素A、B、C對HIV-1感染細胞有較好的抑制效果,但不能抑制已感染HIV-1的細胞中HIV-1的產生,主要原因是它們對HIV-1轉錄酶的抑制作用較小。瑞香黃烷A在0.03~1mg/L的濃度下即能抑31%~41%的HIV-1(ⅢB)感染的MOLT-4(clone 8)細胞中多核體的形成,3~30mg/L時有更顯著的抑制效果,且對細胞無毒性,當濃度達到100mg/時則對細胞有毒性。在濃度為10~30和1~30mg/L時,瑞香黃烷B和C也對HIV-1(ⅢB)感染的MOLT-4( clone 8)細胞中多核體的形成有一定的抑制效果,說明瑞香黃烷A、B和C能阻礙HIV-1感染細胞中多核體的形成。另外,瑞香黃烷A和C對兔血小板中12-脂肪氧合酶和環氧合酶有抑制作用。
b.殺蟲、抗菌作用:平板劃線抑菌實驗證明,瑞香素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埃希菌、銅綠假單胞菌及福氏痢疾桿菌的生長有抑制作用,其抑菌活性與臨床已用的結構相似的秦皮乙素(6,7-二羥基香豆素)相同。瑞香黃烷A、B和C濃度為500×10¯⁶mol/L時,這3種化合物對真菌 Pyricularia oryzae 的抑制率分別為95%、79%和90%,用上述濃度的瑞香黃烷A和C處理植物3天後,可抑制48%和40%的真菌P.oryzae孢子萌發;在濃度為10×10¯⁶mol/L時,香黃烷素A和C對真菌P. oryzae的抑制率為58%和40%。瑞香黃烷B的殺蟲活性比瑞香黃烷A和C強,用500x10¯⁶mol/L瑞香黃烷A、B和C分別處理5天,斜紋夜蛾(Spodoptera litura)綠豆象( Callosobruchas chinensis)褐飛蝨( Nilaparvata lugens)和棉葉蟎(Tetranychus
urticaria )的死亡率分別為20%、30%、10%、0%、30%、10%、10%、0%、0%和30%、45%、11%。
c.抗瘧作用:在離體條件下,25μmol/L的瑞香素可使50%的惡性瘧蟲(plasmodium falciparum) 氚-次黃嘌呤結合受抑,但鐵可抑制瑞香素的抗瘧活性。活體試驗中,瑞香素可顯著延長p.yoelli感染的老鼠的存活時間。
②鎮痛作用:在小鼠熱板法,電刺激法,醋酸扭體抑制法和熱水刺激小鼠翹尾測痛法等多種實驗模型中,瑞香素均顯示明顯的鎮痛作用。瑞香素作為鎮痛藥適用於中藥麻醉107例,作為輔助藥適用於針刺麻醉44例,均證明瑞香素有明顯的鎮痛效果。
③抗炎作用:瑞香素對大鼠蛋清和右旋糖酐所致的兩種急性實驗性關節炎均有明顯抑制作用,比同劑量的水楊酸鈉作用略強。
④抗血栓、抗凝作用:據報導,瑞香素有抑制大鼠外頸總動脈血栓形成的作用。
⑤鎮靜催眠:瑞香素可顯著增強水合氯醛的中樞神經抑制作用,且與所用劑量成正比。瑞香素、7,8-二甲氧基香豆素和7-羥基-8-甲氧基香豆素能協同戊巴比妥鈉引致小鼠睡眠。此外,瑞香毒素不僅協同戊巴比妥類藥物催眠作用,並能明顯提高硝酸士的寧的LD₅₀,降低咖啡因的LD₅₀。
⑥降壓、抗缺氧作用:瑞香素可增加冠脈流量,擴張末梢血管,減少心肌耗氧量,促進心功能恢復。對減壓和常壓缺氧小鼠,瑞香素均有明顯保護作用。
【性味歸經】辛、甘,溫。有小毒。
【功能主治】祛風除溼,活血止痛。適用於風溼性關節炎,坐骨神經痛,咽炎,牙痛,乳腺癌初起,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瑞香根:3~6g;研末內服。瑞香花:3~6g;外用適量,搗敷或煎水含漱。瑞香葉:3~6g;外用適量,搗敷研末調敷或煎水洗。
【用藥警戒與禁忌】本品有小毒,不宜超量久服,孕婦慎用。
【常用處方】(1)胃脘痛:
瑞香根150g,瑞香花30g。研末,每日一次,每次3g,開水送服。(江西《草藥手冊》)。
(2)毒蛇咬傷:
瑞香根,用燒酒磨成濃汁,塗傷口周圍及腫脹部分,幹又塗。(江西《草藥手冊》)。
(3)跌打損傷:
瑞香根皮或樹皮,水煎服。《湖南藥物志》。
(4)風溼痛:
瑞香花g,桂枝9g。水煎服。並用瑞香樹皮及葉200g至400g,煎水冼患處。(江西《草藥手冊》)。
下面部分摘錄於《中藥大辭典》瑞香(花、葉、根)
瑞香花:異名:麝囊,蓬萊花,雪花,奪香花,
野夢花,山夢花,雪地開花,雪凍花,雪裡開花。
【基原】為瑞香科瑞香屬植物瑞香的花。
【採收加工】3~5月花開放時採收,陰乾或曬乾。
【藥材】瑞香花 Daphnes Odorae Flos 主產於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臺灣、廣東、廣西等地。
【成分】瑞香花含揮髮油:有二十九烷,二十八烷,二十七烷,二十六烷,二十五烷,二十四烷,二十三烷,二十二烷,二十一烷,十九烯,
羅勒烯,丁香烯,α-葎草烯,a,β-金合歡烯,大牻牛兒烯-D,亞麻酸甲酯,金合歡醇乙酸酯,香茅醇乙酸酯,橙花醇乙酸酯,牻牛兒醇乙酸酯
,牻牛兒醇苯甲酸酯,金合歡醛,壬醛,牻牛兒醛,橙花醛,香茅醛,苯甲醛,牻牛兒醇基丙酮,β-紫羅蘭酮,金合歡醇基丙酮,芳樟醇,香茅醇,金合歡醇,牻牛兒醇,橙花醇,順3己烯醇,己醇,愈創木酚,4甲基愈創木酚,鄰苯甲酚,間苯甲酚,對苯甲酚,苯酚,牻牛兒酸
,壬酸,辛酸,庚酸,已酸,芳樟醇氧化物及羅
勒烯環氧化物等145種。還含黃酮化合物,有瑞
香素,木犀草素,芹菜素,瑞香苷,瑞香素-8-葡萄糖苷。
【藥性】味辛、甘,性溫。
【功用主治】活血止痛,解毒散結。主治頭痛,牙痛,咽喉腫痛,風溼痛,乳癰,乳房腫硬,風溼疼痛。
1.《藥性考》清利頭目,齒痛宜含。
2.《綱目拾遺》稀痘,治乳巖初起。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6g;或搗汁服。外用:搗敷;或煎水含漱。
【選方】1.治齒痛:
白瑞香花或根皮6g。水煎,打入雞蛋2個(去殼整煮),俟蛋熟,食蛋及湯。或用鮮瑞香花杵爛,含痛處。《江西民間草藥》。
2.治風溼痛:
瑞香花6g,桂枝9g。水煎服。並用瑞香樹皮及葉120~240g,煎水洗患處。(江西《草藥手冊》)。
3.治眼痛:
瑞香花(野夢花)30g。煎水服,並燻洗患處。《貴州草藥》。
4.治乳巖初起:鮮瑞香花搗爛,加少許雞蛋白同搗勻敷,每日換1次。《江西民間草藥》。
5.治吹乳:
瑞香花二十朵,如無,用葉二十一片,同陳灶糖搗敷。《瘍醫大全》。
【臨床報導】洽療坐骨神經痛:採新鮮雪凍花(瑞香花)烘乾研粉,裝入膠囊,每粒0.4g;另用碘化鉀,亦裝入膠囊,每粒0.6g(臨服時裝入)。服法:雪凍花膠囊2粒,碘化鉀膠囊3粒為1劑,分3次服完。即第一晚服雪凍花膠囊1粒第二晚服碘化鉀膠囊2粒,第三晚服雪凍花、碘化鉀膠囊各1粒。連服2劑為1個療程。若服1個療程無效者即停藥;病程長者可服2個療程。治療93例,痊癒21例,好轉44例,無效28例。部分患者服藥後有頭暈、口苦、胃部不適等反應,經2~4小時能自行消失。
瑞香葉
【基原】為瑞香科瑞香屬植物瑞香的枝葉。
【採收加工】5~8月採收,鮮用或曬乾。
【藥性】辛,平。
【功用主治】解毒,消腫止痛。主治瘡瘍,乳癰,痛風。
《現代實用中藥》鮮葉或幹葉研成粉末,敷瘡瘍,消腫止痛。內服,治瘡瘍及慢性皮膚病,並治痛風。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6g。外用:搗敷;研末調敷;或煎水洗。
【選方】1.治人中疔:
先以銀針挑破,後用瑞香花葉十四瓣,鹽十四粒,飯十四粒,共搗爛。敷於瘡上,日夜換之。(《華佗神醫秘傳》治人中疔方)。
2.治面部各種疔症:
鮮瑞香葉,洗淨,蜂蜜少許。共和搗爛敷患處,每日換1~2次。《閩南民間草藥》。
3.治胎動流血,產後血暈:
瑞香莖葉12g,虎耳草30g。水煎服。《湖南藥物志》。
瑞香根:異名:雪花皮、軟筋木、山棉皮
【基原】為瑞香科瑞香屬植物瑞香的根或根皮。
【採收加工】6~8月採挖,切片曬乾。
【藥材】瑞香根 Daphnes Odorae Radix 主產於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臺灣、廣東、廣西等地。
性狀:主根分成2個支根。長約40cm,直徑1~5mm,表面褐色有縱皺紋,表皮多破碎脫落,內裡顯黃白色;質地較為堅韌,不易折斷。味甘、鹹,無毒。
【成分】瑞香根含黃酮化合物瑞香黃烷素A、
B、C、D,瑞香醇酮,瑞香素,西瑞香素,傘形花內酯,瑞香新素,瑞香辛,瑞香春,格尼迪木春及12-O-苯甲醯-14-O-(2E,4E)-癸二烯醯-5β,12β-二羥基瑞香樹脂酮醇-6a,7a-環氧化物等4種瑞香烷型,二萜酯。還含有瑞香黃烷素E、F、G、H、l、J、K、L。
【藥性】辛、甘,平。
【功用主治】解毒,活血止痛。主治咽喉腫痛,胃脘痛,跌打損傷,毒蛇咬傷。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6g;或研末。
【選方】1.治胃脘痛:瑞香根150g,瑞香花30g研末。每日1次,每次3g,開水送服。(江西《草藥手冊》)。
2.治毒蛇咬傷:
瑞香根,用燒酒磨成濃汁,塗傷口周圍及腫脹部分,幹又塗。(江西《草藥手冊》)。粉色花瑞香
金邊粉色花瑞香
白花毛瑞香
白花毛瑞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