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中草藥彙編》(第三版)修訂工作日前在北京正式啟動,據中國中醫科學院副院長兼中藥研究所所長黃璐琦研究員介紹,現行的《全國中草藥彙編》最初編纂於20世紀70年代,10多年後在大規模調查的基礎上進行了修訂,印發了《全國中草藥彙編》(第二版)。其中記載了植物藥資源共計4000餘種,對各種藥物的名稱、來源、生態、環境、栽培、採制、化學、藥理、性味歸經、主治用法、附方製劑等都有系統記述,成為業內必備的大型中草藥工具書。
近年來,由於國際天然藥物市場不斷擴大,民族醫藥逐步被世界接受,天然藥物成為新藥開發的一條重要來源,進而導致中藥資源的用量急劇增加,不少資源瀕危。為進一步摸清我國中藥資源家底,更好地保護野生藥物資源,有效指導植物藥資源的繁育,進行《全國中草藥彙編》的修訂工作已經迫在眉睫。
黃璐琦介紹,經過大規模的調查研究,目前已掌握我國中藥資源達12772種,其中僅來源於植物的就達11118種,以往的一系列研究成果為這次《全國中草藥彙編》的修訂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這次修訂有望收錄6000種左右植物藥資源,修訂工作將秉持反映實際情況、體現國家需求、突出中醫藥特色的宗旨,同時要達到補充國家標準的不足、體現特色學科的最新認識、保持原有成果風貌、保持原有物種並適當增加新物種的目的。
據悉,衛生部副部長兼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王國強擔任《全國中草藥彙編》(第三版)主編,將有來自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用植物研究所、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廣西藥用植物園等共55個單位的近300名專家學者參加這次修訂工作。在編纂中,將增加道地與產區、藥材性狀、飲片性狀、用藥警戒等內容,進一步增強其實用性和指導性。
《科學時報》 (2009-2-3 A4 生命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