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全國中草藥彙編》收錄6000種植物藥

2020-12-15 科學網

 

《全國中草藥彙編》(第三版)修訂工作日前在北京正式啟動,據中國中醫科學院副院長兼中藥研究所所長黃璐琦研究員介紹,現行的《全國中草藥彙編》最初編纂於20世紀70年代,10多年後在大規模調查的基礎上進行了修訂,印發了《全國中草藥彙編》(第二版)。其中記載了植物藥資源共計4000餘種,對各種藥物的名稱、來源、生態、環境、栽培、採制、化學、藥理、性味歸經、主治用法、附方製劑等都有系統記述,成為業內必備的大型中草藥工具書。

 

近年來,由於國際天然藥物市場不斷擴大,民族醫藥逐步被世界接受,天然藥物成為新藥開發的一條重要來源,進而導致中藥資源的用量急劇增加,不少資源瀕危。為進一步摸清我國中藥資源家底,更好地保護野生藥物資源,有效指導植物藥資源的繁育,進行《全國中草藥彙編》的修訂工作已經迫在眉睫。

 

黃璐琦介紹,經過大規模的調查研究,目前已掌握我國中藥資源達12772種,其中僅來源於植物的就達11118種,以往的一系列研究成果為這次《全國中草藥彙編》的修訂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這次修訂有望收錄6000種左右植物藥資源,修訂工作將秉持反映實際情況、體現國家需求、突出中醫藥特色的宗旨,同時要達到補充國家標準的不足、體現特色學科的最新認識、保持原有成果風貌、保持原有物種並適當增加新物種的目的。

 

據悉,衛生部副部長兼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王國強擔任《全國中草藥彙編》(第三版)主編,將有來自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用植物研究所、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廣西藥用植物園等共55個單位的近300名專家學者參加這次修訂工作。在編纂中,將增加道地與產區、藥材性狀、飲片性狀、用藥警戒等內容,進一步增強其實用性和指導性。

 

《科學時報》 (2009-2-3 A4 生命科學)

相關焦點

  • 我讀 《全國中草藥彙編》 烏桕
    (4)毒蛇咬傷:烏桕樹二層皮(鮮30g,幹15g)搗爛,米酒適量和勻,去渣,1 次飲至微醉為度,將藥渣敷傷口周圍。《嶺南草藥志》。(5)腳癬:烏桕鮮葉搗爛,加食鹽少許調勻,敷患處。《廣西本草選編》。下面部分摘錄於《中草藥對症圖譜》烏桕別名:瓊仔樹、白瓊仔、拱仔、瓊仔、桕樹、虹樹。
  • 我讀 《全國中草藥彙編》 腫節風
    《廣西中草藥》。(4)勞傷腰痛:腫節風、四塊瓦、退血草各15g。煨酒服。《貴州草藥》。(5)口腔炎:腫節風6g,蛇含3g。煎水內服。(江西《草藥手冊》)。【附註】同屬植物海南草珊瑚 Sarcandra hainanensis (Pei) Swamy et Bailey 產於海南、廣西和雲南。
  • 海南擁有陸生植物約5860種 海洋魚類2321種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5月22日消息(記者 譚琦 通訊員 周海燕)每年5月22日為世界生物多樣性日,記者從海南省生態環境廳獲悉,據統計海南的生態系統共擁有陸生植物約5860種,陸生動物603種,海洋魚類2321種。
  • 醫藥領域中的處女地--紅樹植物--中國數字科技館
    另外,科學家發現海蓮樹皮的提取物能有效地抑制 2 種類型的腫瘤,肉瘤180和劉易斯肺癌等。此外,紅樹植物的先導化合物還具有其他的生物活性,如泰國科學家在老鼠根的提取液中分離到苯並惡唑啉。該物質對中樞神經系統具有抑制作用,可以用來生產止痛藥、退熱藥、抗驚厥藥和安眠藥,具有較高的醫藥利用價值。此外,在中國民間,老鼠的根搗碎水煮後,加上蜂蜜口服,是治療B型肝炎的特效藥,這也與它獨特的化學成分密切相關。
  • 種藥扶貧!博羅新農人開闢藥王谷,保全地道中草藥數百種
    「這些中草藥很奇特,過去只在《本草綱目》看到,沒想到在這裡看到真品。」近日,一群來自惠州市區的研學人員,走進博羅縣羅陽街道承糧陂村藥王谷中草藥種植基地,對此地保育的800種南藥種源嘖嘖稱奇,感慨惠州「南藥寶庫」名不虛傳。
  • 我讀《全國中草藥彙編》荷蓮豆草
    【來源】為石竹科荷蓮豆草屬植物荷蓮豆草 Drymaria  diandra Blume的全草。【形態特徵】一年生草本,長30~50cm。莖纖細,下部匍匐,有分枝,著地生須狀不定根。葉互生,有柄;葉片心狀卵圓形或近圓形,長1~1.5cm,先端鈍,基部圓,全緣或微波狀;託葉披針形。夏、秋開白色小花,聚傘花序頂生,花梗有柔毛。
  • 黔西南州植物種類達3913種以上
    歡迎各位的到來,小編帶你玩轉國內外各大風景名勝,喜歡您就往下看黔西南州植物種類達3913種以上。其中珍稀植物300多種,著名植物有叉孢蘇鐵、貴州蘇鐵、雲南穗花杉、紅豆杉、輻花苣苔、伯樂樹等;油料植物有麻瘋樹、黃連木、油桐、油茶、烏柏、石慄、宜昌南、香葉樹、千年桐等;果樹植物有板慄、頭狀四照花、知梗四照花、貓兒子等;香料植物有花椒、山雞椒、竹葉椒、木姜子、砂仁薄荷等;纖維植物有棕櫚、構樹、野葛、山核桃麻竹、毛金竹、撐綠竹等。
  • 我讀 《全國中草藥彙編》 瑞香
    【來源】為瑞香科瑞香屬植物瑞香 Daphne odora Thunb 的根、樹皮、葉及花。【形態特徵】常綠灌木,高達2m左右。樹皮纖維強韌,小枝略帶褐紫色。葉互生,有短柄;葉片質厚,長橢圓形或倒披針形,長5~8cm,寬2~3cm,先端鈍或略鈍,基部楔形,全緣,上面深綠色,光滑無毛。
  • 29種中草藥在水產養殖上的應用
    &nbsp現將水產魚病預防中常用的幾種中草藥介紹如下:1、大黃又名錦紋、黃良,別名將軍、生軍、馬蹄黃等,蒙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及根莖入藥,其有效成分為蒽醌衍生物、其中以大黃酸、大黃素及蘆薈大黃素的抗菌作用最好,抗菌作用強,抗菌譜廣,有收斂、瀉下、清熱、解毒、破積、去瘀、增加血小板、促進血液凝固等作用。用於爛鰓病、腸炎病、出血病及白頭白嘴病等。
  • 中草藥之74 昆明山海棠
    《植物名實圖考》以昆明山海棠之名收載,云:"山海棠生昆明山中。樹高丈餘,大葉如紫荊而粗紋,夏開五瓣小花,綠心黃蕊,密簇成攢。旋結實如風車,形與山藥子相類,色嫩紅可愛,山人折以售為瓶供。"按上描述及附圖實為本種無疑。
  • 50種生長在路邊的中草藥,天天踩它,卻不知它的神奇功效!
    今天和大家一起來看看,那些生長在路邊的中草藥。「中草藥」中國人民對中草藥的探索經歷了幾千年的歷史。相傳,神農嘗百草,首創醫藥,神農被尊為「藥皇」。中藥主要由植物藥(根、莖、葉、果)、動物藥(內臟、皮、骨、器官等)和礦物藥組成。因植物藥佔中藥的大多數,所以中藥也稱中草藥。目前,各地使用的中藥已達5000種左右,把各種藥材相配伍而形成的方劑,更是數不勝數。中藥應用理論比較獨特。
  • 神農氏在三峽之遺蹤和三峽之中草藥文化
    ——《太平御覽》引《帝王世紀》  相傳我國最早的一部藥典為《神農本草》,其中所收錄的365種藥物,都是神農氏親自嘗試過的。《神農本草》恐非神農原作,可能系秦漢時人士整理,但歷代《本草》直至明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皆以此為宗。
  • 羅布麻:黃河口人亟需大力開發的藥用植物
    在網上查閱有關羅布麻的藥用知識,大部分資料來自《新疆中草藥手冊》或《內蒙古中草藥》,還有的來自《陝西中草藥》等,唯獨沒有見到《黃河口中草藥》。但是在《國家藥典一部(2015版)》「藥材和飲片」部分只收錄了「羅布麻葉」一味藥材:即夾竹桃科植物羅布麻的乾燥葉。夏、秋季採收,除去雜質,乾燥。羅布麻葉屬平肝息風藥下屬分類的平抑肝陽藥。
  • 【棲霞山·植物百科】南蛇藤:窗下樹木錯落列,樹上南蛇傍枝生
    南蛇藤以根、藤、果、葉入藥。全年採根、藤;夏季採葉;秋季採果。味苦、辛,性微溫。歸肝、脾、大腸經。根、藤主治祛風活血,消腫止痛。《常用中草藥配方》:散血通經,祛風溼,強筋骨消炎解毒。治頭暈痛,牙痛,嘔吐,四肢麻木,腰腿痛,經閉。《全國中草藥彙編》: 根、藤:祛風活血,消腫止痛。用於風溼關節炎,跌打損傷,腰腿痛,閉經。果:安神鎮靜。用於神經衰弱,心悸,失眠,健忘。葉:解毒,散瘀。用於跌打損傷,多發性癤腫,毒蛇咬傷。《中國藥植志》:"治毒蛇咬傷。" 《湖南藥物志》:"治小兒驚風,痢疾,筋骨痛,痔疾,腸風。"
  • 休閒觀光,讓「贛味」中草藥綻放異彩
    基地漫山遍野的鮮花,從4月持續到10月,藥材開花時五彩繽紛,藥香撲鼻。藥材成熟時,吸引了不少遊客前來購買。  「這個基地不是簡單的規範化種植中草藥,全部運用機械化與生態高效種植相結合的現代化生態高效種植,代表著我省中藥材的發展方向。」省林科院高工黃麗莉介紹說。
  • 1種生在水邊的「野草」,人們視而不見,卻珍貴的「中草藥」
    1種生在水邊的「野草」,人們視而不見,卻是珍貴的「中草藥」這是一種愛生長在水邊的植物,我們叫它「石菖蒲」,以前在我們老家那邊是很多的,只要有小溪流、小河,那它們邊上幾乎都會長這種水生植物,對當時的人們來說,它並不稀奇。
  • 中草藥在魚病防治方面有哪些好處?
    運用的成本比較低——中草藥都是從自然界領域中來的,中國地域具有多樣性,所擁有的中草藥資源也非常豐富,同時,中草藥加工的步驟以及使用方式也都比較簡單。3.3.黃連在魚病防治中的應用黃連屬於多年生的一種草本植物,這是中草藥體系當中非常多見的一種藥物,經常用根狀莖進行用藥,主要功效是進行消炎降火和解毒抗菌,經常在水產養殖當中應用在魚類細菌性的腸炎防治中。
  • 秭歸驚現疑似珍稀名貴中草藥!!!
    ☞☞更多精彩,關注秭歸新鮮事 近日,在三峽庫區秭歸縣兩河口鎮香龍村發現一簇簇挺立的紅色植物,憑藉腐殖質身軀而寄生生長,大有借母懷胎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