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是創業初期,虧損4000萬的那一年,周青也沒有像現在這樣絕望過。「每天一睜眼,就有上百萬的退款要補上。」
周青是北京一家機票代理公司的老闆,公司主要銷售廉價機票。
春節前,周青的公司一共賣出了6萬多張機票。疫情下,6萬張機票,有90%都申請了退票。
他算了算,總共有3500萬元。他得幫航空公司,墊付這些退款。
一天湧來1000多人退款
1月23日,本是周青帶著妻子、孩子回老家過年的日子。那天早上醒來,他習慣性地拿起手機,想瞧一眼公司的後臺,所擔心的事情,還是發生了。
後臺的退票申請一個接著一個地跳出來,他仔細一看,發現原本買了海外機票的乘客,正在大量退票。每隔幾分鐘,就有一個退款訂單,一直持續到下午。
買家的退款原因可想而知,武漢24日零點便要封城了,全國多個地方均發現了新冠病毒的感染病例。民航局出於安全考慮,宣布所有的火車票、機票均可以免手續費退款。條例一出,退款訂單不斷湧來。
像周青這樣,代理海外航空公司機票的代理商,接收的退單金額也是龐大的。23日全天,周青一共收到了100多萬元的退款申請。
「老家是回不去了。」周青趕到公司,開始安排員工的工作。臨近除夕,公司已經有一大半人回了老家,剩下20多個人,留在公司慌亂地接收著退款訂單。
那些天,員工們基本都是連軸轉,客服的工作時間達到了18個小時,有的人,連上廁所都抽不出時間。
接下來的10天裡,國內疫情爆發,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取消機票,留在家裡。那幾天,周青每天都收到了一千多人的退款申請。若在平時,公司每天的退款訂單不過數十個。
緊接著,2月20日,韓國出現了超級傳播者,一天新增了50多個病例。日本的確診病例已高達700多人。而周青公司代售的機票,大多都是飛往這兩個國家的。
那一天,他共收到了4000多個退款訂單,涉及300多萬元的待退款金額。
突如其來的退款訂單,像山一樣壓在周青肩頭。通常情況下,乘客在訂票平臺上提交退票申請後,平臺會將需求告知給像周青這樣的代理商。代理商把退訂申請提交給航空公司,待航空公司審核後,方可把錢退給周青的公司,再退給乘客。
由於審核程序複雜,訂單量大,境外航司政策又千差萬別,即便開動最大馬力退票,航空公司的退款速度,仍是不可控的。疫情阻斷了人們的出行,影響了航空公司的收入,流動資金變少了,周青收到退款的時間,自然就延長了。
若在30天內,航空公司還沒返還退款,這個錢,就得由周青來墊付。
大窟窿
每天一睜眼,退款的事情就立馬湧上周青的心頭。「再這麼退下去,航空公司若是還不處理退款,該怎麼辦?」
有時,他也會拿起手機,搜索海外的疫情增長數字;看一下公司後臺,自己又要墊付多少退款;順便查看一下郵箱,希望自己寄給各航空公司的緊急郵件,能夠得到回覆。
2月23日前後,距離第一個退款高峰日,過去了近30天。過不了多久,他的第一個墊付款日馬上要到了。
周青心急如焚。
30天時間裡,周青只收到了數家航空公司退回的幾十萬元。但這幾十萬,對於周青來說是杯水車薪,他查了查公司當月的待退款金額,「將近1000萬元。」
剩下的「大窟窿」,周青只得不停地借錢來填。他打了十幾個電話,跟朋友籌錢。東湊一點,西湊一點,還差三、四百萬。無奈之下,周青和一個公司的高層,將他們在北京的房子分別抵押了,拿到了幾百萬元的貸款。
從銀行借來的錢,周青全用來退還給了客戶。
年前的擴張計劃
創業8年,周青不是沒經歷過大風大浪。2012年,他辭職開了自己的公司,代理海外廉價航空公司的機票。
公司開業的頭兩年,業績不斷攀升。到2014年,他的公司一度擴張到250多個員工。他又加大和廉價航空公司的合作,建立他們在中國區的服務外包團隊,還做起了旅遊策劃等業務。
但是,就在業務迅速起來那一年,周青的公司虧損了四千多萬元。頭兩年賺的錢,幾乎全都打了水漂。
「做生意有虧有贏。」周青很看得開,接下來幾年,他穩紮穩打,公司又逐步回到了盈利的軌道。
去年,他公司銷售額突破了2000萬,他又在南非、香港收購了兩家代理公司,準備在2020年,將自己的員工派過去,開拓兩地的市場。
如今,這一計劃不得不擱淺下來。
自救
「香港、南非的分公司能否辦起來,我已經不在乎了。」
周青所在的同行群裡,聚集了70多個機票代理商。每天,都有人把最新的疫情消息發到群裡,然後大家一起商量。直到凌晨,群裡都有不少人在討論。
如今,群裡的代理商,個個憂心忡忡。
周青身邊,也有幾個中小型代理商朋友,支撐不住倒閉了。每次有這樣的消息,大家都會沉默片刻,「唇亡齒寒,我們都害怕自己是下一個。」
眼下,周青和其他代理商最擔心的,是那些航空公司根本沒辦法把錢退回來。據民航局的數據顯示,免費退票政策實行以來,國內外航空公司一共辦理了2000萬張退票,涉及票面總金額超過200億元。
國外的一部分航空公司,根本沒能力支撐這麼多退款。
周青擔心,若疫情短期內無法結束,不少航空公司恐怕都面臨著破產風險。「我們墊付沒關係,萬一航空公司倒閉了,這錢退不回來,我們該怎麼辦?」
幾天前,歐洲最大支線航空公司弗萊比航空宣布破產。這讓群裡的代理商們提心弔膽了一把。周青代理著50多家廉價航空公司的機票。他仔細研究過,受疫情影響,其中有30多家航空公司岌岌可危。
退不了款,不少航空公司卻選擇更改退款方式。周青說,已經有幾十家航空公司用「退代金券」的方式,代替了退款。並且,代金券要求,必須是乘機人本人使用,還有嚴格的使用期限。
「就算我們代理商接受了代金券,可是消費者接受嗎?」周青已經遇到好幾個消費者不接受退券的情況,「有些消費者,正是趁著春節假期,帶家人出國旅遊。現在別說請假麻煩,海外疫情這麼嚴重,還有誰願意出去?券根本花不出去。」
3月23日前後,是周青公司第二波退票高峰的截止退款日。這一次,他需要墊退近1000萬元。
周青又一次咬緊牙關,四處奔走,籌措資金。
3月初,飛豬為商家出臺了不少扶持政策。其中一條,是幫代理商們墊付機票的退款。周青的公司,也在扶持範圍內。
此外,飛豬也在幫周青在內的代理商們接洽銀行,提供無抵押低利息貸款。周青的公司已經通過申請。
「光止血不行。」眼下,周青還在想辦法銷售機票,「得恢復自己的造血功能,日韓國家的機票不好賣,但來往泰國、越南等東南亞國家的遊客,還是有一些。」
不過,按照民航局最新規定,從3月29號開始,要進一步減少國際航班的運行。同時,不退款的航空公司名單還在繼續擴大,意味著造血難度加大,窟窿卻可能更深。
「航空公司政策一刀切,我們只能被動接受,不知道找誰能管。海外疫情越來越嚴重,也許這幾天賣出去的機票,過段時間又是一波退票潮。」周青感到無可奈何。
周青和代理商們,隨時都準備著,迎接下一波「海嘯」。
應受訪者要求:周青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