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
集天地靈秀而生
品茶
嘗自然饋贈的甘醇之味
常人品茶
多重香、味
茶藝表演
只重聲、色
安般禪茶
沒有交談互動
沒有表演
只是坐下來
靜飲一杯茶
以靜默回歸禪之真意
禪茶一味
一起緩慢
在茶湯中
專注當下一呼一吸
仿佛時間都靜止
出湯的清脆聲
在此刻……你會聽到
心的緩慢
心的寧靜
11月30日晚,【安般茶會】暨2016安般禪茶廣州修習班會演圓滿收官,通過學習持修,學員們詮釋了安般守意,靜心靜力,茶客們通過寂靜地品茶,感受安般禪茶三味止語、止評、止動的禪靜之力。
安般禪茶的靜為「寂靜無聲的我」,無我非虛空、非忘我,用心靜沉澱出來的空無,將紛繁複雜的生命色彩純化為無;在「無」中漸生出「有」。
安般禪茶,在釋迦牟尼佛的《安般守意經》與陸羽的《茶經》基礎上,融合禪宗修習法門,止語、止評、止動,沒有音樂,沒有交談,沒有動作,茶師用心專注於茶,在一呼一吸間,向內觀照,由呼吸入靜境;茶客在寧靜氛圍中生出靜逸之意,空間寧靜優雅,心境遠離喧囂,品茶安神靜心。
禪靜,安詳,超然物外。
禪茶一席,感知,覺醒,了悟,回歸初心,靜而生淨。
【安般禪茶】廣州修習班已成功培養了兩期學員,在安般禪茶創始人靜一居士的理論和實修指導教學下,學員們透過學習禪茶茶席美學原理與陳列設計,在茶席陳列,自然花道突顯的東方美學,審美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安般禪茶儀軌與品鑑;安般禪茶的三大修習法門以及安般禪茶的實修。
榮獲一等獎的優秀學員曾德娟(左二)。
榮獲二等獎的優秀學員張婕(左一)、陳靜(右二)。
榮獲三等獎的優秀學員胡祐寧(左一),候靜(左二),鳳凰(左三)。
安般禪茶的傳播足跡
安般禪茶修習班從敦煌到廣州,安般禪茶文化體系逐漸開始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