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茶席的茶會即是有精神規劃的茶會,無我茶會的特點是什麼?

2020-12-21 擁抱的時候覺得溫暖

本文系作者擁抱的時候覺得溫暖的獨家原創,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蔡榮章先生曾說:「總的來說,茶席就是茶道(或茶藝)表現的場所它具有一定程度的嚴肅性,必須有所規劃,而不是任意一個泡茶的場所都可稱作茶席。泡茶也罷、茶藝也罷、茶道也罷,任何地方都可實施,但如果只是單純地衝泡一壺茶或是一杯茶來喝,這樣的場所我們不稱為茶席』,茶席是為表現茶道之美或茶道精神而規劃的一個場所。」有茶席的茶會,即是有精神規劃的茶會。茶藝在現代社會興起並推陳出新,使現代雅集茶會呈現出一派流光溢彩的風貌。

茶藝的呈現

其在茶藝集會中體現現代審美意識,在日常生活普及審美,使以茶聚會除了繼續沿襲傳統的含義外,也使茶會規則及茶席品質的雅集成為現代雅集茶會類型區分的重點。我們將主要講述四類雅集茶會的形式一、無我茶會。無我茶會由臺灣的蔡榮章先生在1989年創辦,幾十年來一直被茶人們視為最有影響力和號召力的茶會形式。無我茶會的特點是參加者都自帶茶士半出首陰半適品聯身業中三杯茶奉給左邊的三位茶侶。泡茶席基本上席地安置,且要求首尾相連。米少陰一業幾道、參與人數及其他大會說明,參與者依照公告安排自己的活動,做到不紊。

茶會的呈現

茶會若要與市民分享,公告中會規定第幾道茶是奉給觀眾的,提供另外的飲杯,茶藝師離席敬奉。從茶會的規則設計上,創辦人力圖從中體現七大精神:抽籤決定座位—無尊卑之分;依同一方向奉茶無報償之心;接納、欣賞各種茶—無好惡之心;努力把茶泡好——求精進之心;無需指揮與司儀一遵守公共約定;席間不語——培養默契,體現群體律動之美;泡茶方式不拘無流派與地域之分。無我茶會目前已是一個十分成熟的茶會,對其進行分析,有以下幾點:

各種茶的呈現

(1)從雅集茶會的歷代類型沿承看,無我茶會大致可歸類於品茗宴,歷代茶人一直以山水松竹曠野之處品茗聚會為趣尚,以靜心沏茶、品味、寄情,來澄懷味象、廣結同道人之誼,無我茶會也有與此相似的追求。無我茶會以參與者圍成圈圈為形式,在一定程度上與世俗大眾保持了距離。

沏茶的展現

(2)從審美意蘊看,無我茶會體現了三種美,第一,是茶席的簡約之美,作為雅集,茶席需要有自己的個性,但茶會要求器具簡單便攜,於是在茶會中能欣賞到許多有簡約之美的茶席,引領了此類風格的呈現。第二,無我茶會體現參與者的律動之美,由於茶會在靜默的氣氛中開展,大家牢記規則條目依次開展,在茶會進行過程中體現出一種不均齊的節奏感,呈現了恰好的律動美感。第三,無我茶會有儀式化的禮節之美,茶會的規則體現出顯著的儀式感,參與者相互之間十分尊重、禮節細膩,充分表達了以茶聚會的人情之美,是茶會最有感染力的一個方面。

茶席的簡約

(3)從社會組織看,無我茶會注重文化的約定性,對參與者是否具有茶藝水平並不苛求,形式上也儘量簡化,容易接納各類志同道合的人參與體現出文化普及的優勢,組織形式開放,因此無我茶會具有規模大、頻度,高、可複製的活動特徵,創辦後的幾年內不僅在中國廣為人知,還迅速擴大到其他國家,成為了國際性的茶會形式。以無我茶會的基本模型,茶會形式還可進行拓延,比如小規模、結構鬆散、人人沏茶相互品鑑、禮儀鄭重、不拘席地或桌椅等與無我茶會有文化相似性的雅集茶會活動。

茶的展現

此類茶會以席入會,一席一桌;由一位茶藝師招待安排入桌的飲者,茶藝師不離席奉茶;使用方桌比較多,方桌比較方便布置茶席、奉茶和安排賓客,賓客就位後基本不走動。這樣,茶會場面便形成了錯落有致的格塊狀,茶人們在不同的方格裡品茶,故以品格席命名之。品格席茶會是一個主題茶會,一般都設舞臺,主題內容就放在舞臺上進行,所以茶藝師都背對舞臺、賓客坐在茶藝師的對面或側面。主題茶會若要有一段時間的演繹,品格席就會準備2~3種不同種類的茶來招待客人並配以不同的茶點,要保證每人都能完美地品嘗到每一道茶。

茶人的展現

舞臺上除了主人說明主題外,大都安排一些與茶藝文化氣氛相近的藝術形式和藝術內容,比如古典器樂、經典戲曲、吟詩潑墨、主題茶藝等表演。品格席的茶席設計按「禮賓席」的風格,精緻、實用的茶席體現茶藝師的審美趣味以及與賓客間親近的關係,茶點碟、杯託的造型經常成為茶席的美妙點綴,因為一桌人有比較長時間的相對,有趣味的物件、工藝品進入茶席的設計,也會成為大家交流的話題。的品格席雅集茶會的茶藝師一般不說太多的話語,主要以讚賞、含笑、默許、觀察、親切等表情和肢體語言與賓客交流,其理由一是沏茶的時候需要靜心;二是講話多了可能會有唾沫等濺入。

茶點碟的

如有必要講話,也要等完成一個環節、觀察無虞的時候再交流。茶藝師要仔細地服務好賓客,讓其有賓至如歸的感覺品格席茶會與其他茶會比較,具有幾個特點:第一,品格席茶會能更加烘託主題。它是對茶話會的改造,茶話會雖也是主題茶會,但由於其形式過於鬆散,茶湯提供僅作為解渴和潤喉,沏茶者的服務簡單粗放,並不明學麗冰子素提升茶會品質,使主題茶會的主題更加突出,形式更加藝術化、人情化,無我茶會趨於內斂封閉的特點,在茶會形式上更外向一些,以一位茶米性號與L圓羽羊色各自的領域發揮不同的優勢。品格席雅集茶會不僅能宣揚主題,還將藝術化的飲茶仔細地接待來賓,使賓客受到尊重,近年來也常常被用在文化、業、聚會等各種領域。

相關焦點

  • 茶會活動即是奉茶會,親友們聚在一起其樂融融是茶會的意義嗎?
    流水席茶會以茶席之美取勝,展示出各具風採的茶藝,成為它最大的亮點。從茶會組織來看,舉辦一場室外的大規模流水席茶會要充分考慮到它的難度。它對茶席設計的要求較高,藝術層面的集合考驗著茶藝師的設計水平;呈現出獨特個性的茶具、茶席等,以及茶席較大體量的移動,也都需要有一定的經濟條件作保證。
  • 茶器+茶席+茶聲+茶事+茶會
    在暑氣漸生的時候,夏天的茶席常以簡淡的色彩和清簡的茶器營造清涼的夏日空間,一簇小黃楊的茶花、石硯的茶盤、景德鎮的白瓷杯,讓人有清泉石上流的涼意。這一席泡的是鳳凰單叢的黃梔香。黃梔香是單叢茶裡高香鮮爽的一種,口感微苦而生津迅速,正是適合溽熱天氣來消暑的。
  • 無我茶會,讓你大開眼界~
    茶文化愛好者在品茶為何叫無我茶會?小編首先來解釋下,無我茶會特點是參加者都自帶茶葉、茶具,人人泡茶,人人敬茶,人人品茶,一味同心。在茶會中以茶傳言,廣為聯誼,忘卻自我,打成一片。現代的無我茶會是從1990年從臺灣地區開始發展。無我茶會上,人數不限,不分膚色國籍,不分男女老幼,不分職業職位;精神在於心靈溝通,一味同心。目前已經是亞洲流行的一種茶文化交流模式。
  • 第二屆日照茶會舉辦 以茶會友追求「無我」
    ,本次茶會繼續借鑑「無我茶會」的形式,大家圍成圓圈泡茶、品茶,19位茶席布置者以及百餘名茶友、遊客齊聚會場,大家以茶會友追求和諧平等的「無我」精神。上午9點左右,茶友們已經陸續來到演藝廣場,通過抽籤選擇自己布置茶席的位置,這也體現了「無我茶會」的無尊卑之分的平等精神。9點半分左右,第二屆日照茶會正式開始,參加者都自帶茶葉、茶具、人人泡茶、人人敬茶、人人品茶,一味同心。
  • 無我茶會 什麼是無我茶會
    由臺灣陸羽茶藝中心蔡總經理榮章先行建議和構思,陸羽茶藝中心所屬陸羽茶道教室的同學們進行實習,於1990年6月2日在臺灣妙慧佛堂舉行首次佛堂茶會。經數次改進與再實踐,於1990年12月18日進行了首屆國際無我茶會。茶會由陸羽茶藝中心主辦,在臺灣十方禪林舉行,題名為「中日韓佛堂茶會」為讓更多的人能接受,佛堂茶會就演成無我茶會。
  • 【最新資訊】以一杯茶的名義,感恩—四川省茶文化協會成立18周年感恩茶會成功舉行
    首先,四川省茶葉流通協會王雲會長、西南茶文化研究中心孫前主任、成都龍和國際茶城覃中顯董事長分别致辭,他們說: 王雲會長:「茶藝表演藝術家們是茶文化的傳播者,將茶文化推向全國、推向全世界,是茶葉流通的「加速器」。鬥茶大會對於復興茶文化、促進茶產業發展有重要作用。希望茶文化協會進一步配合龍和茶城發展,以茶文化廣交朋友,壯大龍和聲譽,促進川茶名聲擴大」。
  • 仲夏茶事 | 茶米來了 & 季野會心茶道文化」兩岸交流茶會
    「茶米來了 & 季野會心茶道文化」兩岸交流茶會,如期而至,來自兩岸的近200位茶人,因茶相遇在武夷山 陶然有山,陶然自得,有山有水,品茗論道。辦茶會,對茶人來說,是極為認真的事,本次茶會由「茶米來了」與「季野會心茶道文化」,精心準備。
  • 茶會記憶 | 茶會,愛茶人生活中的儀式(附最美茶席比賽獲獎名單)
    茶會是愛茶人的相聚,是愛茶人生活中的儀式,在儀式感中感受生活。清明茶會雖已結束,但美好的回憶仍是我們生活的中一部分,生活也在繼續前行,通過視頻形式的茶會記憶,讓我們期待下一場茶會,期待明年的清明茶會。 2018國香清明茶會篇一:源起  2018國香清明茶會篇二:遊園 2018國香清明茶會篇三:茶會  https://v.qq.com/x/page/t06356kc4ur.html?
  • 我院本科茶文化與休閒旅遊1702班舉辦「疫關靜思」無我茶會活動
    5月31日上午,在學院體藝館,我院本科茶文化與休閒旅遊1702班舉辦了以「疫關靜思」為主題的「無我茶會」活動。
  • 8省博物館、500件文物、16席茶與香、成就第4季天下無雙大茶會
    本次天下無雙大茶會,在陳列著滿載歷史的文物旁布席展開,茶人香師們的作品與千年古道進行了一次久違的對話,100餘位茶人香客共同見證了這一次「價值連城」的非凡茶會。從這個意義上來看,這是一場連接歷史的茶會。
  • 身邊的美學:枯-柒人定製茶會
    江岸就是天然的茶席,我們可以席地而坐,茶盞任意落子,杯裡就有了遼闊的遠意.又或者我們去尋著城中,或盛大或隱匿的美店,有最講究的茶具、有最有名氣的茶,有最寬大的座,若店主有情調,再弄來古琴絲竹之聲,豈不華麗乾脆?
  • 說野遊茶席風雅 | 瞰泉臨澗怎樣讓野外茶敘意趣盎然,郊遊有底蘊
    我們所謂的主題茶會,一般是以茶席的形式呈現的。主題茶會的茶席,要有所表達, 他說表現的可能是某個事件、某個節日、某種茶類、每個宗教題材或紀念活動等。歷史上有許多著名的茶會,例如,在唐代,江南地區是貢茶的主要場地,每年貢茶採摘之前,太湖周邊的三個太守,都要在江蘇宜興和浙江長興交界處的啄木嶺舉辦茶會,他們喝茶議事的地點叫做境會亭,遺蹟資金可尋。有一年,蘇州太守白居易因病未到,變寫了一首深表遺憾的茶詩:「遙聞境會茶山夜,珠翠歌童俱繞身。盤下中分兩州界,燈錢合作一家春。青娥對舞應爭妙,紫筍齊嘗各鬥新。
  • 宋塔茶會暨「三賢杯」首屆浮梁茶席設計大賽成功舉行(圖)
    大江網/景德鎮頭條客戶端訊 通訊員馮麗娟報導:近日,浮梁古縣衙紅塔下,上演了一場茶生活美學盛宴。宋塔茶會暨「三賢杯」首屆浮梁茶席設計大賽在浮梁古縣衙景區內隆重舉辦。  此次比賽由浮梁縣茶葉協會、中國茶邦主辦,浮梁茶文化研究院、浮梁茶開發(集團)有限公司承辦,大賽邀請了安徽農業大學教授丁以壽、景德鎮市茶科所所長項代法、浮梁茶文化研究院院長陳泠兒、中國茶邦秘書長沙文妹、真如堂陶瓷總經理王萌、江蘇食品藥品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夏天、蘇州淨土茶院創始人孫正梅七位專家擔任評委,從茶席主題、主題配合、整體美感等六個維度對選手們的作品進行評比。
  • 【茶會】雲南茶山茶會側記(二)
    見到我後,有幾位茶友就建議把茶會移到涼棚裡舉行。這是一個兩難的選擇,原來在天地之間的山巒上舉行茶會,會有特別的意義,吸天地之靈氣,汲日月之精華,不僅美妙,而且難忘。但是,如果一定要在戶外舉行的話,真的不能保證會不會把茶席和茶具弄得「一塌糊塗」。        為了這場茶會,曼松貢茶園的茶農特意從山裡摘了200多片香蕉葉,準備給大家蓋在地上。
  • 茶會的本質,是教育
    最大的感受就是茶會還是一個新事物,許多人把茶會當作賣場,當作道場,但茶業復興看來,茶會本質上是學堂啊。茶業復興茶會倡導的風格與茶行業常規茶會不太一樣,茶業復興更偏好自由開放的沙龍形式,有大學講座的餘韻,有學術沙龍的辨難,有書店籤售會的熱鬧,也有茶會自身帶來的雅致,但我個人(周重林)喜歡的是通過一場茶會,尋找到茶的邊界。
  • 這或許是史上最大的茶會!100個城市 300家茶館(藏地·尋夢茶會,我們共同創造了奇蹟!)
    8月,茶語網&下關沱茶&心部落三方聯合,把分散在全國各地的茶館和茶人用一碗下關茶湯相連,與藏地觀茶路途中那三場自然到極致的戶外茶會遙相呼應,完成了同一天舉辦全國300場茶會的奇蹟。除了讚嘆心中只剩感謝,感謝我們共同完成了在同一天完成300場茶會的創舉。話不多說,我們一起來見證300場茶會數量和美學並舉的藏地·尋夢茶會吧。▎藏地尋夢茶會喝的什麼茶,先睹為快!
  • 「中國百茶宴」百城巡演首發茶會在雅安啟動
    由1萬位茶藝師奉茶、1萬位義工服務,布下1萬張至美茶席,邀請10萬愛茶人現場品鑑。「百茶宴」 千場茶會所有茶道器均由滎窯砂器提供,最後一站則回到中國黑砂之都滎經縣,劃上完美的句號。「百茶宴」首發茶會邀請了王雲、徐金華、劉秋萍、楊文標、朱海燕、陳書謙、陳昌輝、蔣昭義、熊志惠、陳燚芳、李青蔓、徐全弘等茶屆知名的專家學者參加。並現場為蒙頂甘露,蒙頂黃茶,蒙頂藏茶,雲南臻味號,峨眉山有機茶,武夷山琪明茶業,藏頓藏茶,臺灣老鄉長凍頂烏龍等八款入選中國百茶宴2018年百茶榜單的名茶授牌。
  • 宋代美學主題茶會:漢合茶道冬季茶會—梅花與茶的邂逅
    宋代美學主題茶會:漢合茶道冬季茶會—梅花與茶的邂逅,生活四藝:插花、點茶、焚香、掛畫。我們想要將中國傳統的美學文化風尚再重新拿出來給大家展示,帶大家領略宋代的生活美學,從中感悟生活中的美好,所以舉辦了這次宋代美學的主題茶會,以梅花為核心,貫穿整個茶會,感受梅花與茶的邂逅。
  • 【今日推薦】身心自然的回歸——高山茶語主題茶會
    每位事茶人,對茶道,都有自己的理解。不同時期的茶道理念,也各有其側重。和:一場茶會,並不是事茶人的個人秀,而是境、茶、器、水、泡茶人、品茶人……眾緣和合的產物。       茶會從一開始便給大家帶來了無與倫比的感官體驗。這場極其「帶感」的茶會不論是展示出的茶葉,抑或是所用的每一個茶器、每一處裝點,每一個情景演出的效果,均是大家十分「心水」。
  • 行家茶道第41屆國際茶會 土耳其茶會影片《讓茶會滿載著愛與和平》
    行家第41屆國際茶會定睛在地理位置和文化風情都極為特殊的土耳其,穿越亞歐大陸的獨特能量也為此次茶會增添了更為柔和的氣息,五天四夜的茶會猶如一場持續升溫的浪漫約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