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化|家在漢江邊

2020-12-18 陝西法制網

漢江,以大地為紙,化清水為墨,用舞動曲折的線條,向天空映照著「自畫像」,涓涓流水如絲絲細語講述著「小城的故事」,似母親哼著那首動聽的「歌曲」,一群飛旋的鳥兒像飛起的音符,懸掛在「金州」上空;漢江,一條享有中國西部乃至國家「水塔」之譽的河流,一條古稱滄浪水今稱漢江的河流,一條不僅有著江南水鄉的清新婉約,又洋溢著奔放豪邁之氣的河流,一條流長304公裡,流經古為金州今稱安康的河流……

漢江,文明由此肇始,人們澤水而居,靠水而生,安康人在這裡告別了刀耕火種、茹毛飲血的原始時代,邁進林木茂密,田疇縱橫,阡陌交通,村舍相望,雞犬相聞,祥和而寧靜的生活;漢江,我們的母親河,她博大的胸懷,甘甜的乳汁,哺育著她的兒女,以溫暖、寬宏的情懷,養育了安康的秀色,包容了安康兒女們的七彩人生。她流來了清晨第一聲城市繁華嘈雜之聲,流走了太陽夕下最後的一抹餘暉,回歸了夜晚的平靜祥和……

看著平靜而美麗的河面,只有那河堤上柳枝舞動著飄帶,和鄰居大鐵牛談論著1983年的那場「滅頂之災」。1983年7月31日,漢水洪峰在漆黑中撕開安康城堤的口子,淹沒了喇叭洞北段、北堤潘家坑、紗帽石段。洪峰的巨浪自西而東,排山倒海般地摧毀房屋、電桿、大樹,吞噬生靈,整個安康城陷入汪洋,近兩萬人被水圍困在高樓屋頂上,地區石油庫油罐群起火爆炸,煙雲彌天蒸騰,電石廠爆炸,電燈熄滅,廣播中斷,870人因這場洪災喪生,全城綜合損失達4億元……

待到洪水退去,安康人在各方的幫助下返回原址,用辛勤的雙手重建這個被寓意「萬年豐樂,安寧康泰」的地方。如今的安康是一個以生態文明建設為主線,以綜合開發為主題,以「綠色、民生、經濟」三位一體為導向,以水生態保護和水資源利用為重點,做足水文章,發展生態產業,打造生態廊道,實現生態、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城市。是這一條漢江,讓安康插上了騰飛的翅膀,步入了經濟發展的快車道。漢江,一條會變色的河,漢江的白天是綠色的,河水綠得靚麗、綠得旺盛、綠得生機。漢江的夜是彩色的,橫跨漢江大橋上的燈光與河水交相互映,似無數五顏六色的寶石撒滿河面……

漢江邊生活的人感受著漢江的變化。20世紀80年代起,黃姜皂素產業汙染了土壤水質,砍伐林木為主的「木頭經濟」破壞了水土涵養,開山採石、挖有色金屬礦產的「石頭經濟」,留下了大大小小的汙染尾礦。竭澤而漁的發展不但不可持續,還造成安康這片土地上的環境迅速惡化。

漢江這條河也逐漸失去了往日的風採,不再氣勢磅礴,不再神採奕奕,而是氣若遊絲,黯然神傷,空中的鳥兒飛走,水中的魚兒開始哭泣;還一溪清流,重現往日迷人的豐腴之姿刻不容緩。漢江河在科學規劃統一開發中,關停「高汙染高能耗」企業,斥資建成了城市汙水、垃圾處理廠和醫療廢物處置中心,接連取締數萬口養魚網箱,清理河畔遊船,打擊河道採砂……

隨著環境的改善,鳥兒飛了回來,魚兒歡暢地遊著。瞧,今天的漢江河畔,碧波橫空出世,煙波浩渺,微風拂過,碧波蕩漾,有恍若隔世之感,氤氳著朦朧婉約之美,似人間仙境……(黃小柳)

作者/來源:三秦水故事

內容如有不妥,請點擊頭像-私信聯繫小編修改或刪除

相關焦點

  • 漢江邊的城市公園,讓城市更美好
    漢江公園地處安康市城區,漢江大橋南橋頭以東,水西門外東西兩側。它東臨黃洋河、奠安塔,西與漢水龍舟文化園對稱,北與安瀾樓、濱江大道隔江相望,南與繁華的市區接壤。漢江公園的過去僅僅只是一個防洪堤。在堤與水域相接的空帶裡,除了種植一些塔柏和柳樹,其餘便是漫漫荒草和雜蕪的夜市攤點。
  • 安康漢江邊首次發現野生朱䴉
    安康市攝影愛好者呂軍8月19日早晨,在安康城區漢江邊拍攝到兩隻野生朱䴉。8月22日上午,通過聯繫,呂軍拿著自己拍攝的照片來到了三秦都市報安康事業部辦公室。據呂軍介紹,自己是一位攝影愛好者,平時就喜歡在漢江邊拍攝水鳥。8月19日一大早,我到位於城區東壩江堤外的江灘公園準備拍攝白鷺時,驚奇地發現江邊竟然有兩隻朱䴉,我以前曾去漢中洋縣拍攝過朱䴉,所以一眼就認出來了。
  • 安康老人的退休生活:早上漢江邊散步晚上跳舞
    過去的漢江邊雜草叢生,現在一江兩岸到處都是公園和市民休閒場地,白天和夜晚的漢江,各有各的美。對於安康城區漢江兩岸這些年的變化,66歲的老安康人餘文周說自己最有發言權。「現在城東大橋修通了,每天最大的享受就是早上6點半出門,從一橋到城東大橋沿漢江走個來回,再在江邊的健身器材上鍛鍊一會兒。吃完中午飯再到江邊遊一會兒泳,晚上再和舞伴們在水西門休閒廣場跳一會兒交誼舞。每天除了睡覺,起碼有6個小時待在漢江邊,比在家的時間都多。」10月18日,餘文周告訴華商報記者,現在的漢江邊成了城區市民休閒、散步的首選地,尤其是夜幕降臨後,一家老小在江邊看風景,絕對是一種享受。
  • 一邊旅遊,一邊尋玉,我在漢江邊撿到的這30塊樹化玉,很美很值錢
    我無聊地來到漢江邊,低頭看了看渾濁的江水,又抬頭看了看烏雲密布的天空,然後悻悻地回到了家。很多年前,一次偶然的機會,我在漢江邊獨自旅遊時撿到了一小塊奇石。從那以後,我便經常來到漢江邊,一邊旅遊,一邊尋石。這種尋石之旅,讓我樂在其中。
  • 湖北天門市面積最大的鎮,位於漢江邊,緊鄰沙洋縣城
    這裡自古就繁華,由於在漢江邊,水陸交通發達,明清時期已經是商賈雲集。雖然多寶鎮總面積較大,但其城鎮規模並不算突出。多寶鎮城鎮地處漢江北部,漢江在此拐了一個灣,得名多寶灣,多寶鎮因此得名。多寶鎮城鎮核心建成區面積約3平方公裡,不及天門市內的嶽口鎮、皂市鎮的城鎮規模。
  • 首爾人在漢江邊的這種消遣方式,要是放到上海黃浦江那就「完」了
    特別是漢江流域開發的比較不錯,穿過首爾市內的流域基本上都有公園。說起漢江,不爭氣地想起了那部災難片《漢江怪物》。沒辦法,韓國的災難片實在太深入人心了!而汝矣島的漢江露天公園,畫風一變,卻是一個清新又愜意的休閒好去處。每到周末,許多首爾當地的年輕人,會來漢江邊的草坪上野餐,或者借一輛單車沿著騎行綠道體驗一下在漢江邊騎行的感覺。
  • 安康的夜景,最美的夜景漢江邊,你被驚豔到了嗎?
    一組來自家鄉陝西安康漢江邊的夜景照片組圖一,漢江的夜景是十分美麗的,色彩也是十分鮮豔的。如入其中,仿佛已置身畫廊。閃爍的霓虹燈,一直變換著色彩;密集的人流,朝著不同的方向走去這個是安康的網紅橋:漢江四橋,夜景太漂亮了!夜幕降臨,華燈齊放,五光十色的彩燈把道路兩側、公園、江邊點綴得流光溢彩、紅紅火火。
  • 陝西漢江邊的千年古城,1500年從未改名,邂逅原汁原味的市井生活
    發源於陝西西端秦嶺南麓的長江最大支流——漢江,曾在中國歷史上產生過深遠影響。例如漢朝、漢族、漢字的「漢」名,都與這條大河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拋開宏大的歷史,僅從微觀而言,漢江之於陝西,也留下了無數自然美景、留下了諸多人文古蹟。今天,小漁想帶大家去陝西漢江邊的一座千年古城逛逛。
  • EXO燦烈親自前往漢江邊,認證中國粉絲的生日應援
    這一次,中國粉絲們將曾經為燦烈設計的專屬的蜜桃弟弟卡通形象製作成了大型玩偶,並將大型的蜜桃弟弟玩偶立在了漢江邊,供其他粉絲觀看,而玩偶身上還有祝福燦烈生日快樂的韓文字樣,讓人一眼就能認出是燦烈的生日應援。而這個玩偶一出現,也就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讓不少韓國粉絲也服氣起了中國粉絲的這一波操作。
  • 湖北漢江邊的古建築群,藏著悠悠古韻和最美秋色,「十一」也免費
    原本只想在古城隨意逛逛,無意間偶遇了漢江邊的一座古建築,高大的石牌坊引人注目。走進一看才知道,原來這裡是紀念大書法家米芾的祠堂——米公祠。北宋人米芾(1051-1107)是中國最著名的書法家之一,與蔡襄、蘇軾、黃庭堅並稱為「宋四家」
  • 閃著光亮的漢江
    第一次看到漢江,隔著汽車玻璃。一條閃著光亮的水帶出現在我的目光裡,蜿蜒著朝遠方延伸。在路上跑得飛快的汽車,遇到寬闊的漢江時,停下了。一艘汽渡船駛過來。車小心翼翼地朝船上爬,我緊緊地抓著扶手。船開動後,人們都下車去看江水,我卻坐在座位上不敢鬆手。
  • 《渡漢江》:這首寫在漢江邊的詩,短短四句卻道盡了鄉愁,讀來令人...
    詩中寫道:「度嶺方辭國,停軺一望家。魂隨南翥鳥,淚盡北枝花。山雨初含霽,江雲欲變霞。但令歸有日,不敢恨長沙。」 從以上就可以看出,宋之問是去過嶺外的,他有去過嶺外的經歷,所以才會有像《渡漢江》詩中那樣設身處地的感想。
  • 漢江三號橋邊走一走,柳樹葉隨風擺動,是葉動?風動?還是心動?
    午後,漢江三號橋邊走一走,柳樹葉隨風擺動,是葉動?風動?還是心動?看到這,你可能就會想起那個禪宗的著名公案,是幡動,風動,還是心動?到底是什麼在動,我們暫且不表,自己琢磨吧。下了河堤,把自行車停靠在江邊,駐足遠眺漢江南岸,想起有句雞湯是這麼說的,你有什麼想不開的,放下一切就想開了。問題是提得起,才能放下,提不起,怎麼放下(我曾經愛過一個男人,他說我是世上最美的女人,我為他保留這那一份天真,關上愛別人的門),香水有毒,雞湯也有毒,你說是吧?
  • 漢江源頭問水行
    □本報記者高長嶺    南水北調中線調水100天之際,「京津冀豫陝問水行」採訪團來到陝南,從漢江源頭開始踏訪南水的源頭。    漢中、安康、商洛稱為陝南三市,漢江和丹江從這裡流過。
  • 韓國漢江公園遊玩
    漢江市民公園位於橫貫首爾的漢江邊,是市民們常聚集的休息場所公園。是依據80年代漢江綜合開發計劃而建立的總面積達210萬平方米,擁有各種體育設施和休息設施。每天都有不少人在漢江人民公園裡沿著小道慢跑或是散步,還有騎自行車。在足球場和籃球場的人也很多。
  • 漢江源頭第一村「護水記」
    這裡是陝西省寧強縣漢源街道辦漢水源村,長江最大支流漢江源頭的第一個村落。1500餘公裡長的漢江,正是從這裡的涓涓細流發源,穿過陝鄂間的崇山峻岭一路東去。在丹江口水庫,漢江水經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引水輸往京津等地。寧強縣及所在的陝南地區,也因此成為南水北調工程重要的水源涵養地。「守好『源頭活水』,換來今天的金山銀山。」漢水源村支書王光俊感慨地說。
  • 在首爾看「漢江復興」
    6月中旬,記者受邀到首爾採訪,初步感受到首爾人「復興」漢江的人文理念。感覺裡面有不少東西,讓人備受啟發。    土質堤岸能長草淨化水質    在韓國期間,記者數度遊覽漢江,全面體驗了首爾人對漢江的感情。    根據漢江事業本部部長張正愚的介紹,首爾自古就得漢江航運之利,飲水之便,但每隔四年它洪澇一次,兩岸人民也時常遭受水患之害。
  • 「我是漢水源頭第一家 有義務保護好漢江水」
    核心提示: 昨日,「京津冀豫陝」問水行主題採訪團來到了漢中市寧強縣馬家河——漢江水源地,探訪對漢江的水源地是如何保護的,如何確保一江清水供北京。 本報訊(記者高豔)昨日,「京津冀豫陝」問水行主題採訪團來到了漢中市寧強縣馬家河——漢江水源地,探訪對漢江的水源地是如何保護的,如何確保一江清水供北京。
  • 漢江一橋觀水
    安康城因為漢江一分為二:漢江以南叫「江南」,漢江以北叫「江北」。30年以前,江南是生活區,是安康的行政、教育中心;江北是生產區,是安康的交通樞紐。30年以後的今天,漢江上建了4座橋,按照建造時間的先後分別命名為一橋、二橋、三橋、四橋。因為這些橋的聯繫,江南江北的區別僅僅是位置了。在一橋觀水,是安康人的福分。
  • 郎舅倆漢江堤邊非法狩獵被判刑!
    張某 於是 楊某從家中拿出兩把氣槍 同張某來到漢江堤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