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江一橋觀水

2020-12-12 人民網

陝南有一座吉祥的城市,名為「安康」。

安康城因為漢江一分為二:漢江以南叫「江南」,漢江以北叫「江北」。30年以前,江南是生活區,是安康的行政、教育中心;江北是生產區,是安康的交通樞紐。30年以後的今天,漢江上建了4座橋,按照建造時間的先後分別命名為一橋、二橋、三橋、四橋。因為這些橋的聯繫,江南江北的區別僅僅是位置了。

在一橋觀水,是安康人的福分。水是漢江水,江水清溜溜的。看了漢江水,人的眼窩子就水靈靈的,似乎人生就有了激情。來一橋觀水的,大部分是江南江北的安康人,也有南來北往的外地人。站在一橋西看,漢江就是一條玉帶,從三橋底飄飛起來;若是朝東看,漢江就是一條巨大的銀蛇了,扭扭捏捏從一橋下溜走,彎彎曲曲消失在遙遠的東方。

不同的時節看水,會有不同的感受。春暖花開之時,橋下面便會有遊泳健將了。他們於水面忽隱忽現,個個體魄強健,彰顯陝西漢子的雄性強悍,還有三三兩兩的女子也參加了遊泳,泳姿優美,緊跟著男遊泳隊員不掉隊。站在橋上遠眺,只見碧水長流,水面蕩漾漣漪。河面開闊寬廣,宛如母親的懷抱,溫柔嫻靜。

到了夏季時分,漢江一橋更是熱鬧非凡,一年一度的龍舟節吸引各地遊客前來觀看。一橋下面龍舟競渡,兩岸人山人海,龍舟節鬧紅了漢江,成為安康對外宣傳的一張名片。夜晚霓虹燈閃爍,與漢江的潺潺流水交相輝映,令人流連忘返。

等到夏雨過時,漢江更加多情了。一橋至三橋的河段中央出現不少旋渦險灘和水流凸起的地方,下面的礁石阻礙著流速,形成深淺不一的浪花,裡面藏的魚很多。成群結隊的魚兒向下流走,一些垂釣愛好者便拋灑魚餌,釣起一條又一條漢江野生魚。

這漢江河裡,有鯉魚、鱖魚、鰱魚、小白條、草魚、紅尾魚、鯰魚、鱤魚等,還有許多魚的名字我實在是叫不出。它們在水中遊、洞裡鑽、灘上跳,一隊隊地遊上去,一排排地遊下來。它們沒有誇張的本領,足可乘風破浪。在波光粼粼的河面,可縱身躍起。這條河裡的魚,一點兒也不浮躁,一點兒也不孤獨,一點兒也不憂愁。

由於加固了漢江大堤,今年的洪峰順利通過安康。洪峰到來時,安康人湧到漢江邊一橋附近觀水,這時候的漢江,就是一位喝醉酒的安康漢子,怒吼著向東流去。待洪峰過去,漢江又恢復了往日的平靜,風光無限。

相關焦點

  • 明天起,漢江一橋試驗樁加固
    身體器官壞了危害健康橋梁基礎受損危及耐久性確保橋梁根基穩固是保證道路安全暢通的關鍵為了保證漢江一橋能長久滿足一江兩岸人民的出行需求,從明天開始,安康公路管理局決定對漢江一橋2號橋墩的1號樁基和2號樁基進行試驗性的加固維修。
  • 一男子從安康漢江一橋跳橋輕聲,生命誠可貴,這麼想不開?
    昨晚突發事件,大約晚上八點半左右,在安康漢江一橋上,一個姓許青年21歲,據說是關廟鎮人,因家庭問題自己一時想不開跳橋輕生,經安康漢江救生隊周雲康隊長帶隊,成功將青年人救上岸,迅速聯繫120進行搶救,生命無大礙,又挽回了一條鮮活的生命,為安康漢江志願者救生隊點讚
  • 漢江礄口段江灘整治提速 擬投10億建漢江公園(圖)
    17日上午,居民在礄口區已建成的觀江大平臺晨練  荊楚網消息(記者 周三春 通訊員 袁永華)4月17日,記者從武漢市礄口區了解到,漢江位於礄口轄區內的北岸江灘清障建設已步入發展快車道預計三年內,礄口漢江江灘總裡程將達到12.5公裡。屆時,一座投資達10億元建成面積突破100萬平方米的漢江公園將躍然漢江之濱。  據了解,漢江北岸礄口段東起晴川橋、西至長豐橋,全長約15公裡。該區域多年來受依水而生的企事業單位、砂石場的佔領和侵蝕,沿江環境惡劣,既給行洪帶來極大危害,也給居民生活造成嚴重影響。
  • 4座漢江大橋見證安康20年發展歷程
    1997年,安康城區兩岸只有一座大橋——漢江一橋。20年來,隨著安康城東大橋的建成,已有4座大橋連接起城區南北的交通。漢江一橋20年的滄桑變化,濃縮著安康這座城的發展,被安康人稱為「英雄大橋」。  漢江一橋曾挺過1983年洪災   發源於寧強縣的漢江一路東流,將安康城區一分為二,人們出行只能渡船,非常不便。
  • 漢江沙洲
    漢江美,美在漢水。  到了秋冬,遇到枯水季節,上遊來水量小,漢江水流緩慢,漢江沿岸便露出了礁石沙灘,漢江變得溫柔起來,裸露著滄桑的胸懷。  從安康四橋下遊至漢江一橋上遊,漢江中央出現了一條1000餘米的沙洲,在水中央凸起著,兩邊漢水譁譁流淌,碧水藍天,沙洲成為漢江鳥兒的天堂。
  • 醉美安康之漢江橋
    在陝西東南部有一個地方叫陝西安康,北靠秦嶺,南連巴山,有著悠久的歷史,山清水秀,醉有名的漢江水橫貫東西,下轄的有漢濱區、旬陽縣、白河縣、石泉縣、平利縣、紫陽縣、嵐皋縣、寧陝縣、鎮平縣、漢陰縣1區9縣。因其安康境內土壤富含硒元素,而被譽為「中國富硒」。
  • 安康漢江大橋加固維修工作進展如何?快來看看吧!
    最近,漢江一橋受水流衝刷及河床下切影響,橋梁樁基出現了縮徑、樁基外露等病害,嚴重影響橋梁的運行安全;為及時消除安全隱患,安康公路管理局積極向省局、省廳爭取項目資金,對全橋存在不同程度病害的96根橋樁樁基進行加固處理。
  • 乘遊輪夜遊漢江
    2009年,湖北新神韻漢江旅遊有限公司成立,以豪華遊輪風光遊為主線,貫穿襄陽市漢江沿線旅遊景點,打造襄陽旅遊全新空間。有遊客表示,希望能儘快推出夜遊漢江項目。  市旅遊局局長陶德慧表示,夜遊漢江項目由新神韻漢江旅遊有限公司開發經營,主要在一橋到二橋之間開展,並於2011年9月通過規劃評審,但因為相關條件不具備一直沒有開展,比如夜遊航標、航道等。
  • 鄖陽漢江再添新玩法 乘船遊即將上線 率先推出兩條航線
    鄖陽,地處漢江之濱,江流環繞全區,眾橋飛跨兩岸,給鄖陽增添了一道獨特韻味。近年來,鄖陽二橋周邊成為十堰人遊玩的網紅打卡點。近日,鄖陽漢江邊再添新玩法,大家一直期待的乘船遊即將上線。一條船,一帶江,陪你看日出,伴你送日落,一起暢遊寬闊的漢江,放飛心情享受自由。
  • 漢江最寬鋼鐵「彩虹」合龍 漢江七橋明年5月前通車
    湖北日報訊(記者戴輝 通訊員劉佩婭 餘婭娟)漢江上再添一座漂亮的鋼鐵「彩虹」。11月26日,礄口漢江段拐彎處,距離江面100多米的高空上,隨著合龍口最後一顆定位銷軸打入,杆件對接誤差不超過2毫米,標誌著武漢江漢七橋工程主拱順利合龍。
  • 護好漢江源 共飲漢江水
    秀美的漢江 這裡掀起了一場從民間到政府齊心保護漢江水生態的行動。為了讓一江清水永續北上,退耕還林、退田還湖、河灘復綠、生態修復、環保整治相繼在此展開…… 這裡正加快以生態文明建設引領高質量發展。
  • 水故事 漢中話漢江
    漢江從寧強城北的嶓冢山走來,一路東北遊而東南拐,在秦嶺與巴山之間蜿蜒曲折而行,便造就了漢中盆地,用甘甜清激的江水,養育了江漢兒女,打造江南水鄉、魚米之鄉,造就了天府之國。也正是這塊美麗富饒的沃土,成就了大漢民族,也成就了大漢王朝、劉蜀基業,同樣孕育了漢語、漢文化。可以說城因水而建、因水而興、因水而美麗;水因城活、因城而美、因城而靈動。漢江與漢中便是水與城相依相生、相剋相和的最美典範。
  • 襄陽市區漢江景觀
    襄陽唯獨有一條漢江穿城而過,可是近幾年修建的二、三、四橋再加上鐵路公路兩用大橋,已經把美麗的漢江美景遮斷幾次,又一座龐公大橋又緊挨著一橋,把個漢江兩岸擋的密不透風。一葉遮目,襄陽的廣闊水景被眾橋遮住,讓人壓抑感十足。
  • 安康將修建第4座跨漢江大橋以緩解交通壓力
    美麗的漢江由西向東穿城而過,城區近40萬人被漢江水分割而居,形成江南、江北城區。1978年以前,漢江南北兩岸居住的人們靠船隻擺渡來往通行。1982年12月,漢江大橋(一橋)建成通車後,安康市交通發生了巨變,該橋承載起南北兩岸人民出行及商賈貿易的重任。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江南老城區已經不能滿足城市發展的需求,當地政府決定城市向東延伸擴展。
  • 所有人 6月16日張嘉譯在安康漢江龍舟節等你
    兵器飛舞,青年凌空飛起,這並非是在拍電影,而是第十八屆中國安康漢江龍舟節在彩排。龍舟節倒計時不到1天,一切都已準備就緒,張嘉譯已上線,只等還沒放假的你了。玩轉龍舟節,以下三點要牢記。此次百童誦龍的百名少年是從安康2000多名孩子中選拔出來的,要求聲音、嗓音,及對朗誦的把握度,高溫之下,看稚嫩少年身著漢服,手持書簡,雖汗如雨下,卻整齊劃一,氣勢不減;拍龍舟競渡,數艘龍舟齊發,舞動漢江,掀起一道道碧波蕩漾;拍傳統與時尚的碰撞,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弦子腔混搭機械舞;
  • 漢江水位全面回落 安康今年最大洪峰已平穩過境...
    市防指根據漢江汛情於15日12時啟動漢江流域安康段Ⅳ級防汛應急響應,相關縣區及單位迅速進入臨戰狀態,嚴陣以待、夯實責任,落實落細各項防範措施。市防汛辦、市應急管理局聯合市政府督查室組成3個工作組深入重點區域、重點部位和重點環節進行抽調檢查,督促各項防汛責任落在實處。  二是精準會商研判,科學調度洪水。
  • 安康老人的退休生活:早上漢江邊散步晚上跳舞
    過去的漢江邊雜草叢生,現在一江兩岸到處都是公園和市民休閒場地,白天和夜晚的漢江,各有各的美。對於安康城區漢江兩岸這些年的變化,66歲的老安康人餘文周說自己最有發言權。「現在城東大橋修通了,每天最大的享受就是早上6點半出門,從一橋到城東大橋沿漢江走個來回,再在江邊的健身器材上鍛鍊一會兒。吃完中午飯再到江邊遊一會兒泳,晚上再和舞伴們在水西門休閒廣場跳一會兒交誼舞。每天除了睡覺,起碼有6個小時待在漢江邊,比在家的時間都多。」10月18日,餘文周告訴華商報記者,現在的漢江邊成了城區市民休閒、散步的首選地,尤其是夜幕降臨後,一家老小在江邊看風景,絕對是一種享受。
  • 飄移的「襄陽--宜城」段漢江河道
    襄陽古城位於峴山之北、漢江之南,古言云:「山之南、水之北,謂之陽」,「襄」肯定是指流經境內的漢江,又名「襄江」,但襄江位於古城北面,為何稱之為「襄陽」呢,應該叫「襄陰」才對啊。要知道古人在「名」上非常嚴謹,正所謂「言不正名不順」是也。難道是「襄陽」之名更上口,古人故意為之?
  • 【拾穗集】襄樊漢江大橋漫話
    這條大河便是我們的母親河——漢江。1969年9月,一場轟轟烈烈的大生產運動在襄江兩岸同時開展。翌年4月,一座大橋,一座改變襄樊人命運的大橋橫空出世。這座大橋便是襄樊漢江大橋。從此,一橋飛架襄、樊,天塹變通途。南北兩城依靠渡船來往的歷史一去不復返了。
  • 漢江源頭護水人:張邦貴
    漢江源頭護水人:張邦貴 2017-10-27 17: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