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風夜放花千樹」,最美「元宵」詩詞:這6首,太妙絕!

2020-12-15 文史道

元宵節,作為中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節日。一直以來廣受人們重視,在古代更被看作「情人節」。當華燈初上,佳人氤氳,是何等浪漫的唯美時刻。

元宵節,時序農曆正月十五,又稱為「上元節」,是2000年的秦朝時期就已形成,漢文帝時,更是下令將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元宵節,對於每個中國人來說都不陌生,尤其是那些藏匿在詩詞裡的元宵詩句,比春節還美的令人心動,不妨一起來看看。

元宵節,最美的詩詞,以作者之見,當屬辛棄疾的《青玉案·元夕》。尤其是開篇一句「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不止迷醉了多少痴情怨女的心。

宋·辛棄疾·《青玉案·元夕》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娥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這首詞的上半闋寫正月十五的晚上,滿城燈火,盡情狂歡的景象;下闋仍然在寫「元夕」的歡樂,且一對意中人在大街巧遇的場景,非常妙絕。

宋代時,元宵節就已經成為男女約會的浪漫節日,這一天,婦女們出街遊巷,通宵達旦地遊玩,男女混淆其中,熱鬧非常。而這也給很多青年男女提供了邂逅的機會。「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其中溫婉的嬌柔,和不期而遇的邂逅,令人心醉。

關於元宵節的詩詞,宋詞仿佛比唐詩寫得更好,更有意境。也許宋朝時期的元宵節節日氛圍更濃厚。除了辛棄疾的這首,作者力推的第二首,出自李清照。

宋·李清照·《永遇樂·落日熔金》

落日熔金,暮雲合璧,人在何處。染柳煙濃,吹梅笛怨,春意知幾許。元宵佳節,融和天氣,次第豈無風雨。來相召、香車寶馬,謝他酒朋詩侶。中州盛日,閨門多暇,記得偏重三五。鋪翠冠兒,捻金雪柳,簇帶爭濟楚。如今憔悴,風鬟霜鬢,怕見夜間出去。不如向、簾兒底下,聽人笑語。

李清照詞的意境,大家都比較熟悉,是婉約派的代表。作者之間,李清照的詞,在婉約的基礎上,更有幾分男人詞裡不可比擬的柔情。並且文辭非常之美,像是現代的美文。

了解歷史的人都清楚,李清照後半生的日子非常悽苦,這在很多詞裡都有體現。這首《永遇樂·落日熔金》,寫的就是元宵佳節,本來是最開心的時候,可李清照卻開心不起來。

她想起昔年在汴京城的元宵,與今日臨安城相比,前後反差很大。有一種落寞之情。南渡前,與親人一起,歡度佳節,而今孑然一身,十分悽涼。詞裡寫盡了故國相思之情。

除了這兩首之外,還有很多很經典。比如唐代詩人蘇味道的《正月十五夜》: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遊伎皆穠李,行歌盡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尤其是「火樹銀花合」,為我們描摹了非常美麗和壯麗的景象。到處燈火燦爛,城門打開鐵鎖,紅光輝映石橋。馬蹄踏過處,塵土飛揚。歌女花枝招展。邊走邊唱《梅花落》。禁衛軍特許通宵歡慶,計時器不要緊催天亮。一派祥和景象,真是天下之福。

另外還有一首詩,寫的也很巧妙。他出自唐伯虎筆下。元宵節大多詩人,詞人寫的都是京城花樹銀花不夜天的盛況,只有唐伯虎這首,描寫的是農村人過元宵節的場景。

明·唐寅·《元宵》

有燈無月不娛人,有月無燈不算春。春到人間人似玉,燈燒月下月如銀。滿街珠翠遊村女,沸地笙歌賽社神。不展芳尊開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唐伯虎的詩作,常常詼諧幽默,他的這首詩也不例外。尤其是「春到人間人似玉,燈燒月下月如銀。」語言非常輕快地描寫了當晚的月光麗景。還有,燈月輝映的鄉村是美的,燈月映照下的村女則更美。她們青春煥發、喜氣洋洋、盡情歡笑。

另外,還有歐陽修的《生查子·元夕》,「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更寫出了情人之間的曼妙。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溼春衫袖。

還有崔液的《上元夜六首·其一》,我們一起來欣賞:

玉漏銀壺且莫催,鐵關金鎖徹明開。誰家見月能閒坐?何處聞燈不看來?

讀者們,關於「元宵節」的詩詞,還有哪些大家覺得很好,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分享哦~

相關焦點

  • 元宵 |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
    每年正月十五是上元節,其夜稱為元夜、元夕或元宵。元宵,既是過年期間歡樂氣氛的高潮,也是尾聲。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張燈結彩,人們點起萬盞花燈,攜親伴友出門賞燈、逛花市、放焰火,載歌載舞歡度佳節。以下是十一首有關元宵節的古詩詞,就讓我們一起感受這春節的尾聲吧。
  • 元宵月圓,這兩首詩詞,一驚喜一悲傷,燦爛綻放驚豔千古元宵之夜
    元宵月圓,這兩首詩詞,一驚喜一悲傷,燦爛綻放驚豔千古元宵之夜年,靜靜的來,又將輕輕的去;眨眼間,破五已過多日,元宵將至,一年中的這第一個月圓之夜,如此良宵美景,誰與共度?幾千年來,又道不盡多少悲歡離合;月圓初春,人約黃昏,正是情人們相會的好時節;我想這兩首千古詩詞,應很少有人可以說沒有聽過的吧,即使背不得全詩,那一兩句還是聽過,和很容易記住的。
  • 今日元宵節|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
    元宵節,家家戶戶自製元宵。元宵節元宵古稱「浮元子」,是一種雅俗共嘗,甜而不膩,膾炙人口的民間小吃,全國流行。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為食品,在中國也由來已久。每逢元宵佳節或集會慶典,民間都以獅舞前來助興。
  • 容祖兒粵語金曲《花千樹》,東風夜放花千樹,誰能保證終身不抱憾
    青玉案·元夕 【 宋】 辛棄疾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娥兒雪柳黃金鏤,笑語盈盈暗香去。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譯文:像東風吹散千樹繁花一樣,又吹得煙火紛紛,亂落如雨。豪華的馬車滿路芳香。悠揚的鳳簫聲四處迴蕩,玉壺般的明月漸漸西斜,一夜魚龍燈飛舞笑語喧譁。美人頭上都戴著亮麗的飾物,笑語盈盈地隨人群走過,身上香氣飄灑。我在人群中尋找她千百回,猛然一回頭,不經意間卻在燈火零落之處發現了她。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
  • 東風夜放花千樹,萬象森林看萬象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在古代並沒有電燈的時候,「東風夜放花千樹」怕是只有元宵節才有的盛景,而人們三三兩兩赴元宵節    「萬象森林」多媒體夜遊,這也是南湖為熱鬧夜生活打造的森林實景沉浸式互動項目,600平方米的巨大空間遍布聲光電設備
  • 正月十五,邂逅最美的元宵詩詞
    大家或出門賞月,或燃燈放焰、或觀燈猜燈謎、或共吃團圓元宵,再一次把「年慶」推向高潮。 詩詞裡的元宵節 HAPPY NEW YEAR ◆ ◆ ◆ ◆
  • 一曲笙歌春如海,千門燈火夜似晝~元宵詩詞分享
    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把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正月十五稱為元宵節。元宵節始於2000多年前的秦朝,逐漸形成了出門賞月、燃燈放焰、喜猜燈謎、共吃元宵等傳統習俗。歷代描寫元宵景象的詩詞數不勝數,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讀一讀其中最為經典的五首,看看古人是怎樣歡度佳節的。《青玉案·元夕》(宋)辛棄疾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
  • 元宵節 東風夜放花千樹 正月十五鬧花燈
    到了正月十五夜,元宵在自己的燈上特意寫上「元宵」二字,元宵的父母與弟弟也進京城看花燈。弟弟高喊 「元宵——姐」!一家人就這樣相聚了。這一幕被漢武帝看到,脫口而出:「好個元宵節啊!」皇帝金口玉言,從此,正月十五就叫「元宵節」了。有學者認為,元宵節是古代的情人節。元宵之夜,不論男女都可以到街市看花燈,男女相遇,易產生愛情。
  • 觀花燈,誦詩詞,鬧元宵,十種花燈,十首元宵詩詞伴你度元宵之夜
    青玉案元夕 宋 辛棄疾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臨江仙都城元夕 宋 毛滂 聞道長安燈夜好,雕輪寶馬如雲。蓬萊清淺對觚稜。
  • 藏在詩詞中的元宵意象,驚豔了時光
    藏在詩詞中的元宵意象,驚豔了時光) 星月當空萬燭燒,人間天上兩元宵。今天,是傳統的元宵佳節
  • 十首最經典的元宵詩詞,賞動人明月,品最美詩詞!
    清風拂面,月色動人,又是一年元宵團圓時。無數文人墨客,借著那一輪柔和的明月,抒發著各種引人共鳴的心緒。月色正好,詩意正濃,齊邀君賞最美元宵詩詞。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處處煙花盛開,歡聲笑語,這般歡騰的時光,一定不要錯過了。
  • 20首元宵節詩詞,了解元宵節習俗
    青玉案·元夕(宋)辛棄疾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見說馬家滴粉好,試燈風裡賣元宵。 元夕影永冰燈(清)唐順之正憐火樹千春妍,忽見清輝映月闌。出海鮫珠猶帶水,滿堂羅袖欲生寒。燭花不礙空中影,暈氣疑從月裡看。為語東風暫相借,來宵還得盡餘歡。
  • 正月十五,這些絕美元宵詩詞與你相伴!
    元宵節是春節之後第一個重要的節日,也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元宵節又稱燈火節,正月十五鬧花燈,因其一片光明的寓意和喜氣洋洋的氣氛,被人們稱作「良辰美景」。值此良辰美景,為大家整理了15句與元宵節相關的詩詞,願詩與遠方相伴你們左右。1、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
  • 東風夜放花千樹——意境最美的十首宋詞,每句都讓你一眼難忘
    今天咱們就用這篇文章來看一看意境最美的十首宋詞,每句都讓你一眼難忘。1、柳外都成絮,欄邊半是苔,多情簾燕獨徘徊。依舊滿身花雨、又歸來——田為、《南柯子》滿身花雨又歸來,筆者第一眼看到這句詩,就被驚豔到了。在英才輩出的宋代,田為並沒有在史書上留下自己的很多痕跡,甚至連他的生卒年份都沒有記載。
  • 元宵節圖片關於元宵飛花令 元宵詩詞大全2019元宵節吃什麼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表達的正是當時正月十五人們已經享有夜晚外出的自由。  有學者曾做過統計,根據《全唐詩》的整理,唐朝寫元宵詩的總共有66首;宋代元宵詞是宋代節序詞中數量最多的一種,據不完全統計有297首,佔節序詞總數的四分之一。  清代就更多了。
  • 東風夜放花千樹:古人如何過元宵節?
    司馬遷創建《太初曆》將元宵節列為重大節日,自唐朝以後,元宵節更是充滿了詩情畫意和浪漫色彩。唐朝詩人李商隱的《觀燈樂行》描寫的是元宵夜觀燈的情景,京城長安月光如水,花燈如山,公子小姐乘坐的香車堵塞了寬敞大道。由此可見,唐代的元宵之夜的繁華程度。唐朝時,京城長安的燈市規模浩大,金光璀璨,極為壯觀。唐人張鷟的《朝野僉載》記載:「於京師安福門外作燈輪,高二十丈,衣以錦綺,飾以金玉,燃五萬盞燈,簇之如花樹。宮女千數,衣羅綺,曳錦繡,耀珠翠,施香粉。
  • 「張燈結彩,火樹銀花」,6首「元宵」詩詞,美醉在時光裡!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唐蘇味道《正月十五夜》玉漏銅壺且莫催,鐵關金鎖徹夜開;誰家見月能閒坐,何處聞燈不看來。 ——唐崔液《上元夜》千門開鎖萬燈明,正月中旬動地京。 三百內人連袖舞,一進天上著詞聲。 ——唐張祜《正月十五夜燈》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 寶馬雕車香滿路,鳳蕭聲動,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
  • 七首與元宵節有關的詩詞,最後一首家喻戶曉
    3、宋代姜白石的《詩曰·元宵爭看採蓮船》,全詩如下:元宵爭看採蓮船,寶馬香車拾墜鈿。風雨夜深人散盡,孤燈猶喚賣湯元。這首詩通俗易懂,通過這首詩,我們不難發現,在宋代,元宵節時候的熱鬧場景,同時,吃湯圓是中國悠久的元宵節習俗。
  • 四首元宵詩詞,傳唱千年,誰是第一篇?
    四首元宵詩詞,傳誦千年,誰是第一篇?一、正月十五夜蘇味道/唐朝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這首《正月十五夜》格式上說是一首五言律詩,用詞精切,章法純熟,描寫渾厚,不僅將五律的格式運用得得心應手,還將元宵節的繁華盛況書寫得不留餘地,以致後世寫元宵實景,再也沒有超過這首的。詩作於公元705年,正是唐朝鼎盛之時,故詩開篇即呈現盛世之象。是極為絢爛的長安街景。
  • 元宵詩詞十首:火樹銀花不夜天,今宵盡興不歸眠
    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元夕,這一天,有出門賞月、燃燈放焰、喜猜燈謎、共吃元宵、拉兔子燈等傳統習俗。在古時,元宵節又稱為元夕,在我國古代,這一天大街小巷張燈結彩,人們成群結隊遊玩,賞燈、猜燈謎、吃元宵是其中必不可的少內容。現在,我們從古人的詩詞中來看看古代的元宵節有多熱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