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首元宵節詩詞,了解元宵節習俗

2021-03-01 海納百川zgw

古人在元宵還有什麼節俗?

看看下面20首詩詞

就知道啦!

 

元夕於通衢建燈夜升南樓

(隋)隋煬帝

法輪天上轉,梵聲天上來;

燈樹千光照,花焰七枝開。

月影疑流水,春風含夜梅;

燔動黃金地,鍾發琉璃臺。

 

十五夜觀燈

(唐)盧照鄰  

錦裡開芳宴,蘭缸豔早年。

縟彩遙分地,繁光遠綴天。

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

別有千金笑,來映九枝前。

觀燈樂行

(唐)李商隱

月色燈山滿帝都,香車寶蓋隘通衢。

身閒不睹中興盛,羞逐鄉人賽紫姑。

 

正月十五夜

(唐)蘇味道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

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

遊伎皆穠李,行歌盡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上元夜

(唐)崔液

玉漏銀壺且莫催,鐵關金鎖徹明開。

誰家見月能閒坐?何處聞燈不看來?

 

正月十五夜燈 

(唐)張祜

千門開鎖萬燈明,正月中旬動地京。

三百內人連袖舞,一時天上著詞聲。


永遇樂·落日熔金

(宋)李清照 

落日熔金,暮雲合壁,人在何處。

染柳煙濃,吹梅笛怨,春意知幾許。

元宵佳節,融和天氣,次第豈無風雨。

來相召、香車寶馬,謝他酒朋詩侶。

中州盛日,閨門多暇,記得偏重三五。

鋪翠冠兒,捻金雪柳,簇帶爭濟楚。

如今憔悴,風鬟霜鬢,怕見夜間出去。

不如向、簾兒底下,聽人笑語。

青玉案·元夕

(宋)辛棄疾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

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

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

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

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生查子·元夕 

(宋)歐陽修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

月到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

不見去年人,淚溼春衫袖。

詩曰·貴客鉤簾看御街

(宋)姜白石

貴客鉤簾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時來,

簾前花架無行路,不得金錢不肯回。

臨江仙·都城元夕

(宋)毛滂

聞道長安燈夜好,雕輪寶馬如雲。

蓬萊清淺對觚稜。

玉皇開碧落,銀界失黃昏。 

誰見江南憔悴客,端憂懶步芳塵。

小屏風畔冷香凝。

酒濃春入夢,窗破月尋人。

傳言玉女·錢塘元夕

(宋)汪元量

一片風流,今夕與誰同樂。

月臺花館,慨塵埃漠漠。

豪華蕩盡,只有青山如洛。

錢塘依舊,潮生潮落。 

萬點燈光,羞照舞鈿歌箔。

玉梅消瘦,恨東皇命薄。

昭君淚流,手捻琵琶弦索。

離愁聊寄,畫樓哀角。

京都元夕

(元)元好問 

袨服華妝著處逢,六街燈火鬧兒童。

長衫我亦何為者,也在遊人笑語中。

元宵

(明)唐寅   

有燈無月不娛人,有月無燈不算春。

春到人間人似玉,燈燒月下月如銀。

滿街珠翠遊村女,沸地笙歌賽社神。

不展芳尊開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汴京元夕

(明)李夢陽

中山孺子倚新妝,鄭女燕姬獨擅場。

齊唱憲王春樂府,金梁橋外月如霜。

元夕無月

(清)丘逢甲  

三年此夕月無光,明月多應在故鄉。

欲向海天尋月去,五更飛夢渡鯤洋。

元夜踏燈 

(清)董舜民

百枝火樹千金屧,寶馬香塵不絕。

飛瓊結伴試燈來,忍把檀郎輕別。

一回佯怒,一回微笑,小婢扶行怯。

石橋路滑緗釣躡,向阿母低低說。

妲娥此夜悔還無?怕入廣寒宮闕。

不如歸去,難疇疇昔,總是團圓月。

 

元夕詩

                          (清)施閏章           

燕臺夜永鼓逢逢,獵炬金樽爛漫紅。

列第侯王燈市裡,九衢士女月明中。

玉簫唱遍江南曲,火樹能焚塞北風。

惟有清光無遠近,他鄉故國此宵同。

上元竹枝詞

(清)符曾

桂花香餡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

見說馬家滴粉好,試燈風裡賣元宵。

 

元夕影永冰燈

(清)唐順之

正憐火樹千春妍,忽見清輝映月闌。

出海鮫珠猶帶水,滿堂羅袖欲生寒。

燭花不礙空中影,暈氣疑從月裡看。

為語東風暫相借,來宵還得盡餘歡。

聲明:本文旨在分享優質教育內容,所分享資料版權歸原出版機構、影像公司及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權問題,請留言聯繫刪除。

8首「元旦」古詩詞,驚豔了歲月!一起看看古人如何過元旦

100首關於新春的最美古詩詞,祝所有的朋友們新年快樂!

元宵節詩詞30首:月上柳梢頭,花市燈如晝

最美的古詩,獻給最美的勞動者!

10首勞動詩詞,致敬所有勞動者,第一首最經典

勞動節,16首關於勞動的經典詩詞,讓孩子讀一讀!

三月八日婦女節,為您身邊的女性,朗誦這十首有關女性的古詩詞吧

母親節,10首詩詞讀懂母愛

「詩詞」母親節,讓我們一起去詩詞中感受濃濃的母愛吧

六一,30首精品詩詞,每一首都是童年的味道

父親節 | 八首詩詞,讀懂父愛

20首端午詩詞,祝您安康!

27首端午詩詞,教會孩子1首,就有大收穫!

八一建軍節,歷代軍旅詩詞精選,向人民子弟兵致以崇高的敬意

10首中元節詩詞,中元不眠夜,詩詞寄哀思!

智慧的傳播者:3首古詩表達無限敬意,老師您辛苦了!

一詩一畫,「醉」中秋!

【歡慶中秋】你要找的中秋詩詞100首都在這裡了!

十首重陽節的詩詞,歲歲重陽 今又重陽!

35首重陽詩詞:歲歲重陽,今又重陽,思念綿長

10首寒衣詩詞:唯愛與溫暖,不可辜負

詩詞丨寒衣節裡寄哀思,且行且惜眼前人

詩意臘月,最中國。

八首臘八詩,心暖臘八節!

歲月不肯住 看看又小年—小年佳節,遇見最美的小年詩詞

除夕夜,最美的古「詩詞」:與家人團聚,迎喜慶新年

相關焦點

  • 元宵節這一天,古人都做什麼,幾首詩詞帶你了解
    元宵節的來源應該追溯到漢代,相傳,漢文帝為慶祝周勃於正月十五勘平諸呂之亂,每逢此夜,必出宮遊玩,與民同樂,在古代,夜同「宵」,正月又稱元月,漢文帝就將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這一夜就叫元宵。司馬遷創建《太初曆》,將元宵節列為重大節日。
  • 元宵節圖片QQ微信簡訊祝福語 元宵節快樂詩詞彙總
    作為新年裡的第一個節日,元宵節是盛世的象徵,也是繁華都市生活的呈現。這個節日始於西漢,繁盛於唐宋,歷代文人墨客吟詩作賦頌之,充滿詩情畫意和浪漫色彩。如若來場"元宵"飛花令,哪些詩詞能"脫穎而出"呢?有學者曾做過統計,根據《全唐詩》的整理,唐朝寫元宵詩的總共有66首;宋代元宵詞是宋代節序詞中數量最多的一種,據不完全統計有297首,佔節序詞總數的四分之一。清代就更多了。在元宵詩詞上的創作上,乾隆可謂一騎絕塵,他為元宵節一共作了176首詩,在眾多詩詞中名為《上元燈詞》的七言絕句就達百首之多。
  • 元宵節的起源、習俗、故事、經典詩詞一覽無遺
    雙喜臨門王安石20歲時進京趕考,元宵節時路過一地,一大戶人家懸燈出題招親。聯曰:「走馬燈,燈走馬,燈熄馬停步。」王安石不會答,卻記在心中。古代民間習俗正月十五要迎廁神紫姑而祭,佔卜蠶桑,並佔眾事。傳說紫姑本為人家小妾,為大婦所妒,正月十五被害死廁間,成為廁神。每到迎紫姑這一天夜晚,人們用稻草、布頭等紮成真人大小的紫姑肖像,與夜間在廁所間豬欄迎而祀之。
  • 七首與元宵節有關的詩詞,最後一首家喻戶曉
    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小正月、元夕或燈節,為每年農曆正月十五日,是中國春節年俗中最後一個重要節令。從古至今,都是十分隆重的節日,在古代文人的詩詞中,元宵節有關的詩詞不在少數,今天,我們就來欣賞一下古代文人墨客是怎樣描寫中秋節的。
  • 元宵節圖片關於元宵飛花令 元宵詩詞大全2019元宵節吃什麼
    作為新年裡的第一個節日,元宵節是盛世的象徵,也是繁華都市生活的呈現。這個節日始於西漢,繁盛於唐宋,歷代文人墨客吟詩作賦頌之,充滿詩情畫意和浪漫色彩。如若來場"元宵"飛花令,哪些詩詞能"脫穎而出"呢?   有學者曾做過統計,根據《全唐詩》的整理,唐朝寫元宵詩的總共有66首;宋代元宵詞是宋代節序詞中數量最多的一種,據不完全統計有297首,佔節序詞總數的四分之一。  清代就更多了。在元宵詩詞上的創作上,乾隆可謂一騎絕塵,他為元宵節一共作了176首詩,在眾多詩詞中名為《上元燈詞》的七言絕句就達百首之多。
  • 元宵節裡的詩詞,古人愛情究竟有多浪漫?
    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元夕或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元宵節得名有其意義,正月為元月,夜亦稱宵,因農曆正月十五是每年第一個月圓之夜,故稱為元宵節。元宵節自古有觀燈習俗,還有賞花燈、吃湯圓、猜燈謎等熱鬧民俗活動。
  • 元宵節的習俗 元宵節有哪些傳統風俗
    春節過完了,緊接著就是元宵節。剛好明天就是的,好多人都要在家裡過完元宵節了才去上班。而元宵節是我們的傳統節日,我們對它的了解僅僅是要吃湯圓。既然是傳統的節日肯定是有它特定的習俗,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元宵節有哪些傳統風俗?1、吃湯圓
  • 正月十五元宵節及習俗
    正月十五元宵節及習俗                                                                                            農曆正月十五正是我國的傳統佳節—元宵節!正月十五是什麼節日?
  • 元宵節吃湯圓的由來及元宵節又有哪些習俗
    元宵節已傳承兩千多年,每等到元宵節,家家戶戶都會煮食湯圓,寓意團團圓圓,和睦幸福,這香甜可口的白色圓球也是家裡小孩非常喜愛吃的。然而各位看官知道何時開始元宵節開始吃湯圓的麼?而元宵節又有哪些習俗呢?今天小編來給大家說道說道。
  • 元宵節的習俗50字 元宵節的傳統習俗
    >元宵節的習俗50字 元宵節的傳統習俗2017-02-06 11:47:17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元宵習俗現在很少過了,以前在老家傳統的習俗都會跟足。  吃湯圓的習俗可以追溯到宋代。在宋代之前,人們在元宵節或是吃豆粥,或是吃特製的面點,並不一定。到了宋代,民間在過這一節日時開始流行一種新奇食品。
  • 元宵節快樂!古人們是如何過元宵節的?這些經典詩詞告訴你
    千百年來,元宵節曾以各種各樣的姿態、格調出現在文人墨客筆下。那麼,古代的元宵佳節,包括文人在內的古人們是如何過節的呢?讓我們一起來鑑賞唐、宋、元、明、清那些描寫元宵節的著名詩詞吧!近日,央視《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落幕,這股「綜藝節目中的一股清流」引發眾多網友熱議,微博話題閱讀量短時間內超過1億次,各類詩詞也迅速成為流行朋友圈的爆款。在節目中,有的「考題」,也出現了描寫元宵節的佳句。在元宵佳節來臨之際,你知道多少描寫元宵節的詩詞呢?同時你可知道,古代的元宵佳節,人們是如何過這個節日的呢?
  • 元宵節的由來起源與傳說 元宵節的習俗有哪些盤點(圖)
    元宵節的由來起源與傳說  2016年2月22日就是元宵節了,元宵節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這一天不僅要全家團圓,也意味著農曆新年才算真正的過完了。在我們舉家團圓吃著甜美的元宵時不僅產生疑問,這元宵節又是從何而來的呢?  元宵節源於佛教正月十五僧人觀佛舍利,點燈敬佛。
  • 元宵節習俗知多少
    元宵節過了,才算是真正意義上的過完年。在傳統意義上,燈和湯圓是元宵節必不可少的兩個關鍵物件。元宵夜,大家一起賞燈、猜燈謎,將除夕開始一直持續的慶祝活動又一次推向高潮。此後,元宵放燈的習俗就由原來只在宮廷中舉行而流傳到民間。即每到正月十五,無論士族還是庶民都要掛燈,城鄉通宵燈火輝煌。
  • 元宵節手抄報內容資料簡單 元宵節有什麼傳統習俗元宵節吃什麼好
    中國幅員遼闊,歷史悠久,所以關於元宵節的習俗在全國各地也不盡相同,其中吃元宵,賞花燈,舞龍,舞獅子,等是元宵節幾項重要民間習俗。  舞龍燈,是元宵節慶典的重要民俗之一。最早見於文字記載的龍舞,是漢代張衡的《西京賦》,作者在百戲的鋪敘中對龍舞作了生動的描繪。而據《隋書?音樂志》記載,隋煬帝時類似百戲中龍舞表演的《黃龍變》也非常精彩,龍舞流行於中國很多地方。
  • 2019元宵節是哪一天?這些習俗您了解嗎?
    元宵節是咱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過完年後小朋友最盼望的就是元宵節了,不僅能吃湯圓還能逛廟會看燈展。元宵節也可以稱為上元節、元夕或燈節。關於元宵節時間以及由來和習俗,您知道哪些呢?一、元宵節時間及由來1、元宵節是每年農曆的正月十五日,每年都是按照農曆來計算的哦。現在大家都會把元宵節判定為正月完結的日子,很多學生也是過完元宵節後迎來新學年。2、咱們都知道,中國文化上下五千年,各種節日由古至今傳承下來,一定是有理由的。
  • 正月十五元宵節的來歷、習俗,快來了解一下
    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小正月、元夕或燈節,是春節之後的第一個重要節日,是中國亦是漢字文化圈的地區和海外華人的傳統節日之一。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把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正月十五稱為元宵節。  有關元宵節來歷的說法多種多樣,有3種說法流傳較廣。
  • 元宵節習俗的文化寓意
    元宵節習俗的文化寓意□ 王志翔 《中醫健康養生》雜誌 元宵節習俗眾多
  • 關於元宵節,這兩首詩詞至今無人超越
    關於元宵節,這兩首詩詞至今無人超越元宵節到了,各地都會舉辦元宵節活動,有的猜燈謎,有的吃元宵,有的賞花燈,形式多樣,不一而足。更有自媒體平臺開展網上活動,發紅包點燃節日氛圍,一顆過年的心完全是收不回來的節奏啊!而在文學的世界裡,元宵節也是豐富多彩的,我們今天來看的這兩首詩,小編每年元宵節都會想起來,並認為至今無人超越,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你知道哪些有關元宵節的詩詞?
    自漢代以來,元宵節就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日,當然呢,以前的元宵節也叫上元節、元夕、燈節,經過改朝換代,元宵節的基本趨勢就是越來越隆重,在我們這個詩詞的國度,自然是少不了關於元宵節的佳句。唐朝國力強盛,元宵節也受到了很高的重視,無論是皇宮裡還是民間,人們都張燈結彩,載歌載舞,張祜在《正月十五夜燈》中寫道「千門開鎖萬燈明,正月中旬動帝京。三百內人連袖舞,一時天上著詞聲。」將宮中燈火通明,歌舞樂聲直衝雲霄的場景描寫到了極致。唐朝之所以如此令人嚮往,其原因從元宵節也可見一斑了。
  • 元宵節習俗這麼多,不止吃湯圓
    元宵節吃元宵的習俗大約形成於宋代。據記載,唐朝時,元宵節吃「面繭」「圓不落角」。到了南宋,出現了「乳糖圓子」,這應該就是湯圓的前身。宋代周必大所寫的《元宵煮浮圓子》詩,裡面有「星燦烏雲裡,珠浮濁水中」的詩句。及至明朝,「元宵」的稱呼就比較多了。民俗專家表示,元宵一開始多被稱為「湯圓」,因為它開鍋之後漂在水上,煞是好看,讓人聯想到一輪明月掛在雲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