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習俗這麼多,不止吃湯圓

2021-03-05 xcdt微生活

「鞭炮聲中辭舊歲,春風送暖入屠蘇」。春節將去,元宵又來。在這個以賞燈會、吃元宵為標籤的傳統節日裡,「微生活」為您奉上一桌節日文化大餐。 

正月十五吃元宵,是全國各地的共同風俗。專家介紹稱元宵俗稱「湯圓」「湯糰」或「圓子」「糰子」,南方人還稱為「水圓」「浮圓子」。每到正月十五,幾乎家家戶戶都要吃元宵。元宵節吃元宵的習俗大約形成於宋代。據記載,唐朝時,元宵節吃「面繭」「圓不落角」。到了南宋,出現了「乳糖圓子」,這應該就是湯圓的前身。宋代周必大所寫的《元宵煮浮圓子》詩,裡面有「星燦烏雲裡,珠浮濁水中」的詩句。及至明朝,「元宵」的稱呼就比較多了。民俗專家表示,元宵一開始多被稱為「湯圓」,因為它開鍋之後漂在水上,煞是好看,讓人聯想到一輪明月掛在雲空。天上明月,碗裡湯圓,家家戶戶團團圓圓,象徵著團圓吉利。因此,吃元宵表達的是人們喜愛闔家團圓的美意。調查同時也顯示中國人對傳統節日的傳承和熱愛,也是對中國文化的一種熱愛。吃元宵要吃出不一樣的味道。元宵節,「元」是指農曆正月十五這一天,這一天叫做上元節,「宵」是夜的意思,所以元宵節實際上指的是農曆正月十五的晚上。元宵節又叫燈節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的第一個月圓之夜,也是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們對此加以慶祝,也是慶賀新春的延續。因此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元宵節幹什麼?按中國民間的傳統,在這天上皓月高懸的夜晚,人們要點起彩燈萬盞,以示慶賀。出門賞月、燃燈放焰、喜猜燈謎、共吃元宵,合家團聚、同慶佳節,其樂融融。元宵節習俗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所以全國各地都過,大部分地區的習俗是差不多的,但各地也還是有自己的特點。·吃元宵吃湯圓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為食品,在我國也由來已久,據說宋代的時候就已經出現。元宵即湯圓,用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黃桂、核桃仁、果仁、棗泥等為餡,用糯米粉包成圓形,可葷可素,風味各異。  

 

·觀燈會元宵放燈的習俗自漢代便已經形成,是有宮廷流傳到民間,在唐代形成盛況空前的燈市,中唐以後更是成為全民狂歡的節日。那時的長安燈市規模很大,燃燈五萬盞,整個長安城都金光璀璨。 

 

中國的情人節歐陽修的詩詞:「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書;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辛棄疾的詞更有「暮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描寫,可見元宵節又是中國的情人節。

 

元宵節是一個浪漫的節日,在傳統社會年輕女孩不能輕易外出,唯獨在元宵節賞花燈成為一個相會的機會。   

 

 

·踩高蹺民間的踩高蹺也是元宵節的一項活動,他們踩上高蹺,在地上跳躍、舞劍,邊演邊唱,生動活潑,逗笑取樂,如履平地。·舞獅子每逢元宵佳節或集會慶典,民間都以獅舞前來助興。這一習俗起源於三國時期,南北朝時開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走百病「走百病」是元宵節一項信仰性的活動,參與者多為婦女,他們結伴而行或走牆邊,或過橋過走郊外,目的是驅病除災。·祭門、祭戶祭祀的方法很簡單,把楊樹支插在門戶上方,在盛有豆粥的碗裡插上一雙筷子,或者直接將酒肉放在門前。·逐鼠這項活動主要是對養蠶人家所說的。因為老鼠常在夜裡把蠶大片大片地吃掉,人們聽說正月十五用米粥餵老鼠,它就可以不吃蠶了。於是,這些人家在正月十五熬上一大鍋粘糊糊的粥,放在老鼠出沒的地方,詛咒老鼠再吃蠶寶寶就不得好死。·迎紫姑紫姑是民間傳說中一個善良、貧窮的姑娘。正月十五,紫姑因窮困而死。百姓們同情她、懷念她、有些地方便出現了「正月十五迎紫姑」的風俗。每到這一天夜晚,人們用稻草、布頭等紮成真人大小的紫姑肖像,以紀念。

編輯:馮衛東

審核:王曉衛

監製:虎娟

內容來源:南方網

相關焦點

  • 元宵節吃湯圓的由來及元宵節又有哪些習俗
    元宵節已傳承兩千多年,每等到元宵節,家家戶戶都會煮食湯圓,寓意團團圓圓,和睦幸福,這香甜可口的白色圓球也是家裡小孩非常喜愛吃的。然而各位看官知道何時開始元宵節開始吃湯圓的麼?而元宵節又有哪些習俗呢?今天小編來給大家說道說道。
  • 元宵節為什麼要吃湯圓?元宵節吃湯圓的寓意及吃湯圓的由來
    馬上就是元宵節了,元宵節為什麼要吃湯圓?正月十五是中國傳統節日「元宵節」。人們一直以來都用吃湯圓或者元宵來慶祝這個節日。中國傳統節日元宵節的習俗是吃湯圓、猜燈謎。這種傳統風俗,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那麼,元宵節為什麼要吃湯圓或者元宵呢?元宵節吃湯圓有什麼寓意呢?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 元宵節為什麼要吃湯圓?元宵節吃湯圓的由來及吃湯圓寓意
    明天就是元宵節了,中國傳統節日元宵節的習俗是吃湯圓、猜燈謎。這種傳統風俗,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可是你知道元宵節為什麼要吃湯圓嗎?元宵節吃湯圓的由來和寓意有哪些?  元宵節為什麼要吃湯圓?  正月十五吃元宵,是全國各地的共同風俗。
  • 元宵節吃湯圓的由來是什麼?元宵節吃湯圓的寓意及湯圓的做法
    元宵節吃湯圓的由來及傳說故事元宵節,又稱「上元節」或「燈節」。據資料記載,元宵節大約在漢代就已經出現了,到了明清時期便與春節、中秋節一起被稱為中國民間的三大傳統節日,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據傳說,漢武帝有個寵臣名叫東方朔。
  • 正月十五元宵節為什麼要吃湯圓?元宵節吃湯圓寓意來歷介紹
    2017年正月十五元宵節,家家戶戶吃湯圓,這是我國的傳統風俗,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但你知道元宵節為什麼要吃湯圓嗎?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歡迎大家閱讀。  元宵節吃湯圓的原因  正月十五吃元宵,是全國各地的共同風俗。
  • 元宵節吃湯圓的由來 最正宗的元宵節湯圓做法大全
    著力打造新時代一流新媒體平臺科普驅動助推全民文化素質提升正月十五元宵節南方普遍吃湯糰,北方大部吃元宵,雖然味道不同,但這兩種食物外形相似,寓意也一樣,都是代表著團團圓圓的意思。就南方元宵節吃湯圓一說,這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呢?元宵節吃湯圓的來歷是什麼?
  • 元宵節 吃湯圓,慶團圓,葡萄酒與湯圓美滿團圓
    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把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正月十五稱為元宵節。傳統習俗有出門賞月、燃燈放焰、喜猜燈謎、共吃元宵、拉兔子燈等傳統民俗表演。元月十五日是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在老人的口中,要在十五這天吃完湯圓,才算過完了年。過元宵節的習俗,流傳至今,約有2000年的歷史,其中有不少習俗趣意盎然,我們不妨一起來看一看。
  • 元宵節不吃湯圓,還能吃什麼?
    今天是元宵節,「湯圓or元宵」似乎又要掀起一場南北舌戰。元宵節南方人吃湯圓,北方人吃元宵,這可以說是大家所公認的吃食。但不一定每個地區都只吃湯圓或元宵,還有一些特色的地方美食!想不到吧!給親們介紹介紹!湯 圓元宵節,南方人吃湯圓,主要祈求全家團團圓圓。
  • 元宵節吃湯圓的來歷
    正月十五元宵節,別稱上元節、燈節等。元宵是全國各地的共同風俗就是吃湯圓。下面午馬老哥就跟您聊聊元宵節為什麼吃湯圓吧!
  • 元宵節習俗辣麼多,你只知道吃元宵?你可能過了一個假元宵節!
    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元夜、燈節,在這個重要的節日裡,不少的小夥伴會出門賞月、燃放煙花、喜猜燈謎、共吃元宵,但是小夥伴們知道元宵節是怎麼來的嗎?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秦朝就有了,漢文帝時,已下令將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相傳元宵節是漢文帝時為紀念「平呂」而設。漢高祖劉邦死後,呂后大權在握,並和上將軍呂祿共謀奪取劉氏江山。
  • 除了看燈猜謎吃湯圓,元宵節竟然還有這些習俗
    元宵節,又稱上元節是春節之後的第一個重要節日。吃完元宵和湯圓,才算過完了年。元宵節之際,吃元宵、賞花燈、舞龍、舞獅子等幾項重要的民間習俗均已悉數登場。5.鬧花燈 農曆正月十五是「元宵節」,此節日民間有掛燈、打燈、觀燈燈習俗,故也稱燈節。鬧花燈是元宵節傳統節日習俗,始於西漢,興盛於隋唐。隋唐以後,歷代燈火之風盛行,並沿襲傳於後世。而正月十五,又是一年一度的鬧花燈放煙火的高潮。
  • 元宵節的習俗50字 元宵節的傳統習俗
    >元宵節的習俗50字 元宵節的傳統習俗2017-02-06 11:47:17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吃湯圓的習俗可以追溯到宋代。在宋代之前,人們在元宵節或是吃豆粥,或是吃特製的面點,並不一定。到了宋代,民間在過這一節日時開始流行一種新奇食品。  即用各種果餌做餡,外面用糯米粉搓成球,煮熟後,吃起來香甜可口。後來,北方地區大都稱這種食品為「元宵」,而南方稱之為「湯圓」和「湯糰」。  算一算,這項習俗已經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了呢!
  • 元宵節的習俗30字
    >元宵節的習俗30字2017-02-06 11:47:17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元旦的習俗吃什麼如果這個題目問吃貨,他們肯定回答吃湯圓。元宵節以吃為主題的習俗很多,單單是吃就分為元宵和湯圓,做法、味道都不一樣。享受不一樣的元宵?今年吃不一樣的餡兒吧。
  • 元宵節怎麼來的,為什麼要吃湯圓?
    年的農曆正月十五即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吃「湯圓」是元宵節的一個重要習俗,馬上又是元宵節了,你家湯圓準備好了嗎?湯圓,又名「湯糰」、「元宵」,很多做生意人則美其名日:「元寶」。從宋末元初時,湯圓就已成為元宵節重要的應節食品。那麼,元宵節為什麼要吃湯圓呢?
  • 元宵節吃湯圓的由來?哪種湯圓最受歡迎
    元宵吃湯圓是中國傳統的節日習俗,有著團團圓圓,事事如意的寓意,湯圓起源於宋朝,由糯米粉製成,老少皆宜。但大家可能對元宵吃湯圓的詳細知識不是那麼的清楚,可能有些人都不知道元宵吃湯圓的由來,下面小編就帶大家來看看和元宵吃湯圓相關的知識。
  • 元宵節吃湯圓的傳說 傾聽元宵節吃湯圓的神話故事
    漢武帝大喜,便下令以後每到正月十五都做湯圓供火神君,正月十五照樣全城掛燈放煙火。因為元宵做的湯圓最好,人們就把湯圓叫元宵,這天叫做元宵節。      元宵節吃湯圓的由來       元宵節       元宵節也稱上元節或燈節,這是一個吃湯圓賞燈的節日,據民間風俗史書上記載,元宵始於隋朝末年,相傳是在公元610年正月十五,隋煬帝揚廣為粉飾太平,炫耀民富國強,下令在洛陽城裡搭起座座高臺戲棚,調來全國各路高手戲班,從十五之夜開始,夜夜花燈高招,歌舞生平,弦歌不絕。
  • 元宵節吃湯圓的由來是什麼?
    每年的農曆正月十五即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吃「湯圓」是元宵節的一項重要習俗,湯圓,又名「湯糰」、「元宵」,生意人則美其名日:「元寶」。從宋元元初時,湯圓已成為元宵節的應節食品。那麼,元宵節為什麼要吃湯圓呢?
  • 元宵節湯圓和元宵的區別以及由來傳說 元宵節到底吃湯圓還是元宵?(4)
    元宵節吃湯圓的食療好處1、元宵節吃湯圓,除了寓意喜慶合家團團圓圓,還有禦寒、補脾胃、益肺氣之養生功效。2、元宵湯圓的材料主要是糯米,《本草綱目》中指出,糯米是補脾胃、益肺氣之谷。糯米味甘、性溫,吃後能補養人體氣血,滋養脾胃。
  • 正月十五元宵節及習俗
    正月十五元宵節及習俗                                                                                            農曆正月十五正是我國的傳統佳節—元宵節!正月十五是什麼節日?
  • 正月十五元宵節,湯圓為何又叫元宵呢?為何會有掛紅燈的習俗呢?
    元宵節為什麼會有吃元宵的習俗?每年在元宵節都是我國很盛大的一個節日,在元宵節有很多的習俗,其中有一些習俗全國全種有所不同,但是國全非常統一的一個習俗就是吃元宵,全國各地都會在元宵節吃元宵,那在吃元宵這個習俗是從何而來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