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怎麼來的,為什麼要吃湯圓?

2020-12-15 美食微匯

年的農曆正月十五即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吃「湯圓」是元宵節的一個重要習俗,馬上又是元宵節了,你家湯圓準備好了嗎?

湯圓,又名「湯糰」、「元宵」,很多做生意人則美其名日:「元寶」。從宋末元初時,湯圓就已成為元宵節重要的應節食品。那麼,元宵節為什麼要吃湯圓呢?

農曆正月十五吃元宵,全國各地都有一個共同的風俗,幾乎家家都要吃元宵,也就是湯圓。

民俗專家認為:在煮湯圓時的時候,開鍋之後湯圓漂在水上,煞是好看,讓人聯想到一輪明月掛在雲空。天上明月,碗裡湯圓,家家戶戶團團圓圓,寓意著團圓吉利。因此,吃湯圓表達的是人們喜愛闔家團圓的美意。調查的同時也顯示中國人對傳統節日的傳承和熱愛,也是對中國文化的一種熱愛。吃元宵要吃出不一樣的味道。

再者,湯圓的名稱與「團圓」字音相近,表示團圓之意,象徵全家人團團圓圓,和睦幸福,同時人們也以此懷念離別的親人,寄託了對未來生活的美好憧憬。

元宵節的來歷

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小正月、元夕或燈節,是春節之後的第一個重要節日,是中國亦是漢字文化圈的地區和海外華人的傳統節日之一。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把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正月十五稱為元宵節。據資料記載,元宵節大約在漢代就已經出現了,到了明清時期便與春節、中秋節一起被稱為中國民間的三大傳統節日,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

2008年6月,元宵節選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元宵節吃湯圓的習俗大約形成於宋代。據記載,唐朝時,元宵節吃「面繭」「圓不落角」。到了南宋,出現了「乳糖圓子」,這應該就是湯圓的前身。宋代周必大所寫的《元宵煮浮圓子》詩中「星燦烏雲裡,珠浮濁水中」的詩句。及至明朝「元宵」的稱呼就比較多了。

湯圓的吃法多

1、炸湯圓

將油燒熱,把用糯米粉製作的湯圓輕輕滑入油中炸,待炸至金黃色後用漏勺將湯圓撈出,用廚房紙淨多餘的油分。炸湯圓皮酥裡糯、香甜可口,和傳統的湯圓相比,能帶來不少新鮮感。

2、鍋貼湯圓

鍋中放油,將湯圓放入,改小火,待一面煎定型後,翻面煎另一邊,也煎至定型。加少許水,改大火,加蓋,水開後改小火,待鍋裡水快要幹時,多翻面。煎至水幹後,多煎一會,煎至兩面脆黃。

3、拔絲湯圓

湯圓從冰箱拿出不用解凍,鍋中倒入足量的油,油5成熱後分批放入湯圓,並用筷子撥開防止粘連,用小火慢炸至湯圓微金色後撈出。

鍋中留少許底油,放入白糖用中火熬成金棕色較黏稠的糖漿,放入炸好的湯圓迅速翻炒,直至糖漿均勻地裹在每粒湯圓上迅速裝盤,並趁熱食用。

4、幹吃湯圓

把糯米粉、調和油、玉米澱粉、椰子粉、牛乳、元貞糖放入碗裡攪拌均勻到無顆粒,水開後蒸20分鐘,冷卻後放入保鮮袋冷藏20分鐘。用保鮮膜裹著糯米糰,壓平後加入紅豆沙,包裹圓即可開吃!

5、湯圓水果撈

話梅切小粒,李子、香蕉、西瓜都切丁,鍋裡放水燒開,水開後放湯圓煮熟撈出放涼,容器內放酸奶,放入晾涼的湯圓,然後放水果丁,最後放話梅,上邊擠上適量藍莓醬即可,做好的水果撈放冰箱中冷藏一會,冰冰涼涼的效果會更好。

吃湯圓的好處

1、元宵節吃湯圓,除了寓意喜慶合家團團圓圓,還有禦寒、補脾胃、益肺氣之養生功效。

2、湯圓的材料主要是糯米,《本草綱目》中指出,糯米是補脾胃、益肺氣之谷。糯米味甘、性溫,吃後能補養人體氣血,滋養脾胃。冬季最冷是三九,目前雖然已過,但天氣乍暖還寒,寒冷天最容易虧損的就是胃氣。

3、古人在正月十五鬧元宵時用糯米材料製作湯圓,除了糯米有粘性,包圓容易下鍋不會散開,還因糯米具有禦寒方面的特性。

4、元宵時吃糯米湯圓,溫暖脾胃,人氣息就會變得相當順暢,以致周身發熱,起到禦寒的作用,尤其適用於脾胃虛寒者。

5、此外,糯米還含有蛋白質、鈣、磷、鐵、煙酸等豐富營養,可以說糯米湯圓正是溫補強壯的食品。

相關焦點

  • 元宵節為什麼要吃湯圓?元宵節吃湯圓的寓意及吃湯圓的由來
    馬上就是元宵節了,元宵節為什麼要吃湯圓?正月十五是中國傳統節日「元宵節」。人們一直以來都用吃湯圓或者元宵來慶祝這個節日。中國傳統節日元宵節的習俗是吃湯圓、猜燈謎。這種傳統風俗,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那麼,元宵節為什麼要吃湯圓或者元宵呢?元宵節吃湯圓有什麼寓意呢?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 元宵節為什麼要吃湯圓?元宵節吃湯圓的由來及吃湯圓寓意
    明天就是元宵節了,中國傳統節日元宵節的習俗是吃湯圓、猜燈謎。這種傳統風俗,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可是你知道元宵節為什麼要吃湯圓嗎?元宵節吃湯圓的由來和寓意有哪些?  元宵節為什麼要吃湯圓?  正月十五吃元宵,是全國各地的共同風俗。
  • 正月十五元宵節為什麼要吃湯圓?元宵節吃湯圓寓意來歷介紹
    2017年正月十五元宵節,家家戶戶吃湯圓,這是我國的傳統風俗,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但你知道元宵節為什麼要吃湯圓嗎?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歡迎大家閱讀。  元宵節吃湯圓的原因  正月十五吃元宵,是全國各地的共同風俗。
  • 湯圓和元宵的區別是什麼 元宵節為什麼要吃湯圓
    元宵佳節即將到來,市場上開始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元宵或湯圓,人們紛紛根據口味開始選購,商家則應景地推出了各種促銷活動。那麼,你知道元宵節為什麼要吃湯圓嗎?又有哪些美好的寓意在裡面呢?》》》2018元宵節送領導長輩親友祝福語 經典元宵節祝福語集錦
  • 元宵節吃湯圓的來歷
    正月十五元宵節,別稱上元節、燈節等。元宵是全國各地的共同風俗就是吃湯圓。下面午馬老哥就跟您聊聊元宵節為什麼吃湯圓吧!
  • 正月十五元宵節為什麼要吃湯圓呢?原來是這樣的來歷!
    「賣湯圓,賣湯圓,小二哥的湯圓是圓又圓」熟悉的旋律充斥耳畔,各位網友正月十五別忘記吃湯圓。中國傳統的「年」,主要分為小年、除夕、春節、元宵節這幾部分,在很多老人看來,只有過了元宵節,這個年才算是完整的過完了。
  • 元宵節為何要掛燈籠、吃湯圓?
    每到元宵佳節,家家戶戶都吃湯圓、掛燈籠,這是為什麼?元霄節到底有怎樣的由來?相傳有這樣一人故事:在漢武帝時期,宮廷裡有個擅長做湯圓的宮女,名叫元宵。在春節期間的一天晚上,獨自一人在通往後花園的路邊上,含著眼淚望著滿天星鬥正悲傷發愁。
  • 在廣東恩平,元宵節要吃鹹湯圓,你吃過嗎?
    正月十五元宵節,人月兩團圓。一年中第一個月圓夜,也是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一天。除了猜燈謎、舞獅子,美食也是吃貨們非常看重的。不同地區飲食文化不同,吃湯圓是元宵節的一項重要習俗。湯圓,又名「湯糰」、「元宵」。而在廣東江門恩平,元宵節吃的是鹹湯圓。
  • 元宵節的由來,為什么元宵節要吃元宵呢?
    元宵節的由來,為什么元宵節要吃元宵呢?一年一度的元宵節就要來臨了,那麼在這個傳統的節日裡,大家都會逛廟會,賞花燈,猜燈謎,吃元宵,那麼大家在歡度,元宵節再吃元宵的時候,有沒有想過這個元宵節的由來呢?為什麼在元宵節要吃元宵呢?
  • 元宵節吃湯圓的由來是什麼?
    每年的農曆正月十五即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吃「湯圓」是元宵節的一項重要習俗,湯圓,又名「湯糰」、「元宵」,生意人則美其名日:「元寶」。從宋元元初時,湯圓已成為元宵節的應節食品。那麼,元宵節為什麼要吃湯圓呢?
  • 元宵節為什麼一定要吃元宵?
    」窗外月兒圓又圓,全家歡聚吃湯圓。正月十五元宵節,家家戶戶慶團圓。「春節過後,元宵節到來,這一天人們張燈結彩,大街上熱鬧非凡,晚上一家人一定要聚在一起吃元宵。那麼你知道元宵節是怎麼流傳下來的嗎?吃元宵有什麼寓意呢?聽小編為您一一道來。
  • 元宵節吃湯圓的意義和象徵 各地元宵節湯圓介紹
    正月十五是中國傳統節日「元宵節」。人們一直以來都用吃湯圓或者元宵來慶祝這個節日。(元宵節踩高蹺的寓意)  》》元宵節給朋友同學祝福語大全  》》關於元宵節的古詩詞大全  》》元宵節超級月亮將亮相  元宵節湯圓的寓意  正月十五吃元宵,是全國各地的共同風俗。
  • 元宵節吃湯圓的由來?哪種湯圓最受歡迎
    元宵吃湯圓是中國傳統的節日習俗,有著團團圓圓,事事如意的寓意,湯圓起源於宋朝,由糯米粉製成,老少皆宜。但大家可能對元宵吃湯圓的詳細知識不是那麼的清楚,可能有些人都不知道元宵吃湯圓的由來,下面小編就帶大家來看看和元宵吃湯圓相關的知識。
  • 元宵節吃湯圓的由來 最正宗的元宵節湯圓做法大全
    著力打造新時代一流新媒體平臺科普驅動助推全民文化素質提升正月十五元宵節南方普遍吃湯糰,北方大部吃元宵,雖然味道不同,但這兩種食物外形相似,寓意也一樣,都是代表著團團圓圓的意思。就南方元宵節吃湯圓一說,這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呢?元宵節吃湯圓的來歷是什麼?
  • 元宵節到了,又到了吃湯圓的時候了,你喜歡吃什麼樣的湯圓
    元宵節到了一年一度的元宵節又快要到了,元宵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又是新年的第一個月圓之夜,也叫做上元節。因為元宵節有觀燈猜燈謎習俗,又稱作是燈節。由於元宵,吃的時候,是在水裡煮熟以後吃的,因此又稱作「湯圓」。湯圓的來歷,據傳,湯圓起源於宋朝。當時明州(現浙江省寧波市)興起吃一種新奇食品,即用黑芝麻、豬油做餡、加入少許白砂糖,外面用糯米粉搓成圓形,煮熟後,吃起來香甜可口,饒有風趣。因為這種糯米湯圓煮在鍋裡又浮又沉,所以它最早叫「浮元子」,後來有的地區把「浮元子」改稱湯糰。
  • 元宵節吃湯圓的由來是什麼?元宵節吃湯圓的寓意及湯圓的做法
    元宵節吃湯圓的由來及傳說故事元宵節,又稱「上元節」或「燈節」。據資料記載,元宵節大約在漢代就已經出現了,到了明清時期便與春節、中秋節一起被稱為中國民間的三大傳統節日,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據傳說,漢武帝有個寵臣名叫東方朔。
  • 元宵節為什麼要賞花燈、吃湯圓?以元宵節為背景賞析傳統民俗文化
    元宵節為什麼要賞花燈、吃湯圓?以元宵節為背景賞析傳統民俗文化元宵節又被稱為上元節,是普天之下華夏子孫獨有的傳統節日之一。之所以稱其為「元宵」,是古人習慣性將正月稱為元月,而「宵」則是夜晚的意思。北方人在過元宵節的時候,餐桌上必不可少的就是「炸元宵」,外酥裡嫩、餡料豐富、形狀圓潤的炸元宵,不僅味道特別可口而且還寓意「團圓美滿」。而南方人在元宵節這一天都喜歡吃煮湯圓。其實無論元宵還是湯圓基本上大同小異。只不過不同地方的飲食習慣和風俗不一樣。其實,元宵節這一天的重頭戲是觀燈。
  • 柳州仔元宵節吃螺螄粉湯圓,你家湯圓怎麼吃?
    今天是元宵節,大家必吃的湯圓怎麼吃才吃出新花樣呢?
  • 元宵節吃湯圓的傳說 傾聽元宵節吃湯圓的神話故事
    漢武帝大喜,便下令以後每到正月十五都做湯圓供火神君,正月十五照樣全城掛燈放煙火。因為元宵做的湯圓最好,人們就把湯圓叫元宵,這天叫做元宵節。      元宵節吃湯圓的由來       元宵節       元宵節也稱上元節或燈節,這是一個吃湯圓賞燈的節日,據民間風俗史書上記載,元宵始於隋朝末年,相傳是在公元610年正月十五,隋煬帝揚廣為粉飾太平,炫耀民富國強,下令在洛陽城裡搭起座座高臺戲棚,調來全國各路高手戲班,從十五之夜開始,夜夜花燈高招,歌舞生平,弦歌不絕。
  • 湯圓好吃別瞎吃!元宵節怎麼吃最健康?
    正月十五是春節的最後一天按傳統習俗,要吃湯圓/元宵啦如果吃法不科學,好吃的湯圓也會傷身今天小編就來教一下大家美味的湯圓究竟該怎樣吃不要讓3歲以下的兒童吃湯圓!3歲以上10歲以下的小朋友也一定要陪在旁邊看他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