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習俗辣麼多,你只知道吃元宵?你可能過了一個假元宵節!

2021-02-13 濟南時報

俗話說「不出十五不出年」,只有鬧騰到元宵節才算是過完了春節。儘管如今的年味兒在逐漸變淡,但是正月十五這個傳統的節日,重要性和熱鬧度一點不比除夕差。甚至還會更熱鬧。

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元夜、燈節,在這個重要的節日裡,不少的小夥伴會出門賞月、燃放煙花、喜猜燈謎、共吃元宵,但是小夥伴們知道元宵節是怎麼來的嗎?

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秦朝就有了,漢文帝時,已下令將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相傳元宵節是漢文帝時為紀念「平呂」而設。漢高祖劉邦死後,呂后大權在握,並和上將軍呂祿共謀奪取劉氏江山。此事最終由齊王劉囊徹底平定,平亂之後,劉邦的第二個兒子劉恆登基,稱漢文帝。文帝深感太平盛世來之不易,便把平息「諸呂之亂」的正月十五,定為與民同樂日,從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個普天同慶的節日——「鬧元宵」。

傳說在很久以前,有一隻神鳥因為迷路而降落人間,卻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獵人給射死了,天帝知道後十分震怒,立即傳旨令天兵於正月十五日到人間放火。天帝的女兒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無辜受難,就把這個消息告訴了人們。於是一位老人家想出個法子,他說:「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這三天,每戶人家都在家裡張燈結彩、點響爆竹、燃放煙火,這樣一來,天帝就會以為人們都被燒死了」,於是就有了正月十五張燈結彩的喜慶。

上古民眾在鄉間田野持火把驅趕蟲獸,希望減輕蟲害,祈禱獲得好收成。直到今天,中國西南一些地區的人們還在正月十五用蘆柴或樹枝做成火把,成群結隊高舉火把在田頭或曬穀場跳舞。隋、唐、宋以來,更是盛極一時,參加歌舞者足達數萬,從昏達旦,至晦而罷。當隨著社會和時代的變遷,元宵節的風俗習慣早已有了較大的變化,但至今仍是中國傳統節日。


另有一說是元宵燃燈的習俗起源於道教的「三元說」,上元,含有新的一年第一次月圓之夜的意思。正月十五日為上元節,七月十五日為中元節,十月十五日為下元節。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別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樂,故上元節要燃燈。


沒想到元宵節的由來這麼豐富多彩,所以到了這一天,民間習俗也少不了。那麼都有哪些習俗呢?

猜燈謎:每逢農曆正月十五,傳統民間都要掛起彩燈,燃放焰火,後來有好事者把謎語寫在紙條上,貼在五光十色的彩燈上供人猜,增添節日氣氛。「猜燈謎」又叫「打燈謎」,因為謎語能啟迪智慧又饒有興趣,所以深受社會各階層歡迎。


鬧花燈:是元宵節傳統節日習俗,在正月十五晚上,街頭巷尾,紅燈高掛,有宮燈,獸頭燈,走馬燈,花卉燈,鳥禽燈等等,到處花團錦簇,吸引著觀燈的群眾。

官方相親大會:這個胖編不用多提醒,小夥伴們不管是看電視,還是看小說,一定都會有這麼一個橋段,那就是如何給男女主角們創造相聚在一起的機會呢?沒有的話,就聚在一起猜燈謎吧,然後才子遇佳人,成就一段佳話。元宵節元宵燈會在封建的傳統社會中,給未婚男女相識提供了一個機會,未婚男女借著賞花燈也順便可以為自己物色對象。流傳到今天不知道單身的你,在元宵節會有什麼想法,不過即便沒有擺脫單身,和家人一起團團圓圓過個節也是很不錯的。

舞獅子:「舞獅子」又稱「獅子舞」一般由三人完成:一人充當獅頭,一人充當獅身和後腳,還有一人當引獅人。舞獅子是中國優秀的民間藝術,每逢元宵佳節或集會慶典,民間都以獅舞前來助興。這一習俗起源於三國時期,南北朝時開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

踩高蹺:是民間盛行的一種群眾性技藝表演,多在一些民間節日裡由舞蹈者腳上綁著長木蹺在廣場進行表演。踩高蹺技藝性強,形式活潑多樣,而且流動方便無異於活動舞臺,因此深受群眾喜愛。

劃旱船:和踩高蹺搭配的,一定有跑旱船,就是在陸地上模仿船行功作,表演跑旱船的大多是姑娘,手裡拿著槳,做划行的姿勢。

而元宵節這天最最重要的習俗,就是吃元宵了!在南方,就是吃湯圓了。儘管兩者相似又不同,但是意義都是一樣的。都代表著一家人團團圓圓和和美美,尤其像胖編這麼愛吃甜食,一定要多吃好幾個。

很多小夥伴們問,元宵和湯圓倒是有什麼不同?其實,最顯而易見的就是做法不同,元宵是滾的,湯圓是包的。

湯圓與元宵外面包的雖然都是糯米粉,但包湯圓的是「乾粉」,餡、粉和好後放進機器裡就能成型,方便大批量生產,儲存期限也長。包元宵用的卻是「溼粉」。

將黑芝麻、花生、五仁、山楂等口味的餡料放進一個扁圓的滾輪裡,滾輪里舖著一層細白的糯米粉,隨著滾輪轉動,餡料上沾滿了糯米粉;

把餡料倒進笊籬裡,用笊籬在一大盆清水裡一撈,再將過水後的餡料倒進滾輪裡來迴轉動。眼看過水過了4 次,餡料也在滾輪裡滾了4 回;

看到裹上層層糯米粉的餡料成了又白又圓的大元宵後,元宵就做好了。

說著說著就餓了.辛虧胖編提前備上了湯圓,不說了,先去煮一包吃了。最後胖編還要提醒一下各位小夥伴們,趁著濟南這幾天空氣品質還不錯,別玩了完善賞月哦!

您點一個小編工資漲五毛!

五毛啊!親人,點一下吧! 

相關焦點

  • 你知道元宵節的由來嗎?除了吃元宵,這些習俗你可能都沒聽說過
    首先預祝大家元宵快樂,感謝閱讀。說到元宵節,你能想到的可能就是正月十五賞花燈,吃湯圓,猜燈謎,除此之外感覺好像再沒其他習俗了。其實不然,經過一番搜索,我為大家整理了關於元宵的由來以及相關習俗,以後不要再迷迷糊糊過元宵節了。如果有錯誤的地方,歡迎大家指正。元宵節的由來農曆正月十五是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元夜、燈節。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
  • 又是一年一度元宵節,關於元宵節的13個習俗你知道幾個?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元宵節,元宵節是我國的傳統佳節,在民間過了這一天,這新年也就算是徹底的過去了,而傳統佳節我國民間往往都會有很多的習俗,其中關於元宵節的習俗也為數不少,小編給大家整理了13個有關於元宵節的傳統習俗,以供大家閱覽。
  • 元宵節的由來 吃元宵了麼?
    元宵節,又稱上元節、燈節,是春節之後的第一個重要節日。2008年6月,元宵節選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另一種說法是元宵燃燈的習俗起源於道教的「三元說」;道教把一年中的正月十五稱為上元節,七月十五為中元節,十月十五為下元節,合稱「三元」。元宵節習俗元宵節將從除夕開始延續的慶祝活動推向了另一個高潮。元宵之夜,人們賞燈、猜燈謎、吃元宵,成為世代相沿的習俗。
  • 元宵節只知道吃元宵?這些傳統的習俗不能忘,生活必須要有儀式感
    在這一年一度的元宵佳節中,我帶大家回味一下我們該有的傳統。元宵節是我們新年的第一個節日,它的歷史非常悠久,相信大家都知道吃元宵是元宵節的習俗,但那只是其中之一,元宵節還有很多的習俗。除了吃元宵以外,元宵節還要賞花燈、猜燈謎,這對於那些00後或是10後來說,可能都沒有聽說過,但對於我們來說,是非常值得回憶的一件事。
  • 元宵節習俗知多少你的正月十五是這樣過嗎?
    就節期長短而言,元宵節經歷了很長的歷程,漢代才一天,到唐代已為三天,宋代則長達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點燈,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裡才落燈,整整十天,但不管長短,元宵節都是白晝為市,熱鬧非凡。元宵節習俗知多少 你的正月十五是這樣過嗎?
  • 元宵節那些故事你知道多少?元宵節習俗的由來
    ▍☀商務QQ:56279629你或許知道元宵節也被稱為中國的「情人節」,你也或許知道元宵節在道教文化中被成為「上元節」,你更或許知道元宵節的習俗有吃湯圓、猜燈謎、耍龍燈、舞獅子、踩高蹺……但你知道有關元宵節以及元宵節由來的那些有趣故事嗎?
  • 你知道元宵節的來歷以及元宵節的習俗嗎?
    農曆元月十五「上元節」就是我們俗稱的元宵節,是我們中國人的傳統節日,現在甚至外國人都過元宵節,古代人把春節過後的第一個月成為宵,十五又是新的一年中的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之為元宵節,元宵節各個地方的風俗各不相同,不過大致寓意都是差不多的,新的一年紅紅火火,團團圓圓,有個好兆頭,不過各地習俗有差異
  • 元宵節吃湯圓的由來及元宵節又有哪些習俗
    元宵節已傳承兩千多年,每等到元宵節,家家戶戶都會煮食湯圓,寓意團團圓圓,和睦幸福,這香甜可口的白色圓球也是家裡小孩非常喜愛吃的。然而各位看官知道何時開始元宵節開始吃湯圓的麼?而元宵節又有哪些習俗呢?今天小編來給大家說道說道。
  • 元宵節你知道哪些傳統習俗?在古代元宵節還有著情人節的作用!
    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也被稱為上元節、燈節等。自古以來,元宵節在中國就是一個喜慶熱鬧的節日,有著許許多多的習俗,如:吃元宵、鬧花燈、猜燈謎、舞獅子、踩高蹺、劃旱船、走百病等。不僅如此,元宵節還產生了許多浪漫的愛情故事,被一些人稱為中國的情人節。
  • 明天元宵節,這些習俗你都知道嗎?
    正月十五吃元宵,在我國是由來已久習俗。人們在元宵節吃湯圓,實際上是思念親人、渴望團圓的意思。明天元宵節,有這麼多好玩的活動,你知道幾個?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又名湯圓、說團、圓子等。元宵節吃元宵,是全國各地的共同習俗。吃元宵象徵家庭象月圓一樣團圓,寄託了人們對未來生活的美好願望。開始元宵稱為「湯圓」,因它飄在碗裡,像是一輪明月掛在天際。天上月圓,碗裡湯圓,家人團圓,正如臺灣民歌《賣湯圓》中唱的:「一碗湯圓滿又滿,吃了湯圓好團圓。」以象徵團圓吉利之意。
  • 元宵節的習俗至少有十種 你都知道那些?
    >浙江新聞客戶端見習編輯 幹婧2月22日元宵節,這些習俗你知道嗎?元宵節吃「元宵」 團團圓圓和和美美1.吃「元宵」正月十五吃元宵,是在中國由來己久的習俗,元宵即「湯圓」,它的做法成份風味各異,但是吃元宵代表的意義卻相同。
  • 元宵過法千萬條,你的元宵節屬於哪種?
    元宵節陌生人,你有多久沒在家過元宵了?在家過元宵元宵節,家家戶戶要吃湯圓的,通常都是一大家人坐在一起聊家常,吃著甜甜蜜蜜的湯圓之後,又是大學、工作……算一算,已經9年沒在家過元宵了!如今,對兒時元宵節的記憶,只剩下了一碗熱騰騰的水餃、「另類」的燈籠和大門旁的蠟燭,甚是想念。」
  • 正月十五元宵節,農村過節忌諱多,你都知道嗎
    時間過得很快,可能很多朋友還沉浸在春節的氣氛中的時候,時間已經在飛速流逝,轉眼間就到了正月十五了,正月十五大家都很熟悉,就是元宵節了。而今年想必大多朋友的元宵節都要在家裡和家人一起過了。因為古代很多朝代在元宵節各地都有觀花燈的習俗,所以元宵節又被叫做燈節。因為按照民間農村的傳統習俗,在圓月當空的夜晚,人們要點起萬盞彩燈以示慶賀,那么元宵節到底有何習俗和忌諱呢?來和大家說一下。第一個習俗是大家都熟悉的,吃元宵。元宵我們也叫做湯圓,也是它最早的稱謂,因為後來多在元宵節食用,所以也就叫它"元宵"了。
  • 關於元宵節的由來和習俗,你知道多少?
    它是春節之後的第一個重要節日雖然大家都還在上班可是關於元宵節的由來、習俗小薇還是忍不住想和你分享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元夕,是中國非常重要的傳統節日,元宵節為每年的正月十五,正月也叫元月,「宵」即夜晚,每年的第一個月圓之夜稱為「元宵節」。
  • 元宵節的傳說和寓意,元宵節為什麼吃元宵?
    」窗外月兒圓又圓,全家歡聚吃湯圓。正月十五元宵節,家家戶戶慶團圓。「春節過後,元宵節到來,這一天人們張燈結彩,大街上熱鬧非凡,晚上一家人一定要聚在一起吃元宵。那麼你知道元宵節是怎麼流傳下來的嗎?吃元宵有什麼寓意呢?聽小編為您一一道來。
  • 大年已過,元宵節將至,你知道它的來歷和習俗嗎?看完長知識了
    大年已過,元宵節將至,你知道它的來歷和習俗嗎?看完長知識了熱鬧隆重的春節已經過去,大年已過,但「年」還未結束,人們從臘月的臘祭開始忙年,直到正月十五新年才算徹底結束。作為中國春節年俗中最後一個重要節令——正月十五的元宵節,因為還在年內,同樣充滿了濃厚的中國情結。猜燈謎、賞燈會、吃湯圓等等眾多的風俗習慣不斷彰顯著良宵佳節的喜慶氛圍。這些習俗都是從古代流傳至今,關於元宵節的習俗很多人都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對於這一節日的歷史由來卻很少人能夠說清,你知道它的來歷和習俗嗎?
  • 元宵節的由來,為什么元宵節要吃元宵呢?
    元宵節的由來,為什么元宵節要吃元宵呢?一年一度的元宵節就要來臨了,那麼在這個傳統的節日裡,大家都會逛廟會,賞花燈,猜燈謎,吃元宵,那麼大家在歡度,元宵節再吃元宵的時候,有沒有想過這個元宵節的由來呢?為什麼在元宵節要吃元宵呢?
  • 元宵節到底該吃湯圓還是元宵?
    快樂過元宵指導會提醒您:元宵不吃好,上班兩行淚。一家人團團圓圓坐在一起,吃一碗白白胖胖的元(湯)宵(圓),那才叫吃好呢。有的人表面上風風光光,過了幾十年元宵節,背地裡還以為湯圓和元宵是一種東西。 雖然你可以把它們統稱為「糯米糰子」,但堅定的湯圓黨和元宵黨絕不同意。
  • 元宵節的由來你知道嗎?你的家鄉有啥習俗
    馬上快到元宵節了,在元宵節這天你的家鄉有什麼習俗嗎?你知道元宵節的來歷嗎?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來了解一下關於元宵節的由來及元宵節的習俗有哪些?■元宵節由來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漢就有了。據資料與民俗傳說,元宵賞燈始於東漢明帝時期,明帝提倡佛教,聽說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觀佛舍利,點燈敬佛的做法。就命令這一天夜晚在皇宮和寺廟裡點燈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掛燈。以後這種佛教禮儀節日逐漸形成民間盛大的節日。
  • 元宵節習俗這麼多,不止吃湯圓
    春節將去,元宵又來。在這個以賞燈會、吃元宵為標籤的傳統節日裡,「微生活」為您奉上一桌節日文化大餐。 正月十五吃元宵,是全國各地的共同風俗。專家介紹稱元宵俗稱「湯圓」「湯糰」或「圓子」「糰子」,南方人還稱為「水圓」「浮圓子」。每到正月十五,幾乎家家戶戶都要吃元宵。元宵節吃元宵的習俗大約形成於宋代。據記載,唐朝時,元宵節吃「面繭」「圓不落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