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元宵節及習俗

2021-03-02 舜仟福
正月十五元宵節及習俗

                                                                                          

  農曆正月十五正是我國的傳統佳節—元宵節!

正月十五是什麼節日?

在我國, 正月十五一般指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小正月、元夕或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時間為每年農曆正月十五。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

2021年正月十五是幾月幾日?

今年2021年的正月十五元宵節在公曆的2021年2月26日,也就是星期五。農曆年來說就是辛丑年(牛年)正月十五。

正月十五有什麼風俗或活動?

1.猜燈謎

「猜燈謎」又叫「打燈謎」,是元宵節後增的一項活動,燈謎最早是由謎語發展而來的,起源於春秋戰國時期。

2.吃湯圓

吃「湯圓」是元宵節的一項重要習俗。湯圓,又名「湯糰」、「元宵」。吃湯圓的風俗始於宋代,當時的湯圓稱「浮圓子」,亦稱「湯圓子」、「 乳糖圓子」、「湯丸」、「湯糰」等。

3.踩高蹺

踩高蹺是民間盛行的一種群眾性技藝表演。高蹺本屬我國古代百戲之一種,早在春秋時已經出現。

4.舞獅子

舞獅子是我國優秀的民間藝術,每逢元宵佳節或集會慶典,民間都以獅舞前來助興。

5.放天燈

元宵節放天燈也是一大民間習俗。天燈又稱孔明燈,為三國時代諸葛亮所發明,放天燈的習俗,據傳是由福建惠安的移民傳入,距今已有二百多年的歷史。

6.看花燈

正月十五夜晚的主要活動是看花燈,早年間從正月初十開始人們就行動起來,幾乎是人人動手,家家戶戶扎花燈。到了元宵節之夜的夜晚,人們舉燭掌燈,結伴而戲。

元宵節是我國的傳統佳節,除此之外各地還有很多的風俗與活動,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多去了解這方面的知識,了解我國傳統優秀文化知識! 


相關焦點

  • 正月十五元宵節的來歷及習俗
    正月十五元宵節(圖片來源:百度搜索)今天是農曆正月十五是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元夜、燈節。相傳,漢文帝(前179—前157年)為慶祝周勃於正月十五勘平諸呂之亂,每逢此夜,必出宮遊玩,與民同樂,在古代,夜同宵,正月又稱元月,漢文帝就將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這一夜就叫元宵。司馬遷創建《太初曆》,將元宵節列為重大節日。隋、唐、宋以來,更是盛極一時。《隋書·音樂志》日:「每當正月,萬國來朝,留至十五日於端門外建國門內,綿亙八裡,列戲為戲場」,參加歌舞者足達數萬,從昏達旦,至晦而罷。
  • 中國傳統節日元宵節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的來歷習俗
    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把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正月十五稱為元宵節。中國古俗中,上元節(天官節、元宵節)﹑中元節(地官節、盂蘭盆節)﹑下元節(水官節)合稱三元。元宵節始於2000多年前的秦朝。漢文帝時下令將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漢武帝時,「太一神」祭祀活動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馬遷創建「太初曆」時,就已將元宵節確定為重大節日。
  • 正月十五元宵節你知道的習俗文化有哪些?
    首圖展示正月15是元宵節,元宵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之一元宵節又名上元節、燈節、元夕、小正月等。元宵本為上元節的夜晚,古人稱夜為宵,同時正月十五又是一年之中第一個月圓之夜,便將之稱為元宵節。元宵節各個地方都有一定的習俗,而且或多或少的有些不一樣,當然這也和歷史文化有關。元宵節定然要吃元宵,為團團圓圓之意。
  • 元宵節習俗知多少你的正月十五是這樣過嗎?
    就節期長短而言,元宵節經歷了很長的歷程,漢代才一天,到唐代已為三天,宋代則長達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點燈,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裡才落燈,整整十天,但不管長短,元宵節都是白晝為市,熱鬧非凡。元宵節習俗知多少 你的正月十五是這樣過嗎?
  • 正月十五元宵節的來歷、習俗,快來了解一下
    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小正月、元夕或燈節,是春節之後的第一個重要節日,是中國亦是漢字文化圈的地區和海外華人的傳統節日之一。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把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正月十五稱為元宵節。  有關元宵節來歷的說法多種多樣,有3種說法流傳較廣。
  • 正月十五元宵節各種習俗鬧起來 正月十五有什麼特殊禁忌?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正月十五元宵節各種習俗鬧起來 正月十五有什麼特殊禁忌? 正月十五為何稱為元宵節?這個節日為何要吃元宵?為什麼在元宵之外,各地還會吃哪些美食佳餚呢?除了吃元宵、猜燈謎、觀花燈,還有其他風俗習慣嗎?
  • 你們正月十五元宵節都有什麼習俗
    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是春節之後的第一個重要節日,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之一。當隨著社會和時代的變遷,元宵節的風俗習慣早已有了較大的變化。而元宵節的習俗在全國各地也不盡相同,其中吃元宵,賞花燈,舞龍,舞獅子,等是元宵節幾項重要民間習俗。品元宵。元宵作為食品,在中國也由來已久。
  • 正月十五鬧元宵 細說元宵節的來歷習俗!
    因為漢文帝登基的這一天正是正月十五,值得紀念,因此劉恆大赦天下,與民同樂。以後每到這一天的晚上,皇帝都要出宮遊玩,張燈結彩,與民同樂,以示慶賀。因為那時人們把正月還叫「元月」,把夜晚叫「宵」,所以叫「元宵節」。到後來,司馬遷創立《太初曆》時,把元宵節定為重大的節日。在漢武帝時,「太一神」的祭祀活動定在正月十五。司馬遷創建「太初曆」時,就已將元宵節確定為重大節日。
  • 正月十五元宵節,各種習俗「鬧」起來!
    3月2日,農曆正月十五,迎來春節之後的第一個重要節日——元宵節。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春燈節、小正月、元夕或燈節。那麼,正月十五為何稱為元宵節?這個節日為何要吃元宵?為什麼在元宵之外,各地還會吃哪些美食佳餚呢?除了吃元宵、猜燈謎、觀花燈,還有其他風俗習慣嗎?
  • 正月十五元宵節,關於「燈」的傳統習俗,現在已少有人知了
    我國歷史文化悠久,因此也有著很多傳統節日,正月十五元宵節是繼春節之後,第一個大型的節日宴會,也是我國最重要的一個傳統節日。元宵節在古時候叫做上元節,在古時候夜也叫作宵,正月十五這天晚上,又是一年之中的第一個月圓之夜,這也就是元宵節這個叫法的來歷。
  • 2020年正月十五元宵節,元宵節快樂!
    今天是2020年02月08日,星期六,庚子年(鼠年)正月十五,元宵節快樂!!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小正月、元夕或燈節,為每年農曆正月十五日,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根據道教「三元」的說法,正月十五日又稱為「上元節」。
  • 正月十五(元宵節)的由來/習俗以及民間故事
    今天是農曆正月十五是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元夜、燈節。有關元宵節的傳說、民間故事以及由來你都知道嗎?來一起學習吧。元宵節的來歷相傳,漢文帝(前179—前157年)為慶祝周勃於正月十五勘平諸呂之亂,每逢此夜,必出宮遊玩,與民同樂,在古代,夜同宵,正月又稱元月,漢文帝就將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這一夜就叫元宵。司馬遷創建《太初曆》,將元宵節列為重大節日。隋、唐、宋以來,更是盛極一時。
  • 春節習俗「正月十五鬧元宵」,你知道嗎?據說元宵節起源是他而起
    春節習俗「正月十五鬧元宵」,你知道嗎?據說元宵節起源是他而起每年春節過後,農曆正月十五這一天,是我國春節年俗中最後一個重要的節令。在元宵節這一天,很多地方都會非常的熱鬧,在以前的時候很多地方都會辦燈盞、猜燈謎等各種活動,但元宵節的來歷你知道嗎?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在古代的時候,人們稱「夜」為「宵」,所以把正月的第一個月圓之夜稱為元宵節。在中國的古俗中,上元節、中元節、下元節合成為三元,2008年6月,元宵節選入中國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 正月十五為何稱為「元宵節」
    圖表:正月十五為何稱為「元宵節」 新華社發 李棟 製圖  新華社天津2月27日電(記者周潤健)3月2日,正月十五,迎來春節之後的第一個重要節日——「元宵節」。那麼,正月十五為何稱為「元宵節」?這個節日為何要吃「元宵」?  天文教育專家、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趙之珩介紹說,元宵節起源於漢代,據說是漢文帝時為「平呂」而設。公元前180年,大臣周勃、陳平掃除了呂氏家族的勢力,擁立漢文帝劉恆登基。因為漢文帝登基的這一天正是正月十五,值得紀念,因此劉恆大赦天下,與民同樂。以後每到這一天的晚上,皇帝都要出宮遊玩,張燈結彩,與民同樂,以示慶賀。
  • 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的由來和傳說 習俗中品味傳統文化
    新華社天津2月9日電(記者周潤健)如果說「臘八」拉開了過年的序幕,那麼,元宵節將為春節畫上圓滿的句號。民俗專家指出,具有2000多年歷史的元宵節堪稱中國人自己的「狂歡節」和「情人節」。  「正月十五鬧元宵」,「正月十五鬧花燈」,一個「鬧」字道出了元宵節的奔放、歡騰、火爆,也道出了元宵節與其他節日的與眾不同之處。
  • 正月十五元宵節,湯圓為何又叫元宵呢?為何會有掛紅燈的習俗呢?
    元宵節為什麼會有吃元宵的習俗?每年在元宵節都是我國很盛大的一個節日,在元宵節有很多的習俗,其中有一些習俗全國全種有所不同,但是國全非常統一的一個習俗就是吃元宵,全國各地都會在元宵節吃元宵,那在吃元宵這個習俗是從何而來的呢?
  • 中國傳統節日-元宵節-農曆正月十五
    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小正月、元夕或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時間為每年農曆正月十五。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根據道教"三元"的說法,正月十五又稱為"上元節"。元宵節習俗自古以來就以熱烈喜慶的觀燈習俗為主。
  • 正月十五,元宵節
    正月十五,元宵節元宵佳節鬧元宵。在這一天,民間的許多地方都會有逛廟會,掛燈籠,吃元宵等習俗。這也讓我回憶起兒時過元宵節時的一些情形……逛廟會元宵節當天,是我們這裡的廟會。記憶中的小時候,一大早我便會早早的起床,準備著去逛今天的廟會。
  • 元宵節的來歷由來 為什么正月十五要過元宵節的原因故事
    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小正月、元夕或燈節,是春節之後的第一個重要節日,是中國亦是漢字文化圈的地區和海外華人的傳統節日之一。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把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正月十五稱為元宵節。》》
  • 正月十五元宵節 的來歷與習俗
    元宵節是全球華人的傳統節日的之一,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稱夜為「宵」,所以把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稱為「元宵節」。仍然歷歷在目;還有四大名著《水滸傳》中的「元夜鬧東京」,由此可見,元宵節自古就是官民共慶的一個傳統佳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