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茶祖原來在這裡 看一片茶葉如何做大文章

2020-12-13 騰訊大浙網

(原標題:江南茶祖原來在這裡 看一片茶葉如何做大文章)

新雨過後,台州天台雷峰鄉漫山遍野的茶葉更加蒼翠欲滴,61歲的金愛妹腰掛竹簍,指尖在茶樹上飛快舞動,一芽一葉輕快地飛入簍中。

清明節臨近,各地進入「明前茶」鮮葉採摘高峰期。「金愛妹」們抓住晴好天氣,搶摘「明前茶」:「『明前金,明後銀』,過了清明,這茶葉可就一天一個價了。」

3月25日,主題為「以花為媒,以愛為由」的天台山第七屆「大愛城」杯春茶梨花節開幕。當天,雷峰鄉梨花似雪,春茶飄香,遊人如織,構成了一幅迷人的田園畫卷。

採摘工緊缺,茶農遭遇「美麗的煩惱」

雷峰鄉有著天台縣的「後花園」之稱,境內風景秀麗,氣候宜人,民風淳樸,是遠近聞名的茶葉之鄉、生態之鄉、文化之鄉,也是首批國家級生態鄉,浙江省十大最美鄉鎮之一。雷峰茶葉集中在海拔500米至1000米的山坡,雲霧繚繞,日照強,春季回溫早,是茶葉優勢產區。全鄉1.6萬人口,1.8萬多畝茶園,號稱「人均一畝茶」,79.9平方公裡總面積裡,沒有一家工廠。

「滋榮冬茹溼常早,澗澤春茶味更真。」曾鞏在《趵突泉》一詩中這樣描述過對春茶的印象。雷峰茶葉貴在早,比全縣其他地方提早半個月採摘,今年2月24日便開始採摘了。祥和村村支書王國先告訴記者:「雷鋒茶葉一直深受各地茶商青睞。每年新茶上市,除了本地,新昌、磐安等地茶商紛紛上門收購,一年中最早也是最好的茶葉每公斤能賣到190元以上,加工後的茶葉價格每公斤達500-600元,眼下茶葉鮮葉價格則每公斤在120元左右。新昌的大佛龍井品牌很響,但他們的茶葉以天台的雷峰、三州、石樑、白鶴產的為精品。」

由於效益好,茶農們每年都在擴大種植規模。種茶戶王技松家種了100畝茶葉,畝產值高的達上萬元,低的在兩三千元左右,畝產值平均在3000-5000元。當地茶園已經成為很多富餘勞動力家門口掙錢的一條新路。熟練工一天能摘6、7斤茶葉,按照每採摘一斤25元計發勞務費,每天可以獲得勞動報酬150-175元。好山好水好空氣已成為當地村民的「金山銀山」,茶業+旅遊讓農民腰包鼓起來。

由於茶農、茶園密集,茶葉產量大,目前出現了普遍的採茶工短缺現象。王技松無奈地說:「村裡人多半外出務工經商,勞力缺,採茶人手根本不夠,也沒地方可以招人。前幾年一個採茶工的工資基本是20元錢一斤鮮茶葉,今年漲到了25元一斤還不一定招得到人。接下去的晚批茶還不知道去哪招人來幫忙呢。」

茶文化旅遊茶葉經濟圈規模初成

祥和村是雷峰鄉的最大產茶村。由於信息閉塞、交通不便,多年來優異的旅遊資源沒有得到有效開發;茶葉也以鮮葉交易為主,處在產業鏈的最底端。

2014年以來,天台自覺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論,依託得天獨厚的自然生態環境,精耕細作的農耕文化,不斷完善茶產業鏈,探索一條具有天台特色融合發展的茶產業發展道路。日前,雷峰鄉政府通過山區經濟轉型項目在祥和張家莊村建設雷峰茶產業文化園正式開園,選址位於互通邊上,且不予高速用地衝突,一個5000畝規模的茶文化旅遊茶葉經濟圈規模初成。

當天上午,茶文化園人聲鼎沸,今年的春茶交易正熱火朝天地開展。園外停了五六十輛車,每個攤位裡都擠滿了人,茶農們帶來了自家產的新茶,茶商們對比著不同茶葉的品質,討價還價聲不絕於耳。一個個忙碌的身影,一袋袋新鮮的茶葉,成為了一道獨特的風景線。「交易額多的時候一天能達上百萬元。」王國先說。

據了解,茶文化產業園和雷峰十裡漂流、900畝標準化產業觀光園極大帶動了當地農業產業發展。2014年6月至今,共吸引遊客10萬餘人次,帶動周邊地區旅遊收入800萬(不包含漂流公司收入),農產品銷售收入增加500萬,茶葉平均每畝增收500元。

茶鄉肇始之地,被稱為「江南茶祖」

正所謂「味為甘露勝醍醐,服之頓覺沉痾蘇」。天台山為神山,茶亦為仙茗。「我們這裡的茶葉品質好,打天台山雲霧茶品牌沒問題。」王國先說。

三國吳赤烏年間,葛玄曾在天台山闢園植茶,近傳江南,遠播日韓,使天台山與東亞海上絲路上多了一條遠跨日本、韓國的茶文化之路。1800年間,葛玄仙茗茶種遠播各地,並逐步形成了天台雲霧茶、羊巖勾青等在內的眾多茶品牌,推動了台州茶文化的迅猛發展。

天台雲霧茶被贊為「佛天雨露、帝苑仙漿」,引得古今無數文人騷客沉醉其中,有著「江南茶祖」的美譽。今天台山歸雲洞下方的小山丘上,一片茶樹依舊蔥鬱,這片已歷1700多年歷史而依舊生機勃勃的茶園正是大名鼎鼎的「葛玄茶圃」。

3月22日,記者從深入實施浙江文化研究工程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台州天台山和合文化被列入浙江文化研究工程,系全省唯一地市級課題。和合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和精髓,茶文化貫穿以「和為貴」的和合文化思想,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清、敬、和、美」是當代茶文化的核心理念。「清」既是茶葉特徵的自然顯現,也與人的基本品質緊密關聯,更是茶與人在「道德」的層面上的和諧統一;「敬」字所指者,乃是人的誠敬、尊敬、敬畏、敬愛之情,亦是體現「天人合一」的理念;「和」字所指,乃是和合、和諧之義,既是茶道,也是人道和社會運行之道;「美」是茶文化當代核心理念追求的最高願景,是天、地、人、茶、水、情在「和合」哲學境界上的共同升華。

為茶企茶商茶人打造全新的茶文化平臺,促進台州茶葉商貿流通,推動茶產業轉型發展,是傳承江南茶祖文化,弘揚和合文化,踐行「一帶一路」國家戰略,助推「和合聖地」、「海上絲路」建設的需要。

抓住機遇,順勢而為,天台茶產業正馬力全開,邁入最好的發展時代。

相關焦點

  • 「江南茶祖」原來在這裡!看一片茶葉如何做大文章
    「金愛妹」們抓住晴好天氣,搶摘「明前茶」:「『明前金,明後銀』,過了清明,這茶葉可就一天一個價了。」3月25日,主題為「以花為媒,以愛為由」的天台山第七屆「大愛城」杯春茶梨花節開幕。當天,雷峰鄉梨花似雪,春茶飄香,遊人如織,構成了一幅迷人的田園畫卷。
  • 長於江南茶祖地台州 「葛玄牌」茶葉你竟沒嘗過?
    今天台山歸雲洞下方的小山丘上,一片茶樹依舊蔥鬱,這片已經歷1700多年歷史而依舊生機勃勃的茶園正是大名鼎鼎的「葛玄茶圃」。三國吳赤烏年間,葛玄曾在此闢園植茶,以茶修道養神,世稱「茶祖」。台州是江南茶祖地,又是和合文化發祥地之一,海上絲路之源頭,應當義不容辭地擔當復興中華茶文化、弘揚和合文化的歷史重任。
  • 江南茶祖 韓日茶源
    華頂歸雲洞前的「葛玄茗圃」不但孕育了我國歷史名茶天台山雲霧茶,還成就了杭州西湖龍井和日本、韓國的茶與茶文化,因此,天台山雲霧茶成為了名符其實的「江南茶祖,韓日茶源」。  西湖茶樹天台來  杭州西湖龍井可謂天下無人不,但又有多少人知道西湖茶樹其實源自天台?
  • 茶聖,茶祖......
    我們現在能喝上一杯甘甜的茶湯,都得感謝「茶祖」做的努力。不同的地區可能信奉不同的茶祖,他們都為茶文化做出了很大的貢獻,排名不分先後。▎神農:以身試百草,發現茶在中國的文化中,習慣把一切與農業相關的事物起源都歸結於神農氏,歸到這裡以後就基本不向上溯源了。
  • 「江南茶祖」天台弘揚茶文化 三地聯動促茶「聯姻」
    「江南茶祖」天台弘揚茶文化 三地聯動促茶「聯姻」   中新網台州4月10日電(記者 邵燕飛)天台山三州第三屆茶文化旅遊節今天在浙江天台三州拉開帷幕,傳統的舞龍、茶道、採茶舞、壽龜獻茶、文化走親、道士巖吹打樂表演等節目訴說著茶歷史,而天台縣三州鄉、磐安縣尖山鎮、新昌縣回山鎮「三地聯動」,以茶為媒、以農促旅、以旅富農的舉動,進一步促進了茶文化「聯姻」。
  • 作為「江南茶祖、韓日茶源」的天台山,盛產的雲霧茶卻是低調內斂
    中國是茶的故鄉,是世界最早發現中國茶樹、利用中國茶葉和栽培中國茶樹的國家。據說早在神農時代便發現並利用茶。宋朝的吳自牧編撰的《夢良錄》便列有俗稱開門七件事的「柴米油鹽醬醋茶」,可見茶在中國古代的重要性。源遠流長的中國茶文化不僅是飲用的藝術,還包含深厚的精神文化。
  • 西湖龍井出天台 「江南茶祖」吹響進軍國際市場號角
    天台雲霧茶不但是「江南茶祖」,而且也是韓國、日本等國家的茶源。4月17日,隆重開幕的第十九屆國際茶文化節讓有著傳奇色彩的浙江天台山雲霧茶走向了更加廣闊的國際舞臺。  據浙江省天台縣委副書記楊勝傑介紹,天台的茶文化源遠流長,茶產業蓬勃發展,茶旅遊欣欣向榮,目前已擁有三塊國家級金字招牌。  他說,天台是「中國茶文化之鄉」。
  • 株洲紅茶:茶祖故裡紅茶飄香
    紅網時刻9月12日訊(記者 宋沛珊)茶源始於三湘,茶祖在株洲。9月12日,2020第十二屆湖南茶業博覽會暨株洲·茶祖三湘紅公用品牌推介會在長沙舉行。小茶葉更是大產業。近年來,株洲市搶抓機遇,發揮優勢,挖掘茶祖文化,打造茶祖品牌,著力建設湖南紅茶核心區,做大做強茶葉產業,讓株洲紅茶成為一張含金量高的地方名片。
  • 浙江的江南茶祖,不僅成就了西湖龍井,而且還是江南茶文化源頭
    唐代茶聖陸羽的茶經在歷史上吹響了中華茶文化的號角,從此茶的精神滲透了宮廷和社會,深入中國的詩詞、繪畫、書法、宗教、醫學。幾千年來中國不但積累了大量關於茶葉種植、生產的物質文化 、更積累了豐富的有關茶的精神文化,這就是中國特有的茶文化,屬於文化學範疇。而天台山是我國自古以來就最為著名的產茶區之一,在中國茶葉、茶文化的發展史上,寫有濃重的一筆。
  • 浙江有個小村,一年200天在雲霧裡,出產的雲霧茶被譽為江南茶祖
    浙江天台素以「佛宗道源、山水神秀」享譽海內外,天台的自然景觀得天獨厚,有畫不盡的奇石、幽洞、飛瀑、清泉,有說不完的古木、名花、珍禽、異獸,這裡秀美的山水令無數文人墨客為之傾倒並留下千古佳句。當然,天台擁有的絕不僅僅於此,天台還是中國名茶之鄉,被譽為是「江南茶祖、韓日茶源」。
  • 神奇的樹葉——大葉種茶的起源,原來就在這裡
    炒茶、制茶,上好的普洱茶究竟如何製作?鬥茶、賽茶,什麼樣的茶才算得上是極品?馬店大廚為何上演油鍋爆炒石頭?花生、稀豆粉你以為只是簡單的食材?看普洱人民教你吃出絕世美味!聞名雲南的思茅二中雞腳究竟出自哪家?「空山」之中默默篆刻的版畫大師又是哪位?什麼樣的版畫引得主持人連連稱奇?
  • 千年國飲 始於茶陵——寫在第十五屆茶文化研討會暨首屆茶祖文化節...
    這裡有三個史實:一是古代茶陵曾經屬於長沙國管轄,二是歷史上炎陵縣也是茶陵郡的管轄範圍,三是炎帝陵在「茶鄉」。於是,到南宋時,朝廷已經專門派官員祭祀炎帝陵,等於是官方認可了炎帝在茶陵的事實。而明代到清代,對炎帝陵的修葺更是多達12次。 時至今日,炎帝陵更是成為世界華人尋根問祖的聖地。這也相當於說,茶祖在茶陵發現茶葉的歷史也被公認。
  • 改變世界茶葉歷史的雲頭大山古茶籽化石
    在博物館前面或者後山上還要塑造一尊特別巨大宏偉的古茶籽化石佛像,以栩栩如生的形象展現茶葉的神、茶葉的根、茶葉的祖,吸引茶葉人來這裡燒高香、敬茶神、拜茶佛。因為古茶籽化石形如大佛,它本身也是茶葉的根、茶葉的魂、茶葉的祖、茶葉的神、茶葉的佛,不到這裡,怎知茶史?不到這裡,焉知茶文化?不到這裡,怎能進行茶研發,不到這裡,又如何悟透人生?
  • 蒙頂山茶祖吳理真
    蒙頂山茶最早究竟是何年代開始種植馴化,至今尚未有確切記載。但從現存世界上關於茶葉最早記載的王褒《童約》和吳理真在蒙山種植茶樹的傳說,可以證明,早在兩千多年前的西漢時期,蒙山茶祖吳理真就已在蒙頂山馴化栽種野生茶樹,開始了人工種茶的歷史。    吳理真是西漢時代四川雅安名山人,住蒙頂山麓。他是當時道家學派重要人物,號甘露道人,在蒙頂山主持各道觀。
  • 株洲市茶陵縣召開茶祖文化產業園項目推進會
    紅網時刻株洲3月23日訊(通訊員 周秀琴 劉飄飄)3月20日下午,株洲市茶陵縣茶祖文化產業園項目推進會召開,縣委書記彭新軍,縣委副書記、縣長江小忠,縣委副書記謝志軍等參加。會議聽取了茶祖文化產業園有關工作情況匯報,並就項目推進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進行了分析和討論。
  • 憶江南茶葉稀土超標 如何正確選購茶葉?
    在不合格名單上,杭州憶江南茶葉有限公司生產的清香鐵觀音、福建好日子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鐵觀音赫然在列。  據悉,稀土元素並非人體所必需的物質,它有一定的毒性,稀土中可能含有輻照性質的元素和重金屬成分。茶葉中稀土的來源主要有兩個:一是土壤中本身含有,之後被植物吸收的。二是種植過程中施用肥料帶入。
  • 【看赤壁如何推動茶產業高質量發展】一片茶葉能長多好?
    近年來,赤壁市堅持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久久為功,不斷推動茶產業高質量發展。本報今起推出系列報導《看赤壁如何推動茶產業高質量發展》,敬請關注。基地形成規模赤壁,青磚茶的發源地,萬裡茶道源頭,始於秦漢,盛與唐宋,興於明清,趙李橋鎮羊樓洞明清古街就是歷史的見證。時空跨域千年,如今赤壁茶產業發展怎麼樣?
  • 首屆茶祖文化節本周日在茶陵開幕
    第十五屆茶文化研討會暨首屆茶祖文化節,是經湖南省人民政府認真研究,湖南省文化和旅遊廳同意舉行的一次茶界盛會,由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湖南省農業農村廳、株洲市人民政府主辦,茶陵縣人民政府、株洲市農業委員會、茶祖印象茶業有限公司承辦,具體活動時間為11月18日至20日,為期3天,主要活動地點在茶陵中華茶祖文化園。本次活動的主題為「茶祖流芳,茶惠天下——茶讓生活更美好」。
  • 我在太平有畝茶丨一片茶葉承載的致富夢想
    湘西黃金茶生長於神奇秀逸的武陵山脈,這裡深山幽谷、雲霧繚繞,出產的湘西黃金茶,條細勻緊,翠綠稍彎,外披毫毛。衝泡後,香氣高揚,湯色明亮。啜上一口,芳香襲人,醇和綿厚,回味悠長。然而,說起湘西的好茶,很多人第一時間想起的卻是古丈毛尖,對於湘西黃金茶所知甚少。
  • 我在太平有畝茶丨一片茶葉裡的柔情世界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讓一片葉子富一方百姓湘西黃金茶便是這方山水最好的回應吉首市先後獲得「全國重點產茶縣」「湖南省十強生態產茶縣」「中國黃金茶之鄉」「中國茶葉百強縣」等榮譽。不能當飯吃的茶葉,讓鄉親們吃飽了飯。漫山的茶香,帶著鄉親們脫了貧、致了富。綠水青山,真的變成了金山銀山。湘西黃金茶,帶著鄉親們淳樸的致富夢,飛出了大山,衝向了全國。圖為青幹村的鄉親們領到了「年終獎」,幸福滿滿,喜笑顏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