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打造百億茶業,挖掘千年茶史,重振萬裡茶道,造福億萬民眾。近年來,赤壁市堅持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久久為功,不斷推動茶產業高質量發展。本報今起推出系列報導《看赤壁如何推動茶產業高質量發展》,敬請關注。
基地形成規模
赤壁,青磚茶的發源地,萬裡茶道源頭,始於秦漢,盛與唐宋,興於明清,趙李橋鎮羊樓洞明清古街就是歷史的見證。時空跨域千年,如今赤壁茶產業發展怎麼樣?
11月15日,走進赤壁市萬畝茶園·俄羅斯方塊小鎮,連綿不斷的茶山,一眼望不到盡頭。蜿蜒曲折的紅色騎行車道,錯落有致的道路,恰到好處的點綴在茶園之中,遊客騎行在有山、有水、有景致的路上,心曠神怡。神怡殆倦,遊客們又來到茶文化俄羅斯風情主題公園、茶景觀電子競技主題樂園,享受異域風情和電子競技的樂趣。
「這樣的鏡頭幾乎每天都有。」萬畝茶園·俄羅斯方塊小鎮負責人告訴記者,自2018年,卓爾文旅集團投資5.4億元,依託4000多畝茶山打造萬畝茶園,激活了傳統茶園的旅遊屬性。2019年旅遊旺季,赤壁茶旅遊日均接待遊客超過5000人次,「羊樓洞萬裡茶道尋源」被國家有關部門評定為「十大茶旅精品線路」。
距離萬畝茶園不到兩公裡,是種植大戶王清平的900餘畝有機茶基地。當天,赤壁市農業農村局高級農藝師雷該翔又來到基地進行技術指導。王清平笑稱:「這些年,農業農村局對我們盯得很緊,全程提供技術支持,生怕我們走歪路。」
雷該翔介紹,赤壁市老茶園均為上世紀70年代前的老品種,這也是茶葉品質不高、含氟量超高的主要因素。對此,赤壁市大力推廣栽培「中茶108」「 鄂茶1號」等良種茶葉,推行綠色生產技術集成打造優質茶源。
什麼是綠色生產技術集成?「施肥,用有機肥替代化肥;打藥,用生物農藥替代化學農藥;採割,一年收割5次嫩枝葉,將茶葉的生產周期縮短到45天內;初制,採取清潔連續化加工,減少二次汙染。」王清平說,綠色生產集成技術使茶葉含氟量遠低於國家標準。
靠著茶葉品種、茶種植技術升級,王清平從小打小鬧發展到成立清茗茶葉有限公司,去年產值達400餘萬元,收購茶農原料加工產值300餘萬元,年生產產值超過700萬元。
據介紹,目前赤壁市擁有優質青磚茶基地16.2萬畝,14個鄉鎮都新建了茶葉基地,新茶園面積已超過老茶園,綠色生產技術集成實現了全覆蓋。
產業形成支柱
趙李橋茶廠是赤壁的老牌茶企,中華老字號企業,更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趙李橋磚茶製作技藝)傳承單位。
走進趙李橋磚茶製作技藝的傳習所,所內保存和復原了一批製作磚茶的工具,數名員工在這裡了解磚茶歷史、學習技藝。
走進新投產的磚茶製作生產車間,只見磚茶生產車間內機器轟鳴,經過發酵、翻茶、除塵、稱重、壓制等工序後,一塊塊青磚茶壓製成形。「這是我們研發近兩年,建成的自動化生產線,員工從28名精簡到6名,能夠穩定有效進行市場供給。」趙李橋茶廠負責人金莉說。
有效供給,是因為趙李橋茶廠作為國家定點邊銷茶原料儲備單位,承擔著維護邊疆穩定的重擔。在內蒙,有「寧可三日無糧,不可一日無茶」一說。近年來,趙李橋茶廠一手抓黑茶製作技藝傳承,一手抓新產品創新研發,其「臉譜七泡茶」等易攜帶、方便衝泡的新茶品,深受邊民青睞。2019年,趙李橋茶廠銷售磚茶6600噸,產值達1.57億元。
距離趙李橋茶廠10多公裡,坐落著一家集茶葉種植、生產、加工、銷售、科研、茶生態旅遊、電商網際網路+茶文化傳播於一體的現代集團企業——羊樓洞茶業股份有限公司。
該公司斥資10億元打造的羊樓洞茶文化生態產業園,令記者對茶葉標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茶源標準化:5萬畝茶葉基地,按每畝25片黃板,每30畝一盞殺蟲燈,每年使用1至2次生物農藥進行生物防控,使得每年出產的7.5萬噸鮮葉達到了歐盟標準。
倉儲標準化:磚茶原料不落地,由三名固定員工穿著防塵服通過電動車運輸原料,將原料置於松木板上渥堆發酵。
生產標準化:由湖南農業大學、鹹寧磚茶產業技術研究院、湖北生態工程職業技術學院提供智力支持,投入7000萬元建成全新生產線,使磚茶生產的18道工序均實現了自動化。
「我們產業園實現了茶園即公園,茶區即景區,茶市即超市。」該公司總經理陳波說,在羊樓洞茶文化生態產業園不僅能看茶旅美景,品青磚香茗,還能讀洞茶歷史,賞千年傳承。
赤壁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孫永平介紹,目前赤壁已形成了以省級現代農業(磚茶)產業化示範園區和省級磚茶科技示範園為基礎的赤壁磚茶產業集群,沿107國道南段區內的磚茶加工上下遊共35家企業,該集群青(米)磚茶年加工能力4.5萬噸。
品牌形成效應
赤壁磚茶如今有多叫好?一組故事可見一斑。
2018年7月12日,在外交部藍色大廳,來自赤壁的一杯茶,驚豔了全世界。在外交部湖北全球推介活動的文化遺產展區展臺上,趙李橋茶廠不同時期的4塊磚茶及模板一字排開,這些磚茶的生產年份從1910年到1981年不等,見證了趙李橋茶廠的磚茶生產和貿易歷史,吸引了來自各國外交大使們的注意,喝過此茶都會發出「這茶真好喝!」「Amazing!」的讚嘆!
2019年10月29日,2019「一帶一路」國際茶產業發展論壇暨第五屆中國茶業大會在赤壁市開幕。赤壁市獲授「萬裡茶道第一磚茶——赤壁青磚茶」。在赤壁青磚茶專場推介會現場,趙李橋茶廠斬獲3000萬訂單。
2020年8月17日,赤壁青磚茶專場推介會在內蒙古呼和浩特舉行,羊樓洞茶業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仁志感嘆「這完全超出了我們的預期,早知道多帶點貨。」這是劉仁志初次抱團徵戰北疆與俄羅斯、蒙古茶葉消費市場,他準備了3萬多元的磚茶展銷,沒想到第二天就搶售一空。
兩個月後,中華茶人聯誼會副秘書長、內蒙古草原茶路協會會長烏蘭娜帶領內蒙古茶商集團來赤壁考察。烏蘭娜說,青磚茶外形磚面光滑、色澤青褐,內質香氣純正、滋味醇,能分解脂肪,又消除燥熱,深受高寒地區居民歡迎。協會將繼續推動青磚茶的貿易發展,讓赤壁青磚茶在世界市場上打響品牌。
品牌叫好的背後是,赤壁市制定了《赤壁市「赤壁青磚茶」公共商標使用管理辦法》,公共品牌產品涵蓋了赤壁茶業95%的磚茶產品。
赤壁市連續五年成功舉辦「中國有機農產品展覽交易會暨中國·赤壁青(米)磚茶交易會」,助推赤壁磚茶走進國際市場。
羊樓洞茶業等幾家龍頭茶企率先在國內各大城市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開設了100餘個赤壁磚茶產品體驗窗口。
如今,「赤壁青磚茶」「赤壁米磚茶」被國家工商總局批准為區域公共品牌;赤壁青磚茶被評為中國馳名商標;羊樓洞青(米)磚茶獲批國家質檢總局地理標誌保護產品認證;在2017年中國茶葉區域公用品牌價值評估中,「赤壁青磚茶」公共品牌被評為「最具品牌資源的三大品牌」之一。
2020年12月10至11日,2020「一帶一路」赤壁青磚茶產業發展大會將在赤壁召開,品赤壁青磚茶,遊古鎮羊樓洞,以國家級茶產業協會為橋梁,主推該市打造百億茶業、挖掘千年茶史、重振萬裡茶道、造福億萬群眾。
(鹹寧日報全媒體記者 祝寶成 甘青 特約記者 童金健 通訊員 但唐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