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五月五,過端午

2020-12-09 大正幼兒園設計

2020年6月25日,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

端午節是我國夏季最重要的民間傳統節日。「端午」一詞最早出於西晉名臣周處的《風土記》:「仲夏端午謂五月五日也,俗重此日也,與夏至同。」

每當到了端午節,天氣炎熱、暑氣盛行,毒蟲開始活躍,為此古人在這段期間懸艾葉、掛菖蒲、佩香包、吃粽子、系五色絲為了驅毒闢邪,祈求健康、平安。而這些也隨著時間的流逝保留了下來,成了端午時節的傳統習俗。藉此佳節,大正幼兒園設計祝大家端午安康。

相關焦點

  • 農曆五月五,一起過端午
    端午節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五月節、五日節.在春秋之前端午節是祛病防疫的節日,後因愛國詩人屈原在此日殉國明志而演變成人民祭奠屈原以及緬懷華夏民族高潔情懷的節日,沿襲至今,屈原之名流芳百世,愛國精神也傳播至華夏各地。
  • 五月五 過端午
    又是一年粽子飄香明天就到端午節了它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五月五過端午 端午節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民間的四大傳統節日。以後,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粽子的風俗。以此來紀念忠肝義膽、滿腹才情,敢於以身殉國的愛國主義戰士屈原。傳說二:紀念伍子胥 傳說伍子胥本為忠良,後為國而死,蘇州端午紀念伍子胥作為中國端午習俗之一,已經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 端午節: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稱端午節為「重五節,重午節」!
    端午節,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據《荊楚歲時記》記載,因仲夏登高,順陽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個午日正是登高順陽好天氣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稱為「端陽節」。此外端午節還稱「午日節、五月節、龍舟節、浴蘭節」等。端午節是流行於中國以及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
  • 2020年6月25日 今天是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
    2020年6月25日 今天是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時間:2020-06-25 10:45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020年6月25日 今天是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 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端午節是中國四大傳統節日(春節、清明節、端午節和中秋節)之一。
  • 【端午】五月五,粽飄香,話端午
    6、龍的節日說      這種說法來自聞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歷史教育》。他認為,端午節本為古代南方以龍為圖騰物的吳越民族舉行圖騰祭的節日,距今至少有四五千年的歷史。在農曆五月初五,他們要舉行盛大的圖騰祭,將各種食物裝在竹筒中,或裹在樹葉裡,一邊投進水裡獻與圖騰神吃,一邊自己吃,表示神與龍是一家人,吃同樣的食物。同時,還在水面上划龍舟競渡,以遊戲的方式娛神、媚神,希冀由此獲得圖騰神的青睞,讓神保佑龍子龍孫們歲歲平安。由此,便形成了最初的端午節。
  • 農曆五月|端午節
    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五月又稱「午月」,「端」則有「開端」、「初」之意。
  • 五月五,過端午,賽龍舟,吃粽子,端午節的傳統習俗你知道多少?
    隨著兩個「四月」的結束,我們迎來了一年一度的端午佳節。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龍舟節、重午節、龍節、正陽節、天中節等,端午節這一天是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但它在陽曆中的日期卻非常不固定。導致這種變化的原因就是「閏月」。
  • 古人為何稱農曆五月為「惡月」?原來端午在古人眼裡是個「惡日」
    端午節這天,人們吃粽子,食蒜,喝雄黃酒,手臂系五色線,門上插艾草……人們為什麼要這麼做呢?這也是為了紀念屈原嗎?當然不是,要理解上面的習俗,只需明白下面一點:在古人眼裡,農曆五月是一個不太好的月份,古人認為五月容易發生瘟疫和災禍,而五月五日,即端午這天尤其危險。
  • 今天農曆五月初五 端午節
    今天,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民諺雲端午節,天氣熱五毒醒,不安寧在這裡,願大家端午安康端午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在我國已經存在了上千年西晉《風土記》說「仲夏端午。端者,初也。」這是「端午」一詞最早的出處大家更熟悉的節日源頭是為了紀念楚國名士屈原相傳屈原於五月五日投汨羅江而死百姓紛紛到江邊憑弔,流傳至今端午節還與東漢孝女曹娥有關傳說曹娥見父親溺水遇難也在五月五日投江後人便在每年此時紀念她據聞一多等專家的考證
  • 有夢花居——五月五,端午香 你,了解端午嗎?
    端午節為每年農曆的五月初五,始於中國春秋戰國時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 2006年5月,國務院將其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9年9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審議並批准中國端午節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成為中國首個入選世界非遺的節日。
  • 端午節農曆是幾月幾日 2018年端午節農曆時間是哪一天
    端午節農曆是幾月幾日  端午節農曆時間是每年的5月初五  端午從字面上還有「端五」、「重五」、「重午」等名稱。「端」古漢語有開頭、初始的意思,稱「端五」也就如稱「初五」。《風土記》裡說:「仲夏端午。端者,初也。」每月有三個五日,頭一個五日就是「端五」。
  • 漵浦人為什麼端午節只過農曆5月15?
    人人都知道端午節是農曆五月初五,而我們湘西漵浦卻以農曆五月初五為小端午,五月十五為大端午。《漵浦縣誌》上記載有這樣一段話:「端午做角黍、飲蒲酒、簪艾葉、插朱符,為競渡之戲,而俗以初五為小端午,望日為大端午。」
  • 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 詳解端午節的來歷(圖)
    端午節是我國漢族人民的傳統節日,為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動逐漸演變為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蒿草、艾葉,喝雄黃酒等。據說,吃粽子和賽龍舟,是為了紀念屈原,所以解放後曾把端午節定名為「詩人節」,以紀念屈原。至於掛菖蒲、艾葉,薰蒼朮、白芷,喝雄黃酒,則據說是為了避邪。
  • 五月五,過端午
    端者,初也「五月初五」是端午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夏五、重五等有一種情,是一片彎彎月光,黑暗穹蒼,心甘情願織成網;家,一個無法替代的地方,一個無法割捨的地方,即使再苦再累,端午也要回家團圓。端午的味道,是想念的味道既然選擇了遠方陌生的風景,就不得不捨去故鄉的那一縷熟悉。
  • 端午節放假3天:今年農曆兩五月 端午節只有1個
    [提要] 由於今年農曆閏5月,所以出現兩個端午節。根據國務院辦公廳已經公布的「端午節」放假規定,放假時間為5月28日至30日,共3天。其中,5月28日為法定節假日,5月30日照常公休,5月31日公休日調至5月29日。5月31日星期日上班。從放假角度來說,「端午節」實際上只能過一次。
  • 五月五,慶端午
    文化 • 修身 • 勵志傳承國學 弘揚文化 修煉心性 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傳統節日端,初始的意思;五月,在農曆中又稱午月。因此,「端午」意為五月的初始。而五月正值夏季,不僅蚊蟲毒蛇出沒,而且疾病流行,這在古人看來是很大的威脅,因此有採摘艾葉、菖蒲以懸掛、佩戴或沐浴的種種風俗,來驅疫避邪。因此,從這個意義上看,端午節具有保健養生的作用。但這僅是其中的一個層面。 端午節的價值還在於中國傳統價值觀的弘揚。提到端午節的起源,民間往往將其與古代名人相聯繫。
  • 農曆「端午」的習俗傳承與開運法 (之一)
    依據民俗,農曆五月初五就為端午節。端的本義,為事物的一頭;或者開頭。比如:開端、初端、末端、高端、低端等等;午,則是指農曆中的五(午)月。
  • 「五月五,過端午」高速公安局松原分局自駕遊出行兩公布一提示
    「五月五,過端午」高速公安局松原分局自駕遊出行兩公布一提示 2018-06-12 20:56 來源: 東方網 端午節,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
  • 菖蒲青青過端午
    農曆五月五,回家過端午。
  • 農曆五月初五 迎端午 齊歡慶 品民俗
    端午節前後,各地都有不少傳統習俗,比如說:包粽子、划龍舟、掛艾草、戴香囊等等。近日,全國各地就通過多種多樣的方式歡度端午佳節。在山東青島即墨區騰馬社區,居民們捋粽葉、舀糯米、塞紅棗,歡聲笑語間,沒一會的功夫,居民們就包了近200隻粽子。這些香甜的粽子,也成為了社區裡的愛心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