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五月又稱「午月」,「端」則有「開端」、「初」之意。
龍舟競渡,包粽子,掛浦艾,飲雄黃酒,佩香包是提到端午節腦海首先想到的詞彙。
龍舟競渡 由古代祭祀儀式演變而來的民俗競技活動。從龍舟下水到開始到比賽前,有迎龍頭、點睛,請水神、接龍船、祭江這些儀式,賽後還有謝江,如此可以看出其隆重。
掛浦艾 灑掃庭院,懸一束菖蒲和艾草於大門旁或屋簷下。講究的還會加上榕樹枝葉、蒜頭、山丹、榴花,與浦艾並稱「天中五端」。
香包 將各色綢布製成囊狀,裡面放置香料後用針線縫合,再串以布繩,系掛於頸間。一呼一吸,調和心情與心境。漢《禮記》記載佩掛香包,可使人醒腦、神清氣爽。
棕子 始於春秋時期「角黍」,初為牛角狀,到東漢末年開始出現四角錐形棕。在晉朝正式成為端午節主食。食粽子配飲熟普,軟糯米香,醇滑茶香,棕葉清香,鹹鮮肉香或是甜膩糖香,這些氣味融合豐富起來,留於口腔,滑入喉間。粽子美味,多吃卻易加重腸胃負擔,許多人都有這樣的經歷,吃粽子後肚子很容易有飽脹感。這時候,一泡熟普,解膩又促消化。
2014相宜定製熟普,精選2012年勐海發酵喬木金芽為原料,手工石磨壓制,餅型圓潤飽滿,金毫凸顯,湯色紅潤,口感醇厚。(戳下圖即可購買)
6月25日,帶上家人來草堂制香包、品藏香、食粽子,過個儀式感滿滿的端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