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五月|端午節

2021-02-06 相宜茶書院


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五月又稱「午月」,「端」則有「開端」、「初」之意。



龍舟競渡,包粽子,掛浦艾,飲雄黃酒,佩香包是提到端午節腦海首先想到的詞彙。


龍舟競渡  由古代祭祀儀式演變而來的民俗競技活動。從龍舟下水到開始到比賽前,有迎龍頭、點睛,請水神、接龍船、祭江這些儀式,賽後還有謝江,如此可以看出其隆重。


掛浦艾  灑掃庭院,懸一束菖蒲和艾草於大門旁或屋簷下。講究的還會加上榕樹枝葉、蒜頭、山丹、榴花,與浦艾並稱「天中五端」。



香包  將各色綢布製成囊狀,裡面放置香料後用針線縫合,再串以布繩,系掛於頸間。一呼一吸,調和心情與心境。漢《禮記》記載佩掛香包,可使人醒腦、神清氣爽。



棕子 始於春秋時期「角黍」,初為牛角狀,到東漢末年開始出現四角錐形棕。在晉朝正式成為端午節主食。食粽子配飲熟普,軟糯米香,醇滑茶香,棕葉清香,鹹鮮肉香或是甜膩糖香,這些氣味融合豐富起來,留於口腔,滑入喉間。粽子美味,多吃卻易加重腸胃負擔,許多人都有這樣的經歷,吃粽子後肚子很容易有飽脹感。這時候,一泡熟普,解膩又促消化。


2014相宜定製熟普,精選2012年勐海發酵喬木金芽為原料,手工石磨壓制,餅型圓潤飽滿,金毫凸顯,湯色紅潤,口感醇厚。(戳下圖即可購買)



6月25日,帶上家人來草堂制香包、品藏香、食粽子,過個儀式感滿滿的端午吧。



相關焦點

  • 今天農曆五月初五 端午節
    今天,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民諺雲端午節,天氣熱五毒醒,不安寧在這裡,願大家端午安康端午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在我國已經存在了上千年西晉《風土記》說「仲夏端午。端者,初也。」這是「端午」一詞最早的出處大家更熟悉的節日源頭是為了紀念楚國名士屈原相傳屈原於五月五日投汨羅江而死百姓紛紛到江邊憑弔,流傳至今端午節還與東漢孝女曹娥有關傳說曹娥見父親溺水遇難也在五月五日投江後人便在每年此時紀念她據聞一多等專家的考證
  • 2020年6月25日 今天是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
    2020年6月25日 今天是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時間:2020-06-25 10:45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020年6月25日 今天是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 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端午節是中國四大傳統節日(春節、清明節、端午節和中秋節)之一。
  • 端午節: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稱端午節為「重五節,重午節」!
    端午節,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據《荊楚歲時記》記載,因仲夏登高,順陽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個午日正是登高順陽好天氣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稱為「端陽節」。此外端午節還稱「午日節、五月節、龍舟節、浴蘭節」等。端午節是流行於中國以及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
  • 端午節放假3天:今年農曆兩五月 端午節只有1個
    [提要] 由於今年農曆閏5月,所以出現兩個端午節。根據國務院辦公廳已經公布的「端午節」放假規定,放假時間為5月28日至30日,共3天。其中,5月28日為法定節假日,5月30日照常公休,5月31日公休日調至5月29日。5月31日星期日上班。從放假角度來說,「端午節」實際上只能過一次。
  • 端午節農曆是幾月幾日 2018年端午節農曆時間是哪一天
    端午節農曆是幾月幾日  端午節農曆時間是每年的5月初五  端午從字面上還有「端五」、「重五」、「重午」等名稱。「端」古漢語有開頭、初始的意思,稱「端五」也就如稱「初五」。《風土記》裡說:「仲夏端午。端者,初也。」每月有三個五日,頭一個五日就是「端五」。
  • 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 詳解端午節的來歷(圖)
    端午節是我國漢族人民的傳統節日,為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動逐漸演變為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蒿草、艾葉,喝雄黃酒等。據說,吃粽子和賽龍舟,是為了紀念屈原,所以解放後曾把端午節定名為「詩人節」,以紀念屈原。至於掛菖蒲、艾葉,薰蒼朮、白芷,喝雄黃酒,則據說是為了避邪。
  • 漵浦人為什麼端午節只過農曆5月15?
    人人都知道端午節是農曆五月初五,而我們湘西漵浦卻以農曆五月初五為小端午,五月十五為大端午。《漵浦縣誌》上記載有這樣一段話:「端午做角黍、飲蒲酒、簪艾葉、插朱符,為競渡之戲,而俗以初五為小端午,望日為大端午。」
  • 農曆五月五,過端午
    2020年6月25日,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端午節是我國夏季最重要的民間傳統節日。「端午」一詞最早出於西晉名臣周處的《風土記》:「仲夏端午謂五月五日也,俗重此日也,與夏至同。」而這些也隨著時間的流逝保留了下來,成了端午時節的傳統習俗。藉此佳節,大正幼兒園設計祝大家端午安康。
  • 農曆五月五,一起過端午
    端午節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五月節、五日節.在春秋之前端午節是祛病防疫的節日,後因愛國詩人屈原在此日殉國明志而演變成人民祭奠屈原以及緬懷華夏民族高潔情懷的節日,沿襲至今,屈原之名流芳百世,愛國精神也傳播至華夏各地。
  • 古人為何稱農曆五月為「惡月」?原來端午在古人眼裡是個「惡日」
    端午節這天,人們吃粽子,食蒜,喝雄黃酒,手臂系五色線,門上插艾草……人們為什麼要這麼做呢?這也是為了紀念屈原嗎?當然不是,要理解上面的習俗,只需明白下面一點:在古人眼裡,農曆五月是一個不太好的月份,古人認為五月容易發生瘟疫和災禍,而五月五日,即端午這天尤其危險。
  • 五月初五話端午,這些端午節習俗,你知道多少?
    五月初五話端午,這些端午節習俗,你知道多少?>每年農曆五月初五為端午節,又稱端陽節、五月節、五日節,是中國傳統節日。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喝雄黃酒已成為國人普遍行為。端午習俗知多少賽龍舟 龍舟競渡又稱賽龍舟、划龍船、龍船賽會等,是中國歷史上一種具有濃鬱的漢族民俗文化色彩的群眾性娛樂活動,同時也是一種有利於增強人民體質,培養勇往直前、堅毅果敢精神的體育運動。 除了比賽速度外,划龍舟還有其他一些活動。
  • 「網絡中國節·端午」靜海區圖書館「五月榴花照眼明」端午節詩詞展
    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端午」的意思是農曆五月的第一個五日,即「五月初五」。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龍舟節、重午節、龍節、天中節等等,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有關端午節的民間風俗,歷史上的記載很多。
  • 農曆五月初五 迎端午 齊歡慶 品民俗
    端午節前後,各地都有不少傳統習俗,比如說:包粽子、划龍舟、掛艾草、戴香囊等等。近日,全國各地就通過多種多樣的方式歡度端午佳節。在山東青島即墨區騰馬社區,居民們捋粽葉、舀糯米、塞紅棗,歡聲笑語間,沒一會的功夫,居民們就包了近200隻粽子。這些香甜的粽子,也成為了社區裡的愛心粽。
  • 五月初五話端午,最全的端午節習俗,很珍貴!值得收藏~
    今天是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祝所有朋友身體健康,幸福美滿!
  • 端午節又稱什麼節 端午節又叫什麼
    端午節又稱什麼節  端午節又稱為龍舟節、重午節、端陽節、端五節、重五節、當五汛、天中節、夏節、艾節、五月節、菖蒲節、天醫節、草藥節、浴蘭節。  以及女兒節、午日節、地臘節、正陽節、龍日節、粽子節、五黃節、詩人節、屈原日、躲午節、解粽節、端禮節、五月初五、五月當午等。  端午節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祭龍演變而來。節期在農曆五月初五,本是南方吳越先民創立用於拜祭龍祖的節日。
  • 2018端午節放假幾天?今年端午節放假休假時間幾號開始
    2018端午節放假幾天  2018年端午節放假時間為5月16日、17日、18日3天。今年端午節放假休假時間幾號開始  今年的端午節放假從5月16日星期六開始  》》端午節農曆是幾月幾日  》》端午節放假通知模板範文
  • 五月為什麼又叫毒月?與端午節有什麼關係?
    圖片來源於網絡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它是中華民族古老的傳統節日之一。過端午節,是中國人二千多年來的傳統習慣,由於地域廣大,民族眾多,加上許多故事傳說,於是不僅產生了眾多相異的節名,而且各地也有著不盡相同的習俗。其內容主要有:懸掛菖蒲、艾草,佩香囊,賽龍舟,,飲用雄黃酒、吃粽子等,端午節至今流傳中國各地及鄰近諸國。有些活動,如賽龍舟等,已得到新的發展,突破了時間、地域界線,成為了國際性的體育賽事。
  • 五月初五話端午,端午節習俗,你知道多少~
    在浙江,還有端午節來源於勾踐操練水軍之說。而龍舟競渡活動,被認為是為了紀念越王勾踐操練水師、打敗吳國的歷史。。。前496年即位,曾敗於吳國,被迫投降,在吳國過了3年忍辱含垢的生活,騙得了吳王夫差的信任,被放回越國。臥薪嘗膽,重用範蠡、文種,使越之國力漸漸恢復起來。於當年五月初五成立水師,開始操練。前482年,吳王夫差為參加黃池之會,盡率精銳而出,僅使太子和老弱守國。
  • 端午節潮汕又稱五月節,帶你看看有什麼民俗活動嗎
    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便是端午節,故潮州民間又稱其為「五月節」。那麼,你知道端午節這一天,潮州民間有什麼民俗活動嗎?今天,咱就一起來了解咱潮州的端午節習俗,看看你都知道多少?五月節的潮汕人民在做什麼?除了眾人皆知的賽龍舟、吃粽子,還有哪些頗具潮汕特色的民俗?
  • 端午已到為何農村會有大端午和小端午的說法?端午節有何習俗?
    說到端午節的日期,人們都會脫口而出五月初五,其實在農村還有大端午和小端午的說法,那麼分別是哪一天呢?     原標題:端午已到為何農村會有大端午和小端午的說法?端午節有何習俗?      雖然今年有兩個閏四月,但是端午節還是說著說著就到了,端午節是我國最傳統的節日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