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預計的衝頂時間整整晚了6天,北京時間28日凌晨1時57分、南極時間27日14時57分,包括大連人魯曉華在內的中國南極探險隊成功登頂南極最高點——海拔4897米的文森峰。在此之前,由於天氣空前惡劣,探險隊在2700米的一號營地苦等了一周,才在當地時間26日強行攀升至3700米的二號營地。他們取消了原計劃中的調整時間,直接向峰頂進發……「太累了!」28日早上7時半記者接到大連人魯曉華的電話時,他用這3個字來形容登頂的感受。
攀升二號營地過程很「崩潰」
按照原計劃,一行人於南極時間17日開始攀登文森峰,18日到達海拔2700餘米的一號營地。「我們原本計劃在19日攀升到3700米的二號營地,沒想到當天便開始颳起暴風雪。」惡劣的天氣持續了一周,探險隊員與嚮導便在一號營地裡苦熬了一周。「風很大,夜裡幾乎要將帳篷吹走了,苦等對體能的消耗特別大。」魯曉華告訴記者,當地時間26日,大家決定不再等待,不管天氣如何都要強行向二號營地攀升。
還別說,老天開眼,他們動身時,天氣開始轉好。探險隊花了5小時20分鐘,抵達3700多米的二號營地。「這段路坡度特別陡,很多地方幾乎是直上直下的。」雖然攀升的海拔高度只有1000多米,實際行程卻超過10公裡,「整個攀升過程需要十二萬分小心,必須全神貫注,順著路繩一步步地走,不允許發揮。」由於所有的隊員都屬於「老戶外」,大家紀律性很強,一路攀爬了50多個陡坡,才抵達二號營地。魯曉華用「崩潰」形容一路的感受。
站在最高點四望是一片「雲海」
抵達二號營地後,探險隊馬上開始建營地,用隨身帶的鋸子在冰蓋上鋸出一塊塊長方形冰磚,壘成冰牆,營地就扎在冰牆後面。為了搶時間,探險隊取消了計劃中的一天調整,決定第二天就開始衝頂。「這可以說是蠻幹舉動了,對於所有人的體力都是很大的挑戰。」魯曉華說,當地時間27日8時45分,探險隊分成兩組,間隔5分鐘從二號營地出發。魯曉華與教練曹峻、隊員安倩及國外嚮導被編在第二組。經過5個多小時的攀登,於14時57分登頂文森峰。「峰頂的面積有五六平方米,我們在上面呆了半個小時,掏出各種旗子拍照,籤字留念。」魯曉華的聲音裡並沒有記者想像的激動,「我的心目中並沒有『挑戰』、『探險』這樣的概念,我把攀登文森峰的過程看做是與大自然親近的過程。」
站在南極洲的最高點四望,會看到怎樣的景象?魯曉華形容說:「坐過飛機的人都有那樣的經驗:當飛機升到高空,窗外一片茫茫雲海,視野極其開闊。站在文森峰頂四望,周遭大面積的冰蓋就像雲海一樣,有一些起伏,是白中帶橘黃的顏色,很壯觀,很美麗!」
「登頂這一天天氣非常好,除了雙腳拇指在新鞋中被磨掉了皮外,一切都很完美。」魯曉華說,與他們同時登頂的,還有來自俄羅斯、美國、加拿大的隊員,當天共有31人成功登頂文森峰。
目前,探險隊已經撤到二號營地,明天將迅速下撤,繼續下一步南緯89度至南極點的徒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