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山大舞臺 上演文旅融合大戲

2020-09-19 四川農村日報

資料圖片

□漆楚良 特約通訊員 張平

9月29日,巴文化大型情景史詩劇《夢回巴國》將在巴山大峽谷文旅扶貧景區閃亮登場。

巴風土韻源遠流長,土家民俗風情獨具,紅色文化底蘊深厚……讓世界看見巴文化,通過文化和旅遊產業融合發展,宣漢的脫貧致富之花開得更豔麗。

打造扶貧景區提檔升級產業

靈官廟、狀元塔仿佛在訴說久遠的故事……來到巴山大峽谷峰頂——羅盤頂,只見這裡遊客摩肩接踵、人氣火爆。

幾年來,宣漢深入推進「旅遊+」「+旅遊」深度融合發展,催生巴山大峽谷文旅扶貧景區、鄉村休閒、康養度假、研學旅遊、夜間旅遊等多元的文化旅遊產品體系,再掀旅遊熱潮。

該縣精心打造巴山大峽谷文旅扶貧景區,拓展水舞燈光秀、篝火晚會等獨具魅力的夜旅項目,打造全國首個巴人印象博物館、全國首個縱向升降「懸掛式」體感觀眾席的大型演藝館、全國首臺巴文化大型情景史詩劇「三個全國巴文化品牌」,力爭成為中國最大的嶺脊峰叢觀景平臺、中國最適宜的避暑康養勝地、中國南方最大的天然滑雪場、全國巴文化高地。

如今,宣漢巴山大峽谷已成為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產業升級、優化生產力的新載體。景區開園至今年 8 月 底 ,已 接 待 遊 客312.74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19.92億元,帶動片區102個貧困村、9.1萬貧困人口脫貧。

創新文旅產品拓展升級路徑

宣漢以文旅融合為引領的產業融合,催生許多新業態,也帶來許多發展機遇。

宣漢精心打造「文旅融合」品牌文化產品,利用國家非遺「薅草鑼鼓」和省級非遺「土家餘門拳」等傳統文化元素編創風情歌舞。其中,《幸福生活抿抿甜》成功登上央視直通春晚舞臺;舞蹈《巴山女人》榮獲「一帶一路」2019 中泰文化藝術節金獎;歌曲《山路不只十八 彎》登 上 中 央 電 視 臺2018年文藝扶貧歌曲創作匯報會……形成特色旅遊商品體系。

當巴文化、紅軍文化等宣漢的特色文化「遇上」旅遊,新的經濟業態被催生,文化產業價值被重塑。宣漢開發桑樹坪狩獵場、紅豆杉崖壁棧道、喀斯特恆溫溫泉酒店等康養度假產品20餘類;利用萬畝中藥材基地雲木香、黃連、厚樸等藥材,開發藥浴、香囊、藥蜜等養生產品10餘類;開發巴山冷水魚、巴山藥膳、土家八大碗等菜品,並漸成獨特品牌……越來越多的產品被裝入遊客的「後備箱」。

一個個讓旅遊業持續「生金」的市場經驗巧妙「落子」,「吃、住、遊、購、娛」等旅遊要素充分「發酵」,不斷創新的文旅產品樂了遊客、富了百姓,成了宣漢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載體。

相關焦點

  • 綠水青山成就巴山峽谷 文旅融合帶富一方百姓
    據了解,自巴山大峽谷文旅扶貧景區啟動建設以來,著力構建景區開發與群眾脫貧的利益聯結機制,成功探索出資源入股、勞動就業、經合組織、經營幫扶、農旅聯動、文旅融合、廣廈行動等"七大脫貧模式",直接帶動片區102個貧困村、9.1萬餘名貧困人口脫貧,輻射帶動周邊21個鄉鎮46萬餘人增收致富,同步帶動重慶市開州區、城口縣等地旅遊發展和群眾增收。
  • 【2020社區大舞臺】文旅融合,詩與遠方的絕妙奏響
    為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鞏固文化建設成果,大力推動文化產業和旅遊產業的融合發展,進一步打造我市的旅遊名片,推動群眾文化活動品牌的建設。昨晚七點半,由中共株洲市委、株洲市人民政府主辦,株洲市文化旅遊廣電體育局承辦,株洲市文化館總實施、湖南億華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執行的 「牽手文旅融合·奏響詩與遠方」2020年株洲社區大舞臺活動首場演出在湘江河東風光帶分袂亭隆重舉行,市文旅廣體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熊芳明到場觀摩。
  • 南充文旅:四川旅遊「舞臺」唱「大戲」
    「新的春天」回歸南充文旅市場。,做大做強,全市相繼實施省文旅重點項目49個、總投資1377.6億,分別位居全省第1位、第2位。」,大力發展「文旅+農業」「文旅+工業」「文旅+服務業」,蓬安周子古鎮榮獲全省文旅特色小鎮,閬中張飛牛肉成功創建省工業旅遊示範基地、醋文化博覽園成功創建省中醫藥康養旅遊示範基地,順慶「果海酒村」成為網紅打卡地,營山清水湖公園成功創建為「國家溼地公園」,西充「桃花節」多次登上央視新聞。
  • 神木 | 文旅融合奏華章 唱響央視《鄉村大舞臺》
    近日,以弘揚神木楊家將文化精神為主題的《楊家鼓》,宣傳神木獨特酒麴民俗文化的《歌從黃河岸邊邊來》,反映神木治沙英雄事跡的《治沙故事》等表演節目,面人、剪紙等非遺傳承項目和神木獨特的羊雜碎、鐵鍋燉羊肉、豆腐宴等美食,成功登上央視《鄉村大舞臺
  • 綿碚這樣唱響文旅融合「雙城記」
    乘著「建圈」的東風,綿陽和北碚「入圈」唱響文旅融合「雙城記」。隨著時間軸推進到歲末年尾,回看2020年這特殊的一年,綿碚「雙城記」都唱了哪些文旅融合大戲?綿陽承繼綿州千年底蘊,以嫘祖文化、文昌文化、李白詩歌文化、藏羌民族文化世代傳承;北碚作為成渝文化旅遊融合發展的銜接核心部,具有顯著交通區位優勢,同時是巴山蜀水的薈萃精品。綿碚兩地文旅資源形成優勢互補,在協力唱好文旅融合「雙城記」大戲中,兩地頻頻「撒糖」。
  • 國慶演出|多臺紅色大戲上演,「藝述」英雄事跡帶旺羊城文旅復甦
    原創芭蕾舞劇《浩然鐵軍》、現代粵劇《蘇兆徵》以及木偶劇《遊曦》等三部紅色題材大戲精彩上映,既展現文旅復甦和文旅深度融合成果,又傳承弘揚了紅色文化,讓羊城觀眾享受到豐富的精神大餐。今年「十一黃金周」上演的三部大戲,都是經過不斷創排和優化且體現紅色文化的經典劇目。大型原創芭蕾舞劇《浩然鐵軍》講述先進青年經大革命浪潮洗禮成為優秀革命戰士的真實故事,優雅的芭蕾和血與火的紅色革命題材交融結合,體現了中西方文化融合交匯的美好圖景。
  • 直播預告| 大美不言——涼州區文明實踐大舞臺文旅系統專場演出
    堅持旅遊以文化為魂,文化以旅遊為體的理念,深入挖掘涼州文化特色,充分展示和宣傳涼州獨特的文化內涵和人文積澱,大力弘揚涼州文化、傳承絲路精神,促進國際國內文化交流合作,助推文旅產業融合發展。2020年8月28日20:00,區文旅系統將在涼州植物園舉辦大美不言——涼州區文明實踐大舞臺文旅系統專場演出。涼州區融媒體中心將為您進行全程現場直播,讓我們一起度過這歡樂、美妙的魅力非遺之夜!
  • 2020「春雨工程」天津文化志願者天水行大舞臺在清水精彩上演
    2020「春雨工程」天津文化志願者天水行大舞臺在清水精彩上演 2020-07-29 20: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文旅宣漢|巴山大峽谷,地球上最美的裂縫
    四川東北部大巴山南麓宣漢縣的巴山大峽谷探秘之旅,又一次滿足了我們對大自然的徵服欲。這片巴人生活的土地,留給我們的不僅僅是川陝革命根據地的重要戰場。這個神秘消失的勇猛民族孕育出來的巴人文明,才是給我們後人留下的無窮的遐想。
  • 綿碚文旅融合進行時 抓牢機遇實現新發展
    人民網重慶12月3日電 近期來,四川省綿陽市與重慶北碚區兩地文旅交流日漸加深,兩地針對文旅融合發展、資源整合的頂層設計高屋建瓴,陸續推出。兩地文旅融合工作在機制建設、產業發展、營銷合作、人才共育等領域正全面展開。
  • 巴中南江:念好「旅遊經」 助推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
    這裡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蕭何月下追韓信,「若非寒溪一夜漲,焉得漢室四百年」的典故就在南江上演;李商隱的《夜雨寄北》,「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也寫在南江。南江是紅四方面軍入川最早解放的地區之一,是全國第二大蘇區的中心,徐向前、李先念等革命領導人在這裡戰鬥兩年多,有2.2萬名南江兒女參加紅軍。
  • 山西:精心繪就文旅融合工筆畫
    近年來,山西圍繞建設文化旅遊強省、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目標,堅定文化自信、深化文旅融合,堅持以文促旅、以旅彰文,把文旅業作為轉型發展的戰略性支柱產業,推動山西文旅走向全國、走向世界。  遊山西就是讀歷史  山西的版圖,就像一枚寫滿文明密碼的樹葉。
  • 「瘋狂動物」進駐景區 文旅融合又出新招
    東北網9月14日訊 9月13日上午11時,龍沙動植物園古堡演藝場內,伴隨小鶴齊齊的出場,一場精彩的雜技劇《瘋狂動物城》在這裡正式上演。燈光炫麗的舞臺上,熊貓、丹頂鶴、老虎、猴子等動物紛紛上場,鑽圈、頂碗、魔術、雜耍等演藝形式輪番上陣,這部由齊齊哈爾市馬戲團專門為龍沙動植物園量身打造的原創劇目,將孩子們喜聞樂見的卡通動物,用擬人化手法融匯於劇情之中,用雜技技巧的演繹手法貫穿情節,依託幽默、詼諧、溫馨、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藝術特點,將齊齊哈爾市龍沙動植物園的地緣文化特色娓娓道來。
  • 巴山大峽谷夢回巴國情景劇正式上演,濃情金秋請君來看
    巴山大峽谷地處於四川省東北部與陝西省、重慶市交界的大巴山脈,距離達州市宣漢縣羅家壩巴人文化遺址僅不到50公裡,屬古代巴國文化的發源地。長久以來,巴山大峽谷就流傳著古老的傳說,大巴山養育了古巴國子民,而巴文化也在巴山大峽谷一代代的傳承著。
  • 過新年看大戲,春節期間戲曲舞臺經典劇目上演
    過新年看大戲,春節期間戲曲舞臺經典劇目上演過新年看大戲是北京人過年的老傳統,雖然如今是21世紀了,但春節期間看戲過年仍是很多人的選擇。看一出經典劇目,痛快地為臺上名角叫聲好,這年似乎過的才有滋有味。下面就讓我們來看一看吧!
  • 文旅+農旅,鐘山探索融合發展之路
    廖超文 攝邱家其是鐘山縣清塘鎮英家村人。這幾年,英家村藉助紅色旅遊資源,將紅色文化與脫貧攻堅及鄉村振興有機融合,不斷完善吃、住、行、遊、購、娛等旅遊設施,打響了革命老區紅色旅遊品牌。「十三五」以來,鐘山縣以「靈秀鐘山 水墨畫廊」為全域旅遊發展定位,通過龍頭企業推動產業融合、提升城鄉環境檔次、加快文旅項目建設等舉措,爭創廣西全域旅遊示範區,文旅融合發展為當地群眾奏響了小康曲。現在,中共廣西省工委紀念園景區已成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 國慶黃金周廣州上演多臺紅色大戲「藝述」英雄事跡
    原創芭蕾舞劇《浩然鐵軍》、現代粵劇《蘇兆徵》以及木偶劇《遊曦》等3部紅色題材大戲精彩上映,既展現文旅復甦和文旅深度融合成果,又傳承弘揚了紅色文化,讓羊城觀眾享受到豐富的精神大餐。今年「十一黃金周」上演的三部大戲,都是經過不斷創排和優化且體現紅色文化的經典劇目。 大型原創芭蕾舞劇《浩然鐵軍》講述先進青年經大革命浪潮洗禮成為優秀革命戰士的真實故事,優雅的芭蕾和血與火的紅色革命題材交融結合,體現了中西方文化融合交匯的美好圖景,該劇日前已成功入圍第十二屆中國舞蹈「荷花獎」舞劇評獎(終評)。
  • 荊楚"紅色文藝輕騎兵"文旅融合專場將上演
    8月27日,記者獲悉,8月29日19:30,由湖北省文化和旅遊廳主辦,湖北省群眾藝術館承辦的&34;——荊楚&34;雲演季活動第八場文旅融合專場將在騰訊新聞客戶端及多家網絡直播平臺與觀眾準時見面。為進一步推進公共文化服務和旅遊公共服務建設,遵循&34;的原則,創新文旅融合發展,荊楚&34;雲演季活動精心策劃了兩場文旅融合專場演出。
  • 【衡陽市】南嶽區:文旅融合強實力
    燈光、水幕投影,帶領觀眾穿梭於原始叢林、佛道仙山、繁華集市;高超的雜技、華麗的大型歌舞,在水火交融的舞臺上帶領觀眾移步換景,穿越千年,感受南嶽衡山厚重的歷史和文化……近日,衡陽市南嶽區祝融劇場內,大型室內沉浸式情景劇《聖火南嶽》正加緊排練完善,演員們為即將到來的正式上演做最後準備。
  • 豐富文化生活、助推文旅融合,國際戲劇節拓寬城市發展空間 戲「聚...
    資料圖片  核心閱讀戲劇展演、戲劇論壇、戲劇孵化、戲劇旅遊……大涼山國際戲劇節讓戲劇走進更多人的日常,也助推文旅融合,帶動涼山進一步發展。戲劇,在潛移默化中滋養著城市,當地人的生活因此更加多彩。如今,越來越多人與大涼山因戲結緣,走進這座城。當大涼山遇到戲劇,會擦出怎樣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