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白事不請自到,紅事不請不到」,都有哪些講究?

2020-12-19 逸說文史

在廣大農村地區,其實只是看上去比較落後,很多地方不管是從文化上,還是從待人處事的處理方式上看,都是非常值得我們學習的。比如說我們每個人一生中都必須要面對的兩件事情,一件是婚姻,一件是死亡,這兩個裡程碑是不管我們想不想都最終都要面對的事情。可能有人會說了,有的人就是一輩子都不結婚的呀,當然了這些社會上少數的例子,就不在我們今天所討論的範圍內了。

今天我們主要想給大家講的就是,在農村裡人們面對這兩件事情的態度和做法。在農村,人們把喜事也就是結婚這種事情叫做「紅事」,我們經常看到有人結婚的時候,家裡都是張燈結彩的,遠遠望去一片紅色;而要是家裡有人去世了的話,就叫做「白事」,原因也很簡單,就是大家都會披麻戴孝的穿上黑色或者白色的衣服。因此農村就流傳出了這樣一句俗語,叫做:「白事不請自到,紅事不請不到」,意思就是說,一個家庭要是辦白事的時候,一般情況不用邀請,鄰裡街坊的自己就會來了。如果是辦紅事,你要是不邀請人家的話,一般情況下是不會出現「不請自來」這種現象的,這到底是揭示了人與人交往中的一個什麼道理呢?

首先我們都知道,你如果在一個地方住了很久的話,肯定是會跟周圍的鄰裡們相互熟絡地,久而久之就會演變成一種很親切的鄰裡關係。這種現象在城市中,可能已經沒有那麼明顯了,但是在農村還是非常的顯著的,因為民風淳樸,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也沒有那麼多的花花腸子,誰家裡出了點什麼事情,或者是家裡買了什麼好東西都會跟鄰居一起分享,這樣才能體會到更多的快樂和親切。

同樣的,如果一戶人家裡有親人不幸去世了的話,那自然是不用自己說,鄰裡之間就能夠馬上發現,往往在身邊的人,都會對彼此的家庭成員有一定的了解,再加上農村家庭的分布本來就是比較集中的,出了什麼事情稍微一傳,大家就趕過來幫忙了。而且如果家裡死了人,這本來就是一件非常令人痛心的事情,當事人的親人肯定不會刻意的去大肆宣揚,這都是靠著多年以來鄰裡間的默契觀察出來的。

而且辦白事也不是一個家庭就能夠張羅得起來的,肯定是需要大家一起相互幫襯著才行,畢竟大家之後還要一起生活很久,誰又能保證自己家裡永遠都不出意外呢?等到意外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時候,同樣別人也會對你伸出援助之手。

那麼為什麼有喜事的時候,就一定要主人請了才會來呢?這跟我們的一句老話說起來還是挺像的,那就是:「不要錦上添花,要雪中送炭」,別人家裡遇到事情的時候你去添一把力,這是雪中送炭,別人家裡有喜事的時候,你去湊個人數這就是錦上添花。為什麼一般人們家裡結婚都要送喜帖呢?這就是主人把自己家裡的喜訊公諸於眾的一種方法,這是值得高興的事情,當然要大家一起分享,喜悅才會加倍。

一般情況下,主人肯定是優先邀請自己的遠房親戚,或者是親家家裡的客人,這個時候如果沒有被邀請的話,肯定就要識相的選擇不去,不然到時候登記分子錢的時候,你的名字不在宴請名單裡,那多尷尬呀是吧。但是不管怎麼樣,就算是沒有被邀請到,也不要認為自己跟主人的關係就是不好的,畢竟結婚還是兩個家庭的事情,朋友只要在一邊默默地獻上祝福就好了,這樣既自己心裡舒服,鄰裡之間的關係也維繫的好,豈不是兩全其美的事情嗎?

從農村人的相處模式之間我們就可以看出來,人與人之間,其實都要維繫著一種非常舒服的關係,既不會太近,也不會太遠,在需要的時候我會伸出援手,在你高興的時候,我會送上最衷心的祝福,這不就是相處最好的模式嗎?

相關焦點

  • 農村人講究「紅事不請不到,白事不請自來」,這是為啥?看完懂了
    每年在入冬後,農村的紅白喜事會增多,對於一個家庭來說,紅白事事人的一生中十分重要的事情,所以也特別受農民的重視。農村人最講究「遠親不如近鄰」,所以當別人家有紅白事的時候,人們都會去幫忙,等到自己家中有事情需要別人來幫忙時,其他人也會來自家幫忙。
  • 農村人為什麼紅事不請,白事不請自來,有什麼講究嗎
    農村人為什麼紅事不請,白事不請自來,有什麼講究嗎,在過年期間可以說是紅白喜事都是比較多的,很多新人都趁著過年時間大家都有時間辦理喜酒,而農村人過年吃多了或者是冷到了都會導致過世,這也造成了過年期間紅白喜事都是比較多的,不過農村人說到紅事不請不到,白事不請自到的說法,這是為什麼呢?
  • 喜事不請不到,白事不請自到,有什麼說法和講究
    農村地區有很多傳統習俗,尤其婚喪嫁娶方面的講究,禮數是非常重要的。有句俗語叫「喜事不請不到,白事不請自到。」其大概意思是這樣,村裡辦喜事的人家,主人要上門邀請,親朋才會去參加,沒有收到邀請是不能參加的。
  • 農村辦喜事規矩「紅事不請不到,白事不請自來」啥意思?有啥講究
    農村辦喜事規矩「紅事不請不到,白事不請自來」啥意思?有啥講究?關於辦喜事,在農村裡說法也比較多,時至今日在國內多數地區依然還保留著「紅事不請不到,白事不請自來」的老規矩,這話是什麼意思呢?其中都有啥講究呢?紅事不請不到這句俗語的字面意思是說,在辦紅喜事的時候,如果主人家沒有邀請你去幫忙,就不用主動去幫忙。
  • 農村怪現象,紅事不請不到,白事不請自來,是有什麼講究嗎?
    農村怪現象,紅事不請不到,白事不請自來,是有什麼講究嗎?文/秦嶺農哥農村紅白喜事都特別重要,一般都會大操大辦過得非常的隆重。基本上裡裡外外的都需要人幫忙,光自家人肯定是不夠的。但是對於這兩件事情通常有一個區別,總結起來是一句話,紅事不請不到,白事不請自來,這究竟是為什麼呢?明明都是給人幫忙,卻有這麼大的區別呢?先說紅事不請不到。在農村紅事指的是兒子結婚、嫁女兒也就是喜事,屬於是非常開心的一件事情。
  • 農村風俗,「喪事不請自到,喜事不請不到」,有什麼講究嗎?
    我國是一個文明古國,自古以來就有很多的風俗和禁忌。隨著時代變遷和社會發展,有些風俗禁忌已經消失了,但仍然有一些風俗禁忌被保存了下來。特別是在農村,還保留著很多的傳統習俗風俗和習慣。比如說大年初一不能幹活,這一天都要盡情地玩耍。
  • 如何理解農村俗語「壽不送煙,喪不後補」?送禮都有哪些講究?
    導語:如何理解農村俗語"壽不送煙,喪不後補」?在農村送禮都有哪些講究?農村俗語是廣大農民在長期的生活實踐中總結出來的積累經驗,是他們的智慧結晶,源於農村生活,結構簡單,句糙但理不糙,內函深奧,精深博大,具有一定的生活哲理,且內容豐富,涉及到農村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說是無縫不入,其中關於人們在社會交往,為人處世等方面的俗語也非常多,俗語"壽不送煙,喪不後補",就是其中之一。那麼我們如何理解其語意呢?
  • 農村俗語「紅事等吃喝,白事累到慌」,有啥含義?說的有道理嗎?
    前言:農村俗語「紅事等吃喝,白事累到慌」,有啥含義?說的有道理嗎?各位農民朋友們好,帥氣的小編又和你們見面了。今天小編要給大家說的依然是農村的俗語,提到俗語,想必每一位農民朋友都可以說上一兩句。這些俗語有的是關乎我們的生活,有的是關乎我們為人處事,還有的是關乎一些民俗風情。
  • 農村俗語「雨淋棺材板,各半邊」,有何講究,揭示了什麼道理?
    農村俗語「雨淋棺材板,各半邊」,有何講究,揭示了什麼道理?在農村生活,對於村民來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人們勞作在田野上!對於時令節氣很是在意,比如說「六月立秋,兩頭不收」,「乾淨冬,定是髒年」之類的!
  • 農村怪現象,紅事不幫忙,白事多遠都要趕回去,是有什麼講究麼?
    在農村鄰裡之間最講究互相幫助了,一般是一家有難,街坊四鄰都來幫忙,尤其是紅白事。而在農村裡有一個習俗,那就是紅喜事不主動去幫忙,而白喜事只要受到邀請,那就算是離家再遠也要趕回去幫忙,這是為什麼呢?首先,紅事不幫忙的主要原因是,大多家庭辦喜事都去飯店定桌了,沒有必要那麼多人幫忙了,況且,對於喜事,人不到禮到了就可以說的過去。但是白事是很突然之間發生的,在家人去世後人們還沒從悲痛中走出來就要忙著辦喪事,根本也沒有精力去想著找誰幫忙,並且,孝子要守靈,不能離開棺槨周圍,外邊的需要很多人幫忙。
  • 農村俗語「紅事不請不來,白事不請自來」是什麼道理
    農村俗語」紅事不請不來,白事不請自來「是什麼道理農村有喜事是很喜慶的事情,要結婚的人家會在整個村子裡面貼上一個小正方形的紅色紙片,討個喜慶。但是這種大喜的日子有些老農其實是不願意去的。但是當村子裡有了白事的時候又出現一種更奇怪的現象,村子裡的人不用請都會自己過來,這又是為什麼呢?紅事不請不來其實農村裡面的紅事首先都是請自己的親戚家,其次是請自己一個宗族的人,我們都是知道農村釐米有很多家都是同姓的,這些人有很多都是一個宗族的,是本家,所以這些人是必須要請的,其次才是村裡面的人。
  • 農村俗語:「紅事等吃喝,白事累彎腰」,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所以每年的冬季,都是農村紅白喜事最多的時候,有句農村俗語叫做:「紅事等吃喝,白事累彎腰」,下面就來看看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紅事等吃喝紅事也就是結婚,在農村結婚時,一般提前兩三天村裡人就會前來幫忙了,當然不是全村人都來,而是一個「門種」的人,也就是以姓氏為單位,一般一個村都不是一個姓氏,比如趙村,肯定是村裡姓趙的人比較多,但也有一些其它姓氏的人。
  • 農村習俗:「紅事不幫忙,白事多遠都回去」,這是為啥?
    不過在農村也有「紅事禮到心意到,白事禮到人不收」的說法,也就是說,紅事如果抽不開身,可以將禮錢送過去,主家不會介意,改天主家會邀約客人再喝上一場酒。白事就不行了,如果你和主家的關係近,卻沒回家幫忙,主家就會記恨於你。
  • 為什麼農村有「紅事不幫忙,白事多遠都回去」的說法
    這是農村的一個習俗,一個村就那麼大,祖祖輩輩都生活在這裡,抬頭不見低頭見,就即使關係不好,家裡有白事他也必須去,因為你也有老的那一天,你不到別人也不會到。這就是農民的情意。如果你家有喜事就要挨家挨戶去叫人家,讓人家去喝你家喜酒,抽喜煙,當然你不叫別人也不會去。
  • 農村人講究「紅事禮到人不怪,白事禮到人不收」,這是為啥?
    現在我國大多數農村的農活已經告一段落,農民也進入到了休養生息的農閒季節。隨著冬天的到來,農村的紅白事也多了起來,農民最講究「禮尚往來」,所以當別人家有紅白事的時候不僅會去幫忙,還要送上禮錢,在農村中關於紅白事的講究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紅事禮到人不怪,白事禮到人不收」,那麼這是為啥呢?
  • 在農村:紅事不到沒人怪,而白事不到卻有人講,為什麼?
    在農村,一直有一種現象傳承至今:別人辦嫁娶生孩等紅事,人可以不到,錢到人情到,沒有人會說什麼;但若村寨中有長輩老人過世,再忙也要趕回來幫忙。這是什麼呢?我們今天就來說說這個話題。一、掙錢第一,年輕人時間普遍較緊隨著城市化進程的進一步加快,現在的農村,早已和以前不太一樣了,農民,特別是年輕農民,大多數早已脫離「在一畝三分地上面,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狀態。
  • 農村俗語「小心不怕多,有理不在遲」,啥意思?有什麼講究嗎
    生活中我們都聽說過這樣一句話:「小心無大錯」,農村人做事不僅非常嚴謹而且講究,比如作物何時播種?何時收穫?這些都有著嚴格的要求!除此之外,農村人因為家族人多、地多,難免會有一些矛盾產生,這時候農村人也比較包容。其實在農村裡面還有這樣一句農村俗語「小心不怕多,有理不在遲」,啥意思?有什麼講究嗎?
  • 農村俗語「門前種竹,子孫享福」,竹子有哪些好處?原來有這講究
    導讀:農村俗語「門前種竹,子孫享福」,竹子有哪些好處?原來有這講究竹子是多年速生草本植物,主要生長在熱帶、亞熱帶地區,在我國北方也有種植,竹杆挺拔,聳立,四季長青,傲雪凌霜,倍受國人喜歡,與「梅、蘭、菊」並稱為「四君子」,而在我國南方農村地區,常常會看到院落前邊種著許多竹子,有一種說法:門前種竹,子孫多福。而許多南方人似乎也相信這一點,乍看起來,種竹子怎麼能讓子孫多福呢?
  • 農村俗語「栽秧割谷,娘老子死都得不到去哭」是什麼意思?
    在農村,各種各樣的俗語很多,這些俗語多半是農民朋友真實生活的寫照,記錄了農民生活中的大事件,體現了農民的智慧。你知道的農村俗語有哪些?哪些農村俗語讓你印象最深刻?先分享幾個小編印象最深的農村俗語。一,栽秧割谷,娘老子死都得不到去哭這個農村俗語體現了農村播種季節的繁忙,栽秧比喻農作物種植時期,錯過了種植時間會對農作物造成影響,而在割谷比喻農作物收割時期,錯過了收割時間農作物會壞在地裡。
  • 農村俗語:「男不得初一,女不得十五」背後有什麼講究和說法嗎?
    ,這婚姻還有挑選家裡孩子的另一半,都有很大的講究,也就流傳下來了很多的俗語,例如這「女大三,抱金磚」等農村俗語。這背後又有什麼事實根據和講究以及說法呢?有這麼以下幾個原因可能不受人待見。我們的長輩不願意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