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紅事不到沒人怪,而白事不到卻有人講,為什麼?

2020-12-19 神秘湘西微記錄

在農村,一直有一種現象傳承至今:別人辦嫁娶生孩等紅事,人可以不到,錢到人情到,沒有人會說什麼;但若村寨中有長輩老人過世,再忙也要趕回來幫忙。這是什麼呢?我們今天就來說說這個話題。

一、掙錢第一,年輕人時間普遍較緊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進一步加快,現在的農村,早已和以前不太一樣了,農民,特別是年輕農民,大多數早已脫離「在一畝三分地上面,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狀態。為了賺錢,很多人都選擇到外面去打工或者自己創業做生意,留在家裡的,基本是老人小孩,很少看到年輕人的影子,大家辦喜事,基本上都集中選擇在一些節假日的時候辦,特別是春節前後,辦酒席的人最多,因為那時候,大多數親戚朋友才能有空來參加,因此,有不少人感嘆:酒席也扎堆,平時要麼幾個月碰不到一次,過年時節,一天碰到幾次,是常事。

二、紅事為什麼可以禮到人不到?

1、為了省事,現在辦喜事,不少人都會選擇在酒店裡面辦,完全用不著那麼多人幫忙。

2、婚嫁生孩了等紅事屬喜事,因路途遙遠,人雖未到,但情到禮到的話,主人一般不會怪罪。

3、按大多數地區的規矩,因特殊原因,喜慶的事,心意可以隨時彌補,人情可以隨時奉還。

三、白事為什麼需要千裡迢迢趕回?

1、逝者為大!從古至今都是這麼個規矩,已經去世的人應該得到尊重和緬懷,哪怕生前有矛盾的村寨人,隨著逝者的離去,一切恩怨煙消雲散。

2、白事,關係到一個人永遠離開了這個世界,涉及到抬棺材和其它繁文縟節,需要的是大量人手來幫忙,算是活著的人為逝者做的最後一點事情了。

3、如果是比較親的長輩去世,那就更加得到場參加葬禮了,否則,就會被視為不懂忠孝、薄情寡義之人,以後沒有多少人會待見你。

4、喜事以親人為主,村寨人及本家為輔;白事剛好相反,幫忙方面,基本都以本村寨左鄰右舍幫忙搭把手為主,親戚幫忙為輔。

5、喪事讓人心情沉重,家人心中難過悲傷,此時到場的話,既是代表送逝者最後一程,也是表示對逝者家屬的安慰,體現的是:一家有難,大家幫忙的淳樸鄉情。

四、民約總結

逝者為大,入土為安。是對逝者的一種尊重和緬懷;也是孝道和道德的一種體現;更是對逝者家屬一種莫大的心理撫慰。所以,在農村辦事,素有「喜事叫,喪事到」的規矩。意思是:誰家有喜事,主人要提前給親朋好友報喜,主動邀請親朋好友在約定的日子裡恭賀同喜;而遇到喪事,在得到親友或村中長輩去世的消息後,要主動及時到逝者家中進行安慰和幫忙料理後事。喜事人情可以彌補,喪事人情不可以彌補,從這個層面來說,喪事比喜事要重要得多,生活中出現的「喜事可以不到,但喪事一定要到」的社會現象,也就不難理解了。

相關焦點

  • 農村怪現象,紅事不請不到,白事不請自來,是有什麼講究嗎?
    農村怪現象,紅事不請不到,白事不請自來,是有什麼講究嗎?文/秦嶺農哥農村紅白喜事都特別重要,一般都會大操大辦過得非常的隆重。基本上裡裡外外的都需要人幫忙,光自家人肯定是不夠的。通常也會去找找人幫忙,尤其是酒席就需要很大一部分人。但是對於這兩件事情通常有一個區別,總結起來是一句話,紅事不請不到,白事不請自來,這究竟是為什麼呢?明明都是給人幫忙,卻有這麼大的區別呢?先說紅事不請不到。在農村紅事指的是兒子結婚、嫁女兒也就是喜事,屬於是非常開心的一件事情。
  • 農村怪現象:紅事不幫忙,白事多遠都回去,這是為什麼?
    一到了臘月農村就有不少的老人過世,這點誰也說不清楚,但在農村卻很常見,所以說到了臘月很多人都得回家去幫忙料理後事的。而在農村就有一些現象,那就是辦喜酒不少人可能不會回去,但是一旦遇到白事多遠都得回去,這是為什麼呢。
  • 農村人講究「紅事不請不到,白事不請自來」,這是為啥?看完懂了
    儘管紅白事同等重要,但是在農村卻有「紅事不請不到,白事不請自來」的說法,這是為啥呢?紅事不請不到,白事不請自來的意思是,如果對方家中辦喜酒,那麼人們在收到請帖以後才會去參加,如果沒有收到請帖的話,就不會前去幫忙或參加婚禮。相反,當村子裡有老人去世的話,即便是人們沒有收到主家的信息,大家也會去幫忙。
  • 為什麼農村有「紅事不幫忙,白事多遠都回去」的說法
    喜事叫,白事到。這是農村的一個習俗,一個村就那麼大,祖祖輩輩都生活在這裡,抬頭不見低頭見,就即使關係不好,家裡有白事他也必須去,因為你也有老的那一天,你不到別人也不會到。這就是農民的情意。當然,白事情比較複雜,除了一家子男女必須去穿孝以表孝心外,其他幫忙的都是男性,至於去了幹什麼活,需要找一個總管或者經理的人安排,剩下的人員就是機動人員,打撲克下象棋,有什麼事情幹一幹忙一忙,哪裡需要就去哪裡幫忙。近年來,從農村到了縣城,對此深有體會,紅白事對待程度確實大不同。
  • 農村人為什麼紅事不請,白事不請自來,有什麼講究嗎
    農村人為什麼紅事不請,白事不請自來,有什麼講究嗎,在過年期間可以說是紅白喜事都是比較多的,很多新人都趁著過年時間大家都有時間辦理喜酒,而農村人過年吃多了或者是冷到了都會導致過世,這也造成了過年期間紅白喜事都是比較多的,不過農村人說到紅事不請不到,白事不請自到的說法,這是為什麼呢?
  • 農村辦喜事規矩「紅事不請不到,白事不請自來」啥意思?有啥講究
    農村辦喜事規矩「紅事不請不到,白事不請自來」啥意思?有啥講究?關於辦喜事,在農村裡說法也比較多,時至今日在國內多數地區依然還保留著「紅事不請不到,白事不請自來」的老規矩,這話是什麼意思呢?其中都有啥講究呢?紅事不請不到這句俗語的字面意思是說,在辦紅喜事的時候,如果主人家沒有邀請你去幫忙,就不用主動去幫忙。
  • 農村怪現象,紅事不幫忙,白事多遠都要趕回去,是有什麼講究麼?
    在農村鄰裡之間最講究互相幫助了,一般是一家有難,街坊四鄰都來幫忙,尤其是紅白事。而在農村裡有一個習俗,那就是紅喜事不主動去幫忙,而白喜事只要受到邀請,那就算是離家再遠也要趕回去幫忙,這是為什麼呢?首先,紅事不幫忙的主要原因是,大多家庭辦喜事都去飯店定桌了,沒有必要那麼多人幫忙了,況且,對於喜事,人不到禮到了就可以說的過去。但是白事是很突然之間發生的,在家人去世後人們還沒從悲痛中走出來就要忙著辦喪事,根本也沒有精力去想著找誰幫忙,並且,孝子要守靈,不能離開棺槨周圍,外邊的需要很多人幫忙。
  • 農村俗語:「白事不請自到,紅事不請不到」,都有哪些講究?
    可能有人會說了,有的人就是一輩子都不結婚的呀,當然了這些社會上少數的例子,就不在我們今天所討論的範圍內了。今天我們主要想給大家講的就是,在農村裡人們面對這兩件事情的態度和做法。在農村,人們把喜事也就是結婚這種事情叫做「紅事」,我們經常看到有人結婚的時候,家裡都是張燈結彩的,遠遠望去一片紅色;而要是家裡有人去世了的話,就叫做「白事」,原因也很簡單,就是大家都會披麻戴孝的穿上黑色或者白色的衣服。因此農村就流傳出了這樣一句俗語,叫做:「白事不請自到,紅事不請不到」,意思就是說,一個家庭要是辦白事的時候,一般情況不用邀請,鄰裡街坊的自己就會來了。
  • 農村習俗:「紅事不幫忙,白事多遠都回去」,這是為啥?
    不過在農村也有「紅事禮到心意到,白事禮到人不收」的說法,也就是說,紅事如果抽不開身,可以將禮錢送過去,主家不會介意,改天主家會邀約客人再喝上一場酒。白事就不行了,如果你和主家的關係近,卻沒回家幫忙,主家就會記恨於你。
  • 在農村如果紅事遇到白事,誰會推遲,看完就明白了
    生活在農村,有兩件事是大家都非常重視的,紅事是自家孩子一生的大事,一定要擺上宴席,親朋好友也會前來恭賀,家中富裕的還會請來戲班子吹吹打打,來增加喜慶之氣。而白事則是老人一生的句號,為了使老人能風風光光地走,也彰顯兒女的孝心,也會邀請親朋好友前來弔喪,和戲班子。
  • 農村俗語:「紅事等吃喝,白事累彎腰」,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所以每年的冬季,都是農村紅白喜事最多的時候,有句農村俗語叫做:「紅事等吃喝,白事累彎腰」,下面就來看看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紅事等吃喝紅事也就是結婚,在農村結婚時,一般提前兩三天村裡人就會前來幫忙了,當然不是全村人都來,而是一個「門種」的人,也就是以姓氏為單位,一般一個村都不是一個姓氏,比如趙村,肯定是村裡姓趙的人比較多,但也有一些其它姓氏的人。
  • 農村隨禮「兩極分化」,紅事被動隨,白事主動隨,為啥區別對待?
    面對日趨增多的農村隨禮次數,農民在隨禮的時候表現出了比較明顯的選擇性,也就是農民調侃的「兩極分化」,那就是紅事被動隨,白事主動隨,同樣是隨禮,農民為啥要區別對待呢?紅事為啥被動隨呢?說到底,我覺得還是因為紅事太多了。
  • 紅事和白事兩個車隊相遇,該誰讓行,聽聽農村的老人怎麼說!
    紅事和白事兩個車隊相遇,該誰讓行,聽聽農村的老人怎麼說!紅事和白事兩個車隊相遇,該誰讓行,聽聽農村的老人怎麼說!其實現在如果在農村的話,除了平時結婚的時候派頭是非常大的,還有一個排頭也是非常的大,那就是遇到白事的時候那麼問題就來了,如果紅事和白事在路上相撞的時候,哪方面應該讓到了,我們今天就來聽一聽這一位農村老人是怎麼說的吧。
  • 同一個村子裡紅事遇到白事怎麼辦?
    在中國廣大農村,對於紅事和白事的操辦,都顯得十分重視。喜事,關係到孩子一輩子的幸福,做家長的一定要想法設法把孩子的婚事辦得風風光光,圓圓滿滿。大紅的喜字貼滿院落的同時大擺村宴,這無非是圖一個大大的吉字,男女雙方接受著賓客的美好祝願,那心情是多麼的高興呀。
  • 在農村,紅白事都需要有人幫忙,可是為什麼白事幫忙的人要多呢?
    在農村,"紅白事"都是大事,為何「白事"來幫忙的人更多? 對於農民來說,家中有紅白事是家裡的頭等大事,少不了親戚鄰朋的幫忙。為什麼白事來幫忙的人更多呢?這主要是因為在農村紅事和白事人參與的範圍有區別: 過去農村人結婚,大都在家裡辦喜事,宴請賓客則在鄰居的家裡。鄰居不但要騰出房間,還要準備桌子、板凳、茶具等物品。
  • 農村俗語「紅事等吃喝,白事累到慌」,有啥含義?說的有道理嗎?
    前言:農村俗語「紅事等吃喝,白事累到慌」,有啥含義?說的有道理嗎?各位農民朋友們好,帥氣的小編又和你們見面了。今天小編要給大家說的依然是農村的俗語,提到俗語,想必每一位農民朋友都可以說上一兩句。這些俗語有的是關乎我們的生活,有的是關乎我們為人處事,還有的是關乎一些民俗風情。
  • 農村人講究「紅事禮到人不怪,白事禮到人不收」,這是為啥?
    現在我國大多數農村的農活已經告一段落,農民也進入到了休養生息的農閒季節。隨著冬天的到來,農村的紅白事也多了起來,農民最講究「禮尚往來」,所以當別人家有紅白事的時候不僅會去幫忙,還要送上禮錢,在農村中關於紅白事的講究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紅事禮到人不怪,白事禮到人不收」,那麼這是為啥呢?
  • 淺談紅事和白事的文化習俗
    在中國的傳統習俗文化中,喜事和白事是兩件對立的事。喜事是開心快樂,白事是憂傷哭泣。首先從易經中的八卦說起,離卦類象為太陽,為火,為紅色,為熱鬧,為開心。大家都知道太陽是熱量,是陽氣。比如紅事中的嫁娶,就是開心,熱鬧的,且還要在家中貼上紅紅的大喜字,門窗也要貼上紅紅的對聯,新郎新娘身穿大紅袍,男戴大紅花,女戴紅蓋頭。這一切都說明紅色代表著吉祥,喜慶,歡樂。有句話說人逢喜事精神爽,為什麼呢,因為喜和離卦,精神,紅色,和心,血脈的類象相通。人逢喜事,心臟跳動的比較快,血脈噴張,血又帶著熱量,這都是屬於陽氣的上升運動作用,全身充滿了力量,熱度,所以會精神爽。
  • 在農村,紅事和白事對遇到,發喪隊伍和迎親隊伍誰讓誰?
    農村是個熟人社會,更是有著諸多講究和忌諱的地方,而規矩最多的莫過於紅白事的了,因為紅白喜事對於農村人來說,都是一生的大事,馬虎不得!比如說在白事在發喪的時候,如果開車在遠處看到發喪隊伍的話,就要選擇靠邊停駛,等到發喪隊伍經過後才能走,不可頂著發喪隊伍行駛。其原因一,在農村認為這是不禮貌的行為,一切都要站在死者家屬方面考慮,不要為了趕時間而耽誤發喪隊伍的路線和時間。其二是因為「死者為大」,一旦人死了就會受到格外的「尊重」。
  • 紅事車隊遇上白事時,誰應該讓一下?老人:別小看這些講究
    自從人們的經濟水平提高之後,使用的交通工具就越來越多樣化,尤其是在汽車得到普及後,代步出行更是非常快捷,所以越來越多的人都開上了汽車。不過汽車多了也並不全是好事,在為人們帶來方便的同時,道路的交通壓力也增加了很多,堵車以及各種事故層出不窮,到現在也沒有好的解決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