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首詞是辛棄疾賦閒在家時所寫,表達了自己的理想抱負難以實現

2020-12-25 七街小文化

本文由作者《七街小文化》獨家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

《水調歌頭-湯朝美司諫見和,用韻為謝》作者被免官後,賦閒在帶湖。宋孝宗淳熙九年,作者的好友湯朝美從新州被調往信州,湯曾和過辛棄疾的詞《水調歌頭·盟鷗》,作為答謝,辛棄疾作了這首詞。這首詞中,作者勉勵好友積極進取,勇於鬥爭,同時也表達了對自己賦閒在家,理想抱負難以實現的憤懣和不滿之情。

這首詞,上片重在勉勵友人積極進取,有所作為。開篇一句「白日射金闕,虎豹九關開」。指湯朝美在被貶謫之地新州被朝廷啟用,調往信州任新職一事。但從作者的筆法和表現角度來看,有出人意料之效果。「金闕」指皇帝的宮門,「九關」是天宮的大門,白日金闕,虎豹九關,何等威武氣象。「見君諫疏頻上,談笑挽天回。」我似乎看見你屢次進出皇宮,向皇帝進諫,你氣度從容,侃侃而談,真希望皇帝能採納你的抗戰建議。

「挽天回」指作者寄希望皇帝能重用湯朝美,採納湯朝美的建議,力挽狂瀾,扭轉乾坤。「千古忠肝義膽,萬裡蠻煙瘴雨,往事莫驚猜。」你對皇帝那麼的忠心耿耿,卻被放逐到萬裡之外,但這已成往事,今天就不要再擔心和猜忌了。據《稼軒詞編年箋注》引《京口耆舊傳·湯邦彥傳》及《宋會要輯稿·職官》記載,早年的宋孝宗還銳意進取,有一雪國恥,光復河山之志,湯朝美的抗金策略很受賞識。淳熙二年八月派湯朝美使金,向金討還河南北宋諸帝陵寢所在之地。

不料湯朝美未能完成任務,回來後宋孝宗龍顏大怒,把他流貶到新州,當時的新州人煙稀少,經濟落後,所以作者說湯嘗盡了「蠻煙瘴雨」滋味,並勸朋友「往事莫驚猜」,此一時彼一時,莫要再耿耿於懷往事了。「千古」「萬裡」引領的兩句成對,有強化思想感情表達的作用,即是指湯朝美的昔日被謫,也暗指自己今天的被貶,如此忠心耿耿的忠臣,倒頭來卻落得個被貶的下場,箇中酸楚憤屈,豈是言語所能完全表達。

但識時務者為俊傑,機會來了,就不要放棄,一個真正的愛國者,一個真正的忠臣,就應該時時刻刻以國家民族的利益為重,這也是作者做湯朝美思想工作的主要原因。「政恐不免耳,消息日邊來。」你現在已經被啟用,恐怕還會有好消息從皇帝身邊傳來,恐怕你會成為廟堂之器呢,暗寓著作者對湯會有所作為的期望。下片重在抒發作者悲憤幽怨的心情,基調憂鬱傷感。過片三句「笑吾廬,門掩草,徑封苔」。

以一幅冷清幽悽的意象暗示出自己酸楚惆悵的情懷。「未應兩手無用,要把蟹螯杯。」蟹螯杯,用的是晉人畢卓典故,據《世說新說·任誕篇》記載,晉人畢卓說:「一手持蟹螯,一手持酒杯,拍浮酒池中,便足了一生。」這句是什麼意思呢,顯然作者不是畢卓意思的重複,作者也曾寫過《美芹十論》痛陳國事,也曾有「醉裡挑燈看劍」的壯志豪情,可是現在,真讓人無語呀,作者只剩下激憤和痛心了。「說劍論詩餘事,醉舞狂歌欲倒,老子頗堪哀。」這句緊承上句,繼續議論抒情。

現在,我成了閒人,成了「廢人」,壯志凌雲,胸羅珠璣,腹藏韜略,任你再大的本事也是沒有什麼用,沒人賞識,是「餘事」。剩下的,只有終日痛飲長醉,搖搖欲倒。作者不免發出最為激憤的狂肆之語「老子頗堪哀」。「堪哀」是值得憐念之意,意思是說,自己如此狂歌醉舞,虛置年華,這心情應該是故人所理解、憐恤的。結句「白髮寧有種,一一醒時栽」,將滿腔幽怨憤激推向一個高潮。

以「白髮」寫愁,前人窠臼,但稼軒用一「栽」字,翻出了新意。這兩句有這樣幾層意思。寫此詞時,作者四十來歲,雖談不上風華正茂,可也是年富力強,正是人生事業的巔峰階段,可作者卻被罷官,賦閒在家,有力無處使,有志無處伸,憂心忡忡,讓他滿頭斑白,這是一層。個人遭際事小,可國事日漸糜爛,醉中尚可暫忘,醒來則不勝煩憂,此白髮乃「一一醒時栽」也,這是第二層意思。總之,是憂國憂民憂己而讓自己生出了滿頭白髮。下片句句造勢,至最後於感慨深沉處戛然而止,怨憤不平之氣似有破紙而出之勢。

全詞突出運用對比的藝術手法,上片鼓勵友人,基調昂揚,與下片抒發悲憤,基調抑鬱形成鮮明的對比;上片的白日金闕,虎豹九關的輝煌莊嚴與下片門掩荒草,徑被綠苔的荒涼寂寞構成對比。上片讚美湯朝美,譽其「談笑挽天回」與下片寫自己兩手把蟹持杯形成對比。上片寫對方,終得「日邊消息」重上朝堂,下片說自己,則滿頭白髮,終日醉舞狂歌為消磨,又是一對比。全詞通過這種強烈對比,有力地表達了作者激憤滿懷幽獨愁苦這個思想主題。

圖片來源於網絡,本文系作者《七街小文化》獨家原創,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相關焦點

  • 辛棄疾的這首《破陣子》描寫的是什麼內容,詞中的關鍵字是什麼?
    今天重讀這首詞作,一下子將我的思緒引入了詞作中所營造出的意境,我忽然想到一個問題,這首詞的中的關鍵字是什麼呢?思慮再三,所以我想將自己對這首詞的看法寫出來。因為辛棄疾被議和派嫉恨和打擊,他一度賦閒在家,沒有任何的職務,賦閒前後長達20年之長。辛棄疾強烈的愛國熱情和收復大業的雄心壯志得不到實現,所以抒寫收復大業、傾訴壯志難酬的憤慨就構成了辛棄疾此時創作的主旋律。這首《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就是辛棄疾賦閒期間創作的一首詞作。
  • 辛棄疾賦閒在家,對著青山發呆,寫了一首自戀的詞,可謂霸氣十足
    有才的人都會有點狂傲之氣,特別是年輕的時候,總覺得自己了不起,覺得自己天下第一,目空一切。古代的詩人們有這種狂傲之氣的也不少,他們有才華,自然也就傲氣十足了,狂傲的時間長了,就變成了自戀。不過英雄就是英雄,金子無論何時都會發光,即使賦閒在家辛棄疾說出話來,仍然語出驚人,寫起詞來,仍然光芒萬丈,他落職閒居信州鉛山時,就寫了這樣一首詞:賀新郎·甚矣吾衰矣邑中園亭,僕皆為賦此詞。一日,獨坐停雲,水聲山色,競來相娛。意溪山欲援例者,遂作數語,庶幾仿佛淵明思親友之意雲。甚矣吾衰矣。
  • 辛棄疾這首送別詞,表達出對好友的期盼和自己遠大抱負,表意真切
    本文由作者《美麗的文化說》獨家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滿江紅-送信守鄭舜舉被召》宋孝宗淳熙十四年冬天,辛棄疾的好友鄭舜舉被召赴京。作者於是寫了這首送別好友的詞。詞中盛讚鄭有卓越能力和遠大抱負,是將帥之才。
  • 辛棄疾壯志難酬,寫了一首詞,盡顯狂放,最後一句很「囂張」
    辛棄疾愛寫詞,在這方面很有才華,他早期的作品,多是在寫自己對匡扶宋室、收復中原的渴望。辛棄疾的真才實學和政治熱情遭到許多堅吝小人的嫉妒,淳熙八年冬,辛棄疾遭彈劾被罷黜,他也從此開始了歸隱田園的賦閒生活。
  • 「眾裡尋他千百度」,辛棄疾用這首元宵詞,寫儘自己的孤獨與落寞
    看透這一切的辛棄疾,想要扭轉局勢,卻恨無路請纓、報國無門。他看著這些沉醉在眼前美景的人們,帶著他滿腹的激情與無奈,揮筆寫下了這首《青玉案》。東風吹過,千樹萬樹繁花紛紛飄落,這夜晚萬千的花燈隨風晃動著,煙花散亂,轉瞬即逝,像是流星墜落一樣,形成陣陣星雨。大街上,人流如織,華麗的車馬來來往往,飄散出來的香氣瀰漫在這大街上。
  • 解《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辛棄疾想表達什麼樣的心境
    辛棄疾·志存高遠,可惜無處施展才華由於南宋大部分時間以偏安為主,辛棄疾的主張無法切合朝廷方向,所以受到排擠,大部分時間都是賦閒在家,既不能入朝展現自己的才華安邦治國,也不能身著戎裝收復中原。在賦閒期間,辛棄疾創作了大量的類似唐邊塞詩一樣的詞,這闕《破陣子》就是其中之一,全詞看起來慷慨激昂、意境深遠、豪邁悲壯。《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宋·辛棄疾醉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裡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髮生!
  • 《西江月》是辛棄疾在什麼時候寫的,表達了詞人怎樣的情感
    《西江月》創作背景這首詞是辛棄疾閒居上饒(今江西省上饒)時的作品,從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開始,辛棄疾因為主張收復而遭到政敵的排擠、打壓、甚至彈劾,所以他就回到了上饒過起了閒居的生活,這一賦閒就長達十五年左右。
  • 辛棄疾酒後所作的詞,把菊花寫的是如此另類,開頭便讓人忍俊不禁
    辛棄疾的詞很多人都很驚訝,因為他沒有按照套路來寫。而他的文字風格也讓我們在陰霾中感受到很多樂趣。現在我們來解讀辛棄疾一個很好的詞叫《鷓鴣天·尋菊花無有戲作》。辛棄疾寫了這首詩時是重陽節。他和他的許多朋友在宴會中間相遇,並在酒後寫下了這首詩。
  • 統帥被殺,辛棄疾獨闖敵營:千軍萬馬有何懼!22歲成為南宋大將軍
    那一天,辛棄疾登高遠望。看著眼前那遼闊的景色,再想到自己南歸40年來的起起伏伏。失望的情緒,不自覺的生了出來。想當年,自己帶著五十騎勇闖萬人金帳,生擒叛徒;再看如今,已是年老體弱,不負當年之勇猛。這讓辛棄疾看到了希望。他一次一次的上書,將自己的抱負、將自己的所見所想全部寫在了奏摺之中。然而,他所寫的《美芹十論》、《九議》等奏摺深受稱讚,但是朝廷的反應卻十分冷淡,並不重視。後來,由於朝廷用兵不當,造成了符離之敗,損失慘重。自此之後,主戰派一蹶不振,主和派再次佔據優勢。
  • 辛棄疾最狂妄的一首詞,開篇就自稱老子
    當時辛棄疾雖然還不太懂,當他長大之後,了解了歷史,目睹了金人的殘酷統治,才明白祖父的良苦用心。辛棄疾回到南宋的時候,才二十二歲。他認為自己終於可以一展雄才了,誰料到自己會一生鬱郁不得志。朝廷雖然嘉獎了辛棄疾,但是給他的都是一些治理內政的官。
  • 辛棄疾的煩惱:愁苦跟著他跑,寫了一首詞抱怨,開頭就是千古名句
    然而,這首《鷓鴣天》卻讓豪邁豁達的辛棄疾自己深陷愁苦,估計您應該聽得也相對少一些。《鷓鴣天》宋代:辛棄疾欲上高樓去避愁,愁還隨我上高樓。經行幾處江山改,多少親朋盡白頭。歸休去,去歸休。不成人總要封侯?因此,辛棄疾21歲的時候就參軍入伍,英勇作戰。雖然他志向遠大,一輩子都在力主抗金,多次上書請求作戰。奈何當朝統治者軟弱無力,權貴大臣貪圖享樂、醉生夢死,官場黑暗複雜、勾心鬥角,這些現象逐漸澆滅了辛棄疾的一腔熱血,光復河山的抱負也漸漸失去了實現的可能。
  • 王國維說:辛棄疾的詞有性情有意境,讀了這首詞才知道果然如此!
    此詞是辛棄疾隱居時所作,雖然身在遠方,但是心中對家國的牽掛沒有一刻忘記。在這樣的情緒之下,我們再來看辛棄疾這首詞寫了什麼。我在溪邊行走,溪水裡倒映出我的影子,天空也倒映在溪水的底部。天上還有飄動的白雲,人此刻正走在那白雲中。我放聲高歌,誰人來和?只聽見空幽的山谷傳來清亮的聲音。
  • 辛棄疾在詞中,封自己「水雲侯」,到底是個什麼級別的官?
    舊時楓葉吳江句,今日錦囊無著處。看封關外水雲侯,剩按山中詩酒部。 辛棄疾作這首詞的目的,主要是為了抒發英雄末路、壯志難酬的情懷。這首詞不太好理解,一來因為詞中用了好幾個典故,二來「水雲侯」到底是個怎樣的爵位? 我們把詞分為4層,每兩句為一層,對比著來理解,很多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 辛棄疾與友人同遊,寫下這首著名的《滿江紅》,結尾三字一箭雙鵰
    辛棄疾下面這首《滿江紅》,寫於他在鉛山農村賦閒的時期。辛棄疾在紹熙五年從福建安撫使的位置上下來,一直在鉛山賦閒,以至於10年的光陰。當時,詞人的朋友趙晉臣也被免職,也來到了鉛山。辛棄疾與朋友一起去遊覽鉛山境內的清風峽,於是寫下了這首作品。
  • 辛棄疾閒居之時,觸景生情,寫了一首《生查子》,盡顯悲涼傷感
    在辛棄疾晚年的時候,依靠寫詞來表達自己心中的不平。人在不同的年紀會表達不同的想法,看待問題的角度也會發生改變。《生查子·獨遊雨巖》是辛棄疾優秀的作品之一,其中有什麼特別的含義?在戰火紛飛的時代,辛棄疾作詞來寄託自身的愛國之情,也表達著自己的遠大的抱負。奈何舉世維艱,辛棄疾的力量還是過於渺小,無法達到自己想要的目標。他前半生寫的詞極富有感染力,讀一遍就能夠感受到辛棄疾的氣勢雄渾,年輕人該有的朝氣,在他的身上都可以體現。
  • 辛棄疾鐵血之高歌。
    看試手,補天裂一代愛國詩人辛棄疾一生的志向便是抗金北伐,恢復中原,可天不遂人願,讓一生不得志,一身才華得不到展現,一生抱負得不到施展,下面這首詞是辛棄疾在江西安撫使任上被罷官後,閒居上饒的第八年,雖然年屆五十,賦閒在家,但未廢恢復之志,一個年過半百的老人想著恢復中原,報效祖國,寫下了這首非常鐵血的英雄之詞。
  • 辛棄疾的一首詞,以小見大,其中一聯五味雜陳
    雖然辛棄疾一心報國,意欲收復失地,但是南宋朝庭積弱,高宗對他有所猜忌,而孝宗雖然主戰,但也不曾重用辛棄疾,正當壯年的他罷官,在帶湖(江西上饒)、瓢泉(江西韶山)一帶閒居。心中的理想與眼前的現實差距巨大,致使辛棄疾的一腔憤懣無法排遣,借詞令一抒胸臆。今天我們一起品讀的一首小令,即是其在閒居時的一首佳作。
  • 辛棄疾安慰自己的一首詞,短短4句,寫盡年少的風光,晚年的無奈
    ,根據《宋史》記載,他所言應非虛。 這句詞中,辛棄疾回憶了自己年輕時的事跡。《宋史》花了一百八十字左右記載辛棄疾的義軍經歷,他追隨耿京起義,擔任掌書記一職,斬殺叛徒義端和尚。後來,辛棄疾被宋高宗召見,被授予職務,後又斬殺叛徒張安國。此時,辛棄疾最多不過二十三歲。 辛棄疾,字幼安,齊之歷城人……金主亮死,中原豪傑並起。
  • 辛棄疾送別朋友的時候,一連寫了兩首詞作,流露出詞人怎樣的情感
    曲終闋盡,餘弦更興,辛棄疾一時有感於朋友的離別,又填了一首《滿江紅·餞鄭衡州厚卿席上再賦》,所以在這首詞的小序中出現了「再賦」二字。而且詞中小序說得很清楚,這是餞別鄭衡州時寫的,說白了,這就是一首餞行詞。
  • 辛棄疾有多牛?寫一首詞,用94字囊括25種中藥材,你能找出幾種?
    在辛棄疾的詞賦裡總是能看到他的慷慨激昂,看到他憂國憂民的家國情懷。 趙宋退居江南時,在濟南的辛棄疾自己組織起一支隊伍抗擊女真,為了表示自己驅除韃虜的決心,他將霍去病當成偶像,並把名字改成了"棄疾。"在遭到手下背叛時他單槍匹馬闖敵營,取下賊人首級獻與高宗趙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