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棄疾壯志難酬,寫了一首詞,盡顯狂放,最後一句很「囂張」

2020-12-17 運動30分

歷史上的宋朝總給人一種繁盛又荒涼的感覺,繁盛的是它的經濟貿易和文化藝術,荒涼的便是它的衰頹和羸弱,以至於在敵國入侵時只能狼狽逃竄、討好求饒。這是一個朝代的不幸,但好在不辛之中還有萬幸,便是間接成就了「濟南二安」的才名。

「濟南二安」說的是宋代出自濟南的兩位大詞人,一位是婉約詞派代表人物「易安居士」李清照,另一位便是豪放派代表人物辛幼安。

辛棄疾,字幼安,宋代著名文學家、詞人、政治家。他是難得的文武兼修的能人,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上陣斬敵寇,有「詞中之龍」的美譽。

01生不逢時

辛棄疾出生時,北宋北方的部分領土就已經淪陷於金人之手,包括辛棄疾的家鄉濟南。彼時北宋朝廷已經被打得節節敗退,狼狽逃竄至南方重新建設新的南宋朝廷

而辛棄疾一族,因為人員眾多的緣故,無法跟隨大部隊一同南下。辛棄疾的祖父辛贊為了保全族人,不得不改變志向轉而侍奉金國。

儘管如此,在辛贊心中,唯一的故國還是大宋,他身在曹營心在漢,每時每刻都不忘被金人破城的恥辱。辛棄疾自小跟隨祖父學習,在祖父的影響下,他立志要替大宋收復失地、恢復中原,一雪前恥!

在濟南的那些年,辛棄疾一邊勤奮練武一邊學習兵書戰略,希望成長為一代名將,能親自領兵將中原失地從金人手中奪回。

但金人對濟南百姓的壓榨和迫害,讓辛棄疾恨不能立刻與他們決一死戰。可惜時候未到,於是便將這種憤懣深藏於,化作筆尖一首首壯麗詩篇。

辛棄疾愛寫詞,在這方面很有才華,他早期的作品,多是在寫自己對匡扶宋室、收復中原的渴望。

02

辛棄疾21歲那年,願望終於得以實現。完顏亮率領金軍南下,準備繼續攻打南宋,辛棄疾趁機加入耿京領導的抗金起義軍部隊,任掌書記一職。

正是有了起義軍的幫助,才沒能讓完顏亮的侵略得逞。辛棄疾在起義軍中的表現頗得宋高宗賞識,於是便讓他當了江陰鑑判。那時的辛棄疾不過二十五歲的年紀。

正是年輕人血氣方剛、壯志躊躇之時。步入仕途後,他屢次上書朝廷建議北伐抗金,但卻只得到朝廷的冷漠回應。南宋朝廷還是懦弱的,根本不敢與金國正面對抗。

另一方面,辛棄疾「歸正人」的尷尬身份也給他在南宋的仕途帶來不便,使得他沒有機會站到權力的高峰做決策,只能將希望寄託於統治者。

然而君子無罪、懷璧其罪。辛棄疾的真才實學和政治熱情遭到許多堅吝小人的嫉妒,淳熙八年冬,辛棄疾遭彈劾被罷黜,他也從此開始了歸隱田園的賦閒生活。

03 壯志難酬

這首詞是辛棄疾罷居瓢泉時所寫,詩中多處用典,筆法簡練而意境悠遠,感情濃烈、大氣磅礴。開篇第一句即是用典,看似是在表達虛度年華的哀嘆,實則是引用了《論語》裡孔子說過的話,感嘆自己的政治理想難以實現,終是報國無門、壯志難酬!

繼而又感傷自己的孤苦伶仃,當年和自己交好的朋友,如今多半已經不聯繫了。彼時辛棄疾已經快六十了,放在古代算是很大的年紀了,想要再被重新重用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詞人借用《世說新語·寵禮篇》中的典故隱晦表達了對世態炎涼的譏諷,也有些許自嘲意味。又引用李白《秋浦歌》中的名句,極言自己年華虛度又形單影隻的落寞。

「青山」一句乃是全詞警策,也是流傳千古而不衰的佳句。詞人因無人理會、無所事事,只好將目光轉向身邊的山水風光,見一旁的青山瀟灑多姿,於是心生喜愛。又覺得青山看我亦是不俗,與李白筆下的「相看兩不厭」有異曲同工之妙。

這也是在古詩詞中常用的一種寫作手法:將主體的感情代入客體當中,然後藉助帶有主體感情色彩的客體形象來揭示主題的內在感情,這樣,賦予客體以人的形態,有利於情感的渲染和傳遞,更能打動讀者。

詞的下片連用陶淵明《停雲》、蘇軾《和陶飲酒二十首》之三、嶽珂《桯史·卷三》的典故,以凝練的筆法行雲流水般寫出自己想要歸隱的志向,以及對南宋統治者醉生夢死、不思進取的批判。足見其功力之深厚!

「恨古人不見吾狂耳」一句更是直接寫出了詞人的自負,相傳辛棄疾時常讓身邊歌伎奏唱這首詞,每每唱到這兩句,都要一邊吟誦一邊拍腿大笑,不停地問左右賓客自己這兩句寫得怎麼樣,如此自信,也是南宋少有的「狂人」了。

辛棄疾,原字坦夫,後改字幼安,號稼軒。南宋豪放派詞人,人稱「詞中之龍」,與蘇軾合稱「蘇辛」,與李清照並稱「濟南二安」

辛棄疾生於金國,少年抗金歸宋,曾任江西安撫使、福建安撫使等職。後被主和派排擠,退隱山居。

《辛棄疾詞傳》講述了他傳奇的一生,從現代的人的角度對他進行了解讀,給了讀者一個新的視角去看待他的人生。除此之外,這套詩詞還包括《李清照詞傳》、《蘇軾詞傳》、《李煜詞傳》、《倉央嘉措詩傳》和《納蘭容若詞傳》。

這套詞傳原價238元,現在活動價,只要79元,點擊下方連結購買。讓你多一分書卷氣,感受詩詞的飄逸和靈氣。

運動30分總結:

辛棄疾一生輾轉於回歸南宋、收復中原的理想之路上,可惜生不逢時,空有一身本領卻報國無門。縱然仕途不順、壯志未酬,但這種為國為民、誓死報效家國的情懷永垂不朽!

世上再無辛棄疾,但稼軒詞的餘音猶在現代文明裡盤桓,詞作重塑了他的生命,即使隔著千百年的光陰,我們依然能在稼軒詞裡望見他曾沙場點兵的颯爽英姿,初心不改真英雄!

相關焦點

  • 辛棄疾詩詞|滿腔熱血、壯志難酬
    辛棄疾(1140-1207),南宋詞人,曾入朝為仕,但屢遭彈劾,一生命運多舛、壯志難酬。身處亂世,他把滿腔激情和對國家興亡的關切、憂慮,全部寄寓於詞作之中。辛棄疾寫過75首《鷓鴣天》,顯示他對這種詞牌爛熟於心,以送別詞《鷓鴣天送人》為例:唱徹《陽關》淚未乾,功名餘事且加餐。浮天水送無窮樹,帶雨雲埋一半山。今古恨,幾千般,只應離合是悲歡?江頭未是風波惡,別有人間行路難!
  • 辛棄疾一首經典詞,開篇氣勢磅礴,寫到最後卻有種無奈的心酸
    所以辛棄疾後期的詩篇都充滿各種壯志難酬,以及對家國的熱愛之情。辛棄疾一首經典詞,開篇氣勢磅礴,寫到最後卻有種無奈的心酸今天我們一起來看這篇在晚年時所作的經典詩作《鷓鴣天·有客慨然談功名因追念少年時事戲作》壯歲旌旗擁萬夫,錦襜突騎渡江初。燕兵夜娖銀胡,漢箭朝飛金僕姑。
  • 辛棄疾可愛的一面,喝醉酒後,寫了一首「冷門」詞,風趣幽默
    而我們一直視為不苟言笑的辛棄疾,甚至也曾酒醉題詩,頗有趣味。讓我們看到了這一心繫國家的愛國詞人可愛有趣的另一面。既然是文人墨客的日常喜愛,辛棄疾也是好酒之人,本是鐵骨錚錚的抗金將領,也曾作得這麼一首《西江月.遣興》將他的醉後憨態栩栩如生地描繪了出來。
  • 辛棄疾賦閒在家,對著青山發呆,寫了一首自戀的詞,可謂霸氣十足
    唐代詩人中,在自戀的這條道路上一去不復返的當屬「詩仙」李白,「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一首狂過一首,一首比一首自戀,李白敢排自戀第二名,估計沒人敢排第一。到了宋代也有一位這樣「狂拽酷炫炸」的自戀才子,他就是被稱為「大宋古惑仔」的辛棄疾。
  • 宋朝辛棄疾最霸氣的一首詞,寫盡天下滄桑,罵遍古往今來
    我是飄飄,平時非常關注社會新聞,要是看見有意思的事件也會寫下來分享給大家。今天飄飄的原創文章要給大家分享的是辛棄疾最霸氣的一首詞,寫盡天下滄桑,罵遍古往今來。
  • 辛棄疾很悲憤的一首詞,寫盡壯志難酬的無奈,最後一句成千古經典
    若要轉載,請聯繫我授權哦~~~(配圖來源於《墨魂》截屏,侵刪)辛棄疾有一首詞《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醉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非常非常有名,幾乎很多人都可以倒背如流。從標題可以看出,這是他寫給陳同甫的詞。今天要介紹的,也是辛棄疾與陳同甫酬和的詞作,最後一句"我最憐君中宵舞,道'男兒到死心如鐵'。
  • 豪放詞人的細膩,元宵佳節,辛棄疾寫了一首詞,最後一句可以表白
    其自此後執起墨筆,著墨放蕩,遂開闢了獨屬於「辛氏」的豪放派詞風,後人贊之以嘆將辛棄疾尊稱為「詞中之龍」。詞人辛棄疾算是十分高產的,得益於其文採斐然,故一生創作總量高達六百多首,每一首均星光璀璨幾近可稱傳世經典。
  • 辛棄疾不算豪放的一首詞,末尾一句很經典,多數人聽說過
    辛棄疾是我國南宋最著名的豪放派詞人,也許正因為經歷和性格的原因,才使得辛棄疾的詞豪邁雄宏,在以婉約風格為主的詞壇開闢出了另一片新天地。辛棄疾的詞多詠祖國河山之壯美,多嗟世道政局之多變,筆觸大氣有力卻不失細膩。辛棄疾是南宋著名的愛國詞人,由於年幼生長於金國,目睹了金國統治下,漢人所遭受的屈辱,終辛棄疾一生都希望能夠光復宋朝。
  • 閒居的辛棄疾,喝醉酒後,寫了一首詞,第一句霸氣外露
    辛棄疾懷有一顆赤子之心,一生想要建功立業,可奈何命途多舛,壯志難酬。但是,他始終都以國家興亡為己任,立志恢復中原。因此,他的詞中都充滿了豪放不羈,雄渾豪邁的氣概,用一生詮釋了愛國熱情。其中,《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最為著名。
  • 辛棄疾最有氣勢的一首詞,一開頭便驚豔了世人,震古爍今!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詞《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便是一首能夠感受到震古爍今的氣勢與力量的千古名作。它出自於南宋豪放派詞人、將領,有著「詞中之龍」之稱的辛棄疾之手。眾所周知,他一生以恢復中原為志,但命運多舛、壯志難酬,故詞中飽含對國家興亡、民族命運的關切、憂慮,寫得慷慨激昂,氣勢恢宏。
  • 送別好友之際,辛棄疾寫下一首詞,鐵骨錚錚的他悽然落淚
    這個名字,便出自於辛棄疾的一首詞《鷓鴣天·送人》: 唱徹《陽關》淚未乾,功名餘事且加餐。 浮天水送無窮樹,帶雨雲埋一半山。 今古恨,幾千般。只應離合是悲歡? 江頭為是風波惡,別有人間行路難。
  • 辛棄疾酒後所作的詞,把菊花寫的是如此另類,開頭便讓人忍俊不禁
    辛棄疾的詞很多人都很驚訝,因為他沒有按照套路來寫。而他的文字風格也讓我們在陰霾中感受到很多樂趣。現在我們來解讀辛棄疾一個很好的詞叫《鷓鴣天·尋菊花無有戲作》。辛棄疾寫了這首詩時是重陽節。他和他的許多朋友在宴會中間相遇,並在酒後寫下了這首詩。
  • 辛棄疾很冷門的一首詞,卻一開頭就出神入化,讀後大呼過癮
    他便是南宋時期的辛棄疾,現存宋詞629首。而與辛棄疾同為豪放派代表的蘇軾僅有362首。當然本文不是要比較他們現存宋詞的數量多少,而是以此來說明我們從課本上所熟知的宋詞是九牛一毛。也就是說辛棄疾、蘇軾等詞人還有很多冷門的詞作,值得我們去品讀。本文就讓我們先從辛棄疾很冷門的一首詞《滿江紅·點火櫻桃》,來共同品讀它的藝術魅力。首先,這首詞是辛棄疾的一首政治抒情詞。
  • 辛棄疾又一首有趣的詞,開頭一句很突兀,第二句就讓人開懷大笑
    若說哪位詞人作詞有趣,北宋詞壇當屬蘇東坡莫屬。蘇東坡改善填詞的語言,提倡以詩為詞,同時又大力拓展詞境,提倡無事無物不可如此。所以在蘇東坡的筆下,多有嬉笑怒罵詼諧幽默的詞作。而南宋詞壇最有趣的詞人非辛棄疾莫屬了,辛棄疾繼承了蘇東坡的作詞理念,甚至更進一步以文為詞。
  • 宋詞精選取名:豪放派裡的「俠骨柔情」,那些來自辛棄疾詞的好名
    宋詞主要分為豪放派和婉約派,今天我們就來看一看以蘇軾、辛棄疾為代表的豪放詞。豪放派的創作視野較為廣闊,氣象恢弘雄放,讀起來給人一種酣暢淋漓之感。這一次讓我們跟隨著辛棄疾先生,一睹南宋詞人的風採。辛棄疾的詞和他的名字一樣透露著豪情壯志,然而他的詞又不都是力量強大的。
  • 夜晚無心睡眠,蘇軾在院中寫了一首詞,最後5個字,盡顯孤獨寂寞
    他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與辛棄疾並稱「蘇辛」,與歐陽修並稱「歐蘇」。蘇軾簡直是神一般的存在。可恨上天並不憐憫才華橫溢之人,蘇軾的一生歷經坎坷。他在官場浸淫多年,時常會有自己的無可奈何,也難免有消沉落寞無人理解陪伴的時候。
  • 辛棄疾特別霸氣的一首詞,雄渾悲壯、大氣磅礴,寫盡長江的悠久
    關於長江見證的這段歷史,南宋的辛棄疾把它記錄了下來。今天我們就來通過辛棄疾這首特別霸氣的詞,從其中感受長江的雄渾悲壯、大氣磅礴。現實是殘酷的,辛棄疾終究還是走上了他的前人們所走的路——壯志難酬。嘉泰四年,辛棄疾出任鎮江知府,他登臨北固亭,登高望遠,回想往事,在感嘆自己報國無門的失望和痛苦時,寫下了這首千古名作:《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 辛棄疾拼湊了一首詞,全詞僅僅只有五句,句句都是他抄襲別人的
    辛棄疾是南宋一代詞宗,說他是才高八鬥、學富五車也不為過。但是他曾經寫過一首詞,全文抄襲屈原、宋玉、杜牧、蘇軾、李嶠等人的成句,沒有一個字是自己原創。這件事對於如今有」抄襲過敏症」的網友們來說,是一個比較稀奇的事件。
  • 辛棄疾大氣磅礴的一首詞,信手拈來十分霸氣,讀了就知道有多牛
    辛棄疾大氣磅礴的一首詞,信手拈來十分霸氣,讀了就知道有多牛說到詩詞,那我們就不得不提唐詩宋詞,他們是唐朝的宋朝的的文化巔峰。在宋詞中,還出現了像蘇軾、辛棄疾這樣的代表人物。蘇軾和辛棄疾都是豪放派的詩人,但是由於生活時代的不同,他們的詞作還是有很大的不同的,今天我們就來看一下辛棄疾「最狂」的一首詞。
  • 辛棄疾寫的了一句最「豪」的詩,後人評價古人就是牛,驚豔世人
    唐詩宋詞,唐代出名最多的就是詩,宋代最出名的流傳最多的就是詞。宋詞又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婉約派,一類是豪放派。豪放派最出名的人物就是蘇東坡和辛棄疾了。蘇東坡可以說是豪放派的創始人,而辛棄疾則是更加進一步的完善了這個觀點理念。沒錯,今天我們要來看的人就是辛棄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