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神話與其他幾大文明古國的完全不同,因為中國古人的膽子大到可以包天:揍神仙,娶仙女,讓鬼推磨,把鬼當肥羊賣,啥事兒都幹得出來。這些神話傳說似乎可以證明,古人一直是不太拿神仙鬼怪當回事兒的。
神仙是人做,修煉不辭勞,當了神仙之後,卻很悲催地發現,自己打不過凡人了,而且好像還有一大群凡夫俗子已經排好隊等著挑戰自己呢。這裡最鬱悶的就是二郎神楊戩(如果二郎神真叫楊戩的話)了:不但被凡人外甥暴打,元朝皇帝憑空給他安了個父親,而且這個父親還不姓楊而是姓李。
在外國神話故事中,發了大洪水,就造一艘大船,把全家都弄到船上去,各種動物也都是雌雄各一對。相信諾亞方舟故事的人不得不承認一件很不好的事情:當時就剩下諾亞一家了,繁衍生息問題是誰跟誰解決的?
外國人沒有火,就只好到神仙哪裡去偷,奧林匹斯山上的眾神,總是拿上下的凡人當工具,剩下的兒子也不一定得到承認。但是到了中國,情況就完全變了:沒有火,但是我們有燧人氏教我們鑽木取火;仙女長得好看,那就拿下當媳婦;老天爺不開眼,那就一頓拳頭棒子打醒他。至於閻王小鬼,經常會拿來當戲耍和嘲笑的對象。
中國人不太拿神仙當回事,主要是因為那些神仙不但是人做的,而且是人封的,封神的那個人叫姜子牙,這可是中國第一任武聖人,正史中響噹噹的一號人物,曾經與孔夫子並駕齊驅的。
姜子牙封神,並不是因為《封神演義》而廣為人知,因為在那本小說成書之前,民間就已經廣泛流傳姜太公封神的故事了,就像唐僧在唐朝確有其人,孫猴子的故事元曲也唱過,不過那時候孫悟空還不是鬥戰勝佛,而是「大力王菩薩」。
粗略翻一下古代神話故事,就會發現玉皇大帝是個很悲催的角色。他的妹妹、女兒,沒有近水樓臺便宜各路神仙,反倒是跟凡人生兒育女:灌口二郎神楊戩,管玉帝老兒叫舅舅。董永管玉帝叫老丈人,沉香是玉帝的外孫子。如果玉帝和王母娘娘真是福氣,他們要是擺家宴,就會發現桌子旁坐的男人、地上亂跑的孩子,有相當一部分是凡人。
同時我們還會發現,包括玉皇大帝在內,什麼三皇五帝、太上老君、太白金星、十殿閻羅、過海八仙,原本都是凡夫俗子。細看神仙史,就是一部凡夫俗子打怪升級的奮鬥歷程。
自己打怪升級還不算,有時候古人還想給神仙當爹,二郎神連玉皇大帝的面子都不給,但是人間皇帝(元文宗圖帖睦爾)卻敢強塞給他一個爹:「加封秦蜀郡太守李冰為聖德廣裕英惠王,其子二郎神為英烈昭惠靈顯仁祐王。《元史·卷三十四》」
古人膽大,不把神仙放在眼裡,說揍就揍一頓,孫悟空、二郎神、沉香,好像這些人生下來就是為了推到玉帝寶座的——在神話傳說的角色設定中,玉帝就是誰見誰誰捶的沙包。
打神仙上癮的古人,最後連鬼怪也不放過:聊齋裡數不清的狐狸,紛紛跟凡人發生美妙故事,許仙更是連蛇都拿下了——了解蛇的習性的讀者,肯定會對許仙佩服得五體投地:九個小時、十三個小時,你老兄是怎麼堅持下來的?
中國人一直不太把鬼當回事兒,古代有一個職業就是靠捉鬼養家餬口的。「任你奸似鬼,今天喝了洗腳水」,喝了洗腳水的鬼,還是幸運的,還有更悲慘的鬼,被活人當作肥羊賣了:有一個叫宋定伯的人冒充新鬼,騙舊鬼背他走了好遠的路,最後拿話套出鬼怕唾沫,在即將到達目的地的時候,「卸磨殺鬼」,一口唾沫吐了過去,那鬼變成了一隻肥羊,被宋定伯扛到集市上,賣了一千五百個大錢。
這件事連石崇(石崇首富之一,以鬥富聞名)都知道了,他還很遺憾地表示:定伯賣鬼,得錢千五百文,這好事兒我咋趕不上?
其實不僅僅是古人,就是現代也有人不但瞧不起鬼,甚至連閻王也不想放過:「此去泉臺招舊部,旌旗十萬斬閻羅」。這時候讀者諸君該知道為什麼英雄百戰不死了:閻王爺不敢收!
打神仙娶仙女還要斬閻王,神話傳說中的凡夫俗子,為何總是無所畏懼?這些神話傳說背後隱藏著怎樣的秘密?在讀者諸君心中,這兩個問題可能早就有了答案:這就是我們的民族精神,不怕鬼,不信邪,永不屈服,永不言敗,永不為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