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耳朵進水,別再用棉籤了,太危險!這些護理方法更安全

2020-12-21 母嬰放大鏡

現在天氣逐漸暖和,給寶寶洗澡也就更加頻繁了,但是姐妹們有沒有發現,當給寶寶洗澡或者洗臉時,稍不注意,水就會進到寶寶耳朵裡。

而遇到這種情形時,很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是用棉籤進行吸水,其實這是非常不可取的,很可能會對寶寶的耳朵造成傷害。

耳朵進水不弄乾,寶寶容易誘發中耳炎

人體的外耳與中耳中間有鼓膜相隔,而中耳又通過咽鼓管連通鼻咽部,嬰兒的咽鼓管又短又直又粗,進水後如果處理不當,很容易感染。

媽媽在給寶寶洗澡時,洗澡水總是很容易進入耳朵內,液體常在寶寶的中耳積聚;液體如果長時間積聚在中耳,就很容易誘發中耳炎。

另一種情況是感冒後,有些液體常在中耳積聚,如果細菌感染這些積聚的液體,很容易就引起耳朵疼痛、寶寶哭叫不安、發熱等症狀,容易導致急性中耳炎。

這時用棉籤處理不但無法將水吸乾,還容易傷到寶寶的耳道,如果不幸感染到中耳,還會引發中耳炎。

那麼,寶寶耳朵進水時該如何處理呢?

當寶寶耳朵不慎進水時,不要慌張,可以按照下面的5個步驟依次操作。

1. 擦乾水分

用乾淨的毛巾或棉布,把寶寶身上和外耳廓的水全部擦乾。

2. 側躺,進水一側耳朵向下

將寶寶側躺著放在自己的大腿上,使進水一側的耳朵向下。最好能有一個人能幫忙按住寶寶的頭部。

用棉球或者乾淨毛巾、紗布輕輕清理外耳的水。注意不要使勁塞到耳道裡。

3.塞棉球

用乾淨的棉球輕輕塞住寶寶的外耳道,切忌使勁往裡塞,絕對不要用棉籤或任何硬的東西。

4.壓耳根或反覆張嘴

用手掌緊壓寶寶的耳根,然後快速鬆開,連續數次,促使耳道裡的水流出來。也可以用手指輕輕按壓寶寶的嘴唇,誘使其做張嘴動作,反覆數次,以便活動顳下頜關節,促使水從外耳道流出。

如果進水較多,這種方法可以排除大部分的水。流出的水會被棉球吸入。

5.軟棉團旋轉清理

換一塊乾淨蓬鬆的軟棉團,輕輕塞入寶寶的外耳道(不要使勁往裡塞),然後旋轉吸水。若一次洗不乾淨,再換一塊繼續。

在之後的幾天裡,應密切觀察,如果寶寶耳朵有流水,或者甩頭和用手抓耳朵、聽力受阻、發燒等症狀,立即去醫院檢查。

其實,比起事後緊急處理,最重要的還是事前預防。

預防寶寶耳朵進水可以這樣做:

1、洗澡時,用大拇指蓋住寶寶的耳道,如果寶寶不配合,建議給寶寶佩戴防水耳罩或者洗頭帽。

2、洗完澡儘快擦乾耳周水分。

3、如果孩子吐奶,注意不要讓奶水流入耳朵裡,餵完孩子及時拍嗝,發現孩子吐奶,及時擦乾。

4、當寶寶躺著哭鬧時,及時給寶寶擦乾淚水,以免流入耳內。

關於孩子耳朵進水的緊急處理方法和預防方法你都學會了嗎?記住,不要再用棉籤處理了哦~

內容來源於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寶寶耳朵進水怎麼辦?能掏耳朵嗎?視頻指導如何護理寶寶耳朵!
    好消息是,對多數孩子來說,洗澡、遊泳導致耳朵進水,不需要做啥特別的處置,包括不需要特別做什麼「控水」。比如上面說的大寶寶「控水」的那些方法。5,白醋法:將等量的白醋和酒精混合,然後滴入寶寶耳朵5-10滴,然後等30秒,再讓寶寶傾斜頭部排出。白醋有助於軟化耳垢,從而有利於排水;酒精有利於殺菌。注意,如果寶寶已經耳道感染,不能用這個方法排水。
  • 挖鼻孔、掏耳朵、吹眼睛,寶寶眼耳鼻的日常護理,你都做對了嗎
    耳朵是聽覺器官,具有辨別振動的功能,能將振動發出的聲音轉換成神經信號,然後傳送給大腦。眼睛是視覺器官,是一個可以感知光線的器官。對於寶寶來說,挖鼻孔、掏耳朵、吹眼睛好像是常態,可是如果父母的護理方法不對,會給寶寶的健康帶來威脅。今天小編就給大家普及一下眼耳鼻的正確護理方法。
  • 耳朵進水怎麼辦 學會這九招再也不怕耳朵進水
    1、棉籤吸水用柔軟乾淨的細棉籤、消毒的脫脂棉、或軟性吸水紙捲成捻子,輕輕塞入耳朵,探入外耳道,捻子碰到水,從而吸收耳內參與的水分,並保持不傷害耳道。2、咀嚼口香糖通過嚼口香糖,不斷咀嚼,促使耳道內產生氣流和壓迫,讓耳內進水往外流出,這個方法也比較好用。
  • 2歲寶寶突然耳朵疼,爸媽用手電一照嚇一跳,趕緊去醫院
    郭子是兩歲孩子的父親,一天在陪孩子玩耍時,寶寶突然說耳朵疼,於是郭子和老婆用手電查看了孩子的耳朵,這一看兩個人都嚇了一跳,孩子耳朵裡髒兮兮的,耳道差點被耳屎堵滿了。第二天兩個人憂心忡忡地領著孩子就去了醫院,醫生檢查後,只說了句:是盯聹,可以回去把它泡軟再來醫院吸出來,也可以不用管它。
  • 育兒:胎兒在羊水裡耳朵會不會進水?看完你就明白了
    胎兒在羊水裡耳朵不會進水嗎胎兒的耳朵不會進羊水。寶寶耳朵進水怎麼辦 胎兒耳朵進羊水沒事,但他出生後,耳朵再進水就需要注意了,可通過如下幾個方法緩解:1、巧用棉籤 為寶寶洗澡後若發現其耳道口附近潮溼,可用耳用棉籤輕微擦拭。
  • 經常掏耳朵會致癌嗎?如何為寶寶清理耳朵
    相信很多寶媽都有「清潔強迫症」,一旦觀察到寶寶的耳朵有耳屎等分泌物,就會馬上用棉籤或其他工具給寶寶掏耳朵,把耳朵裡的「髒東西」清理乾淨。但根據醫院門診數據統計,每年患耳道感染疾病的寶寶,85%皆是因掏耳朵不當引起!另外,也曾有新聞報導,長期掏耳朵有可能會致癌?天吶嚕!這是真的嗎?接著小編就給寶媽們聊一下,寶寶耳朵裡的髒東西能不能掏。
  • 寶寶的耳屎能保護耳朵?不知道這三點知識,就別輕易給寶寶掏耳朵
    一方面是因為耳屎對寶寶的耳朵有保護作用,另一方面是因為寶寶的耳道比成年人的小,還很脆弱,稍微用錯力,可能就會對寶寶的耳道產生傷害。另外寶寶的免疫力低,若是不小心引起耳道炎就更麻煩了,所以寶寶一歲之內最好不要給寶寶掏耳屎,可以用棉籤簡單的清理一下寶寶的耳朵,保持寶寶耳朵的乾淨清潔即可。
  • 常用棉籤給寶寶掏耳朵有這 4大危害,家長們知道嗎
    前幾天,幫媽跟自己的好姐妹打視頻的時候,發現自己的小姐妹正在給她的寶寶掏耳朵,於是我立刻制止了她。她很不解,因為她覺得寶寶耳朵裡耳屎太多,影響了寶寶的聽力,還很不衛生。我聽到這裡,想到各位媽媽,應該很多媽媽都不知道耳屎是有保護寶寶的作用的。
  • 寶寶襁褓之中還嬌嫩,這時候媽媽能給寶寶掏耳朵嗎?
    在新生兒護理的時候,很多媽媽都會有一個同樣的疑問:寶寶耳朵裡的耳屎能不能掏?「醫生,我發現我的寶寶耳朵裡都是些髒東西,我先用挖耳勺幫他掏一下裡面那些髒東西,可是我怕寶寶的耳朵太嬌嫩,萬一引發中耳炎,甚至影響寶寶的聽力就不好了」?一位五個月孩子的寶媽最近問了我這麼一個問題。
  • 寶寶耳朵邊上有個小洞?小心護理不當有害健康!
    爸爸媽媽們,你有發現寶寶的耳朵旁邊有類似的小洞嗎?就像下圖中這樣。你知道這是怎麼回事嗎?知道它對寶寶有什麼影響嗎?一、這個「小洞」學名叫「耳前瘻管」長在寶寶耳朵旁的「洞」叫耳前瘻管。一般在耳廓上方和臉交接處有一小洞,多數為單耳,有些是雙耳,有時會有分泌物。
  • 家長們容易忽略,給寶寶掏耳朵幾個誤區,我們日常生活中常犯的
    那麼耳朵裡有耳屎一定要定期掏出來嗎?有時候我們感覺耳朵癢,會不經意地隨手拿起身邊的東西就去掏耳朵可以嗎?事實上,這種做法十分不可取。這些行為對耳朵有很大的影響,嚴重時甚至會導致耳朵感染失聰。2、用棉籤掏耳朵可能會嚴重導致穿孔,從而導致人體失衡。如果擾亂了耳屎的正常排出,可能會越積越高多,導致產生一些耳聾耳鳴的症狀。三、如何護理寶寶的耳朵1、教育寶寶不要把東西放進耳朵裡。
  • 25萬兒童因一根棉籤進急診!身上3個部位,別瞎碰!
    雖然我們經常強調,講衛生的寶寶更健康,但寶寶身體很嬌嫩,有些部位過度清潔反而會給寶寶造成傷害。錯誤方式用棉籤、手指甲或者掏耳勺等東西戳入寶寶的耳朵!清洗外陰:每天洗澡時衝洗外面即可,不需要特別護理。2.清洗包皮垢(包皮與龜頭間的乳白色物質):塗上橄欖油 1~2 分鐘,再用浸滿油的棉籤輕輕擦拭即可。3.
  • 給寶寶掏耳朵要慎重,這三大危險,媽媽們應該提前知道
    因為大多數寶寶的耳朵裡,都或多或少的有一些耳屎。看到耳屎堵在寶寶的耳道裡,很多寶媽就開始手痒痒了,想著一定給寶寶掏出來。畢竟這麼多耳屎在寶寶耳朵裡肯定不舒坦。這個時候不少寶媽也聯想到了寶寶在睡覺時總是抓耳撓腮的習慣。一想到這裡,媽媽們就更忍不住想給寶寶掏耳朵了。那麼,寶寶的耳朵可以掏嗎?
  • 油耳與「糠耳」正確的掏耳朵方法,經常用棉籤好嗎?
    採耳是非常舒服的,但是既然和耳朵有關,有些關於耳朵的知識你就不得不知道了。所以我們今天要說的就是耳朵的那些事!油耳與「糠耳」正確的掏耳朵方法,經常用棉籤好嗎?首先我們來介紹什麼是油耳,什麼是糠耳。糠耳指的是耳屎乾燥,耳屎呈現鱗片或者片狀,是正常的分泌物,對耳朵具有保護作用,平時藉助一些細微的動作可以自行排出。
  • 耳朵進水會引起寶寶中耳炎嗎?中耳炎如何預防?
    寶寶的咽鼓管還沒發育完全,相較於成人,顯得更短、更窄、更直,細菌和病毒更容易進入中耳。發生中耳炎如果不及時治療,耽誤了病情會因為鼓膜穿孔導致耳朵反覆流膿、聽力下降,甚至致聾。 如何判斷中耳炎 中耳炎大多是由感冒引起的,因此在寶寶感冒後我們要密切關注寶寶的情況,若寶寶出現以下多個症狀,建議及時就醫確診。
  • 全國愛耳日,不要再這樣給你的孩子掏耳朵了,新手媽媽們要注意
    婷婷就愛給自己的小寶寶掏耳朵,見到孩子的小耳朵裡有耳屎,婷婷就去拿棉籤給寶寶的耳朵清理乾淨,每隔一段時間婷婷都要檢查寶寶的耳朵。這天寶寶在一旁玩耍,婷婷摸著寶寶的小耳朵直呼寶寶可愛,愛乾淨的婷婷又發現了孩子的耳朵有一些耳屎,打算拿棉籤清理。
  • 用棉籤給娃掏耳朵可以嗎?NO!快住手!這3個動作都很「危險」
    中耳炎在寶寶中可不少見。它是嬰幼兒常見疾病之一,臨床發病率僅次於感冒!研究表明:3歲以內寶寶,患過中耳炎的比例可高達80%以上!而且,大部分的中耳炎,都跟平時的護理不當有關!今天,科大大就帶大家避避雷!快看看,這些容易引發娃中耳炎的行為,你是不是正在做?
  • 狗狗日常護理——狗耳朵的方方面面
    假若像小嵐一樣,給狗狗洗澡護理剪毛都是自己來,可能會在狗狗出現耳部問題的時候一眼看到,但是也有很多朋友,狗狗都是送到寵物店交給美容師護理,如果美容師不提醒,就要依靠觀察狗狗行為來判斷了。如果發現狗狗1.
  • 寶寶有耳屎,可以幫寶寶掏耳朵嗎?如何正確處理?
    不少家長看到寶寶也有耳屎,就想幫寶寶把耳屎掏乾淨,其實,寶寶和大人不一樣,耳屎也不是想掏就能掏的。調查顯示,美國平均每年有12000多名兒童因為棉籤而被送進急診,其中85%的孩子,都是在試著用棉籤清理耳道的時候,受到了傷害。那麼,面對寶寶的耳屎,家長應該如何處理?跟著喜孩子嬰兒車一起來深入了解一下吧。
  • 寶寶洗澡水要加「料」,這樣可以防蚊驅痱?專家這樣說
    專家:寶寶洗澡,清水最好!什麼「料」都別加!小心害了寶寶。例如花露水、藿香正氣水、風油精、金銀花水等等,這些「料」,多少都會含有酒精、樟腦等成分,而寶寶皮膚薄、吸收快,容易引起毒性反。另外,如果寶寶淘氣,不小心把洗澡水喝到了肚子裡,那就更危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