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耳朵邊上有個小洞?小心護理不當有害健康!

2020-12-21 兒科醫生雨滴

春光明媚,寶媽萱萱帶著自己寶貝在小區中庭曬太陽,碰巧小區裡幾位媽媽們也都相繼帶著自己孩子過來,大家就自然聊了起來。

「咦?你家寶貝耳朵上有個小洞呢!」其中一個媽媽突然很是新奇地和萱萱說到。

其餘幾位媽媽聽到這麼說,全都圍了上去,果然,寶寶的耳廓邊上,鬢角處確實有個針眼大小的小洞,大家各自看了下自己的娃,並沒有這樣個小洞。

「這是怎麼回事呢?為什麼你家寶寶會有這樣的小洞?」大家七嘴八舌的問了起來。

萱萱自己也是稀裡糊塗的:「我也沒太注意呀,好像孩子一出生就有了,我以為大家都一樣呢。不過一直以來也沒什麼事情,不疼不癢的。應該沒什麼關係吧。」

爸爸媽媽們,你有發現寶寶的耳朵旁邊有類似的小洞嗎?就像下圖中這樣。你知道這是怎麼回事嗎?知道它對寶寶有什麼影響嗎?

一、這個「小洞」學名叫「耳前瘻管」

長在寶寶耳朵旁的「洞」叫耳前瘻管。一般在耳廓上方和臉交接處有一小洞,多數為單耳,有些是雙耳,有時會有分泌物。

耳前瘻管其實是沒有完全退化的「腮」。 寶寶在媽媽肚子裡的羊水裡,像魚一樣有「鰓」組織。發育完全後,這個「鰓」會消失,形成耳廓的組織。有些寶寶,「鰓」發育不完全,最後就變成了一個小孔,於是就有了耳前瘻管。

嚴格來說耳前瘻管應該算是耳朵的一種先天性畸形,有明顯的遺傳傾向,這個「洞」一端為我們肉眼可見的開口,另一端是盲管,深淺、長短不一。

二、耳前瘻管對寶寶健康有影響嗎?

耳前瘻管是在胚胎發育過程中發生障礙殘留而形成。大部分有耳前瘻管的人在平時沒有任何不適感,對聽力無影響,簡單說來就是沒有症狀就不需要治療。

如果發炎了,就要重視及時處理了。耳前瘻管急性發炎,不僅疼,還會散發難聞氣味、分泌液體,如果有膿腫,要到醫院手術切開引流。

而且由於耳前瘻管一旦發炎一次,今後很可能會反覆發作,等發炎情況控制住後,醫生一般都會建議就要進行瘻管切除術。

三、寶寶有耳前瘻管,該如何護理,避免發炎?

1、千萬不要用手去擠壓、抓撓

平時不要讓寶寶摳揉它,以免把細菌帶入瘻管內,引發感染。

小洞連通外耳內部,沒感染的情況下,因為新陳代謝也會流出少量臭臭的白色分泌物,只要孩子無不適感,用乾淨的棉籤蘸上碘酒輕輕處理了就行,忌用手擠壓。

2、正確清潔寶寶的耳朵

保持「洞口」附近清潔。平時也要注意保持耳部乾燥,洗澡或遊泳後,用幹棉籤輕輕擦乾。只要沒有發生感染,遊泳、洗澡都是不影響的。但是一旦發生過感染,反覆感染的機率很大,所以感染部位要儘量少碰水。

3、一旦出現異常,就要馬上去醫院

如果耳朵上的小洞出來的分泌物比平時多了,紅腫,或者寶寶莫名多了去抓耳朵的動作等,爸媽千萬不要自己隨便處理,要及時就診!細菌感染的速度快,越早去醫院越好,及早控制發炎。

總之呢,寶寶耳朵上真的有這個洞,也不要太焦慮,只要護理得當,大部分人都不會有不舒服。反之,如果不重視或不清楚正確的對待、護理,就有可能會讓寶寶受到傷害。所以,爸爸媽媽們多學習點正確的育兒知識真的很重要哦。

關於今天的話題,你還有什麼看法?歡迎評論留言~如果寶媽寶爸還有什麼其他想了解的話題,可以告訴我們。寫文不易,多多幫我留言點讚轉發哦,雨滴醫生謝謝你了!(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經常掏耳朵會致癌嗎?如何為寶寶清理耳朵
    相信很多寶媽都有「清潔強迫症」,一旦觀察到寶寶的耳朵有耳屎等分泌物,就會馬上用棉籤或其他工具給寶寶掏耳朵,把耳朵裡的「髒東西」清理乾淨。但根據醫院門診數據統計,每年患耳道感染疾病的寶寶,85%皆是因掏耳朵不當引起!另外,也曾有新聞報導,長期掏耳朵有可能會致癌?天吶嚕!這是真的嗎?接著小編就給寶媽們聊一下,寶寶耳朵裡的髒東西能不能掏。
  • 為什麼有些寶寶耳朵上有「小孔」?還能掏耳朵嗎?家長要心裡有數
    但有一些孩子,耳朵上天生就有一個小洞,這個小洞可不像女孩子後天在耳垂上打的耳洞,而是天生就在耳骨連接面部的邊緣處有一個很像耳洞的小孔。在村裡,很多老人都覺得耳朵邊上有小孔的孩子是那種天生就很有福氣的孩子,長大後必然不愁吃穿、可以大富大貴。但事實真的是那樣嗎?當然不是!
  • 耳朵上這個不起眼的小洞也是一種病?快看你家寶寶有沒有
    有部分寶媽在孩子出生後,都發現了寶寶耳朵上存在的小孔,有時它還會泛出陣陣臭味。當諮詢老一輩人時,就會有人告訴你,它叫做「倉眼」,有小孔的孩子都是富貴命、聰明的象徵。然而,願望雖然很美好,但現實卻相當殘酷,這可不是富貴命的象徵!
  • 寶寶耳朵這種小洞要注意,老人說是富貴相,醫生卻提醒「危險」!
    很多人都聽過老人說這樣一句話,「如果一個孩子的耳垂大,將來肯定會有福氣」。我們在生活中聽到這樣的話數不勝數,其實大家都知道,這只不過是迷信罷了。今天小編和大家,了解一下耳朵上的這種小洞,像米粒一樣大。在家裡的老人看來這是「富貴孔」,孩子長大以後肯定不愁吃不愁穿,而且會很聰明。
  • 寶寶耳屎需要清理嗎?別輕易給寶寶掏耳朵,小心傷了孩子
    醫生是這麼說的:「寶寶耳屎過多是會影響聽力的,但是寶寶的耳道還沒有發育好,和成年人的比起來是狹小很多的,而且寶寶的皮膚也比較脆弱,如果你給寶寶掏耳朵的時候用力不當,不僅會損傷寶寶的耳道,還很容易引起外耳道炎。
  • 寶寶耳朵旁有這種小洞?小心,別亂碰
    好端端的耳朵,既沒受過累也沒受過傷,為啥會有一個針眼大小的小洞洞? 而且,這樣的洞洞長在自己耳朵上還好,若長在孩子耳朵上,總有些媽媽會忍不住對它「下手」。一旦洞洞裡頭冒出一些形似於「豆腐渣」的分泌物,媽媽就想上手擠,或用牙籤掏,結果稍微弄一弄,孩子耳朵便鼓起一個包!
  • 寶寶耳朵進水怎麼辦?能掏耳朵嗎?視頻指導如何護理寶寶耳朵!
    這是因為耳朵如果進水,只會在外耳道「沉積」,一部分水分揮發,另一部分被人體皮膚吸收,過段時間自然會幹了,一般不會導致耳朵發炎。但是,對少數寶寶來說,因為發育的個體差異,有的寶寶在這方面比較「脆弱」,耳朵進水之後有可能會導致發炎感染。 不過好在這種感染不是「中耳炎」,而是比較輕微的「外耳道炎」!
  • 挖鼻孔、掏耳朵、吹眼睛,寶寶眼耳鼻的日常護理,你都做對了嗎
    馬季先生有個相聲段子,說有個技術人員科研項目獲了獎,準備買些好吃的東西,回家犒勞犒勞自己,這時眼睛、鼻子、耳朵、腦袋不樂意了,紛紛指責這個技術人員太偏心了,有了成績只顧著給嘴吃東西,忘記其他器官的重要性了。於是眼睛就說:「我是最重要的,沒有我你什麼都看不見,你能搞科研嗎?能獲獎嗎?」
  • 寶寶耳朵旁有孔別亂擠,容易感染留疤痕,聰明媽媽這麼做
    表妹家的女兒剛出生的時候,右耳朵上面有一個很小的洞,表妹以為這是孩子天生自帶的「耳洞」,還開玩笑的,表示女兒長大之後一定是一個愛臭美的小姑娘。因為對這一個天生的小洞特別的好奇,於是在照顧孩子的過程中,表妹總是忍不住想要摸一摸,誰知有一天在摸這個小洞的過程當中,突然間發現小洞旁邊分泌了一些白色的液體,液體還散發出一股臭味。
  • 王俊凱耳邊的小洞,你家娃可能也有!千萬別擠!
    要說誰是最心疼寶寶的人?一定非寶媽莫屬了!近來,科長因為寶寶身上的一個「小洞」收到了不少寶媽的疑問。耳朵旁邊的這個小洞是個啥?婆婆說這是「富貴倉」有它的孩子吃喝不愁!是真的嗎?對於耳朵前面的這個「小洞」民間有「前倉藏糧,後倉藏糠,耳朵稜上藏衣裳」的說法。但事實上,這並不是幸運的象徵,反而是一種先天畸形!「耳倉」=耳前瘻管事實上,象徵著「富貴」的小洞,學名為:耳前瘻管。
  • 用棉籤給娃掏耳朵可以嗎?NO!快住手!這3個動作都很「危險」
    中耳炎在寶寶中可不少見。它是嬰幼兒常見疾病之一,臨床發病率僅次於感冒!研究表明:3歲以內寶寶,患過中耳炎的比例可高達80%以上!而且,大部分的中耳炎,都跟平時的護理不當有關!今天,科大大就帶大家避避雷!快看看,這些容易引發娃中耳炎的行為,你是不是正在做?
  • 寶寶私處護理,健康不容忽視
    作者:寶寶知道 教育不好成焦慮很多新手寶爸寶媽在給寶寶清洗私處的時候常常略顯尷尬,虎虎剛剛出生的時候我也是手忙腳亂,不知從何處入手,在月子中心的時候經過一番學習終於可以獨當一面,也知道如果寶寶私處清潔不徹底,會讓細菌滋生,危及寶寶身體健康,今天整理了一篇文章,大家不要害羞,都來學習一下。
  • 家長們容易忽略,給寶寶掏耳朵幾個誤區,我們日常生活中常犯的
    前段時間在和同學聊天,無意中得知同學5歲的兒子耳朵失聰,目前是做了一個人工耳蝸來接收外界的聲音。耳朵是人體重要的一個部位,如果耳朵受傷,生活將受到一定的影響。特別是小寶寶的耳朵相對大人更加脆弱,家長們要小心護理。
  • 寶寶的耳朵上有「小洞洞」是怎麼回事?關於這些事,寶媽多留心!
    一般情況下而言,在寶寶出生的時候,每一個家長對於孩子真的是格外喜愛,而細心的家長,甚至還會將孩子上上下下仔細打量一遍,而這個時候可能會發現寶寶的耳朵上竟然有一個小洞,在老一輩人認為這個小洞叫做「耳倉」,甚至還認為長有這種小洞洞的孩子在長大之後將會更加聰明,或者是不會為吃穿而發愁,是屬於
  • 別再用這四種方法護理新生兒,影響寶寶健康發育,有中的爸媽快改
    但由於缺乏養育經驗,一些新手父母在新生兒護理細節中,常常走進一些誤區,護理不當,很容易影響寶寶的健康發育。例如,下文中常見的四個護理誤區,很多新手父母還在用,有中的要趕快改哦。01.不要把寶寶包成「小粽子」在民間有個傳統,就是把剛生下來不久的寶寶裹包被時候,都要把孩子的雙腿拉得筆直,然後把兩臂緊緊地貼在身體兩側,然後用包被把寶寶裹得緊緊的,有時候還會像包粽子一樣在外面用帶子紮緊。
  • 寶寶耳朵進水,別再用棉籤了,太危險!這些護理方法更安全
    現在天氣逐漸暖和,給寶寶洗澡也就更加頻繁了,但是姐妹們有沒有發現,當給寶寶洗澡或者洗臉時,稍不注意,水就會進到寶寶耳朵裡。而遇到這種情形時,很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是用棉籤進行吸水,其實這是非常不可取的,很可能會對寶寶的耳朵造成傷害。
  • 孩子耳朵上的小孔,是福氣的象徵?「耳前瘻管」有多少媽媽不知道
    就像孩子的耳朵上面有一個小孔,很多人對這個東西都不是太了解,老年人常把他叫做倉眼。有很多老年人認為孩子耳朵上長這種小孔是福氣的代表,甚至他們把它叫做富貴孔或者聰明孔,人們常說的一句話:前倉藏糧,後倉藏糠,耳朵稜上藏衣裳,這說明孩子的命非常好,是有福氣的人。
  • 寶寶耳朵髒,請不要自作主張給寶寶掏耳朵
    記得寶寶剛出生的時候,耳朵裡髒髒的,測聽力也沒有過,所以護士就說讓寶寶吸收一段時間再測吧!而我看到寶寶的耳朵裡髒髒的,本想給她清理一下,可是一想到寶寶還是個剛出生的小嬰兒。所以,就上網查了下嬰兒可以掏耳朵嗎?這一查還真是不可以的,還好我沒有給她掏啊!
  • 常給寶寶掏耳屎會誘發疾病!教你正確護理寶寶耳部衛生……
    孕婦、育兒、早教、健康養生、美食、美文 等正能量知識分享 面對給寶寶掏耳屎的問題,可能很多寶爸寶媽也在糾結到底要不要給寶寶掏?怎麼掏?
  • 奶粉勺底部有一個小洞,作用無比大,對寶寶的健康最有作用
    倒奶粉出來的時候,有點難倒,而且底部總有一些倒不乾淨,大力一點抖動,奶粉就容易撒得到處都是。實踐證明,奶粉勺子底部有個小洞是很必要的。那你們知道為什麼一定得有個小洞嗎?其實,奶粉勺底部有一個小洞有以下三個原因,看看你們都猜對了嗎。原因一,奶粉勺底部有小洞,可以排出空氣,使得奶粉稱量更準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