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駝媽媽(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
在日常生活中,們經常能看到女孩子的耳垂上有一個小耳洞,這種耳洞大多都是女孩子愛美,特意在耳垂上打出來的。
但有一些孩子,耳朵上天生就有一個小洞,這個小洞可不像女孩子後天在耳垂上打的耳洞,而是天生就在耳骨連接面部的邊緣處有一個很像耳洞的小孔。
在村裡,很多老人都覺得耳朵邊上有小孔的孩子是那種天生就很有福氣的孩子,長大後必然不愁吃穿、可以大富大貴。
但事實真的是那樣嗎?當然不是!和老人們說的相反,孩子有這種小洞根本不能代表其將來的命運和生活,反而說明了一件事:孩子身上有疾從出生開始耳朵邊上就有一個小洞。
由於婆婆說這個小洞都是有福氣的孩子才有,所以,小麗想:既然連婆婆都知道,就說明耳朵上有小洞的孩子應該挺多的,自己不必過於擔心。
後來只要家裡有親戚朋友過來做客,婆婆都會抱著孫子開心地給客人們展示孩子耳朵上的小洞,還邀請大家一起摸一摸孩子的耳朵,美其名曰「沾染福氣」。
沒過多久,孩子的耳朵上小洞周圍的皮膚突然整個腫了起來,看上去非常恐怖。
小麗連忙帶著孩子去醫院檢查,一直到那時,小麗才知道,原來孩子耳朵上的小洞根本不是「老天爺賜予的福氣」,而是一種先天畸形,一個不小心就會引起發炎。
孩子耳朵上的這個洞究竟是怎麼回事?
孩子耳朵上出現洞口,是一種先天畸形,是孩子在母體中發育異常的表現。孩子在發育的過程中,耳朵位置沒有完全閉合好,出生後就會出現這個小洞。
一般而言,男生耳朵出現小洞的概率和女生耳朵出現小洞的概率,為4:1。一般情況下,這個小洞是不會影響孩子的生活和生長發育的。
但是一旦小洞受到了感染而出現發炎情況,也一樣會對孩子身體造成一定影響。
比如,剛剛我們說到的小麗兒子「耳洞」發炎,就是因為各種形形色色的人觸摸孩子的「耳洞」所導致的。
家長如何避免孩子耳朵上的小洞出現感覺?
保證洞口的清潔孩子的「天生耳洞」出現發炎情況,大多都是因為不講衛生所致的。所以,如果自家孩子在耳洞上有一個小洞口就要注意:
儘量避免讓孩子耳朵泡在不乾淨的水裡、不要不洗手就觸摸孩子耳洞、哪怕洗手了也儘量少觸碰孩子耳洞、做好孩子耳邊的皮膚清潔、平時給孩子「塗香香」時不要塗到孩子耳洞上。
另外,家長還要定期給孩子做耳朵的消毒工作、及時將孩子的指甲剪掉,避免孩子用自己的手撓抓耳朵。
不要擠壓孩子的「耳洞」孩子有「天生耳洞」雖然是一種疾病,但是這個疾病一般都是不會對孩子身體造成影響的。所以,只要我們不去揉搓和擠壓孩子耳洞,耳洞一般都只是安靜地待在那兒「不吵不鬧」。
但很多家長甚至孩子本人長大後,都對於洞口裡的東西十分好奇,總會試圖用尖銳的東西將洞口給掏乾淨。這個過程,很容易引發「天生耳洞」的發炎和流膿。
所以,家長不僅要做到自己不去觸碰孩子耳洞,還要教導孩子:長大後,無論他多好奇耳朵裡的東西,都不要去掏!
保護好耳朵,不能往那個「天生耳洞」裡塞東西別聽這個說法有點誇張,實際上,很多上了四、五年級或者剛上初一的孩子都皮得很,對於自己的身體也好奇得很,總是會做出各種奇奇怪怪的舉措來。
尤其是有耳洞的女孩子,對於耳朵上有洞這種事情不僅不怕還很好奇,很喜歡將「天生耳洞」當成後天打的耳洞,往裡面塞一些耳釘或者耳塞,「試試能不能塞進去,塞進去會不會痛」。
孩子的思維和做法是大人永遠都想不到的,所以,家長一定要在孩子逐漸懂事、對自己「天生耳洞」有好奇時,及時給孩子科普,並且教導孩子,不能隨意往「天生耳洞」裡塞東西!
羊駝媽媽結語:
家長一定不能總是迷信以前的各種說法,比如,一味相信孩子「耳洞有福氣」而讓別人都來摸一摸孩子耳洞而「沾染一下福氣」,其做法不僅十分荒誕,還對孩子的身體有很大害處。
總而言之,科學育娃,從每個家長做起。希望每個孩子,都可以快樂健康地茁壯成長!
今日話題:你家寶寶耳朵上有這個小孔嗎?歡迎留言一起討論。
我是@羊駝媽媽,有關孩子心理、教育、性格等方面的困擾,都能為您答疑解惑,希望我的建議可以幫助到大家,讓每一個寶寶都能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