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首個「非遺數字館」上線 一鍵開啟「黃河寶藏」

2020-12-25 河南日報官方網站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溫小娟

  用數字科技點亮傳統非遺,打造獨具特色的「黃河之禮」,我省在推進文旅融合上再度迎來新突破。

  作為「老家河南 黃河之禮」2020國際文旅創意設計季階段性成果,12月22日,由省文化和旅遊廳、騰訊文旅聯合打造的首個河南非遺數字館官方微信小程序「老家河南黃河之禮」在禹州舉行上線儀式,開封、禹州、孟津、新鄭、鞏義、汝州、寶豐、孟津、澠池、溫縣等河南黃河沿線9地非遺資源率先首發上雲。在手機屏幕方寸之間,大家動動手指便可以一鍵開啟「黃河寶藏」之旅,暢遊我省燦若星辰的非遺世界。

  

  如何發揚光大黃河文化?如何讓古老的非遺技藝重綻光芒?省文化和旅遊廳一直在探索新路徑。

  在省文化和旅遊廳副廳長朱建偉看來,「老家河南 黃河之禮」非遺數字館小程序以黃河沿線非遺作為切入點,無疑是找到了兩者之間最佳的結合點,為我省優秀傳統文化搭建起了數位化宣傳、推廣、交易平臺,詮釋傳統文化新內涵,為文旅資源的活化利用提供更多的幫助,把黃河文明傳承好,讓中原文化走向世界。

  「非遺數字館」怎麼玩?喊你來當「黃河文明喚醒師」

  飛針走線穿梭汴京八景、細泥紅陶手繪傳千年、以夢為馬為生活添香……記者點擊進入「老家河南黃河之禮」微信小程序看到,伴隨著這些富有詩意的詞彙,由開封汴繡、仰韶彩陶、洛陽三彩等非遺傳承人與時尚先鋒大師共同打造的非遺文創產品華麗麗地躍然眼前。

  

  「老家河南黃河之禮」小程序設置了「探索」(非遺手繪地圖)、「全景博物館」、「傳習」、「資訊」、「禮物」等板塊,這裡匯聚了大家意想不到的精彩,不僅將黃河非遺「吃喝玩樂」一網打盡,還可以深入了解這些非遺項目「前世今生」的故事。

  

  我省是非遺資源大省,歷經數千年光輝燦爛的中原文明,老祖宗給我們留下了太多珍貴的文化遺產。在數字非遺手繪地圖板塊,可以直接查詢你感興趣城市所在地的非遺項目,導航直達重點非遺主題景區,還可以從360度全景數字博物館中探尋河南省沿黃線下博物館中眾多非遺文物藏品。另外,小程序還考慮到旅遊愛好者的需求,進入「非遺旅遊」板塊可以實時定位,查看自己所在位置與非遺景點的距離遠近,並可直接導航至非遺景點。

  在「傳習」板塊可以妥妥地讓大家「漲姿勢」,這裡分享了傳統技藝、傳統美術、民間文學、民俗、曲藝等多種類非遺項目傳承人製作技藝的精彩過程,比如汝州汝瓷的燒制技藝、禹州粉條製作技藝、寶豐酒傳統釀造技藝等;同時,還有眾多非遺傳承人的感人的故事。

  據騰訊文旅相關負責人介紹,該款小程序歷經半年多時間的打造,深入挖掘河南沿黃9地非遺資源,採訪收集了數百人非遺傳承人信息資料,進行深度解讀、創意延伸使用。為了吸引更多年輕人加入互動,小程序嵌入了「黃河文明喚醒師」H5互動小遊戲,通過AI變臉技術生成專屬自己「黃河文明喚醒師」形象,守護黃河非遺,喚醒黃河文明在新生代後浪中的生命力。

  「黃河之禮」重磅亮相,期待你帶回家

  在「老家河南黃河之禮」非遺數字館小程序上線的同時,汴京八景汴繡絲巾、福慧圓滿據此茶具套裝、氣球造型唐三彩香薰禮盒、仰韶彩陶辦公套裝、鞏縣窯陶瓷一脈五花茶具禮盒、太極拳主題懷藥要是同源禮盒等6款非遺文創新品線上線下齊亮相。線上,這些非遺文創產品在小程序「禮物」板塊開始預售,大家可以直接點擊「購買」,將非遺技藝、故事與國際化視野、時尚設計結合的「黃河之禮」帶回家。

  

  作為線下渠道,這6款「黃河之禮」在禹州市神垕鎮鈞瓷文化主題公園廣場一亮相便引來了眾多遊客前來圍觀。

  由開封汴繡省級傳承人程曼萍、中國紅星獎設計師李浩強共同打造的汴繡絲巾時尚典雅,將開封最具代表的文化元素濃縮提煉,把繪畫藝術與刺繡藝術融為一體,既吸睛又百搭,吸引不少遊客直接現場下單購買或預定。

  程曼萍說,這款絲巾是把鐵塔公園、州橋明月等「汴京八景」作為主題元素,採用了南宋畫家馬遠《水圖卷》的水紋圖元素延展成豐富多樣的水波紋,再用開封市花「菊花」錯落點綴其中,我們希望通過這種傳統文化與時尚的碰撞吸引年輕人,讓更多的年輕人因為汴繡之美,加入到主動保護傳承非遺的行列中來。

  「要想光芒萬丈,必先浴火重生」說的是國之瑰寶鈞瓷。由禹州鈞瓷國家級非遺傳承讓你高丙建聯合設計師李浩強匠心所造的「黃河之禮」則是實用又頗具美感的鈞瓷茶具套裝也格外引人注目,「入窯一色,出窯萬彩」成就了每一套茶具獨特魅力所在。

  「非遺數字館」將帶來什麼?

  當下,文化產業數位化發展是必然趨勢,「老家河南黃河之禮」非遺數字館上線不僅幫助政府智能化管理非遺數據,也將吸引各地遊客從線上轉為線下體驗,讓更多傳統非遺煥發新生。

  

  在省文化和旅遊廳產業發展處處長劉春曉看來,通過「非遺數字館」渠道的推廣和銷售,讓非遺作為河南的「黃河之禮」走進更多大眾身邊,一方面可以讓大眾更加深入地了解河南非遺歷史、文化、藝術等方面的價值,另一方面是幫助提升非遺傳承人的技藝和變現能力,為傳承人帶來更多收益,促進當地非遺產業鏈優化升級,達成文化效應與社會效益雙豐收。

  縱觀全國,許多地方都在紛紛探索傳統文化與數位技術深度融合,比如《王者榮耀》與敦煌研究院開展合作,將潮流體驗與經典文化IP融合,通過遊戲、音樂等數位化媒介,重新詮釋傳統文化的當代魅力。對於文化底蘊深厚的河南來說,更是需要「科技+數位化」的加持,如何利用好剛剛搭建起來「非遺數字館」這一數位化平臺,助力河南文旅產業的升級,是擺在大家面前需要深入思考的問題。

  

  對此,朱建偉提出了三點要求:一要強化科技創新,充分認識網際網路等科技手段挖掘提升優秀傳統文化資源的重要意義,順應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位化發展趨勢,注重收集、整理文化資源,進行推廣宣傳。二要加強學習,善於掌握新的知識和內容,充分利用小程序平臺,用數位化改變文旅產品的現有生產模式,以新創意、新設計賦予中原文化符號更多新的生命和活力。三要豐富小程序產品內容,讓小程序真正成為各地產品宣傳推廣、資源活化、商品交易的重要平臺,為產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據了解,騰訊文旅除了為河南建設「老家河南黃河之禮」非遺數字館,還會在雙方共同發起的「老家河南黃河之禮」2020國際文旅創意設計季中發起音樂大賽、文創禮物、QQ非遺表情包及黃河非遺QQ手辦、短視頻精品欄目、北宋華服秀等更多的文旅創意活動。

相關焦點

  • 「老家河南黃河之禮」非遺數字館上線 在雲端開啟「黃河寶藏」之旅
    大河網訊(河南日報記者溫小娟)用數字科技點亮非遺文化,打造獨具特色的「黃河之禮」,我省推進文旅深度融合迎來新突破。12月22日,由省文化和旅遊廳、騰訊文旅聯合打造的首個河南非遺數字館官方微信小程序「老家河南黃河之禮」在禹州舉行上線儀式。
  • 想要一鍵開啟老家河南「黃河寶藏」? 這個小程序不容錯過!
    12月22日,「老家河南·黃河之禮」非遺數字館上線儀式在禹州舉行,開封、禹州、孟津、新鄭、鞏義、汝州、寶豐、孟津、澠池、溫縣等黃河流域河南1市8縣非遺資源率先首發上雲。為弘揚黃河文化、講好黃河故事,作為黃河文明的重要發祥地,「老家河南·黃河之禮」是河南省文化和旅遊廳聯合騰訊文旅推出的首個河南非遺數字館官方微信小程序。「今天,我們在禹州市舉辦『老家河南·黃河之禮』非遺數字館小程序上線儀式,就是為優秀傳統文化搭建數位化的宣傳、推廣、交易平臺,把黃河文明傳承好,讓中原文化走向世界。」
  • 程青梅:建設河南非遺博物館 讓非遺從「活起來」到「火起來」
    大河網訊(記者 莫韶華)河南非物質文化遺產豐富繁多,但只能依靠現場展示,沒有固定的「家」。在本次兩會上,河南省政協委員程青梅提出建設河南非遺博物館,給中原非遺文化一個「安穩的家」。河南非遺資源價值高、內容豐富河南有價值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線索達22萬多條,涵十大類別。
  • 黃河非遺新流行 激活開封「音樂+文旅」新模式
    用科技點亮黃河非遺,由河南省文化和旅遊廳、開封市人民政府指導,開封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騰訊音樂娛樂集團、騰訊文旅聯合發起「老家河南 黃河之禮」2020國際文旅創意設計季(中國·開封)「黃河之韻」單元的「宋詞中國 世界開封」原創音樂徵集大賽的成果分享會在開封小宋城正式舉行。
  • 「老家河南 黃河之禮」2020國際文旅創意設計季在開封啟動
    「老家河南 黃河之禮」2020國際文旅創意設計季啟動現場聚集國際化數字科技,點亮河南黃河非遺。為響應黃河發展相關的國家重大戰略,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河南再度攜手騰訊,聚焦河南省內黃河流域九個地市的非遺資源及相關文化旅遊內容,通過騰訊「科技+文化」的數字創意能力,打造具備河南特色的「黃河之禮」。
  • 二里頭遺址數字館揭曉答案
    二里頭遺址數字館揭曉答案 2021年01月12日 20:07作者:黃頁編輯:黃頁 2021年1月1日,河南洛陽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數字館正式對外開放,該館是在原遺址博物館的基礎上全新打造的數字展館
  • 這場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盛宴上 河南10大非遺項目亮相講述「黃河...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溫小娟 實習生 尚怡菲  氣勢恢宏的開封盤鼓,禪武合一的少林功夫,歡快活潑的河洛大鼓……10月23日至27日在山東舉辦的第六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上,河南非遺精彩綻放齊魯大地,充分展示了中原文化的獨特魅力。
  • 用「智慧」點亮河南旅遊業發展之光
    隨著扶貧地圖的不斷智慧升級,「智慧旅遊扶貧地圖」對河南20個脫貧攻堅重點縣推出「小店發光公益計劃」。對此,河南文旅部門啟動專項資金補貼,以旅遊為龍頭,通過景區來帶動周邊小店,共同為疫情期間受到重創的旅遊業復甦和發展凝聚智慧力量。
  • 上街首個「非遺+文創」 產學研基地項目籤約
    據悉,這是上街區首個「非遺+文創」產學研基地項目。據介紹,上街區首個「非遺+文創」產學研基地項目由河南暢古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與峽窩鎮觀溝村聯合實施,將引入國家藝術基金項目中州派古琴製作技藝傳承人才培養項目主持人、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古琴斫制技藝傳承人、鄭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髤漆技藝傳承人王棟設立產學研工作室。
  • 甘肅這兩條「寶藏線路」能看到哪些非遺?
    記者 裴強 攝日前,由甘肅省文化和旅遊廳組織選送的「交響絲路非遺之旅」和「滔滔黃河非遺之旅」兩條非遺主題旅遊線路同時入選「全國非遺主題旅遊線路」。此前,這兩條非遺旅遊主題線路就是旅行商和自駕遊重點選擇的區域,其中「交響絲路非遺之旅」連續3年遊客接待量超過6萬人次/年,旅遊總收益佔全省的近三分之一;「滔滔黃河非遺之旅」每年遊客量和旅遊綜合收入同比增長25%以上,年遊客量超過200萬人次。非物質文化遺產紮根民間、心口相傳,被譽為人類的生命記憶、活態文化基因。在我省的兩條「寶藏線路」上,可以看到哪些甘肅非遺呢?
  • 「沿著總書記的足跡看黃河」之河南篇2:論古今,黃河文化漸興盛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黃河大合唱」將奏出宏大音符。黃河流經九個省區,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山西、陝西、河南、山東。大河報聯合沿黃媒體西海都市報、封面新聞、掌上蘭州·蘭州晨報、寧夏廣播電視臺新聞中心、北方新報、山西晚報、三秦都市報、閃電新聞,回訪習近平總書記沿黃九省區的足跡,關注沿黃各省區的生態保障和發展謀劃。
  • 開啟黃河藝術之旅
    >2019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南考察時指出,黃河文化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他強調要深入挖掘黃河文化蘊含的時代價值,講好「黃河故事」,延續歷史文脈,堅定文化自信,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凝聚精神力量。黃河流經的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陝西、山西、河南及山東9個省(自治區)受到「母親河」滋養,形成了一脈多枝的藝術風格,今天小編就帶你開啟黃河藝術之旅,感受中華文脈孕育下的藝城。
  • 華山腳下將舉辦黃河流域九省(區)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非遺展示展演
    「九曲黃河 多彩非遺」展示展演活動。同時,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促進黃河流域九省(區)文化交流,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講好黃河故事,促進黃河流域非遺文化藝術交流,大會還將成立黃河九省(區)傳統戲曲保護聯盟,舉辦非遺創新發展論壇。黃河流域九省區相聚在五嶽之首華山,一起講好「黃河故事」,延續歷史文脈。
  • 叫我女皇陛下寶藏秘聞新增一鍵合成功能介紹
    叫我女皇陛下寶藏秘聞新增功能介紹。叫我女皇陛下是一款基於html5研發的2D卡通版養成類遊戲,在這裡,你可以開啟自己的皇宮養成之旅,結識各種絕色皇子,並與他結緣。小編今天帶來的就是寶藏秘聞新增功能介紹,還不知道寶藏秘聞優化情況的小夥伴們快來看看吧!
  • 河南發布黃河沿線十大文旅產品
    河南日報訊(記者 溫小娟 劉春香)為搶抓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機遇,擦亮河南文旅強省名片,7月6日晚,「大河之旅老家河南」河南黃河文化旅遊主題系列推廣活動在鄭州啟動。副省長何金平出席啟動儀式。啟動儀式上,主辦方重點推介了河南黃河沿線十大主推產品、十大主題活動、十大配套活動。
  • 全國首個省級金融服務共享平臺上線
    輕點滑鼠,對照數據,一鍵發放,826萬元貸款快速打至4戶小微企業的帳戶。3月5日,全國首個省級金融服務共享平臺——河南省金融服務共享平臺上線,這標誌著我省運用大數據解決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邁出關鍵性步伐。  長期以來,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是制約民營經濟發展的一大「頑疾」。
  • 鳥島、峽谷、水利樞紐…黃河岸邊的青銅峽,是個寶藏地!
    鳥島、峽谷、水利樞紐…黃河岸邊的青銅峽,是個寶藏地! 黃河從青藏高原一路穿山越峽,出青海、過四川、經甘肅,到了寧夏,她經過最後一個峽谷——青銅峽時拐了一個大彎,便一改澎湃之勢,緩行北進。青銅峽市「近水樓臺先得月」,成為塞上江南的發源地、黃河文化的核心區。 吳忠市青銅峽市位於寧夏引黃灌區的精華之地,九曲黃河穿境北流58公裡,自秦漢先後開掘了秦渠、漢渠、唐徠渠等九大古乾渠,有「九渠之首」稱號。
  • 「大河上下,生生不息」——沿黃九省區非遺項目弘揚黃河文化
    作為黃河兩岸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羊皮筏子承載了幾十代人勞動、生活和交通運輸的歷史使命。「它的特點是只能順流而下,不能逆流而上,下水人乘筏,上水筏乘人。」張德寶告訴記者,羊皮筏子以羊皮為囊,經充氣、扎縛,以木架捆綁而成,最大的是有600個皮胎的載貨筏,最小的是有13個皮胎的載人筏。
  • 「講好黃河故事——著名作家看河南」黃河文化專題採訪創作活動...
    11月29日至30日,由河南省文聯、河南日報報業集團、中共鄭州市委宣傳部、中共洛陽市委宣傳部聯合主辦的「講好黃河故事——著名作家看河南」黃河文化專題採訪創作活動走進洛陽。採訪團先後到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白馬寺、龍門石窟和黃河小浪底等地參觀,對洛陽豐厚燦爛的歷史文化寶藏留下了深刻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