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南山拜訪全真道長,喝茶問道茅塞頓開,並幫大家爭取到這些福利

2020-12-16 秦嶺終南山居

#春季旅遊#秦嶺有72峪,其中一個是子午峪,在秦嶺終南山子午峪裡有一座全真道觀被韓國視為道教祖庭,還常有韓國信眾前來祭拜,這座道觀就是金仙觀。春節前,我專門前往子午峪金仙觀拜訪這裡的道長喝茶問道。

子午峪以前可以開車直接進入,現在這裡已經實行封閉管理,並建立了保護站,禁止私家車進入,可以乘坐景區擺渡車進去,一位10元,進入峪口需要刷臉和身份證。峪口有附近很多老百姓將自家的山貨拿出來賣,柿子2.5元,拐棗2元一把,其他東西也都很便宜,當時買了10把拐棗,整個春節宅在家裡,竟然成為難得野生水果。

由於是冬季,幾乎沒有什麼遊客,獨自一人走在子午峪的路上,路邊發現了一個特殊設備,可以監控、喊話和鎖定抓野生動物、私自下河和燒烤的人,給予警告和制裁。一路上沒有一個遊客,僅僅碰見一個爬山的單身美女,本想和她結伴而行,誰知在分叉路口,她獨自一人向另一座山進發,荒山野嶺也確實比較膽大。

子午峪一路上有慈善橋、荔枝驛、大壩、龍王廟、牌坊、金仙觀等景點和遺蹟,慈善橋相傳為陝甘總督左宗棠捐資修建,荔枝驛則是當年為楊貴妃千裡送荔枝的驛站。一路大約徒步30分鐘左右便可到達金仙觀。

金仙觀始建於西漢時期,唐朝時新羅人金可記留學長安,在此拜師修煉,學成後將道教傳入韓國,後來他在子午峪羽化升仙,因此韓國信眾將子午峪裡的金仙觀視為他們的道教祖庭。所以來這裡偶爾會遇到韓國信眾來此祭拜尋根,而金仙觀在韓國也似乎更有名,這裡的很多標識牌也都是中韓雙語。

金仙觀依山而建,建築風格中韓結合,裡面供奉著玉皇大帝、元始天尊和韓國道教祖師爺金可記。這次我來這裡不是遊覽金仙觀,也不是登頂玄都壇,而是拜訪全真龍門道長,和他喝茶聊天,聽他講道。道長為我講述了道教和全真龍門派的發展歷史,以及道家修身養性、健康長壽的一些方法。對於大家比較關心的他們是否能夠捉妖除魔,是否能夠飛簷走壁,是否還在煉丹,他都給予了解答。和他喝茶聊天,真有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以及茅塞頓開的感覺。

臨走時應廣大網友和居士的請求向道長提出,能否帶部分對終南山,對中國傳統道文化感興趣的居士網友來金仙觀聽他講道,道長欣然答應,並且提出到時候大家可以免費參觀,免費聽道,免費體驗他們道家的素餐,我們當時約定春節過後帶大家前往子午峪金仙觀體驗。

可是由於此次疫情的影響,只能推遲到疫情結束之後了。而他們也積極為國為民祈福,希望疫情結束。等到春暖花開之時,我們一起相約終南山,喝茶問道,感受終南毓秀,感受道家的神秘。

常住秦嶺終南山,常年遊走在秦嶺72峪,如果對終南隱士或道文化感興趣歡迎關注交流,一起尋找美食美景,一起探尋隱居聖地,一起走進秦嶺72峪,一起去看更大的世界。

相關焦點

  • 陝西有一活死人墓,全真教道長守護至今,專家:終南山下並非虛構
    《神鵰俠侶》的故事很感人,但我們都知道這是金庸的作品,所以對於所謂的終南山下,活死人墓,大家也都是當作玩笑話來看待的,但其實活死人墓是真的存在的。西安有一座活死人墓,全真教的道長守護至今,為此專家曾出面表示終南山下並非虛構。活死人墓雖然號稱墳墓,可是是一座極為寬敞宏大的地下倉庫,提到活死人墓就不得不提起王重陽。
  • 第十二期終南山問道之旅側記
    純陽洞位於草堂的後山,沿著山谷間的小道迂迴而上,一路辨認花草中藥,遠眺雲山,一個小時之後抵達目的地,一位尤姓道長熱心的接待了我們。這裡的居住環境讓人想起唐代嵩山隱士盧鴻一在《嵩山十志》中所言的「因巖作室」,自然的、道長們話語間所流露出的氣質精神給人的感受即是這段話的下一句,「即理談玄」。如聆巖壑松風,似睹高峰瀑泉。
  • 油麻菜:每年夏至,張至順道長都要像候鳥一樣回到終南山……
    油麻菜老師 每年夏至,無論身在何處,張至順道長都要像候鳥一樣回到終南山。在玉蟾宮,我跟老人家約好,等他進山的時候一定要帶上我,我實在太想安安靜靜、真真切切地感受道家的隱修生活。狹義上說,終南山就是秦嶺。悠然見南山,雲橫秦嶺的那座,緊挨著古都西安。廣義的終南山,又名太乙山,則長遠得多。對於道家而言,終南山不僅是道教全真派發祥聖地,更是通往崑崙山西王母瑤池的朝聖之路,神奇偉大。老道長常年隱修的八卦頂,位於寶雞天王鎮的大山中,非常隱秘。
  • 終南山傳奇——尋仙修道人(十一)仙蹤道影
    從終南山八卦頂下山,忽然收到蕭道長簡訊。他正在回華山的途中,火車快要抵達西安。就這麼巧!去年十月認識蕭道長之後,一見如故,後來就是他以「人頭擔保」將我引薦至百歲老道長張至順道長門下,從而帶領我進入道家世界。 蕭道長是湖南人,身材和張至順道長一樣瘦小不顯眼,常年背著幾本經書兩件衣服還有一袋花生,漂泊隱修在深山大川的懸崖下山洞裡,居無定所食不果腹。
  • 最近西安的天空太夢幻,有人拍到了奶蓋雲,有人拍到了天狗吞日
    而除了西安市區夢幻的天空和藍天白雲之外,很多人也在秦嶺終南山拍到了雲橫秦嶺家何在的感覺,更是讓秦嶺終南山充滿神秘感,讓人嚮往。>最近西安天氣晴好,每日不是藍天白雲,陽光明媚,就是絕美的朝霞和晚霞,因此不僅適合在市區拍雲看雲,還適合去秦嶺終南山喝茶尋隱問道
  • 張至順:隱居終南山70年,預言自己仙逝日,被稱為「陸地神仙」
    從古至今,無數名人大家都對於隱居生活十分嚮往,隱居可以遠離世俗的喧囂,同時也可以靜下心來好好思考人生。不過在面對世俗的誘惑時,真正能做到虛懷若谷的人少之又少。後來他陰差陽錯地來到部隊,由於張至順從小食不果腹,所以長得十分瘦弱,並沒有被分配到戰場上去,他負責趕馬車運輸炮彈。當時炮火連天,他為了保命就躲到了一個寺廟裡,在這裡他遇到了他的貴人,這個人就是華山全真教的劉明蒼道長。聊了一會後,劉明蒼道長得知了張至順一直有出家的想法,於是就在劉明蒼的引導下,張至順加入了華山全真教。
  • 問道雲際山 喝茶老水仙
    採茶女在古茶園採摘新鮮的茶葉  本報訊 問道雲際山,喝茶老水仙。  據介紹,建甌市三清宮道長几年前在雲際山山腰雲霧聚集處的千年古道邊,發現清朝著名的「詹金圃茶莊」舊茶園遺址,從長滿藤蔓的樹林及茂密的茅草叢中,發現33棵樹齡達150年以上的水仙品種古茶樹。其中最高的茶樹樹冠高達5.4米,最大的樹樁直徑有33釐米。
  • 去秦嶺庫峪遊玩,淘了幾個老磨盤和石碾子,擺在院子裡喝茶怎麼樣
    居喝茶避暑休閒賞花享受清涼,雖然大家都覺得小院收拾的不錯,但總覺得缺少點什麼。,其他的大多都被堆到了門口和牆角,甚至扔掉。,泡好茶坐在院子裡,喝茶聽雨賞荷看上,立馬有了感覺,簡直太美了。山居生活,我已經在終南山斷斷續續居住了10幾年,並將帶著全家人繼續居住下去,沒事的時候去山裡轉轉,淘一些「寶貝」,擺在院子裡,等大家過來喝茶欣賞。
  • 去秦嶺庫峪太興山遊玩,淘了幾個老磨盤和石碾子,擺在院子裡喝茶太...
    西安和全國各地的很多朋友來終南山居喝茶避暑休閒賞花享受清涼,雖然大家都覺得小院收拾的不錯,但總覺得缺少點什麼。 但是隨著生活條件好轉,這些東西慢慢退出了山裡人的生活,除了有些地方打餈粑還用一下石頭窩子,其他的大多都被堆到了門口和牆角,甚至扔掉。
  • 住山10天,我決定離開終南山
    初去義烏進貨,同行的朋友推薦她下了幾個單子,進貨回來大家卻都嘲笑貨太過時,根本賣不出去。現在提起這些,麗麗還是會掉眼淚。現實生活受挫,加上被父母催婚,麗麗兩年前開始在寺廟做義工,偶爾回家。她希望通過佛法去尋求心靈的安寧。今年年初,疫情突如其來。看著電視裡冷冰冰的死亡數字,麗麗第一次強烈地感受到生命的短暫。她終於下定決心離開原有的一切。
  • 慈航宮裡的修行歲月---小青道長
    按照風水學,此地三面大山形成「左青龍右白虎後背大靠椅」之勢,藏風聚氣,是道家所謂的飛升之地,小青道長就修行於此。去拜訪小青道長的這一天,青華山霧氣迷漫,不辨海陸,三米之外不可見物,如進入到冰壺瑤界。上山的水泥路正在修,影影綽綽,為安全起見,棄車路邊,踏著兩腳泥濘步行上山,約半個小時,始見幾幢房屋兀自靜立在霧氣中。
  • 「陸地神仙」張至順,隱居終南山70年,拒絕國外利誘:我是中國人
    幼年的貧苦使得後來的張至順道長有著一顆普救世人的仁愛之心。舊時在民間常有遊方道士手持道情筒宣唱道情,歌詞內容多是教人向善,張至順了解到道家名士韓湘子便是7歲出家,少慕神仙的他便產生了修道的想法。12歲時曾偷偷離家前往終南山,但因年紀太小無奈重返。
  • 「陸地神仙」張至順:隱居終南山70年,曾預言自己仙逝日期
    年幼的他,在軍隊裡面負責運輸彈藥,但是在運輸的過程中來到了一個寺廟中休息,可是廟中的和尚都不願意跟他說話,一直到17歲的時候,他遇到了一個影響自己一生的道長——劉明蒼!在道長的指引之下,放棄了彈藥運輸工作的張至順開始正式加入了華山全真教。
  • 104歲「陸地神仙」:隱居終南山70年,預言仙逝日,一生所學造福百姓
    千年之後,有一位道長一生行善,教化眾人,與花鳥為伍,同星月作伴。在百餘歲的高齡羽化而作古,被大家稱為「陸地神仙」。他沒有私心,卻用自己的實踐向世人詮釋了道教文化的精髓——無陰不生,無陽不長,萬事萬物,最終就是一句「道法自然」,遵循本性,做到協調。
  • 住茅棚吃野菜過千年前生活5000隱士隱居終南山
    2012年2月12日,秦嶺終南山大峪,《問道》雜誌主編張劍峰和幾位隱居者合影留念。隱士居住的茅棚一些是茅草搭建,有些是山洞,有些是普通的住宅,他們分散在各個山谷裡。圖片源自《華商報》三年來,35歲的西安市民張劍峰頻繁進出秦嶺,從華山到終南山到寶雞龍門洞,一個山谷挨一個山谷走遍,橫跨400公裡,目的是尋訪居住在其中的隱居者,行至今天,他拜訪了600多位山中隱士,自己則從一個糾纏於情愛的青春文學編輯變成了半個隱士。他承認,自己是因為讀了美國人比爾波特的書《空谷幽蘭》,誕生了去尋訪隱士的想法。
  • 「一代奇人,武術大家」——嶗山全真金山派高道匡常修的傳奇故事
    全真道金山派高道,於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陰曆二月初四日生於膠州城裡,祖籍原膠南縣石灰窯子村,先後居住在膠州城翰林院、郭家莊、蜈蚣街、辛街等地。先後擔任過山東省道教協會副會長、山東省政協委員、青島市道教協會會長、北京大學武術協會名譽會長等職務。
  • 在終南山修行的道長們搞了一次見雪悟道,他們都感悟到了什麼?
    冬天到了,大家出門記得多穿一件呀。不過最近聽南方的朋友說他那邊還是30度,簡直跟過夏天一樣。而終南山的道長們來了一次見雪悟道的討論會,大家紛紛說了自己的感悟。
  • 「大難不死」南五臺,尋佛問道終南山
    「全真教」發祥之地,「福如東海長流水,壽比南山不老松」之終南山。周代曾將終南山、太白山統稱為太乙山。自尹喜草創樓觀後,歷朝於終南山皆有所修建。始皇帝在樓觀之南筑廟祀老子,漢武帝於說經臺北建老子祠。魏晉南北朝,北方名道雲集樓觀。李唐宗室奉道教始祖老子為聖祖,大力尊崇道教。
  • 唐清元先生於陝西西安市終南山樓觀臺文化考察之行
    2020年11月28日,國際易學聯合會地理環境科學專業委員會副會長唐清元先生與當地文化人士共同前往甘肅省慶陽市的周祖陵和陝西省西安市周至縣終南山進行文化考察。周祖陵是記錄周朝血脈傳承的重要文化場所,樓觀臺是終南山中最為著名的道教福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