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記憶·馬六甲抗日義士紀念碑

2020-12-13 馮曉暉

2019年8月,馬來西亞,馬六甲市

馬六甲現在是個小城市,但它曾經在很長時間裡是馬六甲海峽的政治經濟中心。

馬六甲城中有座「三寶山」,山前有座「三寶廟」。據說,鄭和曾數次在此駐留。其實,下西洋的意義沒有我們描繪的那麼大,對東南亞歷史的影響也幾乎可以被忽略。三寶山是一座華人的墳山,有一萬多座華人墳墓,是中國之外最大的華人墳山。那座廟原名寶山亭,原本與鄭和沒什麼關係,是華人祭祀亡靈的地方。

宣揚鄭和的故事也挺好,於是這些年所謂的三寶廟也成了旅遊熱點。我早上一個人趕到三寶廟,才安靜一會兒,一輛大巴頂過來,幾十號唧唧喳喳的國人湧進去,將這座小廟擠得水洩不通。其實小廟真沒什麼實在內容,於是大家都到了側門外,在小攤子上挑紀念品,吃榴槤。

其實,三寶廟旁還有別的景點,有一口老井,隔著一堵牆,有座挺莊嚴的陵寢,中央就是那座「馬六甲抗日義士紀念碑」。青天白日碑上是蔣介石題寫的「忠貞足式」四個大字,「式」是「榜樣」、「模範」的意思,「足式」就是「足以為模範」。老蔣的字還是很端正的。

關於抗戰期間大馬華人對祖國的竭力支援,本文不展開敘述。日佔期,華人受到殘酷虐待,僅馬六甲一城,被日寇殘酷殺害者千餘人,這裡埋葬著部分烈士的遺骨。

墓園中很是寧靜。我慢慢讀著墓碑,滯留了挺久了。期間,數量豪華旅遊大巴開過來,三寶廟內外歡聲笑語,奇怪的是,沒有一個中國遊客移步到此。雖然,有道路,雖然,只隔一牆。一個都沒有。

墓園一側的碑文銘刻於民國三十六年,即1947年。黑色的石碑用陽文刻就,其中一個「僑」字與眾不同,不知是因為補刻還是經常被人撫摸,筆畫更豐腴,凸起也幾乎被磨平,周邊是黑的。

「僑」……

相關焦點

  • 影像記憶·雙峰塔下的吉隆坡
    ——這是我說的:)馬來西亞紀行之影像記憶,以精美的伊斯蘭藝術博物館為開始,到輝煌的雙峰塔為完結。本系列基本回顧了馬來西亞的國家歷史,以筆者在吉隆坡、馬六甲和檳城三個城市的遊歷為切入點,側重馬來西亞的近代史、華人移民史、民俗文化等。
  • 影像記憶·雙峰塔下的吉隆坡
    ——這是我說的:)馬來西亞紀行之影像記憶,以精美的伊斯蘭藝術博物館為開始,到輝煌的雙峰塔為完結。本系列基本回顧了馬來西亞的國家歷史,以筆者在吉隆坡、馬六甲和檳城三個城市的遊歷為切入點,側重馬來西亞的近代史、華人移民史、民俗文化等。
  • 矗立在馬六甲的僑胞紀念碑——泱泱中華之忠貞
    大家好,昨天麥可帶您走進馬六甲,介紹了三寶山和寶山亭,今天麥可帶您去參觀寶山亭的近鄰,抗日紀念碑。 小廣場的正中立著一塊紀念碑,此碑為抗戰殉難之僑胞而立,上書「忠貞足式」四個大字。
  • 「九一八」前夜,他們把被汙損的香港抗日紀念碑清洗乾淨!
    在「九一八」88周年前夕,香港唯一一個國家級抗戰遺址烏蛟騰抗日烈士紀念碑,17日被發現有多處地方被塗汙,噴上「反送中」、「反送中列(烈)士」等黑色字眼。此事激發了許多港人的憤慨,多個香港市民群體不約而同地在17日晚間連夜趕到烏蛟騰抗日烈士紀念碑,清理被暴徒塗汙的痕跡。
  • 川軍抗日陣亡將士紀念碑
    抗戰老兵鍾華與巴蜀抗戰史研究院張光秀共同推薦 川軍抗日陣亡將士紀念碑 「它是川人抗戰精神的體現」 「川軍抗日陣亡將士紀念碑」被推薦為四川十大天府文化地標。
  • 成都人民公園之:川軍抗日陣亡將士紀念碑和辛亥秋保路死事紀念碑
    我們先去人民公園的東大門,大門口矗立著川軍抗日陣亡將士紀念碑,這個紀念碑很容易被大家忽視,我今天問了一些在公園遊逛的遊客的客人都不知道這個抗日紀念碑,可能是平常大家都是坐地鐵到人民公園B出口至人民公園正大門進入公園內部,少有人從東大門進入。
  • 貴在行走 | 馬六甲城的中國元素(下)
    1511年,葡萄牙艦隊攻佔馬六甲建立了殖民地。馬六甲末代蘇丹馬哈茂德覆滅後,他的兩個兒子分別即位建立了霹靂王朝與柔佛王朝,其中控制半島南部的柔佛成為對抗葡萄牙的主要勢力。那年盛夏,入侵的葡萄牙人擊退柔佛軍佔領三保山後,由於天太熱,葡萄牙人迫不及待地舀水爆飲,馬上像《水滸》裡護送生辰綱的楊志一行被蒙汗藥麻倒,紛紛倒下,被柔佛軍結果了性命。
  • 影像記憶·馬六甲的娘惹餐館
    2019年8月,馬來西亞,馬六甲市如果僅在馬來西亞各個城市的唐人街上觀光,也只會覺得這裡頗有中國風而已。但若是走入了華人開設的餐館、民宿,很可能會感覺時光倒退了數十年。在《尋味中國海外篇 馬來西亞的粵式靚湯》中,介紹了吉隆坡唐人街上頗為傳統的粵式餐廳,在《尋味中國海外篇 馬來西亞的娘惹菜》中描述的馬六甲唐人街的小餐館,歲月的痕跡層層疊疊。這裡曾是潮州會館,又是歐式咖啡館,現如今主打娘惹菜。屋內的陳設更傳統,你幾乎很難找到如年輪般歲月的演變,座椅可能是前幾年的,也可能是幾十年前的。
  • 影像記憶·馬六甲海峽清真寺
    2019年8月,馬來西亞,馬六甲市馬來西亞人口約3200萬,其中馬來人及原住民佔比超過60%,華人約20%,印裔約佔6%,非國民的外勞等約10%,是個典型的多種族、多文化的國家。馬六甲海峽清真寺位於馬六甲市的人工島上,伸入馬六甲海峽。清真寺不大,姿態如風帆般舒展,仿佛漂浮在海面上的一隻大船。在這世界上最長最繁忙的海峽的映襯下,這座只有十幾年歷史的寺院也成了一道值得欣賞的風景。寺院可以隨意進入,但需要換上傳統的伊斯蘭服裝,衣服也是免費的,在裡面照相也沒什麼限制。
  • 影像記憶·馬六甲峇峇娘惹博物館
    2019年8月,馬來西亞,馬六甲市馬六甲的荷蘭街有座峇峇娘惹博物館。嚴格地說,它算不上博物館,只是一家大戶留下來的老房子。馬六甲是峇峇娘惹最集中的城市之一。土生華人是早期(明代、清代)移民,多來自於福建、潮汕。與之區分,清末民初的華人移民被稱為「新客」。兩個華人的群族生活習慣與政治態度差距較大。新客認為土生華人「數祖忘德」,說馬來語,對祖國感情淡薄,對英人更加忠誠(殖民時期)。其實,任何一個外來少數民族在經歷了數百年後,融入當地文化實屬正常。猶太人算是特例。
  • 探訪馬六甲送王船今昔:文化交流民心相通的橋梁
    ——馬六甲,在這座以多元文化融合著稱的歷史名城,探訪送王船的歷史和現實。圖為2020年12月22日,馬六甲海邊的送王船申遺成功紀念碑。 中新社記者 陳悅 攝在新建成的送王船博物館,全程參與送王船申遺的馬來西亞僑生公會總會長顏泳和特意向記者展示兩張1919年馬來西亞送王船時所拍攝的照片,其中一張還是近期才發掘出來的。「這是馬來西亞最早的送王船影像資料,也可能是世界上現存最早的送王船影像資料。」
  • 退休老黨員金春燮修建抗日烈士紀念碑的故事
    「決不能讓歷史在這一代斷茬」——退休老黨員金春燮修建抗日烈士紀念碑的故事一位快70歲的老人,從縣領導崗位退下,本可含飴弄孫,頤養天年,卻四處奔波,到處化緣,10年間建起77座抗日烈士紀念碑。
  • 臨淄:毛託村有座抗日救國紀念碑
    山東人民抗日救國軍第五軍第十二中隊2015年9月,位於臨淄區辛店街道毛託村的山東人民抗日救國軍第五軍第十二中隊紀念碑被公布為市級烈士紀念設施。山東人民抗日救國軍第五軍第十二中隊紀念碑於1993年8月建立,位於辛店街道毛託村,佔地1200平方米,由紀念碑、烈士墓、紀念廣場等組成。該紀念碑是為了紀念十二中隊建立的。毛託村隸屬於臨淄區辛店街道,位於膠濟鐵路東風車站北一公裡處,距離臨淄城區約五公裡,康熙年代名為仁智鄉毛託村,東臨烏河。
  • 抗日義士許肇清
    日本天皇的弟弟、侵臺指揮官北白川宮就曾在彰化八卦山被抗日義軍擊傷,還是他的手下搶了當地居民的一塊門板,把他抬出戰場,後來死在臺南。《鹿港鎮志》「人物篇」載:「及至日軍侵入中部,許肇清率領義軍三千,抗拒日軍於大甲溪南岸,日軍則迂迴攻陷大墩(臺中市)。肇清退守八卦山,藉以確保彰化縣城。日軍進迫至大肚溪北岸,肇清則在八卦山上全力炮擊,日軍死傷不少。但因日軍後援補給強勢,數日間,彰化城遂遭攻陷。
  • 香港唯一抗日烈士紀念碑遭破壞
    據「橙新聞」17日報導,在「918」88周年前夕,香港唯一一個國家級抗戰遺址烏蛟騰抗日烈士紀念碑,被發現有多處地方被塗汙,被噴上「反送中」、「反送中列(烈)士」等字眼。報導稱,1941年香港淪陷,當時廣東人民抗日遊擊隊東江縱隊曾派出精英成立東江縱隊港九大隊,烏蛟騰就是此隊的重要基地。1942年農曆8月16日,日軍包圍烏蛟騰村,強逼村民繳械,並且供出遊擊隊隊員的身份,村長李國藩與多名村民堅拒妥協,終被日軍折磨至死。抗戰勝利後,村民在烏蛟騰一處山坡豎立紀念碑,緬懷犧牲烈士。
  • 成都川軍無名英雄抗日紀念碑復建始末
    1985年,國家主席李先念聽取省市領導匯報中涉及雕塑問題時,指示說:「全民族抗日戰爭中,川軍抗日有功。」為重建「無名英雄」鋪平了道路。原載《四川政協報》 矗立在人民公園東大門的「無名英雄紀念碑」,即「川軍抗日陣亡將士紀念碑」,為著名雕塑家劉開渠先生曠世力作。
  • 香港抗日英烈紀念碑遭塗汙破壞 市民連夜修復
    原標題:香港抗日英烈紀念碑遭塗汙破壞市民連夜修復海外網9月18日電 香港唯一一個國家級抗戰遺址烏蛟騰抗日烈士紀念碑昨日(17日)被發現遭大肆塗汙破壞,有愛國愛港市民連夜清理,趕在「九一八事變」88周年之前將紀念碑修復。
  • 貴在行走 | 馬六甲城的中國元素(下)
    1511年,葡萄牙艦隊攻佔馬六甲建立了殖民地。馬六甲末代蘇丹馬哈茂德覆滅後,他的兩個兒子分別即位建立了霹靂王朝與柔佛王朝,其中控制半島南部的柔佛成為對抗葡萄牙的主要勢力。那年盛夏,入侵的葡萄牙人擊退柔佛軍佔領三保山後,由於天太熱,葡萄牙人迫不及待地舀水爆飲,馬上像《水滸》裡護送生辰綱的楊志一行被蒙汗藥麻倒,紛紛倒下,被柔佛軍結果了性命。
  • 抗日八烈士紀念碑與來泉莊慘案
    抗日八烈士紀念碑位於高新區興城街道來泉莊村東北,建於1946年(中華民國35年),魯南民眾抗日自衛軍領導人董堯卿同志為紀念碑敬撰碑文,碑前有蒼松翠柏相掩映,四周建有石頭圍牆。
  • 馬英九向抗日英雄莫那魯道紀念碑致意
    華夏經緯網10月26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為紀念「霧社事件」7周年,國民黨主席馬英九今天上午來到南投霧社,向抗日英雄莫那魯道致意   據悉,馬英九暫時放下輔選行程,一大早就來到南投霧社,穿上原住民服裝,向原住民抗日英雄莫那魯道的紀念碑致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