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馬來西亞,馬六甲市
馬六甲現在是個小城市,但它曾經在很長時間裡是馬六甲海峽的政治經濟中心。
馬六甲城中有座「三寶山」,山前有座「三寶廟」。據說,鄭和曾數次在此駐留。其實,下西洋的意義沒有我們描繪的那麼大,對東南亞歷史的影響也幾乎可以被忽略。三寶山是一座華人的墳山,有一萬多座華人墳墓,是中國之外最大的華人墳山。那座廟原名寶山亭,原本與鄭和沒什麼關係,是華人祭祀亡靈的地方。
宣揚鄭和的故事也挺好,於是這些年所謂的三寶廟也成了旅遊熱點。我早上一個人趕到三寶廟,才安靜一會兒,一輛大巴頂過來,幾十號唧唧喳喳的國人湧進去,將這座小廟擠得水洩不通。其實小廟真沒什麼實在內容,於是大家都到了側門外,在小攤子上挑紀念品,吃榴槤。
其實,三寶廟旁還有別的景點,有一口老井,隔著一堵牆,有座挺莊嚴的陵寢,中央就是那座「馬六甲抗日義士紀念碑」。青天白日碑上是蔣介石題寫的「忠貞足式」四個大字,「式」是「榜樣」、「模範」的意思,「足式」就是「足以為模範」。老蔣的字還是很端正的。
關於抗戰期間大馬華人對祖國的竭力支援,本文不展開敘述。日佔期,華人受到殘酷虐待,僅馬六甲一城,被日寇殘酷殺害者千餘人,這裡埋葬著部分烈士的遺骨。
墓園中很是寧靜。我慢慢讀著墓碑,滯留了挺久了。期間,數量豪華旅遊大巴開過來,三寶廟內外歡聲笑語,奇怪的是,沒有一個中國遊客移步到此。雖然,有道路,雖然,只隔一牆。一個都沒有。
墓園一側的碑文銘刻於民國三十六年,即1947年。黑色的石碑用陽文刻就,其中一個「僑」字與眾不同,不知是因為補刻還是經常被人撫摸,筆畫更豐腴,凸起也幾乎被磨平,周邊是黑的。
「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