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淄:毛託村有座抗日救國紀念碑

2020-12-12 臨淄融媒

作者:楊玉延

山東人民抗日救國軍第五軍第十二中隊

2015年9月,位於臨淄區辛店街道毛託村的山東人民抗日救國軍第五軍第十二中隊紀念碑被公布為市級烈士紀念設施。山東人民抗日救國軍第五軍第十二中隊紀念碑於1993年8月建立,位於辛店街道毛託村,佔地1200平方米,由紀念碑、烈士墓、紀念廣場等組成。該紀念碑是為了紀念十二中隊建立的。

毛託村隸屬於臨淄區辛店街道,位於膠濟鐵路東風車站北一公裡處,距離臨淄城區約五公裡,康熙年代名為仁智鄉毛託村,東臨烏河。由石家毛託和趙家毛託兩個自然村組成,2300人,石家毛託位於村西側,居民以石姓為主,另有牛、劉、張等姓氏。趙家毛託位於村東側,居民全部為趙姓。

毛託村民風淳樸、人傑地靈、家敦民富、大氣精美,清朝時期就人才輩出,武舉眾多,走向近代,又湧現出了石瀟江、石化風、石誌慶等多位抗戰英雄,是臨淄著名革命烈士石瀟江同志故裡。2010年4月22日,原山東省委書記省計生協會會長趙志浩蒞臨辛店街道,視察人口計生工作,為毛託村題寫了「毛託幸福村」五個大字。

革命英雄石瀟江領導、創建了山東人民抗日救國軍第五軍第十二中隊。在「七·七」事變後,時任辛店通惠小學校長石瀟江奮筆提書:「千古上國衣冠淪為夷狄,相率中原豪傑還我河山」,他積極聯絡進步青年石一宸等在石家毛託、大楊、小楊、大張、小張村一帶,組織抗日武裝。先是利用同學、親戚或朋友關係聯絡人員,然後將人員分成若干「起槍小組」,向有槍的地主家起槍,很快便拉起了擁有五、六十人、三十多支長短槍的隊伍。1938年2月13日晚,在石家毛託小學宣布起義,隊伍番號為「山東人民抗日救國軍第五軍第十二中隊」,同年夏季,改編為「八路軍山東人民抗日遊擊第三支隊八團二營」。十二中隊組建之初就計襲辛店車站,直搗日偽傀儡組織的辛店維持會,緊接著又在張店、博山、金嶺車站連續伏擊敵人的軍用列車,給日偽軍以沉重打擊,後長期轉戰在新泰、萊蕪、蒙陰、沂水一帶,在打擊日寇反擊國民黨的進攻,鞏固與擴大魯中抗日根據地等各項任務中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石瀟江

石瀟江同志歷任八路軍中隊長、營長、副支隊長兼參謀長,魯中軍區、清河軍區參謀主任,渤海五軍分區副司令員等職。1945年10月20日,遵照黨中央的命令,率領部隊通過渤海海峽進軍東北途中不幸遇難,光榮殉國。

在抗日戰爭中十二中隊犧牲的烈士有石瀟江、石次昆、石星垣、田長韶、石潤璞、石毓福、王樹勳、李東文、孟獻策、孫玉涇、李均田、徐怡松、郭亨元、孫銘文、孫成烈、苗長清、田昌林等十七人。也先後湧現出了如:石一宸(少將、原中國軍事科學院顧問、福州軍區副司令員)、褚傳禹(原湖北省軍區司令員兼湖北省委常委)、石誌慶(原北海艦隊副司令員)、石仰天(天津警備區副政委)等多名副軍級、少將、正軍級高級軍事將領,其中石一宸將軍是炮轟金門戰役作戰方案的具體制定者和執行者,褚傳禹作為43軍軍長率領時任127師師長的張萬年將軍對越自衛反擊戰直逼河內,戰功赫赫,為革命事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功勳。

抗日救國軍第五軍第十二中隊創建舊址,位於今辛店街道辦事處石家毛託村西北角,村南300米設立山東人民抗日救國軍第五軍第十二中隊紀念碑。依託紀念碑和村第一書記楊玉延攜手村兩委帶領五老(老黨員、老幹部、老軍人、老教師、老工人)搜集革命先烈資料,設立的紅色文化牆版塊展示十二中隊官兵的英雄事跡,先後對大武小學、窩託小學以及區老乾局、區物價局、辛店街道等機關企事業單位進行紅色教育達數萬人次,作為市級烈士紀念設施的紀念碑將會更好的發揮其褒揚先烈、教育後人、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作用,為建設「家敦民富、大氣精美」的現代化臨淄做出應有的貢獻!

二〇一八年九月十八日

作者簡介:

楊玉延,區食藥監局派駐辛店街道毛託村第一書記

相關焦點

  • 偃師市府店鎮佛光村有座「抗日十三無名烈士紀念碑」
    75年前,在偃師佛光山區,皮定均、徐子榮帶領的八路軍豫西抗日獨立支隊(以下簡稱皮徐支隊)為將佔據這裡的日寇趕跑,發起了佛光峪戰鬥,13名八路軍戰士英勇犧牲,他們的名字至今無人知曉。在他們犧牲的地方,立起了一座「抗日十三無名烈士紀念碑」。近日,記者來到位於偃師市府店鎮佛光村的這座紀念碑前,聽當地村民講述那段可歌可泣的故事。
  • 川軍抗日陣亡將士紀念碑
    4月4日,在接受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採訪時,抗戰老兵鍾華與巴蜀抗戰史研究院秘書長張光秀共同推薦「川軍抗日陣亡將士紀念碑」為四川十大天府文化地標之一,並呼籲年輕一輩了解抗戰歷史,學習抗戰精神。著史它經歷並記錄了川人抗戰歷史  「每次看到它,當年的崢嶸歲月就歷歷在目。」90歲高齡的鐘華常散步至人民公園,每次都會在這座紀念碑前凝望良久。
  • 抗日八烈士紀念碑與來泉莊慘案
    抗日八烈士紀念碑位於高新區興城街道來泉莊村東北,建於1946年(中華民國35年),魯南民眾抗日自衛軍領導人董堯卿同志為紀念碑敬撰碑文,碑前有蒼松翠柏相掩映,四周建有石頭圍牆。
  • 成都川軍無名英雄抗日紀念碑復建始末
    1985年,國家主席李先念聽取省市領導匯報中涉及雕塑問題時,指示說:「全民族抗日戰爭中,川軍抗日有功。」為重建「無名英雄」鋪平了道路。原載《四川政協報》 矗立在人民公園東大門的「無名英雄紀念碑」,即「川軍抗日陣亡將士紀念碑」,為著名雕塑家劉開渠先生曠世力作。
  • 馬英九向抗日英雄莫那魯道紀念碑致意
    華夏經緯網10月26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為紀念「霧社事件」7周年,國民黨主席馬英九今天上午來到南投霧社,向抗日英雄莫那魯道致意   據悉,馬英九暫時放下輔選行程,一大早就來到南投霧社,穿上原住民服裝,向原住民抗日英雄莫那魯道的紀念碑致意。
  • 退休老黨員金春燮修建抗日烈士紀念碑的故事
    一位快70歲的老人,從縣領導崗位退下,本可含飴弄孫,頤養天年,卻四處奔波,到處化緣,10年間建起77座抗日烈士紀念碑。抗日歷史不能斷茬大暑前後,記者來到吉林省汪清縣,沿著明月水庫一路向東,沿途就能看到一座座墓碑。在童長榮烈士陵園,記者見到了金春燮。他個子不高,皮膚有些黑,說起話來語氣堅定。一邊參觀,一邊講起這些年建碑的故事。2005年金春燮從縣人大副主任崗位上退休後發現,平日經常接觸的很多孩子不了解歷史。
  • 香港唯一抗日烈士紀念碑遭破壞
    據「橙新聞」17日報導,在「918」88周年前夕,香港唯一一個國家級抗戰遺址烏蛟騰抗日烈士紀念碑,被發現有多處地方被塗汙,被噴上「反送中」、「反送中列(烈)士」等字眼。報導稱,1941年香港淪陷,當時廣東人民抗日遊擊隊東江縱隊曾派出精英成立東江縱隊港九大隊,烏蛟騰就是此隊的重要基地。1942年農曆8月16日,日軍包圍烏蛟騰村,強逼村民繳械,並且供出遊擊隊隊員的身份,村長李國藩與多名村民堅拒妥協,終被日軍折磨至死。抗戰勝利後,村民在烏蛟騰一處山坡豎立紀念碑,緬懷犧牲烈士。
  • 馬英九向臺原住民抗日英雄莫那魯道紀念碑致意
    中新社香港十月二十六日電 臺北消息:為紀念霧社事件七十五周年,中國國民黨主席馬英九二十六日來到臺灣南投縣霧社,向原住民抗日英雄莫那魯道的紀念碑致意。  據TVBS報導,國民黨主席馬英九二十六日一大早就來到南投霧社,穿上原住民服裝,向原住民抗日英雄莫那魯道的紀念碑致意。
  • 「九一八」前夜,他們把被汙損的香港抗日紀念碑清洗乾淨!
    在「九一八」88周年前夕,香港唯一一個國家級抗戰遺址烏蛟騰抗日烈士紀念碑,17日被發現有多處地方被塗汙,噴上「反送中」、「反送中列(烈)士」等黑色字眼。此事激發了許多港人的憤慨,多個香港市民群體不約而同地在17日晚間連夜趕到烏蛟騰抗日烈士紀念碑,清理被暴徒塗汙的痕跡。
  • 歷史抗日小說:穿回1931年民國,成立「救國同學會」,反擊日軍!
    歷史抗日小說:穿回1931年民國,成立「救國同學會」,反擊日軍!大家好!今天小編特意整理了4本熱血的軍事抗戰小說,歷史抗日小說:穿回1931年民國,成立「救國同學會」,反擊日軍!長官,你看吧,這就是彈藥庫,鬼子的各種彈藥全在下面了,手雷,炸彈,炮彈,機槍子彈,王寶略微算了一下足有兩個師團的彈藥量,還不包括空軍的炸彈。
  • 香港抗日英烈紀念碑遭塗汙破壞 市民連夜修復
    原標題:香港抗日英烈紀念碑遭塗汙破壞市民連夜修復海外網9月18日電 香港唯一一個國家級抗戰遺址烏蛟騰抗日烈士紀念碑昨日(17日)被發現遭大肆塗汙破壞,有愛國愛港市民連夜清理,趕在「九一八事變」88周年之前將紀念碑修復。
  • 血染的紀念碑
    他以職業為掩護,開展黨的地下工作,積極向社會各界宣傳黨的統一戰線政策和抗日救國的道理。1935年暑假,劉錫康赴上海,考入中國醫學院,1936年轉至上海新中國醫學院學習。他在上海從事黨的地下工作的兩年多時間裡,都是以「劉中武」的名字出現的,直到犧牲在抗日前線救護傷兵的戰場上。
  • 影像記憶·馬六甲抗日義士紀念碑
    馬六甲城中有座「三寶山」,山前有座「三寶廟」。據說,鄭和曾數次在此駐留。其實,下西洋的意義沒有我們描繪的那麼大,對東南亞歷史的影響也幾乎可以被忽略。三寶山是一座華人的墳山,有一萬多座華人墳墓,是中國之外最大的華人墳山。那座廟原名寶山亭,原本與鄭和沒什麼關係,是華人祭祀亡靈的地方。
  • 重慶人民解放紀念碑——是重慶標誌性建築之一
    這座碑凝結了抗戰和中國解放的歷史:抗日戰爭爆發後,國民黨政府遷都重慶,在這座陪都行使軍政權力,為了動員民眾抗日救國,建造了這座碑。該碑落成於1940年3月12日孫中山逝世紀念日,通高27.5米,有旋梯可達頂端,原為低矮木結構。
  • 成都人民公園之:川軍抗日陣亡將士紀念碑和辛亥秋保路死事紀念碑
    我們先去人民公園的東大門,大門口矗立著川軍抗日陣亡將士紀念碑,這個紀念碑很容易被大家忽視,我今天問了一些在公園遊逛的遊客的客人都不知道這個抗日紀念碑,可能是平常大家都是坐地鐵到人民公園B出口至人民公園正大門進入公園內部,少有人從東大門進入。
  • 「浴血抗戰 歷史豐碑」瓦窯堡:抗日救國宣言的誕生地
    抗戰期間,延安作為全國抗日戰爭的指揮中心和各敵後抗日根據地的穩固後方,在黨中央的領導下,組織和動員全民抵禦日軍、保障戰需物資供應,為民族命運的生死抉擇作出了獨特而重要的貢獻。讓我們一起走進瓦窯堡會議舊址,追尋那裡的紅色記憶。延安瓦窯堡,抗日救國宣言的誕生地。
  • 成都川軍抗日陣亡將士紀念碑,一座不該被遺忘的精神豐碑
    它位於成都市區祠堂街少城路,是一座集文化文物與休閒娛樂於一體的綜合性園林,始建於1911年,有金水溪、金魚島、盆景園等著名旅遊景點。渝帆多次到成都,人民公園也去過三次以上,在不同的季節,有不同的景致,春天花繁葉茂,夏天荷花飄香,秋天層林盡染,上圖就是秋天去時的情況,公園裡到處都是金黃的銀杏,非常的漂亮。
  • 川軍抗日陣亡將士紀念碑故事 一個抗戰將士雕塑川軍雄魂
    抗戰老兵張朗軒和川軍抗日陣亡將士紀念碑的故事  2005年,一句「抗日將士雕塑 我就是模特」一時震驚世人。大約是1943或1944年的春天,川康綏靖公署特務團一營一連中士張朗軒接到一個特殊的任務,去給幾個雕塑家當模特。連續兩個月,他每天全副武裝,背著槍、鬥笠,掛著米袋、手榴彈,提著大刀。
  • 邢臺一抗日英烈紀念碑上出現錯別字,相關單位:已整改
    近日,邢臺市細心的網友發現,邢臺市信都區仲毅園內一抗日英烈紀念碑上把抗戰爆發寫成了抗戰暴發,希望相關單位能夠予以改正。記者看到,該網友發布的照片中顯示,紀念碑上寫著「抗日英烈張紹先」,下面對張紹先進行了詳細介紹,其中有一句話寫道「1937年抗日戰爭暴發隨長兄信卿一同進入太行山,」其中爆發錯寫成了「暴發」。
  • 輯錄毛主席為紀念碑撰寫的碑文
    毛澤東起草的祭文全文如下:「中華民國二十六年四月五日,蘇維埃政府主席毛澤東、人民抗日紅軍總司令朱德敬遣代表林祖涵,以鮮花時果之儀致祭於中華民族始祖軒轅黃帝之陵,而致詞曰:赫赫始祖,吾華肇造,胄衍祀綿,嶽峨河浩。聰明睿知,光披遐荒;建此偉業,雄立東方。世變滄桑,中更蹉跌,越數千年,強鄰蔑德。琉臺不守,三韓為墟。遼海燕冀,漢奸何多。以地事敵,敵欲豈足。人執笞繩,我為奴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