偃師市府店鎮佛光村有座「抗日十三無名烈士紀念碑」

2020-12-11 洛陽網

75年前,在偃師佛光山區,皮定均、徐子榮帶領的八路軍豫西抗日獨立支隊(以下簡稱皮徐支隊)為將佔據這裡的日寇趕跑,發起了佛光峪戰鬥,13名八路軍戰士英勇犧牲,他們的名字至今無人知曉。在他們犧牲的地方,立起了一座「抗日十三無名烈士紀念碑」。近日,記者來到位於偃師市府店鎮佛光村的這座紀念碑前,聽當地村民講述那段可歌可泣的故事。

  75年前,在偃師佛光山區,皮定均、徐子榮帶領的八路軍豫西抗日獨立支隊(以下簡稱皮徐支隊)為將佔據這裡的日寇趕跑,發起了佛光峪戰鬥,13名八路軍戰士英勇犧牲,他們的名字至今無人知曉。在他們犧牲的地方,立起了一座「抗日十三無名烈士紀念碑」。近日,記者來到位於偃師市府店鎮佛光村的這座紀念碑前,聽當地村民講述那段可歌可泣的故事。

  走訪:十三無名烈士不曾被遺忘,村民幾十年堅持守墓

  「抗日十三無名烈士紀念碑」就立在半山腰。這裡是一個小小的陵園,紀念碑後面是13座無名烈士墓碑,只見這個不大的陵園背靠青山,面向佛光峪,正朝著巍峨的嵩山。這13名無名烈士已經在這裡長眠了75年。

  墓碑後面是一片柏樹林,每座墓碑前各植有一棵柏樹。這些蒼翠的柏樹是佛光村村民裴麥鬧在20世紀60年代種下的。從1968年開始,裴麥鬧義務看守無名烈士墓,無論颳風下雨,直至2013年老人過世前,他在45年中每天都來守護。老人去世後,其子繼承父親「世世代代把烈士墓守護下去」的遺志繼續守墓。

  「我們一直不知道這13名無名烈士的身份,後來多方查找,推測這些烈士有可能是林州市一帶的,但沒有確鑿的資料。」隨同而來的中共偃師市委黨史和地方志研究室副主任段曉傑說,為了方便大家來此瞻仰革命遺蹟,2013年,偃師市專門修了一條通向紀念碑的水泥路。

  歷史:誓死抵禦日寇,壯烈犧牲時未留下任何身份信息

  這座紀念碑的背後是一段可歌可泣的歷史。

  1944年12月13日,日寇佔領佛光峪,將據點扎在了佛光寺。佛光峪是豫西抗日根據地的中心,是偃師、登封、鞏縣(今鞏義市)、伊川的聯絡樞紐。1945年春節前夕,皮徐支隊決定發起佛光峪戰鬥,消滅這個據點裡的敵人。

  1945年2月12日夜,襲擊佛光寺的戰鬥開始了。皮徐支隊三十五團八連的兩名大個子戰士手拿大刀埋伏在寺院山門外,等候砍殺逃出來的敵人;二連突擊排打掉了敵人的哨兵;八連開始突襲。

  很快寺內的日偽軍就被消滅了50多個,但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一隊日軍從一條我軍沒設埋伏的路線竄了回來,擔任主攻任務的三十五團八連和二連腹背受敵。

  團長王誠漢立即命令戰士們撤出戰鬥,並帶領八連迅速佔領佛光村後的一個山頭。敵人瘋狂往上衝,八連堅決往下壓,雙方打得不可開交。英勇的八連戰士,刺刀拼彎了,就搬起石頭砸。戰鬥進行得異常慘烈,13名戰士犧牲。他們犧牲時,有的雙手還緊緊掐著敵人的脖子,有的手中還握著刺刀,刀尖刺入敵人的胸膛。

  這13名勇士,後來被鄉親們埋在佛光寺後的山坡上,他們沒有留下一點能證明自己身份的物品。這就是「抗日十三無名烈士紀念碑」的由來。

  變遷:陵園逐步得到修繕,周邊環境也越來越好

  這13名烈士犧牲大概半個月後,害怕再次遭到襲擊的敵人不得不從佛光寺據點倉皇撤走,佛光峪重新回到抗日軍民的手裡。

  1968年10月,偃師相關部門修繕「抗日十三無名烈士紀念碑」。後來,這裡被確定為縣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每年都有很多幹部群眾和青少年來此瞻仰緬懷,接受教育。

  佛光村黨支部書記裴改名說,今年市裡又在陵園後面補種了新的柏樹,在陵園周圍進行了綠化,增加了其他一些配套設施。

  如今,烈士墓所在的村莊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裴改名說,過去村裡主要是以石材加工為主,採石對山體破壞嚴重,空氣品質也不好。從去年開始,大大小小的採石場全部被關閉,同時進行荒山治理和綠化。如今的佛光村,環境變好了,生活環境改善很大,現在只要不是陰天和下雨,天天都能看到藍天白雲。而這個烈士陵園裡的柏樹,也在藍天白雲的映襯下顯得格外蒼翠奪目。(記者 李礪瑾)

相關焦點

  • 裴麥鬧:義務守護無名抗日烈士墓45年 臨終前把守墓重任託付給兒孫
    當這些抗日英雄犧牲後,他與鄉親們一起掩埋了13位無名烈士,讓他們長眠在佛光村附近的一個小山坡上。  46年前,看到由於無人管護,13位無名烈士的墓地周圍荒草一片,他毅然擔起了看護烈士墓地的任務。直到去年8月,在默默守候45年後,他因患病去世。臨終前,他把守墓的任務交給了自己的後代,要求家人把這份責任傳承下去。  他就是偃師市府店鎮佛光村村民裴麥鬧。
  • 84歲老人守護13名抗日烈士陵墓39年
    現在,在13名無名烈士墓地,86株柏樹鬱鬱蔥蔥,紀念碑巍然高聳,已經成為偃師市府店鎮佛光村的「風景」。62年前的激戰裴麥鬧說,他目睹了那場激戰。1945年1月3日早上,當年不滿21歲的裴麥鬧早上一出門,就看見了滿身是霜的八路軍。八路軍讓村民撤到對面的山坡上,因為他們馬上就要對盤踞在佛光寺的日軍發起攻擊了。
  • 楊廷俊到偃師市府店鎮調研指導脫貧攻堅工作
    昨日,市委常委、秘書長楊廷俊帶領有關部門負責同志,到偃師市府店鎮調研指導脫貧攻堅工作。  調研期間,楊廷俊主持召開座談會,聽取偃師市、府店鎮脫貧攻堅工作匯報,並與部分貧困村駐村第一書記深入交流,探討脫貧路徑和舉措。會後,楊廷俊來到柏峪村,實地走訪貧困群眾,了解致貧原因、脫貧路徑等情況,鼓勵大家振奮精神,鼓足幹勁,爭取早日脫貧致富。
  • 偃師市府店鎮韓莊村:貧困小山村的美麗蛻變
    一場秋雨過後,嵩山腳下的偃師市府店鎮韓莊村雲霧繚繞,清新的空氣沁人心脾。走進韓莊村,四通八達的水泥路、鬱鬱蔥蔥的圍村林、乾淨整齊的農家院、雞鳴羊叫的扶貧養殖基地……處處讓人感受到無限的生機和活力。  一場秋雨過後,嵩山腳下的偃師市府店鎮韓莊村雲霧繚繞,清新的空氣沁人心脾。
  • 俄羅斯紅場無名烈士紀念碑:你的名字無人知曉,你的功績永世長存
    【圖1】斑駁的克裡姆林宮的紅牆下的無名烈士紀念碑。正如中國修建了一座人民英雄紀念碑,以紀念在中國近現代史上為中國革命事業英勇犧牲的人民英雄一樣,在二戰勝利以後,蘇聯也修建了一座紀念碑,專門紀念在衛國戰爭中犧牲的蘇聯軍人,他們稱之為——無名烈士紀念碑。
  • 洛陽這個地方有山有水,有石窟有古寺
    楊苗山景區位於偃師市府店鎮曹窯村地址:洛陽市偃師市府店鎮曹窯村——甘羅是秦國左丞相甘茂之孫,12歲出使趙國時,以計謀助秦國得到十幾座城池,得秦王嬴政嘉獎,授上卿。民間喜歡把甘羅與神童畫等號,後人為紀念甘羅,在此建造甘露寺。
  • 梅縣五星村將建紅四軍無名烈士紀念碑
    本報訊 (記者吳麗伶)記者從有關部門獲悉,由村民自籌資金建設的紅四軍無名烈士紀念碑工程日前在梅縣區松源鎮五星村舉行動工儀式。為紀念為中國革命而犧牲的紅軍烈士,五星村村委會近期發動村民和廣大外出鄉賢籌集資金建設紅四軍無名烈士紀念碑。  「聽說要建烈士紀念碑,村民都很踴躍捐款,一些在外鄉賢也紛紛參與進來,短短一個多月就籌集到了11萬元。」五星村黨支部書記何瑞文告訴記者,五星村有五星公局、五星橋等多處革命遺址,此次村裡修建烈士紀念碑,就是要發揚革命烈士精神,傳承紅色基因,讓紅色精神代代流傳。
  • 臨淄:毛託村有座抗日救國紀念碑
    山東人民抗日救國軍第五軍第十二中隊2015年9月,位於臨淄區辛店街道毛託村的山東人民抗日救國軍第五軍第十二中隊紀念碑被公布為市級烈士紀念設施。山東人民抗日救國軍第五軍第十二中隊紀念碑於1993年8月建立,位於辛店街道毛託村,佔地1200平方米,由紀念碑、烈士墓、紀念廣場等組成。該紀念碑是為了紀念十二中隊建立的。毛託村隸屬於臨淄區辛店街道,位於膠濟鐵路東風車站北一公裡處,距離臨淄城區約五公裡,康熙年代名為仁智鄉毛託村,東臨烏河。
  • 洛陽這座「奶奶山」,因一傳奇女性而得名
    一池碧水抗日英雄紀念碑楊苗山上雲悠悠,紅石峽中瀑飛流楊苗山景區位於偃師市府店鎮曹窯村,再次到訪,第一個感覺仍舊是涼爽。山中植被茂密,到處都是蓊蓊鬱鬱的綠色,涼風習習,明顯比市區涼爽許多。記者沿山路行至山腰,能看到楊苗當年居住修行的山洞,坐北朝南,深三四米,兩米寬,洞內有洞。甘露寺前飲甘露,紀念碑前祭英烈甘露寺,據說與著名的神童甘羅有關。甘羅是秦國左丞相甘茂之孫,12歲出使趙國時,以計謀助秦國得到十幾座城池,得秦王嬴政嘉獎,授上卿。
  • 偃師府店鎮楊窯村的八路軍豫西抗日獨立支隊隊部舊址:見證了轟轟烈...
    偃師市南部的佛光山區,四面環山,地勢險要。76年前,八路軍豫西抗日獨立支隊挺進豫西後在這裡開闢了第一個抗日根據地。如今,設在佛光山區楊窯村的八路軍豫西抗日獨立支隊隊部舊址經過提升改造,已成為我市一處重要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近日,記者來到這處舊址走訪,為您講述那段抗戰故事。
  • 向無名烈士紀念碑敬獻花圈
    3月31日,記者從徐聞了解到:當年曾參加解放海南島渡海戰役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第40軍參戰部隊部分軍人的後代共50多人,在海南戰役研究會的協作下,於3月下旬從全國各地來到雷州半島參觀原解放海南島渡海作戰40軍軍部舊址,併到徐聞縣角尾鄉解放海南島渡海作戰啟渡地燈樓角瞻仰無名烈士紀念碑並敬獻花圈,還到邁陳鎮、南山鎮三塘慰問至今尚健在的渡海功臣、渡海船工。
  • 川軍抗日陣亡將士紀念碑
    4月4日,在接受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採訪時,抗戰老兵鍾華與巴蜀抗戰史研究院秘書長張光秀共同推薦「川軍抗日陣亡將士紀念碑」為四川十大天府文化地標之一,並呼籲年輕一輩了解抗戰歷史,學習抗戰精神。著史它經歷並記錄了川人抗戰歷史  「每次看到它,當年的崢嶸歲月就歷歷在目。」90歲高齡的鐘華常散步至人民公園,每次都會在這座紀念碑前凝望良久。
  • 偃師市區劃詳情,了解偃師市有幾條街道、幾個鎮,細分到村
    本文提供的內容是偃師市的城市分區劃分情況。幫你了解偃師市有幾條街道、幾個鎮,同時介紹偃師市下轄各街道、鎮的社區和村的詳細分布情況。偃師市下轄各街道、鎮的詳細社區、村情況(2019年10月):商城街道:新寨社區、潘屯社區、石硤社區、杏-元社區、嚇田寨社區、前杜樓社區、後杜樓社區、塔莊村、大槐樹村。槐新街道:新新社區、北窯社區、窯頭社區、商都社區、興隆社區、迎賓社區、北關村、城西村、新城村、槐廟村。
  • 偃師市中醫院將愛心捐款捐給希望工程
    收到我院一名患者及偃師市啟蒙書友會共計7100元愛心捐款的消息,我們一行9人很感動!請將這些捐款全部捐給希望工程……」昨日,偃師市中醫院的工作微信群內,該院支援武漢9位醫護人員的一封信,微信群立刻沸騰了。
  • 成都川軍無名英雄抗日紀念碑復建始末
    1985年,國家主席李先念聽取省市領導匯報中涉及雕塑問題時,指示說:「全民族抗日戰爭中,川軍抗日有功。」為重建「無名英雄」鋪平了道路。原載《四川政協報》 矗立在人民公園東大門的「無名英雄紀念碑」,即「川軍抗日陣亡將士紀念碑」,為著名雕塑家劉開渠先生曠世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