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尷尬:喜劇表達的新進展
《囧媽》告訴我們,小老闆徐伊萬為了挽回妻子張璐,想去美國打官司,但因為她的護照在母親那裡,我不小心上了去莫斯科的火車。旅途中,他與母親發生了激烈的衝突,同時,他也不得不擔心離婚,公司會不會改變徐一灣與母親的關係?他能養活他的妻子嗎?
除了具體情節,觀眾對電影《尷尬系列》的期待是,它是一部喜劇電影。事實也是如此。
在「尷尬系列」的標題中,有一個「尷尬」。這個詞的原意是「明亮」。後來在網絡流行語中,因為這個詞看起來像是一種壓抑的表達,它延伸了尷尬、尷尬、無助等含義。從《泰囧》到《囧媽》這部電影,以人物的《囧》為敘事手段,創造了喜劇效果。
「尷尬系列」中最常用的喜劇手法是對比人物設置。這三部電影都有一個公路電影外殼,公路上有一對搭檔,這是完全不同的。
例如,在《泰囧》中,徐崢飾演的成功中產階級男子徐朗在飛機上遇到了王寶強飾演的傻農村青年王寶,他們的泰國之行意外地成為了搭檔。由於他們在社會地位、教育背景、個性、心理等方面的差異,持有與戲弄之間必然存在著強烈的反差。在《港囧》中,徐崢飾演的徐來與徐浪的角色相似,而鮑蓓飾演的蔡拉拉則是另一個「王寶強」。
《泰囧》中許浪與王寶的對比
在《囧媽》中,兩個伴侶變成了母子。母親很堅強,控制力很強,喜歡零碎的想法。中年的兒子倔強,不守紀律,而且很強的控制針的指向是麥子,而衝突是不可避免的。
雖然他們都是因為性格的反差而笑,但與《泰囧》、《港囧》、《囧媽》相比,還是有了一些進步。除了有點老套,前者的一個主要缺點是個性差異的喜劇效果脫離了主線,喜劇橋段往往有拼湊的嫌疑。
這一點在《港囧》中尤為明顯。主線是徐來對初戀的感受,但電影的主角是蔡拉拉。為了完成一部反映家庭生活的電視紀錄片,她一直用相機拍攝徐勵,他們在香港的城市空間裡追逐和胡鬧。」《港囧》是借用蔡拉拉的臺詞加笑,但臺詞偏離了主線,對主線敘事影響不大。這就是為什麼《港囧》中的蔡拉拉讓人覺得很吵——因為拼湊的感覺太強烈了。
《港囧》中的笑點搭上了一條免費的主線,喧鬧乏味
《迷失的媽媽》中笑點設置的進展是,其中很大一部分來自生活。例如,老年人熱衷於發送60秒的語音矩陣。比如,父母總是問我們忙的時候是吃水果還是喝牛奶。比如,家長在公眾號文章中迷信,熱衷於腳等養生手段。在電影裡,徐藝婉在打電話時,媽媽把西紅柿和雞蛋放進他的嘴裡,同時擦他的唾液。雖然有戲劇化的誇張,但其本質還是源於生活的喜劇性。
這些細節符合許多中國父母的特點
失去和治癒的中產階級
《尷尬系列》除了具有人物尷尬的喜劇性外,還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當人們陷入尷尬的時候,他們都有幾種典型的道路電影敘事元素:電影作為一個整體走一段路;人物從一定的目的或動機出發;「道路」不僅僅是媒介,也是一個過程,也是一個人物成長的空間和時間;人物的艱難在旅程的終點實現和解。。。
也就是說,從徐向前到徐一灣,他們出發前都迷路了。旅程是一個尋求自我和療愈的過程。
同樣的徐崢,不同的角色,同樣的中年危機
《泰囧》中的徐浪是一家公司的中層經理。對於一個有著巨大市場前景的項目,他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長期忽視妻子和女兒,直到妻子提出離婚。旅途結束後,他發現自己救了妻子
《港囧》中的徐來現在也是一個成功的商人,但他的夢想是成為一名畫家。他的初戀,已經成為一名偉大畫家的楊毅,是他的夢想投影,但他不能被期待。經過一段艱難的旅程,他突然意識到他愛他的妻子。
《迷失的媽媽》中的徐一婉也陷入了婚姻危機。張璐和他的妻子是生意夥伴。他們一起創業,度過了一段甜蜜的愛情時光。但現在生意成功了,他們之間似乎越來越不合適張璐想離婚,但徐藝婉不想放手。他誤入歧途的莫斯科之行是為了阻止離婚。沒想到,他和母親互相治癒了,他也和張璐理清了感情。
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說,《尷尬系列》是一部「非常中產階級」的電影。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中產階級不斷壯大。中產階級成為社會的中堅力量,話語權更大。越來越多的電影潛在地迎合了銀幕外中產階級的情感需求,試圖找到中產階級危機和中年危機的答案。
「尷尬系列」電影就是這樣。無論角色有什麼困難,在旅程的最後,也不例外地要實現和解和治癒。影片以人物的極致完美,起到了彌合中產階級創傷、淡化中產階級焦慮、撫慰中產階級情感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