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莫瞅廿歲姑娘裝,要看八十婆婆喪」,是什麼意思?

2020-12-11 農技小幫手

中華文明博大精深、內容豐富,農村的俗語老話就是其中的一種表現形式,看似寥寥數字的大白話,卻能輕鬆揭示出某些道理。這正是俗語老話的獨特之處,通俗易懂、包羅萬象。

下面,小編給大家分享一則農村俗語:「莫瞅廿歲姑娘裝,要看八十婆婆喪」,它源自一則耐人尋味的故事,至今仍有深刻的現實意義。

這句老話的意思是:不要去看二十幾歲的姑娘出嫁時的裝扮,而要去看八十多歲的老婆婆的喪事。很多人看到這裡可能會不知所然,這句老話有什麼道理?

要理解其背後的慈風孝道,要從一則有趣的故事說起。

在民間,傳說有戶王姓的人家,他的家庭雖然不富裕,但算是飽讀詩書的文化人,其非常重視對兒女的教育。他希望兒女成家立業後能吃苦耐勞、興業起家。因此,平日裡對兒女管教嚴格,不讓兒女上街遊蕩,尤其不讓他們看人家姑娘的嫁妝,反倒鼓勵兒女觀看去世老人的喪事現場。

起初,街坊四鄰對王姓人家的這種育人理念並不理解,他說:「二十幾歲姑娘出嫁,這僅是她新的人生起點,即便父母給的嫁妝再多再好,如果嫁人後好吃懶做,家產很快就會耗光;然而,八十幾歲老婆婆逝去卻是她一生的結束,此時若葬禮隆重、披麻戴孝的滿堂,說明她的家庭興旺、兒孫滿堂,這才是好福氣」。

後來這位王家兒女漸漸懂得父母的良苦用心,若干年過後,王姓人家富裕起來,成了四鄰八鄉的名門望族。為此,當地人編了一句順口溜「勿慕嫁妝看出喪,勤儉治家家業旺」。

農村俗語:「莫瞅廿歲姑娘裝,要看八十婆婆喪」告訴人們,年輕人不要羨慕別人在某個階段活得有多體面,要想出人頭地只有腳踏實地、吃苦耐勞。

光陰似箭,人的一生也不過是短短數十載,功成名就留給眾人評說,而人生只在逝去後才能蓋棺定論。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遠瞅姑娘近瞅牛,下看鞋襪上看頭」,啥意思?請看好
    流行於民間的俗語老話,無論是關於節氣、天氣、耕種、或者是生活方面,都來自於人們的經驗總結。像這句「遠瞅姑娘近瞅牛,下看鞋襪上看頭」,就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的經驗總結,啥意思?請看!遠瞅姑娘近瞅牛:遠看姑娘各個都是美女,近看不見得,就會暴露姑娘外表的一些缺點;即便是美女,如果拉進了看,更會發現內在也有很多缺點,不見得是美女。因為人無完人,再說,很多時候人的審美觀也會疲憊和改變。所以,如果想欣賞一個女性的美,「可遠觀而不可褻玩耶」!
  • 俗話說:「遠瞅姑娘近瞅牛,下看鞋襪上看頭」,你知道是啥意思嗎
    雖然農村人普遍文化水平都不高,但是他們對有些事情卻有自己獨到的見解,特別是一些農村俗語,不僅押韻還有深意。比如有這麼一句俗語叫做:「遠瞅姑娘近瞅牛,下看鞋襪上看頭」,下面就來看看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這也就是「姑娘只可遠看」的原因。近瞅牛這句話的意思是在買牛的時候一定要近看,並且要看仔細。相信很多人都見過農村人買牛,首先要看的就是牛的個頭,是否有勁,然後還要掰開牛嘴,通過看牛的牙齒來判斷牛的年齡,另外還有仔細看一遍全身,就連牛背上有幾個旋都要看清楚。
  • 農村俗語:「六十不交言,七十不留宿,八十不留飯」,是什麼意思
    農村俗語:「六十不交言,七十不留宿,八十不留飯」 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一些農村老話有很深的道理,它不僅教會了我們後人怎樣做人,而且也告訴我們做事方法,讓我們少有彎路,避免一些不必要的糾紛。當我們與老人相處的時候也是這樣的,一些老人在上了年齡的時候也被稱為「老小孩」的,而農村老話卻教會我們怎麼和老人相處。比如這句俗語:「六十不交言,七十不留宿,八十不留飯」就是一個很鮮明的例子。那麼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有沒有道理?李子來說一下:俗語「六十不交言」是什麼意思:六十歲被稱為花甲之年,那麼何為花甲之年呢?
  • 農村有句俗語:七十不留宿,八十不留飯,這是什麼意思?
    在過去農村老一輩之中一直盛傳說:遇到七十歲或者七十歲以上的老人來家中做客,不要讓他在家中過夜,遇到八十歲或者八十歲以上的老人來家中做客,吃飯的時候不要給他準備。那這裡面到底有什麼講究呢?七十不留宿的來歷中國民間有一句俗語說,五十歲活年年,六十歲活月月,七十歲活天天,八十歲活時時。
  • 農村俗語「正月莫撿雞,臘月莫撿魚」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按照中國人的傳統,正月和臘月是一年裡最特殊的兩個月,最主要的原因是它們分別代表著一年的開始和結束,不管在城市還是在農村,這兩個月的年味都是最濃的,當然也正是因為這種特殊性,和其它普通月份相比,正月和臘月裡的規矩和禁忌也相對更多,農村還流傳著不少這方面的俗語。
  • 農村俗語:「釣魚要安靜,上魚莫激動」是啥意思?
    與一位釣魚愛好者孫先生聊天,聊著聊著,聊到了釣魚技巧的話題上,孫先生說:其實,釣魚也沒有什麼特別的技巧,咱們農村有句俗語----「釣魚要安靜,上魚莫激動」。只要記住俗語中所說的這兩點就行了。 「什麼?咱農村還有這麼一句俗語?這句俗語說的是什麼意思呢?」
  • 農村俗語:「天空莫做屋,地空莫葬墳」,什麼意思?農村人的智慧
    農村俗語:「天空莫做屋,地空莫葬墳」,什麼意思?農村人的智慧關於農村裡面的俗語其實也是講過不少的,但是就是這簡簡單單的俗語卻是真正的蘊含了農村人的智慧,這也是大家不可輕視的。雖說這些俗語初聞語句有些簡陋,甚至是有些粗糙,但是當細聞其詳後就會發現,這可真當是十分有見地的。
  • 農村俗語:「房子莫抬轎,孩子莫有靠」,是啥意思?
    前兩天上網,看到了這麼一句農村俗語:「房子莫抬轎,孩子莫有靠」。當我看到這句農村俗語後著實思考了老半天,但還是沒有思考出這句俗語的意思來,於是,便向一位老農進行了請教,老農告訴我說,這句俗語的意思是這樣的:一、房子莫抬轎轎子是一種供人乘坐的交通工具,一般靠人力扛、載而行。轎子最早是由車演化而來的,據史書記載,轎子的原始雛形產生於公元前21世紀的夏朝初期。
  • 農村俗語「七十不留宿,八十不留飯,九十不留坐」什麼意思?
    農村諺語是非常具有魅力的農村文化,揭示了農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有傳統思想、民俗文化、道德箴言等等,都是老一輩農民記錄的點點滴滴的精髓語言,告誡子孫很多道理,希望後代們都能傳承下去。小編向大家介紹的俗語是「七十不留宿、八十不留飯、九十不留坐」,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
  • 農村俗語和老話「六十不交言七十不留宿八十不留飯」是什麼意思?
    俗語的特點都簡單明了,說起來朗朗上口易於理解,因此它能代代相傳下來。人們現在聽到的許多俗語都包含著深刻的哲理,當然,它們也反映了當時的人們的思想觀念,「六十不交言,七十不留宿,八十不留飯」就是一句流傳下來的俗語,當中也蘊含一定的道理。
  • 農村遷墳講究多:俗語「墳地莫搬,是為不尊」是什麼意思?
    農村俗語「墳地莫搬,是為不尊」什麼意思?搬墳不好嗎?在農村裡,現在最普遍的還是採用土葬。而喪事在農村裡是有著很多的講究的,規矩也是非常多的。這也是古人一直所流傳下來的,雖然有些也不知道是為什麼,但是大家還會依然照做,不然就會引起別人的議論。同時,這樣也是對逝去老人的一種尊重。
  • 農村俗語:「天空莫做屋,地空莫葬墳」,是什麼意思?
    農村的生活恬淡平和又愜意,遠離了城市的快節奏生活,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平常最喜歡的事情就是每天勞作之後大家鄉親們聚在一起,談談自己遇到的趣事。在這之中就免不了要提到一些農村的俗語。這些農村的俗語大多來自農民在生活中的經驗總結,涵蓋著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特別是村裡一些老人愛說這些俗語,他們認為這是老祖宗留下的財富,要原封不動的傳下去,而且他們也堅定的認同這些俗語。但是對於很多農村的年輕人來說,接受了新的思想的觀念的洗禮,世界觀人生觀與老人肯定不同,所以他們認為這些俗語是落後的沒有用處的。所以導致很多俗語慢慢就失傳了。在農村這些俗語你知道多少呢?
  • 農村老話講欺山莫欺水,欺老莫欺少是啥意思?答案來了
    農村留下不少的老俗話,有些老話會讓你受益一生,有些老話只是特殊年代的某個觀念,不具有普遍性。農村老俗話有些也不會很直白的講出,這句話所要表達的意思。這是因老俗語都是言簡意賅,短短數句直接扼中要點。下面我來給您們講解下,農村俗語講:欺山莫欺水,欺老莫欺少,所要表達的是什麼意思。欺山莫欺水,欺老莫欺少,指的是什麼意思要想明白這句農村俗語所要表達的意思,就需要先分析下,這裡的代表著什麼。這裡的欺,肯定不會指的是欺負、欺騙的意思。
  • 農村老話「有錢莫住東廂房」是什麼意思?你怎麼看?
    大家都知道,農村有很多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根據生活經驗所得出來,再總結出來流傳給後人。在農村生活,人們對於居住的地方和位置都是有講究,有很多說法的。比如人們常說的「有錢莫住東廂房」,這是什麼意思呢?有什麼道理嗎?
  • 農村老人說「人窮莫看娘家門」,是啥意思?上半句更經典,很現實
    導讀:農村老人說「人窮莫看娘家門」,是啥意思?上半句更經典,很現實農村其實是一個人情社會,什麼事都要考慮到人情的關係。俗話講,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農村人喜歡把一些生活的習俗、方式編成一句句的俗語。雖然有些俗語無法用科學的角度來解釋,但是能夠通過農民千百年來的生活實踐驗證,說明這些俗語還是具有一定道理的,就拿古人流傳下來的一句俗語「人窮莫看娘家門」,其說的是什麼意思呢?上半句更經典,卻少有人知,很現實!
  • 農村俗語:「炒菜莫用平底鍋,睡覺要把內衣脫」是啥意思?
    前兩天上網,看到這麼一句農村俗語:炒菜莫用平底鍋,睡覺要把內衣脫。雖然我對這句農村俗語思索了好久,但始終沒有弄懂這句俗語所要表達的意思,於是,便向一位老農請教,老農告訴我說,這句俗語所要表達的意思是這樣的:一、炒菜莫用平底鍋所謂的「平底鍋」,是相對於「尖底鍋」而言的一種用來煎煮食物的器具,是完全可以用來炒菜的。但為什麼要說「炒菜莫用平底鍋」呢?
  • 農村俗語「寧勸賭莫勸嫖,寧窮死莫娶生妻」啥意思?什麼是生妻?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先輩告誡後代該如何做人的至理名言,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寧勸賭莫勸嫖,寧窮死莫娶生妻」,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生妻指的什麼呢?
  • 農村俗語「洗澡莫下塘,最怕橋心水」,「橋心水」是什麼意思?
    兒時在農村,最期待的就是暑假了,在那時,村裡有小學,我們這代人村裡的同齡人還有20多個。不過,以後的幾年村裡同齡的越來越少,而我們的小學也就被合併了!這或是是我們這代人最深刻的記憶吧!在農村,兒時的時光總是那麼美好的,我們村旁有一條河流,半米多深,兩邊種著莊稼!
  • 農村俗語:「遠看美女近看郎,先瞧田地後瞧房」是啥意思?
    這個「訣竅」就是農村俗語所說的-----「遠看美女近看郎,先瞧田地後瞧房」。「什麼?咱農村還有這麼一句俗語?為什麼要『遠看美女近看郎,先瞧田地後瞧房』呢?」我不解地問。老農說:如果你不知道為什麼,我可以給你絮叨絮叨。
  • 農村俗語「喜不送傘,壽不送煙,喪不後補」,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這幾年,農村的酒席名目越來越多,除了常見的紅白喜事,不少農民還會專門給老人祝壽,對於農民來說,每一個場合都不能忽視和遺漏,就算不能親自上門捧場,該準備的禮金和禮物無論如何也不能少。說到送禮,農村在這方面的講究還不少,比方說根據場合和親疏關係的不同,農村準備的禮物也會有所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