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墳地莫搬,是為不尊」什麼意思?搬墳不好嗎?
在農村裡,現在最普遍的還是採用土葬。而喪事在農村裡是有著很多的講究的,規矩也是非常多的。這也是古人一直所流傳下來的,雖然有些也不知道是為什麼,但是大家還會依然照做,不然就會引起別人的議論。同時,這樣也是對逝去老人的一種尊重。在農村裡老人,常常還會提起「墳地莫搬,是為不尊」這句俗語,其多半也是說給後輩們聽的,那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搬墳不好嗎?
這句話的字面意思比較簡單,其說的是一旦墳墓已經確定了,並且老人都已經安葬了,那以後就不要輕易再去遷移墳墓,不然這個是對先人的不尊重。類似的說法還有「窮不改門,富不移墳」、「切莫遷墳,十遷九敗」,其意思都和這句俗語差不多。意思是說就算是富貴了,也不要輕易遷墳,這樣做是非常不好的,十次有九次失敗,可見農村裡對於遷墳是多麼的忌諱。
為什麼在農村裡會有這種說法呢?這是因為自古以來,農民朋友就一直覺得,第一次的就是最好的,畢竟在下葬之前到是經過仔細的甄選的。而且有很多的老人都是在生前就已經找人選好了「墳地」了,這不僅是他們滿意的地縫,而且還是經過了風水先生們多重查看才確定的地方,老人最後的一個遺願就是希望長眠於此。
可是,在老人下葬了等過了幾年、十幾年之後還去遷移墳墓,那就是對先人的一種不尊重。老話常說:入土為安,既然都已經下葬了,還遷移墳墓,這樣就會驚動先人,使其不能得以安息。甚至還有人認為,遷移墳墓還會對子孫後代的運勢也會有影響,所以都是很忌諱這一點的,如果不是出現特殊的情況,誰都不願意輕易遷墳的。
雖然有些人認為這個是沒有道理的,但是在農村裡有些東西是沒道理,但是在農民的思想中已經根深蒂固了,是難以在改變的。正所謂:入鄉隨俗。如果這個是在當地的習俗,那就還是要遵守的!大家說是不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