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窮不搬家,富不遷墳」,精華在下半句,老祖宗留下的忠告

2020-12-12 葉三說

相信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俗語都是一種不入流的文化。但是在廣大的農村地區,卻是一種茶餘飯後的談資。

很多人在說話的時候,都會有一套一套的感覺,這其實就是俗語所帶來的魅力。可以毫不誇張的說農村俗語,簡直就是農村文化的代言人。

俗語「窮不搬家,富不遷墳」, 大概意思是家庭比較貧困的時候,千萬不要為了改善生活而隨便搬家。而生活條件特別好的富人,也不要因為資金雄厚而隨意遷墳。

這些都是老祖宗留下的忠告,因為這在古人的心目中,都是犯忌諱的事情,一旦執意去做後果往往都不堪設想。

第一、窮不搬家

相信大家都聽過俗語「人挪活,樹挪死「,那為什麼還會有」窮不搬家「的說法呢?難道其實家庭生活特別貧困,也不應該重新換一個地方發展嗎?

實際上「窮不搬家」的含義非常豐富,因為貧苦家庭搬家,會遇到很多困難,嚴重的甚至還會越搬家越窮。

這主要是因為在古代社會,能夠擁有一座屬於自己的房子,其實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可以毫不誇張的說,房子就是人們安身立命的根基。

所以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誰也不會選擇隨便搬家。另外一個原因就是古代房子具有傳承性,也就是說可能已經居住了幾代人。

現在社會中有很多流傳了千年的古宅,其實就是古人世代相傳的老房子。所以就算家中特別窮也捨不得搬出這座房子,這其實說出了人們對房子的感情,以及對祖先的留戀和崇敬。

當然窮不搬家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搬家不僅會耗費大量資金,同時在搬家的過程還很容易損壞器物。

相信有過農村生活經歷的人都應該知道,幾乎家家戶戶都會飼養家禽和牲畜。在這種情況下如果隨意搬家,簡直就是一個大麻煩。

雖然貧苦人家的家當未必有多少,但是「破家值萬貫「的道理相信人人都懂。

正所謂「人不嫌母醜,狗不嫌家貧」, 就算是家中一貧如洗,人們也不會舍下祖產。在古代社會,搬家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如果自己無法完成搬家的任務,那麼就只能耗費金錢去僱傭苦力。

本來自己的家庭生活就比較貧窮,如果再因為搬家而雪上加霜,那麼對這個家庭的打擊就會非常大。

相信大家都知道越搬越窮的道理,而且這種例子,在現實社會中間比比皆是。所以為了勸誡世人,「窮不搬家」才會應運而生。

第二、富不遷墳

「富不遷墳」 最愛只有簡單的四個字,但是卻道出了古人的封建迷信思想。在古代社會,貧富差距非常大,窮人連一日三餐都無法保障,而富人就算「朱門酒肉臭」,也根本不理會「路有凍死骨」。

在富人的心目中升官、發財、遷墳,擁有某種比較神秘的關係。在古人的思想中無論是升官、發財,其實都與自家的祖墳有很大關係。

如果自己家的祖墳埋對了位置,或者說埋在了一個風水寶地,那麼就會保佑後世子孫大富大貴。相反很多窮人則認為自己之所以困苦一生,最重要的就是祖墳埋錯的地方。

「富不遷墳」 不僅反映出了當時的一種習俗,而且也是富人想要世代富貴的心態。

當家中的某個人突然發了大財,或者說通過科舉考試分配了官職,都是因為祖墳的風水好,這其實就忽略了個人的努力和運氣。

第三、生意不好改大門

俗語「窮不搬家,富不遷墳」,精華在下半句,那就是「生意不好改大門」.。

實際上對於商人來說,如果生意一直沒有起色,那麼就可能是自家的大門不夠寬闊。通過改大門的方式招財進寶,但是這也是一種封建迷信思想。

如果從嚴格意義上來講,「生意不好改大門」的做法,實際上也有很多的弊端。因為生意不好應該從生意本身去分析原因,而不是將自家的大門改得高大寬闊。

因為這樣做有一點南轅北轍的意思,如果總是抓大放小最終結局也未必遂心願。

結 語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富貴一生,但是從古至今就有窮富之分。窮人之所以窮可能是因為出身不好,再一個就是後天努力不夠所致。

而生活在古代的富人群體,他們就希望自己的富貴能夠世代相傳。有一句話叫做「窮不紮根,富不長苗」,只要積極努力就可以改變命運。

相關焦點

  • 為什麼說「窮不搬家,富不遷墳,生意不好改大門」
    中華民族有著五千年的歷史文明,老祖宗留下許多智慧結晶,值得我們去仔細推敲,有一句俗語叫做「窮不搬家,富不遷墳,生意不好改大門」,這句話有什麼講究?又有什麼值得我們學習的生活智慧呢?第一句窮不搬家「窮不搬家」字面意思,就是窮的時候不要搬家,有些人辛苦了半輩子終於有一個可以安身的小窩了。告訴大家窮的時候不要搬家,那是為什麼呢?本來就很窮了,如果還想著搬家就是為難自己了,就像「遠搬窮三年,近搬窮三天」。
  • 俗語:「窮不走水,富不涉淫」,啥意思?可謂老祖宗的血淚忠告!
    俗語:「窮不走水,富不涉淫」,啥意思?可謂老祖宗的血淚忠告!在中國五千多年的發展歷程中,農村老人喜歡把自己的經驗總結成通俗易懂的語言來傳給後人,避免後輩們走了彎路,後來人們將這些口口相傳的語言稱之為俗語。
  • 「窮不搬家,富不遷墳」啥意思?迷信嗎?下半句一般人沒聽過
    ▲農民勞作的成果二、踏實勞動在祖先不斷的勞動中總結出一個經驗,那就是「窮不搬家,富不遷墳,生意不好改大門」。這個話會讓人感覺有些迷信,更像是把成功當成賭運氣。可這句話是把國人的那種自強不息的性格給體現出來。
  • 老祖宗處世俗語:「窮不走水,富不涉淫」啥意思?年輕人不妨一看
    老祖宗處世俗語:「窮不走水,富不涉淫」啥意思?年輕人不妨一看人立於天地之間,處在繁華俗世之中,一不小心就會走上歧途,於是乎老人們便把自己的經驗和走的岔道總結成智慧語言,口口相傳給下一代,作為以農業為本的超級文明古國,在鄉間田地當中有許多俗語植根於生活沃土,卻也是文學領域的生動素材,而今天給大家介紹了這麼一句處世俗語便是如此,「窮不走水,富不涉淫」,作為老祖宗的血淚忠告,您知道嗎?
  • 老人們說「窮不改門、富不遷墳」有沒有道理?為什麼會有這句話?
    那麼為什麼在這樣幾千年的農村生活中會留下這樣的俗語呢,它又是在什麼情境下產生的?其實想要理解這句話,我們需要有一點農村生活的經驗。因為我們國家也算是剛從封建社會中走出來,之前的那些風水學的思想對社會的影響還沒有完全的拔除。在風水學裡面,一個家庭的大門對家庭運勢的影響是很大的。
  • 「窮不改門、富不遷墳」有沒有道理?為啥會留下這樣的老話呢?
    「窮不改門、富不遷墳」是舊時農村俗語,是非常有道理的一句話。這種說法主要是針對一些人處於貧窮的境況下,不去思考自身的問題,而是迷信風水,把自家門改來改去。而家境富裕後的人家,更想享受富貴榮華,也迷信風水,在祖墳上動作不斷。
  • 俗語:「窮不走水,富不涉淫」,啥意思?老祖宗的勸世良言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上下五千年綿延不絕,有長城故宮這樣的歷史遺產,也有唐詩宋詞這樣的文化遺產,都是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我們為祖國強大感到自豪的同時,也為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到驕傲,文化就是我們民族的精神,我們的根基。歷史上,除了留下這些偉大的燦爛文明外,還有一些民間的智慧俗語,往往為我們所忽視。
  • 老祖宗關於搬家的講究,總結出一句俗語:近搬窮三天,遠搬窮三年
    老祖宗關於搬家的講究,總結出一句俗語:近搬窮三天,遠搬窮三年對於人類來說,房屋是最重要的棲身之地。既然要搬家,就需要注意各種事情了。也許朋友們沒有注意到的某些事情恰好是最重要的部分,就比如我們今天要講的這句俗語「近搬窮三天,遠搬窮三年」。字面意思非常簡單,往比較近的地方搬家,會窮三天,但是往比較遠的地方搬家的話就會窮三年。為什麼這麼說呢?
  • 俗語說:「財不走急,富不去偏」,下句由來已久,老祖宗經驗之談
    俗語說:「財不走急,富不去偏」,下句由來已久,老祖宗經驗之談有道是人為財死鳥為食亡,世界上的多數人還是物質的,賺錢幾乎是我們每一個人生活的主旋律。有一說一,錢的確是個好東西,有很多難辦的事情通過錢都能變得更容易,不過賺錢也得注意方法,走對了方向很重要,就像那句俗語說的,「財不走急,富不去偏」,大家知道它的意思嗎?所謂的「財不走急」道理很簡單,有句老話說「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大概就是這個意思。
  • 俗語:「一日夫妻百日恩」,精華在下半句,多數人可能不知道
    俗語:「一日夫妻百日恩」,精華在下半句,多數人可能不知道人之所以有別於動物,就是因為人們具有更高的思維和感知能力。俗語:「一日夫妻百日恩」,精華在下半句,多數人可能不知道有句俗話說得好,」一夜夫妻百日恩「。夫妻是這個世界上最有緣分也最難得的關係,因此人們通常認為世間之人只要有緣做一夜夫妻,那麼他們對於彼此恩愛的眷念就可能達到一百天那麼長。誰說不是呢?可曾記得電視劇裡那個和船家對唱的靈蛇小青,輕輕快快地唱"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
  • 常說:桌上不擺三盤菜,下句才是精華,老祖宗留下的規矩
    常說:桌上不擺三盤菜,下句才是精華,老祖宗留下的規矩我們都知道中國人從古至今就特別看重文明禮儀,很多事情人們都很是講究,比如人們在吃飯的時候。其實,關於餐桌上的禮儀,我們的祖先給我們留下了很多的經驗,他們把這些經驗總結成俗語,用一種更為容易理解的方式來讓後人銘記。接下來,我們就來看一條這方面的俗語,說的是「桌上不擺三盤菜」,可能大家看到這句俗語很是納悶,為什麼桌子上不能放三個菜呢?那應該放幾個呢?別急,筆者這就給大家講講。
  • 俗話說「窮不改門,富不遷墳」,你為什麼這麼窮?一目了然
    俗話俗語能夠流傳至今,自然有一定的道理,現在是科學時代,有些封建迷信確實應該剔除掉,要懂得明辨是非,有自己的理性思維,有些話自然有一定的科學依據,是可以用科學解釋的現象,可以適當了解,什麼選房要選坐北朝南的地兒,還有什麼「窮不改門,富不遷墳」這是為何,今天我們就著重來講一講,這句俗語就是是什麼意思
  • 農村俗語:財不走急,富不去偏,下句同樣經典,老祖宗的生意經
    俗語:財不走急,富不去偏,下句同樣經典,老祖宗的生意經小編前段時間跟一個朋友聊天,聊到了「一個月究竟要賺多少錢,才能感覺到快樂?」目前在現代社會中,金錢是一個非常現實的因素,是生活之中無法忽略的一點。有些人認為金錢買不來快樂,也有人說金錢是他的優勢,但他卻是一個大家都無法迴避的問題。有些人可以可以的去無視它,有些人卻十分的崇拜金錢。其實無論是哪一種,他們都擺脫不了與金錢的聯繫,他們都會產生消費,都要去用自己的勞動去換取金錢。 中國現在的發展飛快,人們對於金錢的需要也變得越來越大。很多人都有一個發財的夢,他們想要通過很少的努力和付出,卻換取大量的金錢。
  • 俗語「富在深山有遠親」蘊含大道理,可惜少有人知,後半句更經典
    俗語「富在深山有遠親」蘊含大道理,可惜少有人知,後半句更經典文/文飛老祖宗對於人性是看得非常透徹的,中國數千年來的文化積累,其中蘊含著大量的瑰寶,只不過很多現代人對此嗤之以鼻,認為古代文化就是過時文化,但其實不然,數千年的文化自然有它的深厚底蘊,不是現代文化所能比擬的,當然時代不一樣了,我們不否認有些糟粕文化是需要拋棄的,但我們也要把眼界放得寬一點,要善於注意到那些精華,吸收精華拋棄糟粕,這才是我們需要做的事情。
  • 俗語:最怕端午節水,不怕七月半鬼,啥意思?老祖宗留下的忠告
    俗語:最怕端午節水,不怕七月半鬼,啥意思?老祖宗留下的忠告農村的很多俗語都與當地的農時天氣有很大關係,比如閩南地區愛說「立冬有雨防爛冬,立冬無雨防春旱」,北方地區則認為「霜降醃白菜,立冬不使牛」。古代中國是一個農業社會,氣候的變化對農業生產有著極為重要的影響。
  • 老祖宗勸告:「窮不走水,富不涉淫」,2000年歷史來看,不無道理
    老祖宗勸告:「窮不走水,富不涉淫」,2000年歷史來看,不無道理!「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是一句我國的一句俗語!這其中老人言就是特別指以前老祖宗一輩人所總結的經驗和教訓和一些人生智慧或一些為人處道之方式。
  • 農村俗語:「窮看碗,富看穿,槐樹不栽庭院間」,啥意思?
    農村俗語「窮看碗,富看穿,槐樹不栽庭院間,什麼意思?有何講究呢?這句俗語實為老祖宗經驗之談。一戶人家平時吃飯用的飯碗,是否完好無缺或上檔次,可以直接看出家庭條件好賴;後半句是說庭院中最好不要栽種槐樹,因為按照古人的說法容易招不乾淨的東西。
  • 俗語:「窮不走水,富不 涉淫」,啥意思?包含了深刻的人生道理!
    在農村,對於每個老人來說都會說一些關於生活方面的一些俗語,其中不乏一些天氣變化,農田耕種和鄰裡關係的。在農村,這些俗語構成簡單,多以白話文與方言組成,通俗易懂,這或許也是俗語在農村「風靡」的一種原因吧!古代交通不便,對於海的了解不多,不像現在社會很多商貿都是由海上經營的,古代更多依靠的是陸地,我們最為熟知的就是絲綢之路了。
  • 俗語說:「春不撿野雞、冬不拾野兔」是何意?老祖宗的忠告多留意
    俗語說:「春不撿野雞、冬不拾野兔」是何意?老祖宗的忠告多留意貪小便宜是很多人的共性,這也是人的一種劣根性,在有法律或者規矩明文規定下,人們正常會自覺約束自己的行為,但若缺乏了這層約束性,那麼所謂的自覺也就消失得無影無蹤了。
  • 古人講「窮不走南,富不去北」,還有上半句,老祖宗留下的忠告
    很多俗語,主要是提醒人們, 做事情要注意的事項,「財不走急,富不去偏,窮不走南,富不去北」,告誡了後人生活的哲理。一、財不走急,富不去偏「財不走急」 意思就是,賺錢的時候不要太著急,飯要一口一口地吃,錢也要一點一點的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