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說明:解放後,上海市政府專門撥款在棚戶區建造給水站,解決居民用水問題。此後,自來水公司為進一步改善市民的用水條件,裝表到戶、接水進屋,逐步改造取消了給水站。1999年6月29日,位於盧灣區麗園路713弄內最後一座公用給水站被拆除,標誌著上海市區公共用給水站退出了歷史舞臺。圖為給水站模型。
2003年是上海城市自來水供水120周年,經過一年多時間的緊張籌建,上海自來水展示館日前正式開館迎客接待觀眾。建成後的自來水展示館集中反映上海供水事業120周年的偉大成就,突出展示上海供水行業不斷增加水量、提升水質、優化服務、為上海國民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服務的巨大作用,以更好地紀念慶祝這段光輝歷史,進一步推動自來水事業的大發展。
上海自來水展示館的籌建是一項綜合性的系統工程,為了確保展館籌建工作的順利推進,上海水務局專門成立了籌建工作領導小組,由市北自來水公司負責籌建工作,將自來水展示館辦成精神文明建設的窗口,面向供水行業職工,激發廣大職工愛崗敬業的企業精神,弘揚企業文化,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面向普通市民,讓市民群眾了解自來水的基本知識,增強對自來水來之不易的認識,珍惜愛護水資源,增強緊迫感;面向學校學生,使之了解上海城市供水事業發展的昨天、今天和明天,使展示館成為愛國主義的教育基地,增強自豪感;面向中外遊客,使百年老水廠和展示館成為反映上海城市歷史沿革的人文景觀,開發旅遊資源,增強歷史感。
上海的城市供水走過了120年的風雨歲月,她凝結著好幾代供水職工的淚汗和悲歡,上海的供水歷史在不斷演變發展,但遺留下來彌足珍貴的是她的歷史和文化。在各家供水企業的共同努力下,為了紀念上海120周年的供水歷史,楊樹浦水廠的歷史建築中新建起了上海自來水展示館。展示館通過現代化的設計元素,體現了供水歷史的真實感和歷史性,強調了供水發展的成就感和時代性,既講究展示手段的觀賞性和趣味性,又突出了展示內容的知識性和公益性,使市民在懷念城市發展歷史,回味供水歷史風貌的同時展望供水發展輝煌燦爛的明天。水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重要資源,也是城市文明誕生的搖籃。120年前在上海楊樹浦誕生了中國第一家採用地表水源的自來水廠,1883年8月1日上海人開始用上了真正意義上的自來水,中國的城市供水歷史掀開了嶄新的一頁,上海城市供水120年的歷史不僅僅是一個行業的發展史,更是上海城市發展的一個縮影,是上海都市化進程的真實寫照,深刻地反映出了歷史一步又一步的腳印。
歷史悠久的楊樹浦水廠廠區內風格獨特的英國城堡式建築在國內及遠東地區獨一無二,被列為上海市建築文物保護單位,設在廠區內的上海自來水展示館挖掘開發廠區人文景觀的旅遊觀光價值,運用了兩大塊展示形式,室內的展示館各展區主要通過圖片實物、檔案史料、沙盤模型、模擬場景、影片介紹等多種形式展出供水發展各部分的內容。戶外展區主要利用水廠整體景觀開闢一條廠區瀏覽路線,設立觀賞的景點景區,主要展示具有悠久歷史的近代建築,露天大型制水設備和各種管配件等實物,觀眾還可以參觀現代制水工藝流程,並在沿江建設觀光平臺,讓參觀者瀏覽漂亮的廠區風貌和黃浦江兩岸風光,使參觀者跨越時間和空間,更具現場感和歷史感,使展示的內涵和外延更加豐富充實。
回眸歷史可以思考今天、想像明天,創造歷史的是廣大勞動人民,但解放前自來水並不屬於全體勞動人民,解放前全市的供水總能力僅為53萬立方米/天,全上海的供水區域面積僅為137平方公裡,供水區域內人口約440萬人,但其中有130多萬居住在危棚簡房中的窮苦勞動人民用不上自來水。上海解放後,上海市區的供水面積從1949年137平方公裡擴大到現在的1014平方公裡,上海市區的城市供水管網總長度從841公裡增加到目前的8720公裡,總供水能力達到720萬立方米/天,供水人口超過1000多萬,自來水供應真正服務於千千萬萬的勞動人民。
上海自來水展示館選址在水廠的英國城堡式建築中,可以讓觀眾在流連歷史的同時,更真切地體驗到這座城市發展的魅力。展示館內共分水資源篇、供水歷史篇、供水規劃篇和節約用水篇四大篇章來展示上海自來水的發展歷史,通過對上海城市自來水的形成以及演繹的過程,生動地展現了上海供水行業在確保城市建設與發展中所作出的重要貢獻。她將上海開埠至今的供水歷史、供水工程及城市用水的演變翔實而客觀地呈現在上海市民的面前,豐富的歷史檔案資料圖片可以使觀眾仔細地了解上海早期自來水的情況、自來水在上海的逐步普及、解放後上海自來水的統一經營和大發展、上海自來水的水源地、水質和供水管網、營業服務的概況,全面而細緻地展示了一個多世紀以來上海自來水事業的發展歷程。經過精心的設計和構畫,這座現代化的自來水展示館的陳列展示和模型道具已經成為這片近代文物保護建築的一個組成部分。展示館外牆濃厚的近代裝飾風格繼承了老水廠建築的標誌性符號和行業特點,內部則是一個現代化的充滿幻想的水世界,它們承載了120年的上海供水歷史,串聯了昨天、今天和明天,交織了視覺、聽覺和光影,各種互動觀賞性很強的模型、蠟人、場景、多媒體觸控螢幕、翔實完整的史料照片、實物等,讓觀眾猶如走進了歷史,在留連回顧昨天的同時,又能夠真切地體會到今天自來水行業所肩負的使命。
歷史是城市發展的一面鏡子,保留歷史的痕跡,典藏榮耀的閃光,將不斷鞭策激勵後來者。120年的供水歷程伴隨上海這座城市一起成長,同時又警示每一個人要珍惜水資源,愛護水環境,保護母親河,關注我們共同的家園。上海正在建設成為國際性的大都市,上海擁有豐富的水資源,經過多年的綜合治理,上海的自來水水質有了根本性的改善,這一切都離不開水務職工的辛勤工作。
走進新世紀,上海的供水管理工作早已納入了現代化管理的軌道,上海市的飲用水水質檢驗項目不斷增加,水質檢測標準不斷提高,水質檢驗指標從解放初的20多項增加到目前的96項,水質監測化驗實現了自動化連續測定,自來水質量也在不斷提高。上海的供水服務質量也在不斷提高,自來水的營業管線服務網點已經遍布全市,市民的用水報修都可在一至兩小時之內快速解決。全市的銀行、郵局、超市、自來水營業站點共計有2500多個繳付水費服務網點,市民還可以通過刷卡、上網、自動轉帳、自助電話輕鬆付費查帳。
上海就要展開新一輪的大發展,上海的供水事業將不斷適應大都市的供水需求、把握新的發展機遇,優質供水、優質服務、開拓創新、再創佳績,傳承百年歷史,發展供水事業,塑造新的輝煌,造福上海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