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幾百年前,人類對整個世界是很困惑的,因為他們面對的是紛繁複雜的一切,眼前的東西都顯得那樣的神奇,但又不知道怎麼來理解,所以一直以為一切都有個萬能的神在左右著,他們不知道蘋果落到地上與月球繞著地球轉的本質,直到牛頓,才讓人們知道原因這兩件事的本質是一樣的,那就是萬有引力。隨著人類科技的進步,於是發現世界上的一切都是有著各種有趣的規律支持著,比如萬物雖然千變萬化,而本質上都是有由分子組成,而分子又是由原子組成;再比如,地球上四季分明,是因為地球與太陽所在的黃道面有23.5度的傾角……如果不知道這樣規律,那眼前看到的一切只能是一頭霧水,感覺所有事情都能是那樣的奇特。
其實研究《紅樓夢》也是這樣,絕大多數人在面對書中那些紛繁複雜的故事的時候都會覺得非常有趣,而索隱派又會一個細節一個細節地胡亂挖掘其中的歷史,似乎怎麼解釋都有道理,於是把曹雪芹當成了神,是個萬能的,仿佛什麼樣的歷史都可以挖掘出來,《紅樓夢》成了「萬斤油」。然而實際的情況絕不是這樣,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是因為幾乎還沒有人真正看懂作者的構思,於是他們的研究只能是自娛自樂,就象牛頓之前的人們看待星球運行的情況一樣,不知道是怎麼回事,於是胡亂解釋。曹雪芹的構思就類似於牛頓發現的萬有引力定律,然而現在的紅學界還處於「前牛頓」時代,無論怎麼研究還都是一頭頭的霧水。
早有人不顧曹雪芹的構思,胡思亂想提出了各種奇奇怪怪的理論,比如他們經過多年研究認為黛玉最後嫁給了北靜王!實際上這是非常可笑的,我已經駁斥過這樣的說法,不能因為北靜王把一串念珠送給了寶玉,寶玉又將其轉送給黛玉就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因為大家一定要知道,《紅樓夢》不是一次性寫成的,而是經歷過增刪五次的過程。黛玉的結局是早早就寫好的,或者說早早就在作者的腦子裡確定了,而北靜王送念珠以及寶玉將其轉送給黛玉的情節是在很晚的時候才出現的,應該是在曹雪芹死前不久才完成的,是補入的,算是突出奇想,而不是早有預謀,所以根本沒打算因此改變黛玉的結局。如果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看本人寫的《破解紅樓夢成書之謎》一書,分析得非常清楚,就會知道此書是如何一點點完善的。所以不能以這個情節否定了曹雪芹早早就確定了的結局,這一點非常重要,這也是為什麼研究《紅樓夢》成書是非常重要的原因。然而到現在為止,能夠真正懂《紅樓夢》成書的人又能有幾個呢?
有趣的是最近又有人找我,不但再次提到了黛玉嫁北靜王的結論,還跟我提到了另一件讓我哭笑不得的事。此人首先問我寶玉是不是那塊石頭,於是我反問:如果寶玉是石頭,那神瑛侍者又是誰呢?沒想到此人自豪地說:寶玉就是那塊石頭,而神瑛侍者下凡以後就是北靜王!搞得我實在是無語了!如果是這樣的話,那寶玉胸前的通靈寶玉又是怎麼回事呢?所以這些情況都是在既不懂《紅樓夢》成書的理論,又不懂作者的構思的基礎上,在那裡胡思亂想,胡聯繫,於是只能是胡說八道,讓人無語。相比之下,首先要懂成作者的構思才是最重要的,然而也是最難的。這就好象是在不懂萬有引力理論的前提下胡亂解釋天上星星的運行機制一樣,只能是水中月,鏡中花,毫無價值。
聽說有一個別人花了很多年來來續寫《紅樓夢》,包括現在的人,然而都是沒有意義的。比如有一位叫唐某某聽說花了十年續寫了《紅樓夢》,然而我問他,他續寫的結局裡有沒有「因麒麟伏白首雙星」,於是唐某某傻眼了,然後開始跟我繞圈子,然而我一再追問,最後逼得他最後明確說沒有,但還是想讓我買他的書看。問題是連如此重要的伏筆都沒有,這樣的續書能有什麼價值呢?這都是根本沒有看懂《紅樓夢》以及沒有看懂作者構思而且根本不懂《紅樓夢》成書理論的具體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