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尾洲公園全景圖。葛躍進攝
浙江日報金華11月10日電 記者10日從金華市規劃局獲悉,在新加坡6日舉辦的2015世界建築節上,金華燕尾洲公園獲得建築節上最重要的大獎之一——「最佳景觀獎」。這是中國設計師在本屆建築節上唯一獲得的大獎項目。這一獎項是從世界各地申報的700多個項目中脫穎而出的。
作為世界上最著名的建築獎項之一,世界建築節獎WAF被譽為建築界的「奧斯卡獎」。今年,建築節吸引了全世界60多個國家、2000多名建築設計師前來參會。
燕尾洲公園位於金華江、義烏江和武義江交匯處,因為像一隻燕子尾巴揳入三江匯流核心地帶,得名燕尾洲,是金華市區鬧中取靜的一塊寶地。清晨或黃昏,水草搖曳,在陽光中不時騰起一群水鳥,蕩起漣漪的水面——在這片天然的生態聚落區域,這樣的美麗畫面經常出現。
幾年前,燕尾洲擬建設公園,金華市規劃局原局長、現金華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主任餘秋榮充滿了壓力:如何才能在這麼美的地方、這麼好的地段建一個不讓大家失望的公園?
燕尾洲公園一景。
在連續推翻了幾個方案之後,餘秋榮找到了金華人俞孔堅。這位來自金華市婺城區白龍橋鎮的建築師是美國哈佛大學設計學博士、北京大學教授,領銜創立了北京土人景觀與建築規劃設計研究院,上海世博會後灘公園等建築佳作就出自他手。
「對待自然的水系統、河道、溼地系統,我們要做最小的幹預,讓其回到它的自然狀態。如果有了它的自然存在,我們就要善待它,用最小的幹預,還江河自然的美。」俞孔堅的生態設計理念得到了一致贊同。但如何結合燕尾洲的實際落地,其設計方案討論了幾十輪,經過了大半年的修改與磨合,才終於定稿。
燕尾洲公園分為三個功能分區:燕尾洲頭是溼地保育區;燕尾洲中心是休閒活動區、人工湖,也就是中國婺劇院的所在區域;沿江兩岸則是中心水景區。
2014年5月,燕尾洲公園建成開放。時值初夏,燕尾洲公園遊人如織。據安裝在步行橋頭的進出口自動計數器顯示,當時步行橋的日使用人數平均達4萬餘人次。
公園最有名的是一座步行橋,當地人稱「彩虹橋」,當時的設計靈感來自於金華傳統舞龍習俗「板凳龍」:步行橋造型飄逸,結構輕盈,宛如舞動在婺江之上的兩條巨龍,另外,橋的色彩汲取了板凳龍上燈籠的紅黃兩色,在藍天、碧水、綠樹的映襯下,頗富色彩張力。
燕尾洲公園不僅漂亮,而且設計巧妙,充分運用自然和生態的理念,保留並修復了洲頭溼地,並對溼地進行了一系列生態修復措施,體現了城市返璞歸真、回歸自然的理念。
更關鍵的是燕尾洲公園踐行的「海綿城市」理念。俞孔堅及其團隊在設計時提出了「與洪水為友」的理念,設計了富有彈性的生態防洪堤,保護和恢復了河漫灘的溼地,使公園成為「海綿城市」建設的一個典型案例。
燕尾洲公園沒有造防洪堤,而是採用臺地風格的堤壩,具有天然的蓄水能力。汛期來臨,公園可以蓄納30萬立方米的洪水,人們仍可以在橋上行走,而洪水帶來的淤泥還可為溼地植被帶來肥料;而在乾旱時,公園土地所儲備的水能夠涵養植被,讓它們不缺水。
「燕尾洲公園獲得世界大獎,遠遠不只是因為它的好看,還因為它的『好用』,因為它的生態理念和文化內涵。」餘秋榮說,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構建科學合理的城市化格局、農業發展格局、生態安全格局、自然岸線格局,推動建立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產業體系。燕尾洲的設計理念與之不謀而合。
連結
11月6日,每年在新加坡舉行的全球建築界最大盛典——世界建築節公布了獲獎結果。年度最佳建築:新加坡公寓樓「翠城新景」。最佳城市景觀建築:中國浙江金華燕尾洲公園。最佳體育建築:西班牙畢爾巴鄂競技足球俱樂部新體育場。最佳宗教建築:卡達伊斯蘭研究學院。最佳外部色彩應用建築:土耳其ONS INCEK展示銷售中心。最佳交通設施建築:美國紐約富爾頓中心。最佳學校建築:俄羅斯聖彼得堡芭蕾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