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06月26日訊北京大學著名景觀建築設計大師俞孔堅,依據家鄉舞龍燈靈感設計而成的「板凳龍」步行橋,今年5月21日閃亮登場,尤其是夜間,景觀燈一亮,其唯美的造型引來稱讚聲一片。
只是,總投資高達3億元的燕尾洲公園(含步行橋),卻因前幾日的這輪暴雨,受到重創。
大水漫過公園,導致配電箱進水,接連兩個晚上,「板凳龍」步行橋的燈光都沒能亮起來。更為尷尬的是,洪水帶來大量垃圾和淤泥,堆得滿公園都是。不少塑膠袋掛在樹梢,遠遠望去,一片「彩旗」飄揚,實在有礙觀瞻。
來自燕尾洲建設指揮部的消息稱,此次洪水,造成公園直接經濟400多萬元。
洪水遠超警戒水位
導致部分步行橋配電箱被淹
6月24日晚上,市民吳先生來到燕尾洲公園步行橋,發現橋體的七彩燈光全都不亮了,一片漆黑。「還是有三三兩兩的遊客,摸黑上到步行橋,有些人用手機當起了電筒。」
好好的景觀燈燈,怎麼就不亮了?燕尾洲步行橋施工技術總負責人胡慧群說:「幾個配電箱被大水淹了,一部分景觀燈的電路元件也被燒掉了。」
部分線路出現故障後,工作人員馬上斷掉了其他線路的電,「很多電線都泡在水裡,供應的是220V的電,不斷掉的話,有很大安全隱患。」
配電箱怎麼會被水淹?難道,之前進行設計時,沒有考慮到洪水的因素麼?
胡慧群解釋,婺江的警戒水位是34.67米,而公園的總配電箱安置在39米水位的高處,已經預留了一定的安全距離。6月23日晚上7點左右,公園所處的三江匯合處,水位達到38米,「總配電箱沒被淹到,但有幾個分配電箱還是進了水。」
胡慧群說,洪峰來得突然,情急之下,工作人員將連接總配電箱的電線插頭拔掉,總算減少了不少損失。
塑膠袋像彩旗一樣掛滿樹梢
淤泥沒過了小腿
昨天下午3點,記者從婺州公園往燕尾洲方向走去,整個江邊的棧道上到處堆積著厚厚的淤泥,4位工人正在忙碌地清理。
「從中午放晴開始,整整3個小時了,我們只清理了50多米的路面。」一名工人告訴記者,他們幾人領到的任務,是從八詠公園一直清理到老火車站,「時間很緊張,等泥巴幹了就更難清理了。」
走到燕尾洲公園,這裡幾乎都被淤泥覆蓋了一層,原本縱橫交錯的林蔭小道,也不見了蹤影。正在清理淤泥的環衛工人賈師傅說,淤泥最厚的地方,有三四十釐米厚,幾乎沒過了小腿。
除此之外,大水帶來的垃圾,也十分礙眼地堆得到處都是。道路兩邊的欄杆、公園裡的樹木,都掛滿了水草和塑膠袋。遠遠望去,這些塑膠袋像彩旗一般迎風招展,實在有礙觀瞻。
「今天我已經拉了60多車垃圾了,每次都是滿滿一車。」正在人工湖中清理垃圾的葉師傅說,他們從早上7點開始工作,但工程量是在太大了,一天根本弄不完。
葉師傅說,他們先清理地面的垃圾,然後再清理樹上的,「可能需要一點時間。」
公園部分燈光還在調試
市民夜晚散步需格外當心
整個燕尾洲公園,主要分為原生態溼地、人工湖和景觀步行橋三大部分。連日大雨使得原生態溼地完全被淹,人工湖附近的臨水建築、景觀棧道、和兩個碼頭也同樣泡在了水中。公園周邊的景觀擋牆一共有5級,最底層的兩級擋牆也全部被淹。
據統計,整個燕尾洲公園共26萬平方米,被水淹沒的面積達到了12萬平方米,相當於一半的面積都被水泡過。其中,大樹被衝倒了900多株。
昨天是放晴的第一天,燕尾洲建設指揮部派出40多名工人清理綠化帶垃圾,對綠地、碼頭和橋體上的木地板進行衝刷,「明天,我們將會增加更多的人手,希望儘快清理完畢。」
「雖然公園主體部分已基本能夠恢復照明,但是部分燈光還在調試中,夜晚散步的市民要多留心。」燕尾洲建設指揮部工作人員說,燈光不亮的地方,他們專門設置了簡易的警示標誌。
「這些天以來,為了應對突發情況,我們24小時都在值班。這次洪水,燕尾洲公園直接損失400多萬元。」燕尾洲建設指揮部負責人告訴記者,他們目前正在緊急搶修,儘量把損失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