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雜談|川普手裡有2000億美元帳單,中美怎麼可能脫鉤

2020-12-11 經濟觀察報

王義偉/文 最近一段時間,有兩個話題成為焦點和熱點,一個是中美會不會脫鉤,另一個是中國會不會再次封閉起來。

中國會不會再次封閉起來這個話題,雖然是由一位知名的海外學者提出,但卻不值得討論。40多年前中國向世界打開大門之後,就不會、也不可能再關上了。這一點,大多數中國人心裡有數。這是一個偽命題。

至於中美之間會不會脫鉤,算是半個偽命題。

為什麼這麼說?是因為一方面,國內確實有部分專家學者把這件事情當作一個嚴肅的話題來討論了;另一方面,美國和日本都有風聲和建議傳出,寧願國家出錢補貼,也要讓企業回到美國、日本,或者只要離開中國就可以。

但是,只要擺出一個證據,就可以將所謂中美脫鉤的觀點推翻。

這個證據就是美國總統川普手裡的帳單。

經過23個月、13輪20餘次的談判,中美雙方終於在今年1月15日籤署了第一階段經貿協議。川普拿到了一張高達2000億美元的帳單,需要中國在兩年內埋單。

具體而言,中美第一階段經貿協議規定今年和明年,中國應在2017年基數之上,擴大自美採購和進口製成品、農產品、能源產品和服務不少於2000億美元,其中今年的數額為767億美元。

眼看熱錢就要滾滾而來,商人出身的川普,怎麼可能在這個時候考慮所謂中美脫鉤的問題呢。何況,第一年767億美元的帳單,不但能為眾多美國民眾、資本家和藍領工人帶來看得見摸得著的收益,也大大有助於川普尋求連任。

現在的問題是,突如其來的疫情給中美各自的經濟都帶來嚴重衝擊,也給中美雙方執行第一階段經貿協議帶來了變數。

看數據。

2017年全年,中國從美國進口貨物1303.7億美元,其中第一季度自美國進口2642.3億元人民幣(按當時匯率計算折合385.17億美元)。根據這個基數,今年中國從美國進口的貨物和服務應該達到2070.7億美元。也就是說,中國進口美國貨物和服務的數額,要提高58.83%。這個比率如果平均到每個季度,則今年第一季度,中國要從美國進口貨物和服務611.76億美元。

不久前的4月14日,海關總署公布數字,今年第一季度,中國從美國進口的貨值是1914.6億人民幣,約合270.8億美元。

從預計中的進口611.76億美元才能為執行雙邊協議起一個好頭,到實際數據是進口270.8億美元,中間差距不小。可見疫情影響之大。

但是,數據也顯示,中方對執行雙邊協議是認真的,也是有成效的。根據海關方面的統計,隨著中美第一階段經貿協議執行落地,第一季度,中國自美進口農產品355.6億元,增長1.1倍。其中進口大豆增加2.1倍,進口豬肉增長16倍,進口棉花增長17%。

展望後續協議的執行情況,雖然中、美都在努力進行復工、復產,但是協議規定的中國今年的增加進口義務能否實現,現在還很難預料。

如果今年的中美雙邊貿易結果顯示,中方沒有完成協議規定的增加進口義務,通過雙邊的溝通和解釋,相信川普政府是可以對中國表示理解的。

但是,川普絕不會善罷甘休,他大概率會把今年中國沒有完成的指標加在明年的數據上。

所以,今明兩年,中美兩國的經貿關係會非常緊密,會創造條件緊密,甚至可能會出現超越市場經濟規律的緊密。

與真金白銀的經貿協議落實相比,中美雙方圍繞疫情展開的爭論和爭吵,實在是微不足道了。

這種情況下,何來脫鉤一說?!

相關焦點

  • 川普和中國有多大「仇」!美國對華鷹派一再作梗要與華「脫鉤...
    自8月下旬川普團隊公布第二任期施政綱領、宣布未來擺脫對華經濟依賴後,再拋「脫鉤論」,是對施政綱領涉華具體內容的首次回應。伴隨中美關係不斷下滑、戰略競爭態勢進一步凸顯,美國對華鷹派的經濟「脫鉤論」早就不絕於耳。此時再拋該論調,既有緊迫的大選政治需要,又有獲取經濟利益的現實權衡,還有對華施壓的戰略考慮。
  • 辛識平:鼓譟中美經濟「脫鉤」是開歷史倒車
    新華社北京7月24日電 題:鼓譟中美經濟「脫鉤」是開歷史倒車  辛識平  人類早已進入21世紀,但美國一些人的思想和行為,卻仿佛是從冷戰時代穿越而來的「老古董」。近日,在美國媒體發表的一封所謂公開信中,美國太平洋艦隊前情報和信息行動主管法內爾等人大肆鼓吹「有選擇地讓中美經濟脫鉤,以擺脫中國對美國經濟的暗害」。  無論是「脫鉤止損」的「神邏輯」,還是被中國「暗害」的妄想症,這些用心險惡、不負責任的荒謬言論,充斥著冷戰思維和零和博弈等陳舊觀念,完全不符合事實,在邏輯上根本站不住腳。  在美國一些人眼中,中美貿易是一樁「賠本買賣」。
  • 專訪東京大學教授丸川知雄:中美根本不可能「科技脫鉤」
    日本面對的最大壓力來自於日元升值,從1985年的240日元兌換1美元升到1988年的120日元兌換1美元,導致日本出口至美國的產品價格漲了一倍。  還有一點不同是,美國沒有針對個別日本企業採取重大舉措,不像今天點名禁止與華為、中興進行交易。  美國總統川普極具個人風格,我認為中國在解決中美經貿摩擦問題上不宜操之過急。
  • 三郎君:美元和港元會不會脫鉤?至少在年底前不會
    來源於穆克敦兒 ,作者三郎君最近一段時間,美國智庫人士和政府的有關人士,頻頻放出美元和港元脫鉤的消息,那麼這意味著什麼?如果美元和港元脫鉤會有什麼結果?會不會拖鉤?如果會,什麼時候脫鉤?再說說香港轉口貿易,香港政府統計處統計,2018年香港貨物進出口額11967.6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長5.0%,其中出口額5692.41億美元,增長3.5%;進口額6275.17億美元,增長6.4%。香港第一大貿易夥伴是中國大陸,香港是美國第十八大貿易夥伴。
  • 「國際銳評」「中國皇后號」已預見中美難以脫鉤
    中美經貿摩擦升級以來,以美國共和黨參議員盧比奧為代表的少數人藉機鼓譟「中美脫鉤論」,聲稱要切斷中美經貿、科技、人文等方面的聯繫。持這一論調的人,完全忘記了美國的發展史,忘記了他們的祖輩正是靠著遠赴重洋與中國通商,才發家致富、建設起今天的美國。
  • 中美貨幣脫鉤風險增大 香港聯繫匯率何去何從?
    其中第四點明白地寫道「要做好擺脫美元霸權、逐步實現人民幣與美元脫鉤的準備」,認為美國動用美元的經濟制裁是「扼我咽喉」,要以人民幣國際化結算繞過美國的長臀管轄,實現自主自立。彭博:美研限制香港銀行另一邊廂,美國方面似乎也正在蘊釀以美元作經濟制裁中國的打算。
  • 與中國脫鉤?美國經濟界不答應!
    如美中經濟大幅脫鉤,將導致美在2022年減少73.2萬個崗位,到2025年減少32萬個崗位,未來5年美GDP可能縮水1.6萬億美元。預計未來10年全球經濟增長約1/3來自中國,保持中國市場準入對美企業成功至關重要。  既然美中合作對於促進美國乃至全球經濟健康穩定發展、有效增加美國內就業有如此重要的作用,那麼,美國經濟界會同意個別政客肆意妄為搞「脫鉤」嗎?
  • 英媒:在華美企無視川普的「脫鉤」威脅
    本文轉自【國際在線】;近日,川普再次發出美國經濟與中國「脫鉤」的論調。這篇題為「美國在華企業無視川普『脫鉤』威脅」的文章說,上海美國商會會長季愷文最近公開表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在2020年初對中國經濟造成了沉重打擊,但中國經濟復甦很快。美國企業仍然將中國的消費者市場視為一個巨大機會。 該文還稱,中國經濟已顯示出從新冠疫情中反彈的跡象。
  • 美元港元脫鉤?專家:可能性很小
    彭博社7月8日援引知情人士的消息稱,美國總統川普的一些高級顧問希望美國削弱「令港元盯住美元」的匯率機制,具體手段可能是通過美國財政部限制美資銀行向香港和中國內地的銀行提供美元資金。報導稱,西班牙對外銀行首席亞洲經濟學家夏樂將這個提議形容為「核選項」,一旦使用可能造成美中完全脫鉤,他認為鑑於巨大的負面影響,美國這樣做的可能性極小。
  • 王晉斌:應對中美關係變局,中國的經濟策略儲備有哪些
    此次大選後,對中美經濟關係會有哪些影響?目前,有研究者用「脫鉤」、「規制」或「競合」等詞語來形容,這本身就說明了中美經貿關係的複雜性。這種複雜性體現在,一方面中美經貿、金融關係存在相互依存的現實;另一方面美國把中國視為最主要的競爭對手,中美經濟競爭的強度已經達到了歷史高點。
  • 陳冰:川普還敢在香港問題上「放炮」嗎?
    白宮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庫德洛23日表示,中美貿易協議不僅依然完好,而且中國在落實協議的某些條款方面,實際上已經取得了建設性進展直新聞:白宮貿易顧問納瓦羅說中美貿易協議「完結了」之後,川普及白宮經濟顧問庫德洛馬上滅火,說中美貿易協議「完好無損」,怎麼看待美國政府的前言不搭後語?
  • 【中美關係研討會在洛杉磯舉行 美與會者稱美中不可能「脫鉤...
    2019-11-21 15:49:28來源:FX168財經網 【中美關係研討會在洛杉磯舉行美與會者稱美中不可能「脫鉤」】當地時間19日晚,由美國南加州大學美中學院和中美交流基金會共同舉辦的中美關係研討會在洛杉磯舉行。
  • 川普「脫鉤論」無人喝彩 大多數在華美企無意撤離中國
    最近有媒體報導,來自上海美國商會的調查數據顯示,在白宮脫鉤論的影響下,的確有近10%的美國企業計劃放棄中國市場,但多為全球收入低於5000萬美元的小企業,而在營業額超5億美元的大企業中,只有5.1%的企業考慮撤出中國。
  • 中美經濟「脫鉤」給臺灣帶來機遇
    撰文:維維近日,國家海關總署公布一項統計數據,今年大陸和臺灣地區進出口貿易總額2356.9億美元,其中大陸從臺灣進口1817.1億美元,佔同期進口總額近一成。中美經濟「脫鉤」給臺灣帶來機遇。美國發起對華貿易戰後,為了避免美國對華高關稅等限制,有相當多的臺商回流臺灣或將生產基地遷回臺灣,這使得臺灣對美國出口開始顯著增長態勢。在美方壓力和勸導之下,臺積電啟動赴美投資,且策劃多家相關配套企業赴美投資,美國已逐漸成為臺灣第二大出口市場。
  • 美國準備限制中國的美元結算,對中國有什麼樣的影響?
    有消息傳出,美國想把中國踢出美元的結算圈子,並且已經開始慢慢實施,美國正在考慮對香港的一輪制裁,美國時間7月9日宣布,根據《全球馬格尼茨基人 權問責法》針對我國4名盡職盡責的人員和與香港有業務來往的銀行的制裁,成為了美國對我國下手的第一刀。其中有一個選項是把香港被踢出SWIFT銀行結算系統,禁止香港獲取美元,也讓外國的投資者無法換取港幣。
  • 「汽車人」港元與美元是否存在脫鉤風險?
    這儘管聽起來很嚴重,但實際情況可控——取消港幣自由掛鈎美元的概率極低。其它幾條政策則不太重要。針對川普的表態,香港律政司司長鄭若驊稱,美國與香港貿易順差300億美元,如果美國一意孤行,將是雙輸的局面。實際上,雖然有大量的貿易通過香港轉口,但轉口貿易本身都是按照「原產地原則」進行徵稅。
  • 世紀豪賭:港幣美元脫鉤?
    世紀豪賭:港幣美元脫鉤?然而在市場的另一邊,一個詭異的現象吸引了眼球——港幣兌美元1年期遠期匯率意外大幅下跌。  遠期匯率的下跌,說明投資者認為港幣匯率未來會出現明顯貶值。考慮到港幣實行盯住美元的匯率政策,這很可能意味著有人開始押注港幣匯率機制的變化——港幣要和美元脫鉤?  香港屬於典型的小型開放經濟體,經濟總量不大,開放程度極高。
  • 川普不滿美國會9000億美元疫情紓困法案:恥辱
    「我將要求國會修改法案,將低得離譜的600美元(補助金)提高到2000美元。我也要求國會立即從這項法案中去除浪費性和不必要的項目,並給我一份合適的法案。」他說。川普認為,國會應加大該法案的刺激力度,增加補助金額,並稱法案中存在諸多缺陷,包括發現有資金用於海外等問題。
  • 中美日,突然拼搶東南亞 釋放特殊信號
    隨著中美矛盾加劇,川普意識到,與中國的競爭中,東南亞無疑是一個至關重要的戰場。所以,在最近,川普宣布印度洋太平洋戰略,重新開始重視拉攏東南亞。意思很簡單,就是對抗中國的影響力。日本是越南最大的投資國和援助國,20年間,累計向越南援助的金額就高達900億美元,僅在河內的投資就有100億,項目1200個,超過69%的日本企業有計劃擴大在越投資。
  • 2.14美元對日元匯率走勢分析 今日2000日元可以兌換多少美元?多少...
    今日美元兌日元匯率行情走勢分析,今日2000日元可以兌換多少美元?多少人民幣?通脹跡象會提振對美聯儲收緊政策的預期,從而推高美元。   北京時間周四21:30,美國商務部將發布12月份零售銷售數據,該數據由於政府停擺而被推遲了一個月。鑑於其一貫的影響力,數據表現可能對市場產生顯著影響。   外媒調查顯示,美國12月零售銷售月率料上升0.1%,上月為上升0.2%;12月核心零售銷售月率料持平,上月為上升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