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看來古人繪製的地圖大都很粗糙,精準度並不高,一般不會成為國寶,除非這地圖上藏著機密,能依靠它尋找到寶藏,但還是有些古代地圖雖不是藏寶圖,繪製的準確度也不高,卻依舊成為我國珍寶,因為它們創造了世界文明演進的兩大之最。
時間追溯到1986年,zf準備在甘肅放馬灘上修建防護站,秦朝最早的都城就在這裡,因此在修築過程中陸續會挖出幾塊秦磚,可讓人意外的是這些磚塊卻被整齊放置著。
在把磚上的浮土處理掉後工人才發現,這其實是一座古墓的墓頂,工人便趕忙把情況向文物局進行了上報,考古專家進一步勘探後發現,這其實是一片墓地,古墓數量已經達到了一百多座。
因為沒有墳土所以還沒有被盜墓賊發現,在這些古墓裡,他們挖出了許多錢幣、漆器、算籌等400多件文物,可這些文物等級都不算高,讓忙活了100多天的專家十分洩氣。
就在大伙兒準備收手時,卻無意發現了一座軍人墓,在墓裡成功出土461件竹簡和7件畫在松木板上的地圖,這些秦簡十分罕見,內容涵蓋天文地理,給秦文化考古帶來一大突破。
另外出土的地圖雖說相對粗糙,但它卻是世界上第一份軍用的地圖,他們頓時又信心滿滿投入到挖掘工作中,在一片被水泡了很久的古墓裡,又發現了墓主人胸前的一份紙質地圖。
這份地圖的材質十分柔軟,柔韌度也很強,連上面用墨線畫的山河村莊也是能夠清晰識別,這一發現使人類開始對造紙術有了全新的認識。
由於它是最早的用植物纖維紙製成的人類史上最早的地圖,它的發現使我國的造紙術出現的時間又往前推了足足兩三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