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中英街九成商鋪「一夜」關門(組圖)

2020-12-12 搜狐網
 
  表象:政府打假,商家紛紛拉閘 內因:假冒偽劣,信譽急劇缺失 深究:內地崛起,價格優勢不再

  文/記者 馮霖 周敏

  現場目擊:「一街兩制」成「一街兩景」 遊人寥寥九成商鋪拉閘

  曾經「一街兩制」的「中英街」變成了「一街兩景」,「購物天堂」的商家竟然紛紛關門閉戶!昨天上午,本報記者接到市民報料後,立即趕到深圳沙頭角,看到一片耐人尋味的情景。

  街道左邊深圳側,放眼望去,是連串緊閉的卷閘門。粗粗一算,九成以上的店鋪停止了營業。開門的寥寥數家也打出了「清貨」、「甩賣」的招貼。街口一家商鋪門前貼出大紅紙,上面寫著「大甩賣」、「最後一天清貨」;另一家賣數碼產品和金銀首飾的商店,打出招牌「MP3、數碼產品……等30元起價」。

  街道右邊的港方商鋪則絕大多數都在開門營業,街內兩三個旅遊團都集中在香港方一側的店鋪。

  深圳側周老闆的店鋪還在營業,卻根本沒有客人進來。周老闆告訴記者,從3月31日起,街內深圳側的商鋪就已經陸續關門了,主要是因為沒什麼生意。香港側的一位老闆娘說,「他們賣的都是假貨,當然要關門了」。

  這麼多鋪子同時關門,仍在營業的,生意會不會火起來?「我們都是做熟客,沒什麼變化。」老闆娘回答。

  附近的居民告訴記者,從上個月開始,「中英街」開始整頓,前來觀光的遊客只是逛逛,很少買東西,生意就越來越冷清了。從上月底商家就開始陸續關門,到昨天,九成的鋪子都停止營業了。

  據了解,深圳鹽田區近日成立了治理「中英街」商業詐騙的聯合行動小組,近段時間正在對「中英街」進行整治。3日31日,行動小組對「中英街」兩家商鋪進行了突擊檢查,暫扣部分涉嫌違法經營的商鋪的產品。

  記者在進入中英街的關口,的確看見了一張桌子,後面坐著三個人,都佩戴了執法證,分別是城管局、旅遊局和質監局的執法人員。桌子旁邊的擴音器裡反覆播放通知,提醒遊客購物要謹慎,街內有假冒偽劣產品,如果上當受騙,請儘快投訴。據介紹,公安部門也參與了聯合執法。

  據統計,近兩日「中英街」的入街人數不到200人,上個星期平均每天也只有1000多人。
  圖:一位遊客在中英街界碑前留影。內地遊客還是「忍不住」要到中英街去看看,但已經不是為了買東西了。信譽的缺失和大環境的變化,使得中英街的商鋪銷售額急劇下滑。吳鎧峰攝
  圖:十幾二十年前,深圳中英街以其特殊的地理優勢和商品價格優勢,吸引了大批商家和遊客前來「淘金」,成為內地人心目中的「購物天堂」,風光一時無兩。圖片提供/fotoe.com

  政府答疑:價格優勢不再,停業難免 部分假貨假店,仍要規範

  昨天下午,深圳市鹽田區政府舉行了新聞通氣會,該區綜治辦副主任趙世寬通報了相關情況,並回答了記者問題。

  問:「中英街」深圳側商鋪為何大批停業?

  答:我們已經注意到一些商戶已經停業了,這其中有幾方面的原因。這幾天正逢中國清明節,一部分商家可能是回家掃墓了;還有一個原因,大概就是越來越多的商家感覺到中英街的優勢已經不存在了,深圳市區的華強北和東門商業圈所出售的貨物也大多價廉物美。

  問:商戶關門是否因為整治所致?

  答:政府部門的整治不是要商戶關門,而是要求商戶依法經營,誠實守信。

  今年1月份以來,先後有多位遊客投訴稱,他們在中英街旅遊觀光購買東西時被騙,中英街內一些門店經營者或者與不法導遊相互勾結合演「雙簧」,或者隨意誇大商品性能以次充好,或者直接出售假冒偽劣商品,或者高額標價「低價」出售,以補繳關稅為由帶客出關索取高額手續費。有的甚至採取扣押遊客證件、限制人身自由、脅迫恐嚇等違法手段強迫遊客購買商品。有的遊客被騙得身無分文,有的被嚇得膽戰心驚。一些商家欺詐遊客的相關信息在報紙、電視、網際網路等渠道都有登載,這些現象影響了深圳經濟特區的形象,損害了鹽田區的聲譽,也給「中英街」抹了黑。

  今年「3·15」前後,市民抽樣調查中,中英街被評為消費環境最差的地方。

  為此,鹽田區加強了中英街規範管理。鹽田區工商、旅遊、公安、房屋租賃、海關緝私部門加強對進出人員和車輛檢查監管,全面打擊「水客」走私活動。據不完全統計,到今天共檢查旅遊團隊62個,1500多人次,抓獲「黑導」5名,均已作行政拘留,查獲滯留中英街內沒有效證件的8人,查扣涉嫌假冒帝舵、勞力士等名牌手錶、皮具一批,假冒名牌服裝300多件,假冒DV帶300多盒,整治超範圍經營藥品近200件1100多盒。

  問:九成以上商鋪關門,政府下一步有何打算?

  答:市場經濟條件下,商鋪關門還是營業,政府部門無法幹涉。政府下一步將繼續加大規範管理力度,為經營者營造一個良好的經營環境。為廣大市民和慕名而來的遊客提供一個放心、滿意的旅遊消費環境。

  追根溯源:「購物天堂」到「購物陷阱」 信譽喪失難復昔日的輝煌

  導致「中英街」衰落的重要原因是商業信譽的喪失。如今的「中英街」已經從「購物天堂」淪為「購物陷阱」。活躍在「中英街」的大批「野馬」旅行社(指無證經營、冒用其它旅行社名稱的旅行社)冒用正規旅行社的名義,到處散發旅遊小傳單,誘騙來深圳的外地客人參加他們的所謂深圳一日遊、中英街購物遊、珠海中山一日遊等,導遊再乘機與商家串通起來坑害客人。根據深圳市消委會的資料,「中英街」購物欺詐的投訴,每周都有10多宗。

  其中數碼產品的欺詐現象最為嚴重。最常見的欺詐手段就是用低價吸引消費者購買,在消費者付了錢之後,店主又謊稱機器制式不合,不能在大陸使用,要求消費者另外加錢換購另外一部機器。如果消費者不從,他們還會以武力相威脅。

  2005年7月28日,安徽天長的張小姐和楊小姐報名參加旅行社,每人交20元錢去中英街觀光。導遊極力慫恿二人在中英街一商家購買一款價值800元的攝像機。在購買了攝像機和200元的錄像帶之後,導遊告訴她們,這是一款老式攝像機,必須購買價值2000元的解碼器配套才能使用。商家隨即向她們推薦一款價值3000元的攝像機,二人只好加錢換貨。換貨後,二人又得知要帶回這一款攝像機必須交納一倍多的關稅,而兩人根本就沒帶這麼多錢。

  2004年國慶節期間,湖北遊客張騰與妻子來深作新婚旅遊,在沙頭角「中英街」遭到了以導遊為首的帶黑社會性質的詐騙團夥的糾纏,該團夥以假勞力士為誘餌,敲詐張騰夫妻8500元。事後,張騰夫妻滿腔憤怒向沙頭角工商所投訴,經過有關部門長達一周的工作,才將8500元被敲詐款全數追回。

  由於商業欺詐調查取證非常困難,長期以來,相關部門採取各種措施整治,但一直成效不大。

  深層解讀:從市場經濟到港澳自由行 內地發展「促使」中英街衰落

  「中英街」位於深圳市鹽田區沙頭角西南沿海一隅,與香港新界毗鄰,街長約250米,寬約4米。街面中線依次豎立8塊界碑,刻立於1898年的「光緒24年中英地界第×號」,將沙頭角一分為二,一側為香港特別行政區管轄,一側為廣東省深圳市管理,至今仍是「一國兩制」分界線的標誌。兩地居民和海內外人士約定俗成地把這條街稱為「中英街」。

  「中英街」的興旺是從1979年建立深圳經濟特區開始的。當時內地商品經濟還不發達,「中英街」憑藉著「一街兩制」的獨特優勢,成為「特區中的特區」、全國聞名的「購物天堂」。保稅一條街的商品與當時國內市場的巨大差價和琳琅滿目的黃金飾品時尚百貨,吸引了成千上萬到深圳旅遊的人,湧向這個「特區中的特區」。250米的小街上,高峰時每天進街購物人數接近10萬人。20世紀80年代初,「中英街」深圳方只有商業門店五六間,到90年代初已經發展到90多間,年銷售額最高達6億元以上,僅1988年的銷售額就高達15.68億元。

  1992年,國家主席楊尚昆參觀沙頭角,譽其為「天下第一鎮」、「世界所無,中國唯一」。

  據「中英街」的老店主回憶,當時在街內經營黃金首飾,根本來不及清點貨款,接過來就往櫃檯下面一扔,晚上打烊後,用笤帚簸箕往外掃。一位當年曾到過「中英街」「血拼」的黃先生回憶,當年在街內買東西有限額,就把絨衣絨褲一件件套在身上。

  上個世紀90年代後半期,隨著國內商品的日益豐富,中英街的商貿業經歷了由極盛到逐漸衰落的過程,尤其是1998年以後,中英街的貿易量明顯下降。

  如今的「中英街」早已沒有昔日輝煌。隨著香港回歸、CEPA實施、港澳自由行,港貨遍地可見。「中英街」的「一街兩制」已經毫無優勢,目前真正由香港人經營的商鋪只有6家。

  去年,由於經營狀況不佳,工商銀行關閉了街內最後一家營業網點。

  今天,從內地來到深圳的遊客,還是忍不住要到「中英街」去看看,但已經不是為了買東西了。「中英街那些年實在太出名了,無論怎樣都要去看看」,一位內地遊客告訴記者。

  定位之爭:能否崛起再做「購物天堂」?有人提議建「粵港旅遊特區」

  2004年,「中英街」入選「深圳八景」。如何保住這塊名牌,是深圳各界一直關注的問題。

  2005年「中英街」深圳一側完成修整,街景重新改造,粉飾一新的騎樓重現了嶺南風貌,與港方一側破舊的磚房,形成鮮明對比。

  硬體建設已經完成,軟體如何提升?「購物天堂」的優勢一去不返,如何尋找新的核心內涵?

  鹽田區政協委員、中英街歷史博物館館長孫霄曾在政協提案中建議,區分深圳側和香港側商家的經營範圍。港方商鋪可升級為時尚、高檔商品一條街,主要經營時尚、藥品、電子類產品,突出「洋味」,以吸引內地遊客;而深方商鋪則主要經營旅遊文化產品,甚至可以從內地網羅手工藝品製作者到中英街開展經營,突出「土味」,以吸引香港遊客。

  鹽田區政協委員、深圳沙頭角貿易有限公司董事長古玲也提出了重新規劃中英街商貿格局的議案。她認為,中英街在國內久負盛名,但現在的商業格局卻跟其盛名十分不符。中英街應該提高經營檔次,改變現在一味經營中低檔商品的格局,升級為經營高檔、知名產品。

  鹽田區綜治辦副主任趙世寬則表示,政府目前無意對「中英街」的功能走向做宏觀調控,要保持其原有風貌,繼續成為商鋪誠信經營、消費者放心購物的「天堂」。

  另一種看法認為,「中英街」既然已經不是「購物天堂」,就應該重新定位。廣東省旅遊發展研究中心規劃師在一份論文中提出,定位問題是困境中的「中英街」最重要的問題。「中英街」可以定位為「主題性文化旅遊區」,建設「粵港旅遊特區」。

  (曉航/編制)

  

相關焦點

  • 中英街恢復開放首日秩序井然 逾九成深方商鋪開門營業
    見圳客戶端 · 深圳新聞網訊(記者 陳琳君)恢復開放首日人流量如何?通關候檢秩序是否順暢?街內商鋪是否做足防疫措施?受疫情影響於 1 月 26 日暫停向遊客開放的中英街於 6 月 8 日正式向遊客開放。
  • 蕭條中英街如今又火了 日用品最暢銷
    K8化妝品店員回憶說,在這十多年間,中英街的服裝、珠寶首飾、電器行業衰落得很快,尤其是在前幾年,很多商鋪都無法經營,關門的商鋪不少。如今,大多深方商鋪仍在經營服裝、數碼產品等行業,所以生意並不好。但經營日用品的百貨商店則一直都能維持經營,即使在最難的時期,這些百貨商店的生意還是不錯。在她們看來,日用品、嬰幼兒用品是中英街最為暢銷的商品。
  • IN視頻|中英街恢復開放首日秩序井然 逾九成深方商鋪開門營業
    2020年6月8日訊(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記者 陳琳君)恢復開放首日人流量如何?街內商鋪是否做足防疫措施?受疫情影響於1月26日暫停向遊客開放的中英街於6月8日正式向遊客開放。恢復開放首日,記者實地探訪了「封關」逾4個月的中英街。
  • 時隔133天後中英街恢復開放 百餘商鋪營業 逾千深圳市民冒雨前往
    6月8日的深圳鹽田沙頭角,儘管下著暴雨,還是有一千多名遊客撐著傘、拖著推車在安檢站前排隊,志願者拿著小喇叭引導遊客有秩序地完成過關流程。當日是疫情以來中英街對遊客恢復開放的首日,這對市民又意味著什麼?過關的情況如何?中英街內開放哪些部分了?
  • 「潮汕之旅」遊玩詳單(1)——深圳中英街
    >深圳地鐵、公交對60歲以上的人免費,無論本市還有外地人。中英街長約250米,寬約3至4米,街中央立有數塊界碑,街東是深圳商鋪,街西是香港商鋪。深圳居民7天可以辦理一次,非深圳人員30天可以辦理一次。因為馬上就要過年的原因,從深圳來「中英街」購物的人非常多。而且海關對購物金額有限制,所以返深的隊伍的通行速度非常慢。
  • 除了中英街,深圳沒有老字號
    「不到中英街,枉到深圳遊。」這是一條長不到500米,寬不夠7米的街道。如果你是新深圳人或者遊客,一定被人推薦過這個地方。它是「深圳八景」之一,是內地人買買買的港貨天堂,是「左手深圳,右手香港」的歷史產物。這條百年老街,融匯了太多宏大複雜的背景,在發展長河中它是具備神聖感的。
  • 除了中英街,深圳沒有老字號
    「不到中英街,枉到深圳遊。」這是一條長不到500米,寬不夠7米的街道。如果你是新深圳人或者遊客,一定被人推薦過這個地方。它是「深圳八景」之一,是內地人買買買的港貨天堂,是「左手深圳,右手香港」的歷史產物。
  • 深圳中英街變「低調」了
    這條不到500米長的小街兩側分布著數家商鋪,以經營日用百貨、食品和藥品為主。1985年前後,內地遊客被允許進入中英街購物消費,創造了不少「輝煌成績」。中英街歷史博物館記載的資料也印證了這一說法,1977年,深圳農民的年收入是270元人民幣,而香港新界農民年收入卻達到了6000元港幣(約2400元人民幣),相差近10倍。
  • 中英街淪假貨「聖地」 1萬可買倆iPhone5一LV包等
    香港文匯報圖 郭若溪 攝   中新網9月19日電 據香港文匯報報導,中英街作為深圳八景之一,是外地遊客赴深遊玩的重要景點。隨著中英街日用百貨銷量激增帶來大批客流,有香港方店鋪反映,租金近兩年暴漲6倍。中秋國慶雙節臨近,更有不法旅行社打著中英街低價可購正牌港貨的名號,帶著遊客在店鋪私密隔間購買假冒仿製品。
  • 中英街售假現象明顯:「一街兩制」還是監管盲區
    伴隨著中英街的繁榮,一些關於中英街假貨泛濫的負面消息也開始頻頻出現在公眾視線中。近來,網際網路上更是出現了「中英街都是假貨」、「不要在中英街購買任何物品」的呼聲  「不到中英街,枉到深圳遊」,上世紀80年代流傳的這句話,是對深圳中英街輝煌歷史的寫照:緊鄰香港的中英街,以其免稅的價格優勢和豐富的商品種類,在改革開放後成為全國聞名的「購物天堂」,不到500米長的中英街時常被擠得水洩不通。  曾經的「購物天堂」真的變成了如今的「購物禁地」嗎?
  • 中英街今起恢復對外開放 每日限3000人 單向通行不能走「回頭路」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6月8日訊(讀特記者 第五燕燕 陳敏)6月8日是中英街恢復對外開放的首日,受暴雨天氣影響,遊客數量不多。記者從沙頭角邊檢站辦證中心獲悉,當天共有1150名遊客持沙頭角邊境特別管理區通行證進鎮。
  • 深圳居民赴港「一周一行」火了中英街
    原標題:深圳居民赴港「一周一行」火了中英街   證券時報記者 吳家明  「去不了旺角?那我就去沙頭角!」陳阿姨笑說。  說到深圳的沙頭角,就一定會聯想到中英街。深圳戶籍居民赴港籤證由「一籤多行」收緊至「一周一行」之後,讓原本已經很火的中英街「火上加火」。
  • 中英街旅遊,小心被忽悠
    2018年元旦深圳公安邊防部隊取消了進出中英街海關收費項目,但是,不少內地居民因不知情界碑左邊屬深圳鹽田    區管理,右邊屬香港新界區管理。這條街道左側商鋪歸大陸管理、右側商鋪歸香港管理,九點開始營業。大陸戶口的人不能到右側的香港商鋪打工。否則被香港警察查到,視為非法越境。
  • 海關加大徵稅力度 購物天堂受傷中英街趁機興旺
    而在香港遭受不利的背景下,位於深圳的中英街卻興旺了起來。海關加大徵稅力度赴港消費欲望受挫8月19日,中國海關總署頒布的2010年第54號公告一石激起千層浪。」但相比香港的失落,有著本土優勢的深圳沙頭角的中英街在此次嚴打的風波中卻大大受益。據報導,位於深圳和香港沙頭角交界的中英街在1997年之前一派繁榮,每天都有成千上萬內地遊客到此光顧。但隨著香港回歸以及「自由行」的放開,中英街漸漸失落,最低潮出現在2006年4月。由於香港和深圳兩地聯手打擊假貨與違規經營,近九成的商鋪在一夜之間關門。
  • 深圳中英街,是時候甦醒了
    中英街街上有8處界碑,以界碑連線為界,一側是香港,一側是深圳。一面是招牌林立港式十足的雜貨鋪、茶餐廳,另一面是廣式騎樓的外貿服裝商店,這裡見證深圳人生活水平的巨變。在最輝煌的那幾年,要說你沒去過中英街,那八成會被笑話是假深圳人。尋找記憶深處的中英街和深圳人談起中英街,他們記憶深處的中英街是一個五味雜陳的地方。
  • 深圳【中英街】的歷史故事
    1898年刻立的「光緒帝24年中英地界第×號」的界碑立於街中心,將沙頭角一分為二,東側為華界沙頭角,西側為英(港)界沙頭角,故名「中英街」。現在這裡仍是「一國兩制」分界線的標誌。這裡是深圳最有歷史故事的街道,這裡曾經也是深圳市最繁華的地方。
  • 深圳這條「中英街」
    中英街,大家應該都不陌生,很多深圳人都曾來過這裡購買港貨。//這條長約250米、寬不足4米的街道,一邊是香港,一邊是深圳,在80年代創下了日人流量10萬人次的紀錄。特色的廣告招牌,熟悉的繁體字,透露著濃濃的港風。
  • 百年滄桑中英街:期盼續寫新傳奇
    (新中國70年)百年滄桑中英街:期盼續寫新傳奇  中新社深圳4月23日電 題:百年滄桑中英街:期盼續寫新傳奇  中新社記者 徐曉美  在深圳市鹽田區沙頭角鎮內有一條長250米,寬3至4米的小街,以「界碑石」為界,一邊是保持資本主義制度的香港、一邊是社會主義制度下的深圳,形成了獨具特色的「一街兩制
  • 深圳旅遊:沙頭角中英街,一段歷史的見證,如今成了商業街!
    如果說世界之窗和錦繡中華這樣的景點沒有歷史沉澱,那麼沙頭角中英街將是深圳最好的歷史科普景點。於是喜歡歷史的阿民,再一個天氣晴朗的日子,拉上小編來了一趟沙頭角中英街之旅,見證那段歷史。中英街是怎麼形成的呢?
  • 中英街建正版聯盟反假貨
    圖:在中英街購物的消費者/大公報記者王一梅攝  【大公報記者王一梅深圳十五日電】為提升中英街營銷購物環境,鹽田區中英街15日成立的「正版正貨聯盟」向消費者承諾所有商品為正版正貨另據深圳鹽田區消委會透露,中英街消費投訴中九成被投訴者為港方店面。  投訴多涉奢侈品  鹽田區消委會秘書長吳英球表示,處理中英街投訴問題難度在於管轄不同,「我們會與港方消委會溝通聯繫,請其協調管制」。吳英球介紹稱,去年鹽田區消委會共接到400多宗消費投訴,其中中英街投訴佔了近80宗,投訴對象九成以上為港方門店,投訴內容多涉手機、手提袋、照相機、珠寶等幾大類。